為什麼很多矽谷 IT 大佬,如 Steve Jobs 和 Larry Ellison,都有日本情結?

Steve Jobs喜歡吃日餐,Larry Ellison蓋了全美最fancy的日本園林,Jerry Yang貌似也很喜歡日本。


得區分開看。

喬布斯、埃里森和楊致遠喜歡的日本是三個日本。

先說楊致遠,他娶了個日本老婆。受此影響,他喜歡看相撲,每年會和雅虎另一創始人 David Filo 來一場相撲大戰。除此之外他還喜歡日本嗎?我沒聽說過。

再說埃里森,他號稱欣賞武士道。他具體有沒有研究過武士道——義、勇、仁、禮、誠、名、忠、克——那一套,我是懷疑的。我覺得他就是自比武士,他也的確很像,甚至,你說他像一把武士刀,我覺得都很像。

最後說喬布斯,喬布斯信的,是禪。他年輕時去過印度,試圖修佛。但對他印象更深的是鈴木俊隆、鈴木大拙這樣的禪師。我覺得這個微妙的轉變是有含義的:喬布斯真正在意的並非佛教倡導的那些東西,他追求的是禪宗的自我修行。所以他離日本更近,離印度更遠。至於日餐,是因為他只吃魚吃素,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有一些奇怪的觀念,比如只吃素就可以不洗澡……這跟日本有關係嗎?……

一概而論挺難的,只能說,恰巧如此吧。反正在這世界上能信的東西不多,概率上講碰上幾個也很正常。


日本對西方的吸引力其實中國人最容易理解了。

因為中國人很多都有「美國情結」。

你西方換成東方,把美國換成日本,把中國人換成美國人,那個「日本情結」,不就是中國人的「美國情結」嗎?

都是另一半球最發達的國家。都是不同的文化。。。等等


radiohead主唱有句話:「Japan is the most stylish country in the world.」日本文化除了給西方人有別於自身的東方特質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高度的形象化、符號化。日本文化的典型元素是很容易羅列出來的,這既使得它傳播起來容易、辨識度高,又使它容易商品化,容易作為設計和產品元素融入生活。這就是一種非常契合現代商業社會的「型」,也是為什麼日本文化和設計顯得「有型」。很少有別的國家做到這點——讓自己的傳統文化成為當代流行文化。

不過仍然需要強調的是成為流行文化的日本文化和真正的日本傳統文化是有區別的。


1,日本文化有他吸引人之處,既有平靜、古典的一面,又有追求極致的一面,特別是對西方人來說,還多了一層神秘感。或許很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2,未必真有很多"矽谷IT大佬"關注日本。很可能他們關注很多事物,日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很可能更多的「IT大佬」不關注日本,你只是發現了一兩個特例


1、不只是IT大佬,很多美國人都喜歡日本,因為日本是典型的最接受普世價值又保持自己獨有文化的神秘東方國家;

2、東方四個有特色的古國中,印度太窮,中國封閉,韓國排外,日本最開放;而且在政治層面上,韓國都是在88年奧運之後不再軍閥獨裁的;其他兩國更不必提了;

3、日本又是經濟最發達的東亞國家,來日本的西方人可以很容易繼續享受自己習慣的生活品質;

4、日本的文化是傳達給西方最多的,看看日本動漫對西方的影響吧,相撲、武士道、AV、隱忍的東方傳統等等,西方人可以各取所需。

綜上所述,日本給西方的感覺是很符合西方希望的那個樣子,符合西方價值觀,且又保持了非常多獨特的符號化的文化特質的國家。


我不知道矽谷大佬都是誰,我也不知道日本情結是什麼,但我覺得日本的科技與發明在全球都有獨到之處,walkman、速食麵、遊戲機、機器人、新幹線等等。彈丸之地的日本為了生存造就了獨特的思維方式,這種獨特的思維也創造了很多新型的產品。西方人到日本可能就是為了尋找靈感,通過不同文化的撞擊產生新想法吧。

另外,就我一個普通中國人而言,我覺得我們的鄰國日本是非常具有魅力的,矛盾、神秘、鬼里鬼氣、狠勁……我去過一次日本,印象不錯,其他對日本的印象來自於有限的幾本書及日本電影還有探索頻道的關於日本的紀錄片,《菊與刀》是相當到位的小冊子,解讀的是矛盾;北野武的電影表述的則是凄美的殘忍……

探索頻道的紀錄片也主要是在描述日本矛盾的故事:東京街頭的時尚青年與學藝伎的少女、北海道保持傳統的趕海女與製作機器人參加比賽的普通家庭等等,總結的最後幾句話大意是:這個民族在追求先進的同時很好的保留了傳統,他們守舊的同時又敢於冒險……推薦去看一下

另外,好像最近幾年西方也開始流行吃日式料理,壽司、生魚片相當受歡迎,老外是這麼總結的:最自然原始的食才,但是卻經過了最細緻的最精妙的加工(指切生魚片時的刀工)。

不管怎麼說,日本是在向外輸出自身文化的,不管這個文化是寄生於科技產品還是美食,這就是魅力。


一個國家的文化吸引人,需要經濟狀況和文化特色兩個因素。要麼兩個因素都強,要麼其中一個因素非常突出。

一個經濟體越發達,越先進,越強大,與外界的聯繫越多,伴隨輸出的文化就越多。外界認識和了解這個經濟體文化的機會就越多,進而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如果同時這種文化又具有明顯的特點,就更吸引人了。

日本從60年末開始就是世界二號資本主義國家,輸出了50年的經濟和文化,且其文化迥異於西方文化,吸引一大票人理所當然不可不戒。

同理

想必大家對 密克羅尼西亞、模里西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文化都十分陌生吧,這些經濟和文化都不夠強。

美英德意日法,經濟和文化都強。

埃及,經濟弱但文化十分突出。


我想大概是因為日本是全世界「亞文化」最發達的地方,適合Geek們發掘自己的興趣點,並讓自己顯得既酷且與眾不同。


在交流過程中,強勢方對弱勢方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日本曾經武力攻擊過美國本土,日本曾經在美國瘋狂購買地產,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簡而言之,日本對於歐美人來說,是可以攫取不同形態文化、智慧的東方代表。


這個地球上如果有一個民族將偏執升華到變態,那就是日本。矽谷都是精英里的偏執狂才能成功,他們喜歡日本,是對變態道路上的極客民族的偏執勁的欣賞,哈哈。


日本文化的劍與禪既空靈飄渺又堅硬暴力,靜與動都做到了極致。也是體現了geek的精神所在。


道理和《失控》作者kevin kelly 瘋狂熱愛亞洲一樣;也如同,英國大師湯因比同學在其巨作《歷史研究》表述一樣。終其身所學,最終以「太極陰陽」來闡釋社會文明的演進。

西方學科的結構性,沒有東方一元論的美感, 而日本更是在傳統和商業的平衡上做到了極致。


1,日本作為一個發達民主國家,西方發達國家接觸起來最容易,因為基本的常識體系是一致的。有這個做基礎,不管是IT名人還是普通西方人,都容易在豐富的日本文化中找到他們喜愛的部分。

2,我不認同有些高樓對文化這個概念做自己詮釋的做法。辯稱世界各國都有儒家的孝道或中國文化中也基本上都有茶道,菊花和刀這些東西更是毫無實際價值的。每種文化都有自己顯著的文化符號,這是這種文化圈外的人試圖接觸這種文化之前的基本認識,甚至將貫穿始終。即使你扭轉文化定義抑或做出各種邏輯推理也難以消除普通人心中的常識。

3,日本人對細節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我想這是所有IT人士所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特質。這點上其他各國的符號比較明顯,比如美國人注重實用,會主動拋棄外表的華麗;中國人注重廉價,會主動拋棄對質量的追求;德國人對產品耐用性有著異乎尋常的追求。曾看過一個介紹日本地震研究的節目,研究中需要用到假人,假人不僅穿上了和真人一樣的衣服,連頭髮都安裝上去了。而這假人不過是放置在模擬地震屋裡面的一個道具。還有個簡單易觀察的現象,日本40歲以上的女性,全都很精心的化妝,以至於你完全找不到類似北京大媽那類人。

4,樓主所說的現象也不能被過分解讀了,就像一個小癖好不至於影響一個人的成功一樣,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也非他們成功的關鍵。從成功學的角度去解讀這件事兒,屬於被樓主暗中引誘了。況且美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是超高的,他們首先愛的是自己的文化,也是從自己的文化中汲取的促使他們成功的營養。不過考慮到這些人的成就,或許喜愛一點日本文化,會慢慢變成有點貴族味道的潮流。


我來說一句吧,我是馬來西亞人,25歲,也是讀IT的。關於Steve Jobs的事我有看過一些他的書和文章,我個人覺得吃素,還有不洗澡這些事就是他作為一個權威的表現,我個人認為他一直在打破世俗的一些觀點,就是不希望有任何條條框框,所以沒有什麼對他來說是一定要或者一定不要的,我相信這也是他從禪宗里所學到的精髓。


Steve Jobs 和Larry Ellison都到過日本。Steve Jobs很喜歡佛教,特別是禪宗,Larry Ellison似乎對禪宗也頗有研究,當然他對武士道情有獨鍾。其實很多程序員也喜歡動不動用「禪」或者「道」來解釋他們的設計。軟體開發和禪/道本身就頗有相通之處。至於說為什麼,可能我們在這裡找的答案,都是為了進一步解釋接下來的問題。Steve Jobs 和Larry Ellison未必是這麼想的,他們還都在世,問問他們可能最好。


這些不足以關聯為日本情結。在過去50年間,日本是歐美了解亞洲的一個窗口;同樣,日本也融入的歐美多些了,自然部分日本各色東西,如餐飲、文化、哲學等等為歐美熟悉,而融入歐美人日常生活中。如果說情節,到不是矽谷,而好萊塢有一段時期熱情日本主題電影。


補充一點,從汽車工業、電子產品到服務業,日本人始終堅持的「精益求精」的態度,對於追求卓越的企業家而言,很容易引起共鳴。


日本那些賣弄的東西大多是我們老早就丟棄了的東西。

中華文化從宋朝開始沒落。


可以去聽聽ipn的滅茶苦茶


推薦閱讀:

喬布斯一生過得快樂嗎?
為什麼蘋果以前封閉就失敗了,現在的蘋果還是封閉的,它卻成功了?
喬布斯為什麼很喜歡 Bob Dylan 的歌曲 One Too Many Mornings?什麼打動了他?
喬布斯是怎麼激勵他的員工的?
看了喬布斯傳的樣章,你還願意買嗎?

TAG: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 | CEO | 矽谷 | 拉里·埃里森LarryEli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