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ofo小黃車與《男人裝》的「最美ofo腿」計劃?

今天刷微博,看到男人裝的微博發了一條九圖,都是ofo的海報。

感覺尺度還蠻大的,小黃車這個名字算是真正實現了「顧名思義」。

以及,這個活動是否有物化女性之嫌?知乎用戶如何看待?

微博鏈接:Sina Visitor System


小黃車居然成為鄉村艷舞表演的道具!

沒有任何時代像今天這般,消費行為已經不單單是滿足對產品功能的需要,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消費行為本身同時也是一種信息表達的方式。

一個人穿ZARA還是無印良品、鍾愛阿迪還是匡威、是喝百事可樂還是喝健怡可樂、是追iPhone還是追華為、是騎比亞喬還是哈雷。消費行為日趨風格化,品牌成為自我展示的窗口。品牌在生活中的作用,無論是作為身份標籤,還是文化語言,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過。

好,話題回到ofo與男人裝這次合作上。ofo的品牌定位是「輕鬆」,那麼在推廣「輕鬆」的傳播形式中,與男人裝一起玩性感可不可以呢?

可以。性感、時尚,這也是「輕鬆」感性層面的一種,是「輕鬆」大概念的延伸。為「輕鬆」賦予了更多價值。使騎ofo單車與性感的自我表達有了關聯。從品牌推廣的策略上是可取的,使品牌承載某種自我表達的信息,成為自我展示的窗口,在這一層面上是加分的。但可怕的執行毀了一切。

從模特的選擇,到服裝、髮型、化妝,再到攝影的角度、打光、動作設定、演員表情狀態、畫面背景。這些執行要素沒有一樣為傳達「性感」加分,把高級的「性感」變成了白花花的「肉感」。把都市時尚的「性感」執行成了鄉村艷舞的「低俗」。不論那種媒介的廣告形式,都是與消費者最直接的接觸,是直接將營銷信息傳播給消費者的窗口。廣告執行的成功是一種優勢疊加的成果,無論是文字信息還是畫面經營,其中每一個細小元素,都是在為更好的傳遞營銷信息服務,有一個元素、一個環節沒到位,最後的傳播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在品牌信息的表達中,廣告很重要的一面是通過感官的影響。「性感、時尚」不只是通過標題寫出來就夠了,很重要的是要塑造出「性感、時尚」的感受,並能夠將受眾帶入到這種感受中。糟糕的執行不僅毀了一個營銷策略,更重要的是為品牌推廣造成負面影響。這次ofo與男人幫的合作,不但沒能把「性感、時尚」的信息賦予到品牌上,反而把「艷俗」的信息貼到了品牌上。試問,那位美女願意在消費某一品牌時傳遞出「艷俗」的信息?

雖然這次合作對ofo的品牌影響微乎其微。但,能夠把握住品牌推廣從策略到執行的每個環節,形成優勢疊加,豈不是更好。


有一類女權主義者,彷彿看到與女性身體相關的新聞就會無腦打上物化女性的標籤。但恕我直言,大多數女權主義者都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女奴思想而變得過於敏感玻璃心。

我覺得我們應當倡導的是平權,因為提及女權就默認了女性在很多情況下是受到欺壓而男性並沒有。但事實呢?男性一樣會在某些方面受到歧視,比如所謂「直男癌」難道不是物化男性?一個男的去學瑜伽在一屋子女學員裡面不會被行注目禮嗎?

女性完美的曲線和男性完美的肌肉一樣值得讚美,試想如果今天我們看到的是男性秀肌肉,你會覺得這是物化男性嗎?還是你會覺得這是某種男權教化?

希望「平權」能夠代替「女權」。

非利益相關者,也不騎小黃車,有感而發。


先不說物化女性的問題,這組照片水平可是有點兒次……

這幾位穿著打扮看著像是去騎車的么?除了客串一把當回擺件,這小黃車和照片主題一點兒關聯都沒有,這算什麼事?

打扮性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不分場合甚至不管主題的這麼搞,什麼用意大家也應該心知肚明,這種低級的營銷就算不叫「物化女性」,也沒看出有對女性有任何的尊重。

如果在活動相關方/攝影師腦子裡面能想到的最搭「共享單車」的女性就是照片上這個樣子的話,那我真覺得是活該被噴。


我想問問,像我這種窮的只能騎小黃車上下班的人什麼時候才會有性生活


?????????????????

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這也物化女性了?

女權主義開始往"看到短袖子就想到性交的"的方向發展了?

田園不可怕,就怕田園腦洞大


私以為題主的看法有點言過其實。《男人裝》本來就迎合男性審美,一直都有物化女性的傾向。這次小黃車和《男人裝》應該算是互蹭熱點,談不上小黃車在「物化女性」。

不過回到這個策劃,到底效果如何,我覺得對《男人裝》來說倒是成功的。《男人裝》的公眾號在6月7號被封停,遭受了這樣的打擊,現在就搭上了「共享單車」的熱點,給自己貼上來「青春」、「時尚」的標籤。

至於小黃車得到了什麼還真不好說。首先,看《男人裝》的成功人士里恐怕沒有多少人是會經常騎小黃車的吧;然後這組圖片的效果的也是《男人裝》范兒,真的會有人穿成這樣騎自行車嗎?在這組圖片里小黃車就是個擺件,和小黃車本身的概念(輕鬆騎什麼的)基本沾不上邊。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男人裝》出錢請小黃車配合做了一波話題。


就一個雜誌和共享單車聯合搞了一個概念廣告博眼球而已,何必當真?

完全沒必要扯上女權,更不應該隨便帖什麼物化女性的標籤。

因為這點尺度根本就上不了檯面

國外的真女權抗議起來比你這廣告奔放多了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正能量

再看看ofo美腿這個廣告,穿泳裝又不露點,一臉禁慾的顏值,毫無挑逗意味

再說了,有些人對「物化女性」的理解也很有問題

強調不要「物化女性」是男人不能去物化女性

但不代表自己不能物化自己

否則模特、聲優、演員、武替甚至搬磚工人這種出賣自己身體的職業就無法存在了

其實題主沒黑對點,正確的姿勢應該是:

ofo是付錢上車,性工作者是收錢辦事,這個廣告十分露骨地強調了共享單車的「收費共享屬性」與極少部分的女人「公車」屬性相關聯,使人民群眾看到小黃車就想起黃賭毒,可以說是非常惡劣(匿


厲害了,盡然拍出了一本道的風姿


尺度還……蠻大?


換個角度講,可能是《男人裝》蹭小黃車呢。強化自己內容的定位是年輕,活力,吸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鹿晗代言 ofo 單車?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為什麼ofo投廣告,而摩拜卻做公關?

TAG:市場營銷 | 男人裝雜誌 | 模特 | ofo小黃車 | 共享單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