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中「定乎內外之分」的「內外」究竟是什麼意思?
01-15
莊子《逍遙遊》中: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其中,「定乎內外之分」的「內外」究竟指什麼?一般的解釋是說「內」指「主觀」,「外」指「客觀」,莊子的本意是否如此?如果說「內」指的是「居廟堂之高」,「外」指的是「處江湖之遠」,能否講得通?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首先,這裡講的內外是相對於人來說的。實踐是人類獨有的活動,實踐是人類的存在方式,因此內外就是相對於人的內外。再者根據下文『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裡的主體都是人。一但承認了自己做為人的存在,也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無』。因此才有句末的『猶有未樹也』。『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人也不是真正的無,真正的無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內外可以理解為自身與外物,也就是『居廟堂之高』的內,與『處江湖之遠』的外,但這裡的內外其實包含於馬克思所講的矛盾。正是這種令范仲淹『進亦憂,退亦憂』的矛盾為文人騷客們埋下了愛國的種子,傳承了愛國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因此這也反過來證明了馬克思關於矛盾是發展的動力的理論。把內外理解為主觀與客觀並不十分恰當,主觀與客觀在特定環境下不都是矛盾的。而理解為人自身與自然更為恰當,恩格斯早就提出『自然對人類進行報復』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解』的問題。當今人與自然的關係普遍矛盾,人類只有正確處理好與自然的關係,正確把握人類社會與自然發展的規律,才能化不利為有利,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實踐活動其實就是人類不斷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過程。對於個人也才能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這裡的『無己』也正是不將自己與自然對立分開,將自己與自然合一的意思。--------------------------------------------------------------------------------------
作為一個機械設計專業的學生,我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像機械與人的關係,機械的設計必須方便人類的使用,那些不利與人類的產品終將淘汰。對於一輛汽車而言,強勁的動力、良好的操控、以及乘坐的舒適度等等就是它的『內』。外形的尺寸及漂亮的設計外型就是它的『外』。
不止是汽車,『內外』在大多機械產品中都有體現。機械設計的過程其實也是對產品內外形態與功能的極致追求。這個過程使機械的外形符合人類的審美同時也滿足工藝準則與力學性能,使機械的功能滿足生產的需要等等。就像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機械的設計也要圍繞人類展開,滿足人類的需要。記得一次與同學參觀博物館,他指著一把古劍給我們介紹它的非同尋常之處,讚歎它製作精湛的同時也為工藝的失感測到惋惜。這剛好符合機械與人類的關係,需求帶動發展,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必要發展。人們一般在機械滿足使用要求之後才會進一步追求它的審美,也就是先內後外。這一點很有意思,因為人類活動一般是先外後內的,有例為證:如說相聲的,一般要先讓觀眾樂,之後在揣摩內容意義,也叫先俗後雅;再如做人,一般都是先追求物質再培養品格,找對象亦是如此……作為一名將來從事機械行業的學生,對機械的追求要內外兼顧整體把握,對功能與審美的追求更是沒有止境的。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內是自己的價值觀;外是社會的 眾人的價值觀舉世(外 :世人的價值觀)譽之不加勸(內 :不能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莊子內七是有連帶關係的, 下一篇「齊物論」主要講心物一元,所以我覺得「內」指的是心,「外」指的是物。
推薦閱讀:
※怎麼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莊子的養生主是消極的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正確思想是如何的?
※「執牛耳」為什麼會演變為現在這個意思?
※通過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中文文學素養,尤其是詩詞和文言文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