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什麼原理治療發燒?中醫什麼原理治療發燒?二者之間有何不同和相同?
一個是體溫調節中樞,一個是辯證治療,一個在抗病毒,一個在宣肺解表,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呢,都在打開散熱通道和和去除體內的發熱源?
西醫理論
- 體溫調定點學說
人是恆溫動物,機體會根據身體的變動自動調節體溫,類似恆溫箱的原理。恆溫箱需要三個重要因素:調定點,溫度感受器,還有一套反饋調節系統。人的機體也是一樣的。
人類正常的體溫:腋窩下36.2~37.2度,舌下36.5~37.5度,直腸36.9~37.9度(各個版本書籍數據略有差異,此數據一病理生理學為參考)這就是人的體溫調定點。而人的體溫感受中樞在視前區下丘腦前部(POAH),當溫度高於調定點的時候調節散熱&>產熱,使體溫調節下降,當體溫低於調節點時,則相反。溫度是人機體的穩態成分之一,機體通過複雜的神經體液調節網路進行穩態調節,再此不表,下面細說。
- 發熱與過熱的區別
發熱的定義:是由於致熱源使體溫調定中樞調定點上移導致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攝氏度。
過熱的定義:在調定點未移動的情況下由於體溫調節障礙使產熱大於散熱,造成熱量堆積的一種病理生理過程,它包括散熱障礙(汗腺缺乏症,中暑等),也包括產熱器官功能異常(甲亢)。這兩種都屬於發燒,但是治療方法有所差異,前者核心是降低調定點,後者是平衡散熱與產熱。在此重點講發熱- 病因與發病機制
首先,發熱一定是體液中存在發熱激活物(凡能激活體內產內生致熱源細胞產生和釋放內生致熱源,進而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包括外致熱源和某些體內產物):
- 細菌的外毒素(G+)內毒素(G-)脂質,蛋白質,多糖等。
- 病毒的脂蛋白,血凝素等。
- 真菌的莢膜多糖和蛋白質等。
- 螺旋體的代謝裂解成分和外毒素等。
- 寄生蟲的裂殖體和代謝產物等。
- 還包括體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和類固醇等。
這些物質激活了體液中的一類細胞即產內生致熱源細胞(產EPcell):
- 單核巨噬細胞
- 淋巴細胞
- 內皮細胞
- 腫瘤細胞
上述細胞可以產生內生致熱源(EP),就是這些物質引起的體溫調定點上移:
- 白介-6(IL-6)
- IL-1
- TNF
- IFN
- 體溫調節機制
- 通過體液調節:內生致熱源可以直接通過血腦屏障,也可以是通過下丘腦終板血管器(OVLT),進入大腦中的血流作用於POAH。
- 通過神經調節:這個調節通路還有待考證,現在存在一種假說「內生致熱源通過枯否細胞,激活迷走神經興奮POAH上調調定點」。
發熱中樞調節介質:
正調節介質——PGE2,Na+/Ca+,cAMP,CRH,NO。負調節介質:AVP,a-MSH,Annexin A1,IL-10。簡單來說在POAH中可以通過分解花生四烯酸產生PGE2等體溫正調節介質,來升高體溫調定點,當然這個過程也有負向調節來平衡,包括大腦中的杏仁核,弓狀核等,這些核團釋放負調節介質,使體溫調定點雖然上升,但在一個範圍內有所限制。調定點上升後,機體的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興奮,皮膚血管收縮散熱下降,寒戰產熱上升,最終引起機體發熱。- 發熱的治療
西醫中治療方式有兩種:
- 對症治療:對症治療的藥物最主要的是解熱鎮痛抗炎葯(非甾體類抗炎葯):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等。一方面他們可以抑制PGE2的合成使EP減少(中樞作用)。另一方面,他們可以抑制炎症反應,起到抗炎鎮痛的作用(外周作用)。氯丙嗪與嗎啡也有降低體溫的作用,但是在普通發熱中並不適用。
- 對因治療:就是直接對致熱源進行根除。普通發熱多數由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根據細菌的種類可以進行抗生素的針對性治療,也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藥物進行對病毒的殺滅。這種治療方式叫做化療(沒錯,就是很嚇人化療)。
中醫不懂,不敢妄言。
首先,無論中西醫學,對於發熱而言,都是認為這是一個「癥狀」而非「疾病」,如果我們把疾病診斷看做一個解謎遊戲的話,那麼每一個癥狀又是一條孤立的線索,很多時候它並不能解開這個謎題,但許多癥狀的組合卻能讓醫生最終解開這個謎題,那麼,退熱也不是治病,而是緩解癥狀,對於中西醫學而言,有一條原則是共通的「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如果一個病人發熱39℃以上,那麼無論什麼原因,首要的就是退熱,你用激素退熱也罷,用解熱鎮痛葯退熱也罷,用羚羊角粉退熱也罷,一切的宗旨就是退熱,因為此時會對機體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影響。而在這基礎上再去尋找病因,最終需要治療的不是「發熱」,而是引起發熱的病,也許題主認為的發熱就是感冒發熱,然而臨床而言,發熱更是一系列疾病的共有癥狀,譬如腫瘤,白血病,一些風濕類疾病,某些傳染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等,這個時候尤其是反覆發熱,就需要我們去尋找病因,也就是所謂的「本」,只有找到了發熱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決發熱這一癥狀,對於許多非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退熱只是某些時候的應急之策,而非完全之策,因此,發熱的根本是尋找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中醫學對於發熱的認識從辨證論治的角度而言,無非陰陽虛實寒熱表裡八綱,或為外感,或為內傷,外感多實,內傷多虛,對於高熱同樣先要退熱,否則耗氣傷津,而在退熱同時也要辨別發熱到底是虛熱還是實熱,是外感發熱還是內傷發熱,是外感風寒,還是外感風熱,畢竟如果麻黃湯症和白虎湯症用錯了還是很麻煩的。所以歸根到底,無論中西醫學,很多時候是殊途同歸的,發熱本身既是保護機體的一種機制,也是損害機體的一種病理狀態,而臨床醫生需要的時當這個警報出現時,找到到底哪兒除了問題,如何解除這個警報,至於用哪種方法,那就全看各家的本事了。
以上!對人體體溫有一些了解,嘗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目前認為是下丘腦,它給人體設定了一個體溫的正常標準,一般認為在36.0-38.0℃之間,為了方便說明,我們把正常體溫設定在37℃。
在各種致熱原的作用下,下丘腦體溫中樞的這個正常標準被升高了,假設升高到39℃ ,這時,機體溫度還沒來得及升高,還在37度的水平。
咋辦捏?首先,機體會覺得冷,渾身都冷,還要抖(寒戰),因為機體的37度對於新標準39度來說要冷一些,為了達到新標準,所以我們感覺渾身冷並寒戰,寒戰是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收縮(有時候感冒是不是搞的渾身酸痛啊?),目的是為了產熱;當寒戰到機體也39度了,下丘腦他老人家才覺得安逸了,達到標準了。
這時我們主觀上感覺自己發熱了,去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出引起下丘腦體溫標準升高的原因(致熱原),並針對其做相應的處理,解除了它對下丘腦的影響,這時候正常體溫標準又重新回到37度,但機體還停留在39度。
咋整捏?致熱原被搞定後,下丘腦對於正常體溫的標準已經降到37度,但身體沒反應過來,仍舊停留在39度,這時,我們人體通過大量出汗散發熱量,使體溫回到37度的水平,體溫恢復正常。
這就是為何很多人在發熱前會覺得寒冷,而出汗之後又覺得體溫正常的原因。正是因為這個現象,好多人覺得感冒發熱要捂一身汗才會好!!!
真正讓你好轉的不是發汗,而是致熱原作用的解除,有的疾病寒戰、發熱、出汗反覆幾次,仍舊不見得好轉,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現代醫學《診斷學》里專門有講發熱的類型,發熱是一條診斷疾病的重要線索,而引起發熱的原因更是多種多樣。在臨床上,有時候不及時降溫的目的就是為了觀察發熱的特點,依此來診斷疾病。
當然,診斷明確或者因發熱可能導致重要器官損害的情況下,就應該及時降溫,降低高熱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看了看贊最高的答案是個什麼鬼。我不懂中醫,但我也不會毫無道理地黑中醫,可是這個學物理的傢伙到底是憑著什麼迷之自信在這講一堆有的沒的。有病不看,你自己扛著好了,祝你長命百歲。別害死人家。「天然防禦機制萬能論」我也是醉了,不說複雜的,中暑死人的聽說過沒有?農村孩子發燒沒有及時處理燒聾了的聽說過沒有?還有,雖然確實中國抗生素濫用問題很大,但是它的發現確實是醫學界的里程碑。以前肺炎死人真的是分分鐘的事情,兒童夭折率那麼高,外傷感染隨隨便便就死了,居然跟我說「現在中醫不行是因為葯沒有以前好」。完全沒在答題,真是氣昏了。
兩個基礎理論壓根不存在交集的解決方法。我是中醫學中西醫臨床方向的,工作至今才明白老一輩兒說的「沒有中西醫結合只有中西醫配合」什麼意思。
基本上,非中醫在類似於這樣的問題里作答,效果就好像用巴薩隊徽做頭像的球迷跑到國米的貼吧里喊一句「我覺得國米其實踢得也就一般般」一樣。
發燒?中醫貌似不太使用這一名詞,換個相近的「發熱」來說吧,一般而言引起發熱的原因也有很多,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雖不能詳盡,亦可以管中窺豹吧。一、可以因正邪相爭而引起(邪盛正不衰),比如素體壯盛的人外感風寒,正邪相爭於表,鬥爭劇烈,一般容易引發發熱,屬於太陽病的範疇,一般還伴有惡寒、頭項僵痛、無汗等症,這時可以使用麻黃湯之類的方劑發散寒邪,使寒邪隨汗透出而解,機體遂愈。二、若表邪不解,可以隨經傳變,先入陽明經脈。這時,原本在體表的寒邪入里化熱,又分為陽明經證和陽明腑證兩類型,前者狀熱煩渴、舌紅苔黃,脈數有力,或見有大汗而出的癥狀,總之呢,是一片熱象,此時重點在於清熱不在解表了,需要比如白虎湯之類的方劑。
陽明腑證也是有熱,但與經證不同,是潮熱,一般在申時(午後3點到5點)陽明經氣最旺的時候熱甚,還伴有脈沉遲有力、腹部硬滿、大便幾日不解等症,是因為熱邪入里,傷津耗液使得裡面乾燥不通而燥屎內結的緣故,一般採用瀉下通便的方法,如大小承氣湯之類的方劑。
三、太陽表邪不解,除了傳入陽明經脈之外,亦可入少陽,少陽經脈處於半表半里,即在太陽表證和陽明證之間,所以隨著正邪交爭,時而發熱(陽明證的表現)、時而惡寒(太陽證的表現),也就是俗稱的打擺子,一般還伴有口苦咽干、胸脅脹滿、不欲飲食的癥狀(少陽屬膽經所以有此證),可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而愈。以上為三陽病的特徵,一般都伴有發熱,但都必須辨證論治,不是看一個單純的發熱癥狀就能下藥的。此外還有三陰病的發熱癥狀,有點複雜就不一一分析了。一般而言,病在三陽,疾病還比較輕,邪氣雖盛,人體的正氣也還不衰,還有相當的抗邪能力,可以說都是新病,病情簡單,處理得當可以很快即愈,但要是到了三陰病(太陰、少陰、厥陰),就都是臟腑精氣損傷、久病不愈的證候了,這時候的發熱或者是陰虛發熱、或為血虛發熱、或為寒熱錯雜體虛之證,一般病情複雜、深重,需要慢慢調養才能恢復得過來。這時應對發熱的癥狀不是去清熱了,因為發熱的原因不是正邪交爭而是自身的虛弱,需要一些滋陰的方劑,比如六味地黃丸、左歸丸(補腎陰)之類的。以上就是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六經變證體系,當然我是把它簡單化了,實際上還有很多變證,就是不按六經傳變規律的另外的病(中醫叫做壞病),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論述了很多,其中以太陽變證為最多。另外在《金匱要略》中也有許多有發熱癥狀的疾病,比如梔子豉湯證主治誤治發汗或吐下後,邪熱郁於胸膈的上焦煩熱的疾病。以上分析的其實也還不全面,因為只是從傷寒學派這一角度來分析的,實際上中醫還有一溫病學派,兩者對於疾病的機理表述也有所不同,但不是對立的,後者是汲取了前者的營養創新發展起來的。溫病學派發肈於晚明,有的說可以追溯到金元時期,因為作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提出「六氣皆從火化」的觀點,但其實彼時還不成體系,最終於清代中期在葉天士那裡正式形成。大家還記得《大明劫》裡面的吳又可吧,著述過《溫疫論》,對於溫病學派也有所貢獻。總之那又是一套比較複雜的體系,以後有空的話就再詳細介紹嗎,就到這兒吧。1.發熱了一定不要再穿太多的衣服了,很多人明明發熱了還穿特別厚,蓋厚被子,強迫孩子穿特別多。這是一個常識性錯誤
2.發熱了是可以吹吹風的,空氣流通更健康,可以在摩托車上吹風,散熱效果不錯3.水或酒精擦浴,洗洗皮膚,擦擦大動脈,可以物理降溫
4.在三十八度五以下物理降溫不能穩定則可以考慮用藥物,先用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葯,先選擇外用的,塞肛等,然後再考慮口服5.溫度太高,則考慮補液,直接靜脈滴注0.9%的生理鹽水或者5%的葡萄糖可以適當的多一點,進去就自然降溫了6.如果還是無效,就只有選擇免疫抑製劑暫時先救急,後期再行抗生素治療7.發熱的絕大部分因素都是與免疫炎症機制,感染等有關,目前我相信哪個中醫中藥可以控制感染,如果中醫一早就有消炎這個能力的話,戰爭就不會死那麼多的人,西醫也根本不會誕生。以上@趙雲 的回答,講了一部分比較常見的發熱緣故。
但中醫對發熱的處理,也有細緻的分類:急性發熱;複發性或規律性的發熱;長期發熱;長期低熱。這些分類都涉及到不同的治法。
一、急性發熱:
急性發熱中,有明顯惡寒身痛者,以表寒者居多;間歇性的發熱,以少陽受邪居多。
葉天士在提出了帶有皮疹的急性發熱,需採用辨斑治則、辨治白?法進行分析。
斑疹均為熱邪深入營血的表象,但斑多因陽明熱積,內迫營血;疹多為邪熱郁肺,內串營分。具有呼吸道癥狀的發熱在辯證論治上,除了應辨寒熱,還應根據痰、濕、陰分虛損的程度,熱毒與炎症對咽喉、扁桃體的傷害程度,對症下藥。
發熱兼有咳嗽者,亦需注意宣肺解表,再根據寒熱、是否帶有膿腫,對症下藥。
具有心血管疾病的發熱,多與少陽樞機不利以及痰飲阻滯有關,需調理少陽樞機、升降氣機、化痰蠲飲。
具有神經系統癥狀的發熱,一般需清陽明經熱、腑熱、營熱,並且用到開竅葯如牛黃冰片麝香等。
具有消化道癥狀的發熱,注意寒、熱、濕、積以及病在表、在里、半表半里的居位程度。
具有生殖泌尿系統的發熱,以少陽樞機不利與濕熱者為多。尤其有黃疸的發熱,以濕熱鬱積為多。
具有淋巴腫大的發熱,多為熱毒或風熱。
具有肝脾腫大的發熱,一般是有郁與積。
二、複發性或規律性的發熱。
主要包括瘧疾、回歸熱、部分淋巴瘤、鼻咽癌等等。
多數為邪熱入膜原或濕熱蘊郁三焦、肝、膽。治法以和解表裡、除濕清熱、調理三焦為主。
若深入陰血,需青蒿、白薇、鱉甲;若陰虛骨蒸勞熱,需地骨皮、丹皮、知母。三、長期發熱。
一般屬於西醫的感染性疾病,比喻結核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布氏桿菌病、三房,沙門菌感染、支氣管痰液瀦留等等,還有結締組織病與腫瘤等病症。
這些疾病的中醫辨別,特別注重脈象、腹診與熱型。
脈弦數者,一般是肝氣鬱而化火的情況;
脈弦細數者,一般是肝鬱化火且肝血不足的情況;脈弦滑數者,一般是肝鬱化火且痰熱互結的情況;兼有膿腫,需祛痰解毒;腹部壓痛,有痰積、食積,需承氣湯。
脈虛大,需養陰補氣。虛大而滑數,養陰補氣兼化痰清熱。虛大而弦數,需養陰補氣兼昇陽散火。
脈洪大而數,需清瀉陽明胃熱。腹診的壓痛,需分清劍突下、中脘、小腹部位的不同。
若有惡寒身痛,必有表證,需同時解表;惡寒又不身痛,是有癰膿。
日晡潮熱,是有食積,或者濕熱。
在結締組織病變中,辯證中,需分清表、里、半表半里的寒熱多少。
比如表寒夾濕身痛,宜清熱解表;里熱而口渴,宜清熱瀉火;見往來寒熱、口苦咽干、胸肋苦滿,應和解少陽。
腫瘤的長期發熱,以氣陰俱虛與氣血俱虛為主,但會夾實、夾郁、夾淤、夾痰、夾濕、夾積。
四、長期的低熱。
一般分為感染類和非感染類兩種。
感染性疾病中的慢性腎盂腎炎、病毒性肝炎、巨細胞病毒感染、前列腺炎、支氣管擴張等等。其辨證論治的依據就是脈象和熱證型。
脈細數者,養陰瀉火;
脈弦數者,清肝瀉火;脈滑數者,化痰瀉火;脈虛大數者,養陰補氣;脈弦澀不調者,溫經活血;脈濡緩者,除濕清熱;脈弦緊且腹部脹滿者,調理三焦為主。根據熱型判斷,如果上午潮熱乏力,需補氣昇陽;
日晡熱甚,需除濕清熱;午後到前半夜熱甚,需養陰清熱;羸瘦而五心煩熱者,治宜活血清熱。在非感染性長期低熱中,一般包括結締組織病、風濕熱、內分泌疾病、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等。除了脈象與熱型,尤重舌診。就我們中國人而言,嚴謹的說。世界上分四種醫學。中國傳統醫學。西方傳統醫學。其他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現代醫學不是西醫。現代醫學是全世界醫學工作者的功勞,其中中國醫生也起來很大的作用。這樣說明白好多了吧。
某些大哥,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分清楚好不好……中醫分傳統和現代的……
這個問題有點大啊,泛泛而言沒什麼意義,首先要針對同一個人,同一個時間的病症及治癒情況去談才靠譜。
在治癒效果一致的情況下,中西醫的治療原理一定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殊途同歸的手段表象。在治癒效果有差異的情況下,中西醫的治療原理可相同也可不同,這是個排列組合問題,大家都懂。總之,人還是那個人,不會因中西醫的不同病也不同。病症還是那個病症,不會因中西醫的不同而改變。且不可捨本逐末,此人此病症此原理是是本,表象的治療手段是末。我來理性反中醫了。
我不懂醫學,以下只是我網上抄來的。
藥物降溫的機理為:
1、一般退熱葯,如解熱止痛藥等,退熱機理是通過抑制中樞PG(前列腺素)合成,PG再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減少產熱和散熱,使體溫下降,但對正常體溫無影響。
2、氯丙嗪降溫,為直接抑制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調節失靈,氯丙嗪配以物理降溫,對發熱和正常體溫均有降低作用。
3、糖皮質激素的退熱作用可能與其能抑制體溫中樞對致熱原的反應、穩定溶酶體膜、減少內源性致熱原的釋放有關。
反正,西藥的原理總是離不開人體生理結構的。
但是中醫(不僅僅是退燒,而是中醫全部)純粹是騙人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如題主自己說的:「一個是體溫調節中樞,一個是辯證治療,一個在抗病毒,一個在宣肺解表」
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 有,當然有,而且有大大的問題。
人類體溫調節是有原理的,現代醫學(西醫)已經剖析了其中部分的原理,那些神經啊,激素啊,細胞什麼的,是真實存在的。
而病毒呢,也是真實存在的。用電子顯微鏡即可看到。病毒會破壞人體,人體也會進行反抗。——以上,都是人能夠看得懂,能夠理解,經得起反覆驗證,是真實存在的事物。
那請問,辯證治療和宣肺解表是什麼鬼?
辯證治療是什麼東西嗎?宣肺解表是什麼東西嗎?能證明存在嗎?能反覆驗證嗎? 或者,就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看懂了嗎?人類能看懂嗎?
讓我用武術來打個比方吧:
如果有人教你武術,
教練說,你要增加出拳速度,疊加腰部旋轉的速度,然後叫你每天練習500次,練3個月——這是真的武術教練,你練習之後,一定會變強。如果教練說——意守丹田,氣運大周天,或者天知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請問,你能學會武術嗎?你看這些東西能上格鬥台和人比拳頭嗎?這個教練一定是騙子嘛。這就是欺騙性。 一個業界的外行人,往往越是看不懂,越是覺得厲害——不明覺厲這個詞就是這樣出來的。
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科學素養的人,看到這兩名武術教練,會怎麼想呢?
對於叫你他練出拳的教練,他會覺得,嗨,不就是出拳頭嗎,那麼簡單,誰不會?有啥好練的,練了有啥用啊。 對於叫他意守丹田氣運大周天加上九陰真經原文的,他會覺得,卧槽,真是厲害,我完全不懂哎,這一定是武學宗師啊!我認為,普通的人,都有能力鑒別以上兩個教練,誰是真,誰是假的。
因為,普通人的科學素養,都知道九陰真經是虛構的,都知道電視里那種運氣大周天是人類的幻想而已——當然,不排除有極少數人,已經愚蠢到會相信九陰真經的。普通人都知道,打拳踢腳靠的是力量和技術。但為什麼到了中醫,人就無法辨別了呢?
主要是,我們從小接觸了太多太多的中醫觀念了——爺爺說,吃這個上火的,奶奶說,那個東西性寒,爸爸說,這個吃了大補的,媽媽說,那個吃了補血的,廣告說,這個東西補腎的……太多太多了——人類的天性就是,對從小接觸的事物,很難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而是選擇盲目地相信。
西醫的基礎,大家都明白。 什麼細胞啊,器官啊,神經啊,肌肉啊,細菌啊,病毒啊,DNA啊……這些都是可以驗證,可以切切實實看到的東西——所以,這東西人類是可以理解的。
而中醫的基礎,陰陽虛實寒熱正邪五行生剋,什麼辨證治療,宣肺解表——說得玄乎其玄,看起來高深莫測,讓人覺得 博大精深——但這個和天知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一樣的,搞神秘,看不懂,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根本無法理解,就像神學一樣,無法驗證。科學素養不足的人,很容易就覺得卧槽這個好厲害,一定是醫學大師,然後就受騙上當了。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能不好聽——但這就是事實。請不要舉報我。
缺乏科學素養的人太多太多了。
有些人,明明知道抗生素可以殺滅細菌,可以解決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明明知道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明明知道人體有一系列的器官,明明一生病就跑現代醫院去看病——但是,這些人仍舊堅信醫院是騙錢的,抗生素是害人的,西醫是非自然的壞東西……有些人,只有沒病的時候才去看中醫,但他們卻堅信中醫有神奇效果,中醫博大精深,中醫高深莫測,中醫5000年的智慧隗寶,中醫是拯救了人類的神秘武器……真發病了,你看看他們會不會跑中醫院。知道一些科學知識,並不代表有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人類智慧的最精華,只有很少數的人擁有較高的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的真正本質是邏輯和實證。 不相信邏輯和實證,卻相信人類直覺,相信爺爺奶奶的話,相信流言蜚語——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是人類中的絕大多數。
最後做兩個測試吧。
1,今天感冒了,吃了幾天中藥,感冒好了,中醫真的是有效啊——提問,這個案例能夠證明中藥治好了感冒嗎?2,第一題我覺得太簡單了。這個比較難。我有個小姐妹,月經十幾年都痛,後來找了個老中醫,吃了幾個月葯,後來月經居然不痛了,真的有效哦!醫院裡看了那麼多年都治不好的病,老中醫一副葯就搞定了,中醫真是博大精深,中醫真是有效啊——提問,這個案例能夠證明中藥治好了痛經嗎?至於答案嘛,就看題主有沒有科學素養了。我說了也沒用,有科學素養的人自然會明白,科學素養不足的人,講邏輯也是沒有用的——這些人壓根不懂邏輯,不信邏輯。
補充。太有意思啦。老中醫的回帖,把我屏蔽掉了。我並沒有說任何髒話哦。 中醫有一個特點,就是容不得別人反駁。 為什麼呢?
科學允許反駁。 只要提出充分的證據就行了。 成功的反駁不但無法擊潰科學,反而使科學更加進步。典型的,但地心說擊潰日心說的時候,科學進步了。 後來證明太陽也不是中心,科學又進步了。 愛因斯坦相對論擊潰了牛頓力學,科學更加進步了。
而中醫不允許反駁。 因為中醫害怕那套騙人的伎倆被推翻之後,丟掉了飯碗可就麻煩了。LEEZIX已經把西藥的退熱機理講得很清楚了。我說說中藥的退熱機理吧。
中藥解熱機理:1.降低機體「體溫調定點」2.大多數清熱解毒藥有中和降解細菌內毒素,抗外毒素,降低細菌侵襲力的作用。3.發汗促進散熱等是不是覺得很熟悉?(????ω????),確實就是殊途同歸。西醫說致熱源,中醫說陰陽。西醫發熱即是發熱激活物(病原體,抗原抗體複合物,組織損傷等)作用於產內生致熱源細胞(巨噬細胞,內皮細胞等)使其釋放內生致熱源(PGs,IFN-γ,TNF-α 等),內生致熱源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使得體溫調定點上移,於是發熱。所以西醫從發熱激活物入手則用抗菌葯,從內生致熱源入手則用解熱鎮痛葯,從中樞入手則有氯丙嗪等。中醫說陰陽偏盛偏衰正邪相爭。陽盛陰衰則顯熱證,外感風寒風熱正邪相爭則發熱。是故中醫以調整陰陽,扶正祛邪通過藥物或則針灸等來治療。原則有熱則寒之,實則瀉之,補其不足,熱因熱用等。
科學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受不了有人以科學的名義黑中醫了。下面的文章是我寫的一篇論文的小部分,部分黑中醫的人多半看不懂,因為他們不懂科學,更不懂中醫。這篇文章我寫得不通俗,不易看懂,我貼出來的目的主要是想讓大家看看中醫也可以相對科學的方式去解讀,沒那麼神奇。
題目:以理想氣體方程探討《傷寒論》麻黃湯證的相關問題
《傷寒論》里的有一種以惡寒、發熱、身痛、無汗而喘為主要癥狀的病證,叫做麻黃湯證。我將基於理想氣體方程PV= nRT(P是指理想氣體的壓強,V為理想氣體的體積,n表示氣體物質的量,而T則表示理想氣體的熱力學溫度;R為理想氣體常數。)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麻黃湯證病機探討
當人體內之氣感受寒邪時,其內能降低,故氣收而凝滯;當人體內之氣感受熱邪時,其內能提高,故氣升而浮。故人體之氣亦與大自然氣體特性相符,故在此假設人體內之氣為理想氣體,而理想氣體之方程為PV=nRT(P是指理想氣體的壓強,V為理想氣體的體積,n表示氣體物質的量,而T則表示理想氣體的熱力學溫度;R為理想氣體常數。)對於微觀的理想氣體分子、原子,溫度越高,其運動越劇烈,速度越大,壓強越大。故當理想氣體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其壓強越大;溫度越低,其壓強越小。1.1脈緊、身痛、無汗
假設人體內之氣的壓強為P1,人體外之大氣壓強為P2,正常人榮衛和諧,腠理開闔正常 ,則人體內之氣的壓強與人體外的大氣壓強相等,即P1=P2,當人體內之氣驟然傷於寒而得麻黃湯證時,人體氣的溫度T1驟然降低,根據理想氣體方程PV = nRT,當V1、R1、n1不變時,T1降低,則其壓強P1隨之減小,此時人體外的大氣壓強不變,故人體內之氣的壓強小於人體外的大氣壓強,p1<p2, 而當人體內之氣的壓強P1小於體外大氣壓強P2時,大氣壓將會對人體進行壓迫,表之血脈亦受大氣壓的壓迫而呈現收縮、緊繃的狀態,出現狀如牽繩轉索之緊脈。而當人體受大氣壓強的壓迫,必然會導致身體疼痛、骨節疼痛等癥狀。當人體受大氣壓強壓迫時,人體腠理閉塞,體內外不通,不能出玄府而為汗,故無汗。1.2發熱
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要不斷從體內散發出外,才能維持人體正常體溫。而大部分熱量的通過輻射、傳導、對流以及排汗蒸發的方式散熱。當人體內之氣的壓強P1小於體外大氣壓強P2導致無汗時,人體不能通過排汗蒸發的方式散熱,人體散熱功能出現障礙時,熱量則積聚在體表不能散發,久則會發熱。況且,人體正氣為恢復體內外壓強平衡,會使體內熱量到達體表,促使人體打開腠理而發汗,亦能導致發熱。1.3惡寒
然而發熱的同時為何會惡寒?人體對寒熱的感知是由於人體深部感溫器(中樞)和表層感溫器(皮膚表面神經)分別將人體深部和表層的溫度信息反饋到溫控中心(下丘腦),下丘腦根據反饋結果與人體所需要的結果對比,觸動有關效應器。而麻黃湯證之所以會在發熱的同時而惡寒,甚至在盛夏時,仍惡寒甚,蓋被增衣仍不能緩解,這是由於人體此時腠理閉,體內外不通,體表的熱量T1還不足以使人體打開腠理髮汗,恢復體內外壓強平衡,只有當體表溫度上升到T3才可使腠理開而汗出,故此時體表需要更多的熱量(T3-T1)來促使人體打開腠理,故此時體溫調定點將人體需要的體溫上移到T3,此時人體表的溫度T1低於調定點水平T3,從而人體會自覺寒冷,促使人體通過增衣等行為性體溫調節方式來減少體溫散發,從而達到增加體表熱量,促使打開腠理而發汗,恢復體內外壓強平衡,故惡寒為人體正氣自救之癥狀。2麻黃湯證的治療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麻黃湯證的病機是由於人體內之氣感受寒邪,其溫度T1降低而導致其壓強P1小於體外大氣壓強P2,使人體腠理閉,體內外閉塞不通。那麼治療的方法只需打開腠理,使人體內外相通,人體內外壓強恢復平衡,則病可愈。而打開腠理,通人體內外之閉塞,恢復人體內外壓強平衡,有兩種辦法,第一,根據理想氣體公式PV = nRT,溫度T升高時,壓強P隨之升高,所以,增加體表熱量,使人體內之壓強增加的同時,設法使人體內外相通即可恢復正常。第二,強行使閉塞不通的人體內外環境相通,則內外壓強亦可恢復平衡,病亦可解。而以上治療方法,正好與《傷寒論》所載不謀而合。2.1發汗解表
《傷寒論》第35條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麻黃湯用桂枝溫陽化氣,增加體表溫度T1,以此增加人體內壓強P1,再用麻黃髮汗平喘、開腠理,與桂枝配合,一溫一開,則脈內外壓強恢復平衡,使P1=P2,則病可解;而用甘草佐制麻黃,防其發汗太過而傷正氣,如《絳雪園古方選注》云:「甘草內守麻黃之出汗,不使其劫陰脫營。」再用杏仁配合麻黃,宣肺平喘,治其標。2.2衄而愈
麻黃湯證亦有不服藥自衄而解者,《傷寒論》第46條云:「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又如第47條所云:「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這是因為人體表之氣積聚的熱量使溫度增高,體表血脈之氣(榮氣)的溫度亦隨之增高時,其運動越劇烈,速度越大,壓強亦增大,然後此時脈內外仍閉塞不通,脈內積聚的熱量不能通過汗出而散發,則導致脈內血液運行躁急,可導致血液從鼻竅而出,鼻竅之血脈一通,則體內外之氣亦相通,體內外之壓強則可恢復平衡而病解。胡希恕《傷寒論通俗講話》中引《生生堂治驗》中一醫案:「某媼,年六十餘,一朝無故覺項背強疼,延及全身,四肢攣倦,不能轉側……脈緊急。即舉其手指,刺取黑血,即有效,又有一條青筋,結於喉旁,即刺之,血大迸,由是四肢得以屈伸。」此醫案亦是此原理。3欲解時《傷寒論》第9條云:「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而人體外大氣壓P2日變化的特點是在一天中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次高值,一個最低值和一個次低值。大氣壓P2從開始下降到降到最低值的時間恰好在巳時到未時。到未時,大氣壓達到一天中的最低值。而在巳時到未時,大氣壓下降的過程中,氣溫卻在不斷升高,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氣溫的升高有利於減少人體溫度的耗散,亦有利於人體之氣升浮於表開腠理而發汗;而大氣壓P2的降低有助於使人體內外的壓強恢復平衡。故筆者認為《傷寒論》所言「太陽病欲解時」之「太陽病」乃指麻黃湯證。中醫根本不把發燒作為病,相反,是把發燒作為一個正常人在攝入寒涼物質(包括形寒飲冷,包括積食)或因自身原因、異物造成身體部分功能的減弱,而自發產生的對人體有益的活動現象。同理包括任何發炎、咳嗽。
中醫根本不會上來就給你想辦法解決發燒的問題,而是搞清楚為什麼會發燒,只要解決了本質原因,發燒、發炎、咳嗽作為一種病理現象自然消失。上次一個什麼科的西醫在知乎上一個勁兒的反駁我,「你就告訴我,發燒了是不是得退燒」
對於這種思維,真的沒辦法理喻,他們總是把發燒作為一種病,來治病,可笑說什麼發燒引起肺炎、大腦炎,真是可笑啊。連主次都搞不清楚,明明發燒是肺炎、大腦炎前期癥狀,這時候應該做的根本不是想辦法退燒,而是考查是不是肺炎、大腦炎所引起。然而很可惜,沒有出現明顯的肺炎、大腦炎,西醫是沒有辦法判斷的。
我所見過的身邊所有發燒後出現肺炎等問題的小朋友全部為初次發燒就去打退燒針,白天打了針當時好了,晚上繼續燒,晚上再去打,第二天又燒,並伴隨咳嗽,然後打止咳針,過了幾天,肺炎。
很可笑!
這些小孩子哪裡有什麼病?不過就是白天出去玩,一身汗著涼了。人體很智能的好不好,著涼之後人體自動毛汗孔關閉,不再讓寒氣進來,然後關門打狗,發燒一場,出一點汗,馬上就好。中醫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幹什麼?絕不物理降溫、絕不想辦法退燒、而是來一點麻黃湯,喝點小米粥,蓋上被子,微微出汗。整個過程完美順應人體的自我治療過程。對於那些孩子因受涼發燒,還物理降溫的家長、醫生,你們簡直是太可笑。你們看不到孩子蜷縮一團怕冷嗎?燒得越厲害,越會怕冷!你們還去讓他們光著身子,酒精擦拭、甚至冰敷,簡直是滅絕人性!你當那是一塊鐵么?燒熱了,你在表面澆水,一會就涼下來了?可笑!
再舉一個例子:嬰兒七八個月或者一歲以內即使沒受涼也會高燒一場,是為嬰兒疹。很多初為人父母的都不太懂,一看孩子發燒,接著送醫院,打退燒針,連著打好久。從此這孩子就是藥罐子。身邊這樣的多了。
我家孩子7個月的時候發高燒,連著三天,家裡父母和老婆都急得不行了,非要帶著去打針,我說她精神狀態特別好,並且又沒有怕冷,絕對不是著涼了,也不是積食,肺炎、大腦炎那些更不可能,有可能是出疹子,沒事。第四天早晨一看,渾身紅點,一點都不燒了。兩三天疹子退了,到現在一周歲了,也沒再發燒過。西醫:退燒。簡單明了。
途徑有兩個:物理降溫、退燒藥。通過抑制人體神經、激素的分泌,減少熱量的釋放。看上去很合理,也很科學。並且可以迅速達到想要的目的:降溫。所以西醫解決發燒問題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這種治療方式的思想是:發燒是毫無用處的,是有害的,是病,得治。與中醫完全相反。結果呢,明明退燒了,晚上又燒起來,而且越是小孩子,反覆的次數越多,然後每天查一次血,前幾天沒事,後幾天開始發炎了,又咳嗽了。家長越來越著急,醫生還是有條不紊的說:再打一針退燒吧,咳嗽了打一針止咳的,發炎了還得打消炎藥,引起大腦炎就麻煩了。於是家長們乖乖的交錢去了。
終於一個冬天過去了,孩子不發燒了、不發炎了、不咳嗽了,幾乎每天病怏怏的,流鼻涕,說話軟弱。孩子是沒有能力發燒了。可惜。再說說咳嗽,這個也跟發燒差不多。中醫講「形寒冷飲則傷肺」,很明顯,小孩子貪涼引起了肺寒(大多數情況下是如此,具體必須辯證看待),寒濕一交織,有痰咳嗽是非常非常自然的事,咳嗽出來那也是灰常灰常舒服啊,人體簡直不能再智能。
中醫:麻黃湯加減就能解決,自然首要是驅寒暖肺、宣寒解表。肺部調理好了,寒痰濕積清除,自然就不會咳嗽。西醫:止咳。簡單幹脆利落。其指導思想:咳嗽就是病,得治。這種思想真的是十分幼稚可笑,但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你可以想見有多麼可悲。
西醫犯下了多少錯誤,隨便割了多少人的扁桃體、闌尾?還僅僅認為人體的發燒、發炎、咳嗽等現象是純粹有害的,是要上來就消滅這些現象。以為沒有了這些癥狀人體就健康了,這是多麼機械的健康觀?!還成天美其名曰「現代醫學在不斷進步」。上次還有人把人體比作複雜的汽車、電腦,這些思維真是簡單幼稚到極致!
其實說白了,這世界就是商業的。任何事都是商業的。
最大的商業,不是賣葯的那點錢。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毀壞你的身體自身機能,讓你不可不靠藥物來維持生命,讓你最終不得不靠各種機器而存活。還美其名曰「延長了人的壽命」每次談中醫西醫問題,說到商業利益,總會引得諸多人嗤之以鼻。他們還會反駁,其實中醫才是最大的利益集團。
呵呵。當下幾乎所有科研,包括醫學科研、藥物研製,都是在商業利益的推動下開展的。當然其中也自然包括中醫科研。因為分工的越來越細緻,會導致電腦、汽車、手機性能越來越強,功能越來越好。研究出新的cpu,電腦會更快;研究出新型發動機,汽車會更好,研究出新系統,手機會更順手。但是人體呢?換了新的心臟、移植骨髓、換腎,生命的質量就好了嗎?你們見到的只是病人的生命延長了,但是你們見到他們每天吃抗生素、抑製劑、只能在溫室里生存痛不欲生的樣子嗎?
其實很可笑。現代科技進步了,醫學進步了,人的平均壽命提高了。抱歉,人的平均壽命提高絕不僅僅是由於醫學進步。所以想說什麼「中醫厲害,古代中國平均壽命三十幾歲」的低智商,別說了。
現代醫學總覺得自己作為一門科學,是多麼的偉大,評論里什麼「高燒導致各種器官功能損壞」,「高燒導致人體各種酶喪失活性」,還有人拿海倫凱勒燒到耳聾為例子,真是荒唐可笑!人類進化了多少年?還有,人是從最早期的單細胞進化到魚類、爬行類、哺乳類,一直這麼過來的,人類進化了這麼久,竟然本身設計有問題嗎?會愚蠢到受了寒、得個病,然後一場高燒把自己的器官都給搞死?這是什麼邏輯,這麼玩的話,人類早滅絕了。
人體的機制複雜程度遠遠超過當下的醫學手段千萬倍,這既是現代醫學進步的動力,也同樣是現代醫學很多時候的可笑可悲屬性。人體包括一切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生存、繁衍,在這個過程中任何動植物都會在受到傷害的時候都會竭盡全力最大限度保護自己,動物神經是一部分,最關鍵的是後天意識無法干涉的部分:植物神經。這部分的人體自我修復功能遠遠超越了當下所有的醫療水平。再下個結論:人體所有的病理現象都是人體自我修復過程中產生的現象而已。
發燒是、咳嗽是、發炎是、高血壓是、高血糖是、高血脂是、動脈硬化是、糖尿病是、癌症是。前邊三個上面已詳細說了。
現代醫學的研究重點是人體哪個地方控制著血壓、血糖、血脂的高低,然後通過藥物去增強或者減弱,美其名曰「減少病人痛苦」,根本不去考慮為什麼人體要提高血壓、血糖、血脂。總是把這些當做是病。然後患者取醫院檢查,吃了一堆葯後一查血糖,正常,ok,這個葯非常好,這個醫生很好。多麼可笑!人體為什麼要提高血糖、血壓?是控制血糖血壓的器官病變了嗎?顯然不是吧!!!必定是人體某些功能某些器官需要高血糖,或者血不足,需要高血壓來泵更多的血來供應這個器官吧,現代醫學管嗎?人體的血糖是單獨的一套系統嗎?你強行降血糖,你知道本來需要高血糖環境的器官現在是什麼狀態嗎?也對,如果吃一堆降血壓的葯,成功把血壓降下來了,過了一段時間病人又得了肝病,西醫是絕對不會把這歸咎於自己的。縱觀現代醫學,簡直就是太膚淺。強行將人體拆開來看,cpu有問題,換cpu,腎有問題換腎,過程還tm很科學,該裝amd晶元就不能裝intel,該32位的就不能裝x64,還血型匹配、骨髓匹配,整的多麼高大上一樣,簡直naive。
但是很多時候,換cpu可不能只換cpu,風扇轉速跟上了么?散熱問題解決的好么?換了個硬碟,電源能跟得上嗎?本身128m的內存,你強行整一個i7四核,能跑win10么?
以汽車為例,的確可以換配件,但是一輛破舊的老爺車,雖然什麼都破,但是能慢點跑沒事。你突然給還上一個強勁十足的發動機,這輛車就會被這個發動機帶著一起加速損壞。
而中醫呢?
中醫完全就是利用人體自身的修復功能,研究人體五髒的平衡關係,使之保持平衡狀態,剩下的事交給五髒的功能去自己處理。什麼發熱、發炎、三高、病毒、細菌統統下面的人去處理,根本不必勞神苦思,代百司而操勞。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道不同,不相為謀。各有各的路要走。就此別過。中醫發熱是自覺癥狀,西醫是體溫計測量的體征。有一種情況,臨床上有遇見。病人感覺全身或局部發燒,可體溫計測量溫度正常!西醫給了個神經官能症,開了點營養神經的葯,可病人還是覺得發燒,影響生活。求診到我中醫老師這,幾付補中益氣湯就好了。後來和老師討論這個問題,談到一點:西醫的標準體溫是通過幾千萬人統計出來的,而每個人的基礎體溫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基礎體溫是36.2度,發病了36.5度,病人會覺得發燒,可體溫計一測,正常。所以,中醫和西醫沒法劃等號。不要用中醫去套西醫,也不要用西醫去套中醫。只談下區別,原理要講的話,那是很厚的兩本書
大概就是現代空氣成分構成和燃素論的區別。
基本都是在體溫調節中樞上下功夫吧,西醫。如果你只談退燒的話是沒有抗病毒的,相反免疫力還會有所下降
推薦閱讀:
※心臟停跳超過十分鐘,救活後還有可能醒來嗎?
※大出血患者能否回收自身血液重複利用?
※如何看待國內醫學界樂於搞科研的人少於搞臨床的?
※怎麼看接下來的換頭手術?
※放射科醫師和臨床醫師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