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死於威尼斯》書中的五十歲男作家迷戀十四歲的波蘭美少年?
正經臉,為什麼覺得死於威尼斯這本書沒有那麼悲情呢?有些不能理解一個五十歲的男作家愛上了一個十四歲的美少年...腦補不到阿申巴赫是怎樣迷戀這個有著天使般容顏的行走雕塑波蘭美少年塔齊烏。「你不該這樣對我微笑的」----一股濃濃的霸道總裁味兒呼之欲出,貌似又在重申一次,少年,很好,你已經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次在車站與異域男子的邂逅,讓他產生了想要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想法,不願在一個小島度假,突發奇想又來到了威尼斯,身體不適讓他想要逃離威尼斯,臨走前卻愈發不舍這裡的一切,陰差陽錯行李寄錯,又回到了那個海濱酒店,又回到了美少年的身旁……啊,最近一定是韓劇看多了被洗腦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我看不懂啊
托馬斯.曼Thomas mann 是個有趣的作家。取材也比較古典,畢竟經典的力量永垂不朽。
現在說起柏拉圖之戀,第一反應往往是精神戀愛,但原教旨可不是這麼簡單。
在遙遠的古希臘,中年睿智富有經驗的男子,配對年輕活力求知慾強的美少年,以導師,以好友的身份發展真正純粹、寓教於樂的(精神)戀愛,才是身為人的高級趣味追求。相比之下,沉迷於肉體,特別是腦子空空又不好教化的女人肉體,呸,低級。
首先對題主細緻的讀書筆記表示佩服(因為給人的感覺不太是像看了一本書,而是做了一道小說閱讀題 )
直接針對問題回答吧,其實就書中的描寫,大可不必用迷戀這個詞,這就是愛戀。小說的主角阿申巴赫第一次見到塔奇奧時文章用了很長的一段靜態的描寫,「令人想起希臘藝術極盛時代的雕塑」此時阿申巴赫的心中還沒有一絲的非分之想,只是從一個長者,作家,藝術家,身份極其尊貴的人的角度去欣賞這麼一件「精雕細琢的可喜的藝術作品」。
待到第二次見到塔奇奧的時候,此時是一個動態的場景,這一段描寫十分生動傳神,整段附在下面了這個時候,作者的心思便也不似那般只是單純的欣賞了,「他又接下去思忖:『要不是大海和海灘在等我,只要你在這待多久,我也想在這待多久!」,從此刻開始,阿申巴赫便不再拘泥於由於他自身身份的要求,而約束著他行動和想法的那個框架了。
後面的情節發展也不必贅述,這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就是這個波蘭的美少年,完美地契合了阿申巴赫對於美的追求,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集之中,他變得不能自拔,忘了自己的年齡,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忘了自身所處的這個對他危險的環境,「失去了理智的人是最不願意控制自己的」,以致在最後的臨別之際,「他呢,他也像往常那樣,跟著他神遊」。最後對於題主看到這一句「你不該這樣對我微笑的」的想法,我只能說,何其狹隘……如此真情流露發自內心的一句話,如此讓人感嘆愛情偉大的一句話,就僅能讓你想到霸道總裁的感覺,我都快要替托馬斯·曼哭了,但想來也可能是題主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因而不太能有感受吧。我曾經經歷過,真真就是「那一回眸的狡黠」,足以讓我銘記愛慕到生命盡頭。個人始終認為愛戀上一個人,真的已經是在基因中已然註定了,當你真正看到那個人的那一刻,你便知道他就是你心中所想畢生所求,無論是在怎樣的處境之下,只不過阿申巴赫不太幸運,直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才遇上,而他最終也遵循內心深處的想法去追尋了這麼一陣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感情,「朝聞道,夕死可矣」,想必他也不覺遺憾吧~塔齊烏讓他了解美不是一種像曲譜一樣是一個需要主觀地去努力創造的對象美就是美 它生來如此 它就在那兒 塔齊烏是自然美 現實美的代表不是經過精心的打磨製造出來的藝術品那就是最根本 最原始 最自然的美純粹的美(表達能力有限?_?)作曲家努力追求藝術一生
當看到塔齊烏的那一眼
被自然美打動的那一眼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美 情動之處愛亦自生不邀自來,
只因為托馬斯曼,是我很喜歡的作家。我喜歡這部小說。阿申巴赫來到威尼斯,其實是帶著喪失——對愛和親密關係的喪失,憂傷和自我的破碎,阿申巴赫被美少年的美所深深吸引,導致了進一步的迷戀。
他試圖通過與美少年塔奇奧發展一種緊密的「迷戀」關係來逃離情感的更進一步的惡化,更進一步的惡化象徵自體的崩解。。托馬斯·曼把這「迷戀」置於故事的中心位置,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理想化的迷戀,能對主體起到修復的作用。
阿申巴赫深愛著塔奇奧,就如同阿申巴赫希望他的父親也愛過他一樣。
阿申巴赫的情感有一個佛洛依德式的俄狄浦斯式的核心——這與阿申巴赫對待父親的內部衝突相關。他對美少年塔奇奧的迷戀與孿生移情,自戀性認同有關。在故事的結尾處,阿申巴赫做了一個夢,在夢中,「秩序」變成了「混亂」。這是潛意識對於破碎的自我(a disintegrating ego)的表達,夢境無法將其整合成內聚性的狀態。
為了控制焦慮,無意識的防禦便被激活了。寫作,繪畫塗鴉,便是這樣的防禦。通過從事像寫作或者藝術創作這類的智力活動,注意力就被放置在觀念和表達上,而不是放在痛苦的驅力和情感上。從而達到某種整合。
最後。文學藝術是人類潛意識和慾望的表達和深化。智力和創造力能夠讓真正的人性深化,言語化與隱喻化,這就是身而為人的高貴之處吧。
而不要與現實中的道德譴責混為一談。你可以在文字中創造一部《洛麗塔》,但絕不能在現實中染指一個未成年人。這個主題其實與男男關係不大,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一個功成名就的藝術家開始了堆真正審美的覺醒,面對日神酒神的難題。
為什麼我想到另一部電影 全蝕狂愛
題主是正經搞學術的啊,說白了就是性慾和孌童癖吧,沒有想像中那麼唯美,文學只是一種形式而已,現實生活連國王小的時候都被大臣【嗶——】呢
想到洛麗塔
哥 魂斷威尼斯好吧 我都崩了剛看到
強烈建議看下電影 從驚為天人到求而不得 接受遺憾推薦閱讀:
※離開奧米拉斯的人. Ursula le guin 這篇小說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該如何看待湯姆·克蘭西的傑克·瑞安系列小說?
※西方當代詩人創作的類似於俳句的短詩有哪些?
※濟慈的明亮的星是為誰寫的?
※如何利用文學批評的理論分析麥克勞德的《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