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琅琊榜》中靜妃這個人物?


原作者來了!@羅珊珊

師妹寫的文章

【琅琊榜之靜妃篇】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楠邊

2015-11-09 00:13 抖森愛妻羅棠棠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相思》

之前跟我一起在愛奇藝每天兩集追《琅琊榜》的室友好幾次跟我說,這部劇里最厲害的人物,其實是靜妃,宮斗玩得不露痕迹還不失本心。我說,其實靜妃娘娘的厲害之處不止這些,我覺得最厲害的,還是她之前在宮裡那麼多年,想過平靜的日子就真的沒有人去打擾她,後來為了幫助靖王奪嫡,爭寵都不用爭,用繞指柔就把多疑的梁帝拿下,還保持了溫婉嫻雅的賢名。且看任何宮斗劇的女主,不論開頭多麼想與世無爭,還是因為「掩飾不住才情」成功引起了帝王的注意,最後不由自主地陷入宮斗的漩渦。難道靜妃的才情會比她們差嗎?顯然不是,她卻還是能平淡地在暗潮洶湧的後宮過了那麼多年,如果不是為了靖王奪嫡,估計她也一直這麼平淡地過下去。顯露鋒芒不難,深藏不露才是最難的,很多事情,不是靜妃做不到,不過是她想不想做罷了。

靜妃其人,在原著或是劇中都沒提及她的真實姓名和身世,劇情一開始她的身份就是靖王生母,那時候還不過是個低微的次嬪,沒有特別召見,甚至都不能隨時進殿給太皇太后請安。都說母憑子貴,而她的兒子,不過是一個小小郡王,經常被派遣出征去打一些有可能有去無回的仗,母子也不能時常相見。在家世顯赫的皇后和榮寵正盛的越貴妃面前,真是再無存在感不過了,原本當年她進宮時,也不過是作為林家的醫女來照顧難產的宸妃罷了。加之她性格如同她的封號一般,靜水無波,皇后和越貴妃根本不會把她放在心上,梁帝也想不起她。

都說《琅琊榜》中的男兒性格都深受其母影響,譽王身上流著玲瓏公主的血脈,從小可能也聽多了皇后不甘冷落的碎碎念,因此野心最大(這點我在譽王篇已經分析過);太子的軟弱平庸有越貴妃過於強勢精明的原因;寧王梁帝評價過其「膽小懦弱,不足以成大事」,除了身帶殘疾,也是因為跟著惠妃多年被皇后欺壓受氣;祁王這個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之所以被譽為一代賢王,肯定也離不開宸妃的賢德教導;而靖王,多年來保持著一顆正直光明的赤子之心,出身宮闈卻不染絲毫驕奢之氣,正正是隨了靜妃。

靖王原本並不想要這至尊之位,靜妃也不想做後宮之主。但當靖王對她說出:「母親,我已經開始,參與奪嫡了。」她不問緣由也不問勝算,只說:「不用顧忌我,只要你我母子二人同生共死即可。」奪嫡之事何等兇險,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沒有人能保證一定成功。可她早該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的吧,自從十三年梅嶺那場大火燒起來的那一刻,她也一直在期盼著這一天。她了解她的兒子,知道他是為了什麼而戰。

和寫《琅琊榜》其他人物一樣,我很喜歡去猜測和揣摩他們在沒有被作者描寫沒有在劇里展現的很久以前,是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從靜妃自己對靖王的解釋中,大概可以猜想,在多年以前,靜妃還只是一個家中遭難的民間醫女,流落市井。某個出診的白日,在街上遇到地痞醫霸的百般欺凌,路人無人膽敢上前搭救。此時身負盛名的大將林燮凱旋歸來,路見不平,厲聲呼喝走了這群地痞,看到孤苦無依的醫女,心生不忍,將她帶回林府,結束了她顛沛流離的苦難日子。也許當時的林燮,只是因為生性善良正義,或許還帶了幾分憐惜,但對於當時的醫女來說,彼時彼景,不亞於《大明宮詞》里太平公主無意揭下薛紹面具的震撼吧。

在林府度過的日子,應該是她一生最幸福、最美好的時光。晉陽長公主和林燮夫婦將她視為親人,林樂瑤更是待她情同手足,林府上下也是和諧融洽,這裡沒有歧視,沒有紛爭,是她的家園。唯一能使她憂愁的,也許只有心中對那個人不可言說的愛慕,這份感情,永遠都不可能得見天日,只要他能永遠平安喜樂,就是她的幸福。

後來林樂瑤入宮,獲封宸妃,懷上龍胎,難產,她自請入宮陪伴。除了與宸妃的情誼,應該更多的還是為林燮分憂的意願,如同宮羽自請入天牢換夏冬。也不知道是怎麼被梁帝看中了她,獲得一朝恩寵,封為靜嬪,生下靖王。一入宮門深似海,那隱秘又無望的愛戀,就更不可說,哪怕是死後到了黃泉相見,也不可說。

赤焰冤案過後,林府覆滅,祁王服鳩,宸妃自盡。作為林府舊人的一個次嬪,在那吃人的宮牆中,也不知道她是如何捱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她甚至連像宸妃、晉陽長公主那樣自盡都不能,因為她還有靖王。她只能就這麼靜默地、沉寂地繼續待在這無情的煉獄裡。

從靜嬪到靜妃再到靜貴妃,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步步驚心卻又彷彿在不經意間。我覺得首先是時機的問題,年輕時的梁帝,飛揚跋扈,肯定更加偏愛性格明媚剛烈的宸妃和擅於撒嬌賣乖的越妃,但是到了垂暮之年,遭遇過那麼多大風大浪,梁帝最需要的,反而是靜妃這樣的安寧沉靜。皇后和越妃爭鬥不休,便愈顯得靜妃的與世無爭的可貴。其次,是因為梁帝心中對宸妃的那一絲惦念,而靜妃正是他唯一可以與之傾訴的人,宸妃是他們之間的紐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靜妃的睿智聰慧,才能將局勢慢慢扭轉過來。默默無爭,並非任人宰割。

《道德經》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亦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靜妃早年流落市井,察言觀色的本事是必須有的,所以她摸准了梁帝的心思,面對梁帝一個個試探性的問題,都能答得滴水不漏。加上她給梁帝的印象一直是柔靜溫婉,對她的信任感比較強,她的醫術和廚藝又將梁帝服侍得舒適安心,梁帝寵她,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她始終知道在梁帝面前她應該是什麼樣的姿態,以柔克剛,才是最厲害的手段。

「你告訴朕,當年赤焰的那樁案子,你是怎麼看的?」被梁帝這麼突兀一問,任誰都會心中大亂,靜妃就能立刻鎮靜下來,給出正確的反應。

「陛下見問,臣妾不敢不答。只是無論臣妾怎麼回答,都難免會讓陛下傷心,故而先行請罪,請陛下見諒。」「臣妾出身林府,與故宸妃相交甚厚,陛下早就知道。若臣妾惡語評之,陛下豈不會感傷宸妃生無摯友,死無追念?可是赤焰一案由陛下您親自處置,以您的聖明,為的一定是穩固朝廷。若臣妾顧念與宸妃的私情,為赤焰中人開脫,陛下又難免會認為臣妾不了解您安穩大局的一片苦心。臣妾只是深宮一個小小妃子,無論對赤焰案的看法如何,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如果因為臣妾的回答導致陛下您傷心難過,那就是臣妾天大的罪過了,因此臣妾斗膽,請陛下先行諒解。」

放低姿態,以情示之,又說赤焰之案是梁帝為了穩固朝廷,也表示出自己確有追念之心,最後又顧忌了梁帝的情緒,一層一層,既打消了梁帝的疑慮,也引起了梁帝的憐惜之心,不可謂不高明。

就是憑著這樣的高智商和高情商,靜妃每一次不經意的言語,就將梁帝心中的天平一點一點地倒向他們母子,也四兩撥千斤地將皇后和越妃扳倒,讓宮中的局面漸漸掌握在自己手中。讓梁帝主動提出設宸妃牌位、從小新的一句話中知道她是內奸、故意祭祀宸妃讓小新看見給皇后報信、在皇后給梁帝告狀時認罪讓梁帝更加疼惜她……後宮爭鬥的兇險不亞於沙場殺敵,靜妃這每一步棋,都兵不血刃地將敵人勝於無形之間,心智真的非常人可比。

但就是這樣的靜妃,她本身的柔善更甚於她的聰慧,自始至終她都沒有害任何人的性命,對於背叛她的小新,她也輕輕放過,只以向靖王說出真相解除與梅長蘇的誤會為條件。她處處照拂惠妃母子,惠妃只對她說心裡話;她還是個好母親,對靖王體貼關懷,支持他做的任何決定,靖王只有在她面前才會有真正開心的表現;就連原本在她是次嬪時不善待她卻在她受寵後才來巴結的黃主司也絲毫沒有心結。

我不確定她對梁帝是否真正抱有愛情,但是原著里在九安山面對叛軍攻城時,她拔劍對梁帝說:「請陛下將此劍賜予臣妾,臣妾願為陛下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句話也許說明了,多年的夫妻,她也有真心為他的一面,除了柔善,她也有如宸妃那般的烈性。梁帝是怎麼說的呢,「朕在你就在,誰敢傷你!」危難之際,才彰顯出這幾分夫妻情誼,梁帝那般寡情之人,彼時彼刻也是真心護她的吧。電視劇中改了這段,還是略有遺憾。

靜妃從《翔地記》中看到梅長蘇的批註知道他是林殊,見到他時的失控,哪怕是在靖王面前,也忍不住轉身流淚。「你以前,長得那麼像你的父親。」這句話說出來,我就確定她一定是愛著林燮的,她心疼梅長蘇,何嘗不是在為林燮感到心痛。那樣顯赫一時的林府,那樣驍勇善戰忠君愛國的將軍,她的家園,她的親人,她的兄長,她今生所愛的人,永遠回不來了。

而她的愛,依然如靜水深流,連靖王都不知道這些往日柔情。唯一能表露出情意的方式,就是親手在芷蘿宮外遍植楠樹。因為那人當年,曾化名石楠,騎馬救她於危難之中,給了她一個家。

「娘娘,喜歡楠樹?」

「一直很喜歡。」

遠在很多很多年後的英國,有一個巫師也有秘而不宣的愛情,他也說過一句這樣的話:「Always.」

最後的結局,赤焰案平反,她的孩子登上了皇位,她做了皇太后。然後怎麼樣,我們不知道,我想,也許她的心又恢復了平靜無波,在每個晨昏和午後,靜靜望著門外的楠樹,獨自回憶當年。

庭有楠樹,吾愛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關於演員:

劉敏濤老師容貌,是那種霧裡看花的美,眉目間自帶一股楚楚可憐,手如柔荑,加上靜妃的造型多是素衣,真的非常有貞靜溫婉的感覺。而且劉敏濤老師的演技自然流暢,完全不會有造作的感覺。剛看完《偽裝者》的我也可以很好地把明鏡和靜妃區分開來,她和劉奕君老師(謝玉扮演者)當年那部《人鬼情緣》我也在B站上看了片段,聶小倩扮相相當美啊!看她的微博和反轉小劇場里感覺生活中的她也如靜妃一樣溫柔隨和。非常喜歡靜妃,也非常喜歡劉敏濤老師,在此表白!

最後,關於標題,原本是《西廂記》中的一句唱詞:「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暗指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結局。我改成「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楠邊」,是想表達靜妃最後登上了高位,卻只能借楠樹抒發相思的意思。

打個廣告:因為平時總是到處賣安·利,也會時不時寫點亂七八糟的東西,索性開了個微信個人公眾號自娛自樂,如果你們喜歡,就多多關注點贊幫我轉發吧,也歡迎提意見喲~如需轉載,請先告之本人獲得授權喲(*  ̄3)(ε ̄ *)


不請自來,實在是太喜歡靜妃這個人物了,想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是分割線

先給評價,靜妃的情商挺高的,而智商則是爆表的,如果以劇中人物作為判斷標準,小蘇蘇是100分,我要給靜妃95!不僅感慨世上竟有如此驚才艷艷之女子.

而我之所以給出如此高的評價,來源於以下幾點

一、小蘇蘇的側面肯定

靜妃開始懷疑小蘇蘇的起點就是那本《翔地記》遊記,然而智商高的小蘇蘇把書借出後暗呼不妙—「書中有破綻,這個破綻幾乎可以讓人肯定他是林殊!」

問題是,這個是智商100的天才認為的破綻,是否代表所有人看到了都能發現呢?果不其然,靜妃的最大敗筆靖王(我真的不是黑他,只是想吐槽下為毛生個這麼笨的兒子)就沒有發現,而靜妃發現了!這說明靜妃的智商水平是和小蘇蘇一個段位的!

和大家描述個場景就很好懂了,你找學霸A請教一道題目,學霸A刷刷就把答案寫給你了,你拿著一看哎呦卧槽,原來是這樣,可突然學霸A大喊不對,這個解法有漏洞。你看來看去,沒啥不對啊,挺完美的啊,這時學霸B直接就指出了漏洞所在,所以~就是這麼回事。

————分割線————

許多知友提出指正靖王沒有發現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破綻是林母親的閨名,這一點確實是我的疏忽,但我補上學霸的例子更想表達的重點是,聰明的人對同一問題總會有相似相近的思路!靜妃看到這裡會往林殊母親閨名上靠進行聯想,而之後讓靖王帶點心以及叮囑靖王好好對待小蘇蘇,這都表明,靜妃基本確定就是林殊了。如果靜妃不聰明,會有和林殊一樣的思路想到是她母親閨名嗎?

二、對惠妃頻頻示好

靜妃與惠妃是否私下有交情,以及是否靜妃為人有情有義所以願意與惠妃交好,拋開這些感情因素不談,我只想說我覺得這是非常高明的後宮生存策略!

對惠妃而言,我曾主動和你一起上香,主動提出了幫你一起抄佛經哈,可是皇后嫌棄我,所以我也木有辦法,何況在氣氛這麼緊張的場合我都仗義執言為你說話了,那必須是感激地一塌糊塗啊,嗯,好姐妹!雖然惠妃不當寵,皇子也沒啥希望,但多一個朋友總歸是好的不是?這等於是用了幾句話的成本找了個實打實的好姐妹,你說划算嗎?

對皇后和二把手越妃而言,這麼做是一個很好的掩護!你皇后和越妃一個代表太子,一個代表譽王,怎麼都和我的利益點走不到一起了,我不可能倒向你們,你兩也不傻,我倒向你們你們也會提防我,那我是否應該什麼事都不做呢?

站在靜妃的角度確實什麼都不做就行了,但是站在皇后和越妃的角度,你一個後宮之人整日不知在後宮幹什麼,難不成有什麼陰謀詭計?所以,靜妃什麼都不做也很可疑,按照皇后和越妃玩權謀的心態會覺得你是所謀者大。

反倒是像靜妃這樣,隔三差五在公開場合被皇后責難時幫幫惠妃,給人一種:你看,我也在拉幫結派,只不過皇后和越妃我不可能戰隊過去,只好剩下的人里隨便找一個結為盟友好了,我是個正常的後宮人哈,只不過沒啥好辦法。於是,皇后和越妃對她選擇了忽略,不覺得她有什麼威脅。

一定要給例子證明這種掩護手段起了作用,那就是還在太子譽王分庭抗禮時期,梁帝就因為皇子問題經常頭疼睡不好,於是頻頻找靜妃,憑藉其知心的安慰與鎮人心神的安眠藥入睡,還不是一次兩次,正是這段時間,靜妃慢慢在梁帝心中樹立起—」有煩心事就來靜妃這休息下「的習慣,即使如此,疑心如皇后和越妃竟然都不覺得有什麼大問題,還是認為靜妃不足為慮,掩護效果可見一斑。當然你要說是皇后和越妃斗得不可開交什麼精力管靜妃,這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三、揭穿小新

艾瑪,看見宮女這個名字差點沒笑出來啊。老實說,正如小新被揭穿後她自己的哭訴一樣:「我不明白,我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我做的事前後都沒有疏漏啊,沒什麼問題啊,你怎麼就發現我了呢?」

確實,我也不明白,我特么在此之前一直以為她就是一個忠心愛護靜妃的良民。要不是導演讓她翻箱倒櫃找靜妃的東西我壓根不會懷疑她,可靜妃卻說:「你在向靖王哭訴時我就知道你是皇后的人!」

卧槽,這是主角光環開掛了吧?可是靜妃卻說:「你們費盡心思謀划了這一切,難道會讓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出現在最關鍵的一環上嗎?」仔細一想,還真是這樣!

不管前面做了多少鋪墊,萬一小新沒向靖王哭訴呢?沒有如實稟告呢?或者在靜妃喝止後就不說下去了呢?如果小新不是皇后的人太多太多因素會讓這些信息傳達不到靖王耳中的,那之前演那麼多戲還有毛用,站在皇后的角度當然不允許最關鍵的一環不受自己控制。

聽靜妃分析完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有木有!完全是撥開重重迷霧一下就抓到了最關鍵的點有木有!這種抓問題本質的能力我獻上我的膝蓋。

四、在後宮爭鬥皇后刁難時一直保持沉默

在太子被廢,靖王成為親王后,皇后和譽王終於認識到自己的對手原來是靖王,在秦般弱的點醒下,終於發現,小蘇蘇不是自己人。(這裡插句題外話,秦般弱真是美得讓人舔屏,一舉一動都是嫵媚。可是這智計,哪裡是和梅長蘇對抗的實力。)

這個時候,皇后在後宮是怎麼做的?有事沒事就找茬,而靜妃是怎麼應對的?不發一言,觀眾老爺都會說這時候當然不發一言是最好的選擇,可我還是想啰嗦分析下這樣做的原因。

應對皇后的刁難,靜妃明白許多事情就是炒出來的,還不如不發一言不留話柄,就讓皇后無處借力,最後不了了之。而對於靖王,她這個時候不能添亂!誰不知道靖王是24K純孝,母后在後宮只是受點委屈倒也算了,如果是有什麼生命危險估計就要單槍匹馬直搗黃龍了,沒錯,不帶兵以免被說造反~所以她必須保證自己不成為敵方拿來毒害靖王的點,所以她一定不能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另外,她還明白不能讓梁帝認為自己也參與了黨爭,看看皇后和越妃,太子譽王前腳跟鬧,她兩後腳跟接著鬧,梁帝是一個都不相信,梁帝不相信你,你為自己人說話還有毛用?

五、天階嘴遁術—豁達

每次看到靜妃受委屈或靖王受委屈,梁帝過來試探下她的想法,那個回答,讓梁帝爽翻天了。

應對皇后的刁難:姐姐訓斥妹妹有什麼不對了?如果因為這樣就貶斥皇后,天下人倒要說這宮裡尊卑不分了。梁帝表示少讓靖王去邊關前線,多點時間陪陪她:該去還是得去,為人臣就得為皇上分憂,不能寵著慣著。

梁帝表示非常欣慰,在如此黑暗的宮斗中還有你這朵純潔的白蓮花,可以讓朕有個休息喘氣的地方,地位簡直可以用超然來形容了。

最後,總結出靜妃在後宮中的幾個特點:

1、不是不爭,而是看清楚自己爭的是什麼,皇后越妃爭皇子受寵,可靜妃爭的是聖心;

2、換位思考,我所做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個判斷,出發點不是自己會怎麼樣,而是皇后、越妃和皇上會讓我怎麼樣;

3、智商就是比你高,不服來搞!

以上,是本人第一次寫長答案,望各位知友友好交流,歡迎指正,如覺啰嗦,也請點贊


很明顯,靖王遺傳了他父親的智商


靜妃暗戀林帥

證據:意味深長地告訴未來靖王妃她一直都喜歡楠樹。

當年林帥化名梅石楠行走進江湖,救了還是當時還是醫女的靜妃,還帶回府中照料,況且林帥文武雙全英姿勃發,靜妃心生感激並暗生情愫也不奇怪。估計林帥與他的妻子晉陽公主感情很好,靜妃自知無望,可能還有些自卑,不願也不忍插足。

後來林帥的妹妹入宮成了宸妃,但是身體不好,靜妃為了照顧宸妃的身體才入的宮,也是為了自己愛的人做出犧牲吧,照顧好他妹妹這樣他也能安心。

赤焰一案林家滿門覆滅,祁王宸妃都死了,靜妃低調行事,在宮中忍辱負重13年,保全自己和靖王。

當靖王告訴她他已經決定要爭皇位時,她竟沒有一點猶豫和懷疑,立馬錶態要支持他,然後就慢慢的開始得寵了,一步步從靜嬪升到貴妃。(這個女人是不是很可怕。。。不爭則已,一爭誰都弄不過她呀~)

非常聰明,兩個字就認出了林殊,後來給他把脈知道他的身體狀況那是真傷心啊!還說了一句「要是你的父母知道你現在這個樣子……」(悲痛得都沒有說完,是不是想起了林帥呢~~ )

還有靜妃深情地看著小殊的臉說:「你以前,長得那麼像你的父親……」對於一個如此內斂的人,這樣的舉動和言辭難道還不夠明顯嗎?~ 靜妃妥妥的深愛著林帥啊!!!

上面有答案說靜妃喜歡林殊勝過靖王,其實也不至於,但小殊是她心愛人之子啊~ 體會一下~~


有朋友說我腦補過度。可是,梁帝的身體在靜妃得寵的短時間內每況愈下,到最後病倒在床,而靜妃伺候他飲食起居又精通醫術,我不是說靜妃真的直接下手毒殺了皇帝,但她在其中沒有半點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我是不信的。親人愛人死於他人手,一隻貓也會變成一頭虎。

有不少觀眾更傾向於相信靜妃為人善良做不出這種事,那見仁見智吧~

————————

琅琊榜三大隱藏boss:紀王 高湛 靜妃

和梅長蘇相認,她說「你好好養著,京中的事交給我去辦,相信我,我能夠辦好。」

原本身體康健的梁帝短短几年就病重在床,而精通醫術的靜妃是他身邊人。話說回來,靜妃入宮前可是林家的人啊。

細思恐極有木有?

我很佩服她,枕邊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已成夢中人。從此蕭郎是路人也好啊,偏偏正是自己所謂的丈夫下令滅林家滿門。她一個醫女出身的宮嬪,無依無靠,能夠隱忍這麼多年,從血雨腥風中走來,把自己隱藏在深宮小院之中,安靜地等待故事的結局。一個不受寵的嬪妃,一個被親生父親厭棄的皇子,他們兩個境遇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15.10.20 補充——————————————

靜妃並非真的不爭,高湛並非真的中立,梁帝也並非真的猜忌。

現在看來,靜妃不爭只是手段,上位之後也是遍布眼線在宮廷,控制和消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不爭只是對競爭夥伴們不爭,對梁帝還是在爭取好感,畢竟梁帝才是能決定她們命運的人,皇后越妃這些個競爭夥伴本末倒置了。

高湛本來是個中立的人物。身份使然,梁帝身邊貼身大太監,如果他有了立場必定性命不保。如他平常這樣,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論是獻王譽王還是靖王都是在能力範圍之內能幫一點是一點,施以小恩小惠,皇子們囿於高湛的身份必定不會苛責他還會幫別的皇子,對於他幫自己肯定也是心中有譜的,新皇登基無論新皇是誰,高湛都不會有性命之憂,說不定宮中領個閑職還能安享晚年。

但在蒙摯一事上還能算是搭把手,低聲警告靜妃婢子這就已經越界了,在梁帝想要鴆殺梅長蘇的時候假裝失言提醒,這更是赤裸裸的維護了。但是高湛為何這般豁上身家性命也要保梅長蘇,保靖王,洒家並沒看出來。不過能大致猜上一猜。

想必高湛在梁帝身邊已經足夠久了,久到還在祁王出生之前。

想必高湛就不遠不近的站在那裡,看著梁帝帶著林殊騎馬放風箏。

想必高湛早就從夏江的供詞中相信了梅長蘇就是林殊。

想必高湛比梁帝少了許多試探只是想保護當年的親人。

誰知道呢。

梁帝多疑且猜忌心重。

劇中所有人都這麼說。

眾口鑠金唷。

真正多疑的人,些許小事就會猜忌別人。也少有人會真正獲得信任。

然而劇中,獲得梁帝信任的人,很多。

夏江,高湛,紀王,蒙摯,靜妃,皇子們,還有諸位掌鏡使們…

可能會有人質疑梁帝信任這些人。但請再細想一下,夏江,特務頭子,陷害赤焰軍是不是利用梁帝的信任?高湛,維護梅長蘇是不是利用梁帝的信任?紀王,庇護庭生是不是利用梁帝的信任?蒙摯,禁軍統領一職多年未變,梁帝性命託付是不是梁帝的信任?靜妃,以退為進萬事不爭,最終掌握後宮是不是梁帝的信任?獻王譽王靖王,如非信任,怎會放任自流不加看管?

如此多的人都能取得梁帝完全的信任,梁帝真的是個多疑的人嗎?

只因梁帝殺了祁王和宸妃,所以他就是多疑的人了嗎?

梁帝不能說是天真,但也並不多聰明。多疑的人會重用特務機關,還有多個情報來源,凡事都會多方求證核實以求真相。但是在梁帝身上,我只看到了經過多次試探後一成不變的信任。

所以夏江在梁帝看不到的地方陷害了赤焰軍,而梁帝只看到了夏江多年的忠心耿耿。

所以高湛冒大不韙庇護了梅長蘇,而梁帝以為他真的只是一時失言。

所以紀王小心翼翼的保下了庭生,而梁帝只覺得他的皇弟貪圖享樂真誠待他。

所以蒙摯暗自效忠了靖王同梅長蘇交往甚密,而梁帝依舊認為他的禁軍統領立場中立。

所以靜妃一心想要幫助梅長蘇平反,而梁帝只曉得靜妃無爭無爭,真的是無爭嗎?

所以獻王譽王明爭暗鬥早就超越了上位者的底線,而梁帝就知道你們爭吧我要讓你們競爭上崗。

梁帝殺了林燮和祁王,只是因為害怕,他害怕,因為「祁王只要想反就一定能反。」

所以梁帝信任的夏江給了他一個理由,梁帝信了,梁帝殺了,害怕到根本不想去探究真相到底是什麼。


琅琊榜真正女主!


如果她是太子或者譽王的母妃。梅長蘇剛回來就全劇終了。


知世故而不世故。


城府極深,好在善良。

現在我更願意認為她是豁達、淡然。


劇中就三個人給人高深莫測的感覺。一是梅長蘇二是靜妃三是皇帝身邊公公高湛


劇中的暗示很明顯啊。

靜妃先下藥讓皇帝做夢夢到宸妃,在老皇帝驚醒問宸妃的事情的時候故意說宸妃又沒有牌位怎麼可能冤魂不散,提醒皇帝給宸妃立個牌位。

此時已經確認身邊的小新是個內奸,又故意露出破綻讓小新發現牌位並去告發,當時的情形有很大可能皇后得知之後會把這個把柄用在最重要的時刻——就是譽王和夏江在皇帝面前聯合指證靖王截走衛錚的時刻用來火上澆油一舉攻下。

這步棋是一舉多得的,比碾壓全場的男主做得更隱蔽。

好處起碼有三:

1、讓內奸小新露出馬腳,這個其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靜妃是想要用小新的自白來挽回靖王對梅長蘇的信任。否則即使這個難關過了,內心的疑惑還在,後面肯定又有虐戀情深。

2、加強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皇后來告發此事基本上就是打皇帝的臉,靜妃肯定是要為皇帝背黑鍋的,這就在皇帝面前樹立了體貼懂事識大體的形象,皇帝內心就把她歸為自己一邊了。此時可能還順便打壓了一下皇后。不過不是重點,誰當皇后都得栽這個跟頭。

3、如果皇后、譽王聰明到把這件事留到最重要的時刻來告發,那還恰好幫靖王減輕了壓力,靖王在前朝被夏江、譽王為難,皇帝是氣得要死踢了又踢,然後後宮一轉,發現靖王他娘替自己頂了包受了委屈,回來必然是要補償給靖王的。果然一回來靖王就從全程跪著的受氣包變著站著步步緊逼夏江的親王了。

PS:有人說靜妃給皇帝下藥是想太多了,這個在劇中有明顯的暗示,內奸小新暴露之後,曾經問難道說那些藥草……靜妃馬上接「你還有心思來管我」。這不就是變相承認了么。這段顯然是故意,不然怎麼一立牌位立馬不做惡夢了?這一段控制不好後面的戲就沒法演啊。


很難想像為什麼媽媽比兒子智商高那麼多。。。


本劇智商第一的女性角色,宮斗手段之專業,活脫脫一個甄嬛。


話說琅琊榜中 最喜歡的女性角色自然是靜妃了 簡直喜歡程度超越了霓凰啊

而這個角色有人說她城府極深 智謀不下梅長蘇之流 這個自然也有些過譽了

在我眼裡 靜妃的智慧來源於了悟 她是琅琊榜中最有佛性的一個

之所以談到佛 很大程度上是琅琊榜的歷史背景 則是南北朝 是印度佛教在中國傳播的一個朝代

啊啊回歸正題 為什麼說靜妃具有佛性 呢?

第一,她本性的善良和悲憫之心

作為一個醫女 救死扶傷的事情已經無數 但不幸入宮 見到了太多疾苦 但仍然沒有放棄本心 在霓凰遇險的時候 求長公主救助 別忘了那時候她是冒著惹怒長公主的危險 更重要的是 如果事情暴露 那麼幕後主使人也一定不會放過她 而那是的她只是一個嬪位 靖王又沒有任何地位 她這樣做 毫無疑問是把自己置身於一個相當危險的環境下 這不僅讓人想起割肉喂鷹的故事 靜王的仁善毫無疑問是源自於她

而對待背叛的宮女 她則曉之以情 動之以禮 在宮廷中 背叛者被杖斃則是常態 但靜妃也是由於慈悲之心 對生命的尊重饒恕了她 對於她來說 讓宮女消業的應該是讓她說出真相 而不是無端索取她的性命

第二,她是琅琊榜里最通透之人

佛教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

這八苦劇里每個人都有

梁王是經歷了幾乎所有 但仍舊看不透 總活在總有刁民想害朕的悲慘世界中

譽王最苦的是怨憎會 可到最後他發現自己不過是大棋子生下的小棋子

靖王苦的是愛別離 這樣的偏執讓他有情有義就是沒腦子

至於梅長蘇 他苦的和劇里大部分人一樣 是求不得

求不得為忠魂正名 赤血撒梅嶺 只剩荒草凄惶

求不得再做那林家不可一世的小殊 就連摯愛霓凰 卻無時日可相伴

劇中 最不苦的莫過與紀王 但他只是天性憨直 不會深刻思考

靜妃自然有靜妃的苦 但她卻能用自己的智慧化解

好姐妹宸妃屈死 她不抱怨不復仇 只把回憶放在心裡 默默的想念

自己在宮中多年不受寵 幾乎與冷宮毫無區別 她卻怡然自得 種花弄草 自有一番天地 淡看浮生百態

自己的兒子不受重視 耿直的跟頭蠢牛一般 她也不過問不插手 即使有奪嫡之意 也是告訴他 想做就去吧

但說這些 並不是說靜妃是感情淡漠之人 她對這世間的有為法 看的太透徹 她明白 即使她不去做 該來的自然會來 她去做的也不見得會得到

身份 地位 不過是夢幻泡影

唯有真情長在 所以她不會失去她最重要的東西

這不是她的城府 而是她的了悟

琅琊榜中每個角色都是豐滿的 但靜妃這個角色 確實我最有眼緣的

哈哈哈 最後說一句我信佛


說明知識女性不管何時何地生存能力都更強。


我稱她為靜姨!

別說了,抱緊我!我的靜姨,我的姨!!!


靜妃當年喜歡林帥,林帥也是欣賞她的,所以收她為義妹,但同時也是表明兩個人不可能

靜妃也明白,但是情深還是跟來了金陵,更為了林家進宮

她能成為靜嬪,肯定是自己主動想要的,不然歷史上被寵幸過就拋棄的那麼多,哪怕生了孩子也沒好下場的那麼多,怎麼可能靜妃一點主動行動都沒有就成了靜嬪,她成為靜嬪對自己,對宸妃都是有好處的,自己進了宮是很難再出去了,反正沒有機會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有個孩子也好啊,從此宸妃也多了幫手

她和林家,宸妃這麼密切的關係都沒有收到牽連,那是相當聰明啊

靖王之所以會是這個脾氣,不受皇上待見,也是靜妃默許,這樣才可能保住平安,也確是有自己的風骨,有自己的底線,也有因為自己喜歡的人

低調那麼多年說復寵就復寵,而且還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皇上的身體搞誇

所以是以為智商情商雙高,專業知識過硬,有底線,對愛情也堅持,但又不執著於愛情的女人!

我這輩子要是能有她一半,我覺得我就能活的很成功了。。。


在景琰得知長蘇就是小殊後 在母妃面前痛哭流涕 靜妃沒有一味地安慰他 她對景琰說的那幾句話頗有意味:

「為什麼只有我不知道」 ----「小殊對你的期望與別人不同」

「現在仍然不是可以傷心難過的時候,你和他都還有很多事要做」

「他的病嚴重嗎?」----「我只有一句話,完成他的心愿,這也是你的心愿,我們大家的心愿。」

寥寥數語,既解釋了長蘇的苦心,也讓靖王明白了肩負的重擔和應努力的方向。

以及在景琰對她說覺得孤獨的時候,她的回答:「你走的,本就是一條孤獨之路,走得越高,就越寂寞」

靜妃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慈母,同時冷靜聰慧,有敏銳的洞察力。她給予景琰的,不僅僅是溫馨的關

懷,還有繼續前行的力量和前行方向的指點。


其實我私心覺得,對於靜妃來說,她愛的那個人不是林燮,或者說不應該是那個沙場鐵血的林帥,更像是市井之中那策馬揚鞭的少年梅石楠。

當年的林燮應該跟十三年前的林殊一般,有少年的光與熱,他喜歡的應該是晉陽公主那般剛烈倔強的女子,靜妃那種溫柔似水的個性,是需要時間慢慢體會。我個人覺得,林燮應該是少年時救下了靜妃,劇中前太子年紀是35,十三年前是22,祁王大概是在23左右,靖王前五集中提到自己三十一歲,十三年前就是十八歲,林殊哥哥和靖王年紀相仿,所以差不多也是這個歲數,所以推出,靜妃是在劇情開始三十六年前入宮的,三十六年啊,默默地在後宮中呆了這麼久,甚至和林家關係那麼近還能夠保住自己保全兒子(話說突然感覺耿直Boy的景琰殿下給靜妃娘娘拖後腿了腫么破),靜妃的心智絕非皇后和越貴妃可比。她是有本事爭,但是她卻不想爭,她所求的,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角落,默默念著她心中的那顆楠樹罷了


推薦閱讀:

有沒有人覺得琅琊榜里的辯論戲很精彩?
琅琊榜原作是耽美小說嗎?
琅琊榜中藺晨的配音是不是太對不起觀眾了,為什麼不用靳東自己的聲音?
琅琊榜中的琅琊是指什麼?
琅琊榜過譽了嗎?

TAG:電視劇 | 琅琊榜電視劇 | 琅琊榜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