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體設計和中國書法之間有怎樣的關聯?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字體設計門與路,更多字體設計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依據西文無襯線體而創造的黑體,和書法有什麼關係嗎?
漢字的構成法則是中文字體設計的重要基礎之一。而漢字的構成法則的形成是伴隨在書法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的。中國書法和中文字體設計有著天然的親密血緣。如何設計美觀的漢字,如何通過字體傳達情趣,書法的探索和字體設計的探索有著太多的不謀而合。
構成字體的主要因素是筆形和結構。筆形和結構的不同帶來多樣的風格特徵,給人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受。書法和字體設計的關係體現在字體發展的歷史當中。宋體字就是刻字者結合楷書書寫特徵,在刻字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字體模式。橫畫的三角頓頭是書寫頓筆的演變,撇捺的粗細變化也是筆法的演變……。宋體字實現了刀法簡化,提高了刻字效率,增強了字體的整齊度和統一性。因為它源於書法,所以更顯出民族文化的特性。哪怕是最簡潔的黑體設計也離不開筆形和結構。黑體也就是筆形極為簡化的無襯線形式的一種字體,而筆畫的走勢和組合規律依然和書法相通。雖然黑體的筆形的設計已經十分簡化,但通過借鑒不同的書法字的結構方式,就可以創作全新的黑體,比如方正的行黑。書法極盡筆形和結構變化之能事,對於字體設計而言既可以成為資源,也可以開闊創作的思路。
近幾年來,方正以傳統書法為創意資源,開發了多種優質字體。比如:方正古仿(創意源自《張黑女墓誌》)、方正懸針篆變(創意源自《天發神讖碑》)、方正榜書行(創意源自歷代匾額)、方正榜書楷(創意源自宮廷匾額)、方正盛世楷書(創意源自唐人寫經)、方正顏宋(創意源自顏真卿楷書)、方正鐵筋隸書(創意源自《褒斜道刻石》)、方正北魏楷書(創意源自北魏墓誌)、方正行黑(創意源自趙孟頫行書)、方正瘦金書(創意源自趙佶瘦金書)、方正黑隸(創意源自漢隸)等等。中文字體跟書法是一脈相承的。宋體字本身就是因雕版工藝而簡省楷書筆形的結果。黑體字雖然無襯線,但是其間架仍然要遵循一定的書法傳統,當然,追求「設計感」的幾何架構在某些場合很適合,比如工業品和電影海報之類,但這類字體因為間架偏離傳統結構,往往影響閱讀速度,不宜作為大段排版的「正文字」使用。
公元前3200年,文字在美索不達米亞出現。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刻畫出了楔形文字,有了和語言相適應的文字,知識與經驗有了傳承,人類發展的歷史從此改變。我們看到:無論是中國外國,文字都是伴隨著刻畫與書寫兩種手法而發展的。
書法—書寫—字體設計
在書法與字體設計中間的書寫我想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我的觀察,在近五年的國內外的字體設計比賽獲獎作品中,帶有書寫性質的字體設計佔半數左右,證明書寫作為字體的創作方法之一,在當下依然活力四射!隨著電腦、網路和手機的普及,手寫在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少,卻因此而顯得彌足珍貴。如何將傳統手寫帶入現代生活,如何讓經典藝術通過新媒介繼續傳承,是設計師的挑戰與責任。
在中國,從古至今的傑出書法作品多如繁星。這些作品體現著書寫者的心境,保留著自然的痕迹,能帶來親切的感受,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有文化和藝術的意味。理清了這些脈絡,我覺得字體設計與書寫的結合不僅自然,更是必然。
我們現在的時期可以說是進入了後現代(工業)時期,機械和邏輯越來越隱向後台,前台重新讓位給手、眼、心;另外工具和資源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這意味著字體設計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
通過查找資料,可以發現從本世紀開始,有書寫性質的字體越來越多。說明大家更加接受獨立、個性鮮明、個人價值、回歸自然本心的文字設計。
引用阿根廷著名的字體設計師Ale Paul的一句話:「手寫永遠是時髦的」。謝邀。漢字字形源於毛筆書寫,即使到了現代字體都離不開傳統書寫的傳承,字體設計一定要遵循漢字書寫規則和書寫規律,理解筆畫書寫是的起筆、行筆、收筆間的運筆力道,尤其是筆畫轉折處的頓筆,即便是等線黑體也離不開這點。再就是理解書寫,在設計字體時在才能更好的控制字的間架結構。所以說傳統意義上的書寫是字體設計的靈魂。
謝謝邀請:)說點我的粗淺理解。
中國的漢字不僅是一種符號,用來表達意義和概念,也是一種藝術美學的象徵,更是使五千年中華文化得以傳承綿延不絕的重要媒介。
在漢字形態的發展過程中,書法起到了巨大作用。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書體沿革流變,書法藝術異采迷人。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燕書、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信息時代,中國悠久的書法文化為計算機字體的豐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眾多的歷代書法名帖、碑刻等都可以作為中文字體設計的範本,這對中文字體設計而言,是寶貴的資源。
此外,中國漢字起源於象形文字,雖然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跟原來的形象相去甚遠,屬於表意文字,但還保留著象形文字的特徵。中國漢字的這一特徵,使得中文字體在形態上有無限的創意發揮空間。
可能答非所問了。。。
知道啥叫宋體不?秦儈那小子就這麼寫字。當然,那也是瞎扯淡的。大概就是印刷體都是書法某體改過來的。
三千弱水只能帶走一瓢
謝謝邀請。中文印刷字體目前有兩大主流字體宋體和黑體(很多字體設計公司根據黑體和宋體又設計出其他的字體),其他手寫體與藝術體暫且歸為其他類。先說宋體,歷史上中文印刷字體中的宋體來源於書法中的楷書,在古代楷書一直是雕版印刷的主流,北宋敗於金以後,南宋首都臨安的棚被大街上出現了很多書籍鋪以雕版翻印北宋時期的書籍為主,其中以陳起的陳宅書籍鋪最為著名,陳宅書籍鋪當時所刻字體雖為臨摹楷書,但是已經經過改良,為順應木紋而逐漸將楷書中的筆畫加以變化,以減少木刻難度,加快木刻速度,由此成為宋體的雛形,後世爭相模仿,到了明代雕版印刷中的字體逐漸脫離了楷書原本的模樣,變得橫平豎直,基本定型,隨後傳到日本,日本人至今仍叫宋體為明朝體。宋體以後在發展出仿宋體等印刷字體。黑體字最早是日本人根據歐洲無襯線字體設計的,是否跟中國書法有關聯,個人認為黑體字是中西結合的產物,參考了中國書法的文字框架,運用了西方無襯線字體的筆畫特徵設計而成,其後由黑體字演變出很多變體。現在電腦技術那麼發達,也給字體設計提供了多種可能。
字體設計的範圍很廣,書法藝術只是其中一類形式。字體設計不是一個「寫」的問題,也不是寫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一個創造視覺形象的問題,以及形象是否合適的問題。字體之不同是由於筆畫和結構等視覺規則不同引起的。字體創意就是在創造一種規則。規則可以針對整體或者局部。 簡而言之,書法寫得好的叫羲之,字體設計好的叫倉頡。
中文字體設計來源於中國書法,二者之間互相滲透,中文字體設計滲入中國書法為多。中文字體設計主要用來信息傳遞、交流,越來越趨於程式化,變化的層次也低,中文字體設滲入中中國書法被稱為「繼承「;中國書法卻似乎越來越走向稱賞與修身養性之用,譽為國粹,中國書法滲入中文字體設計被戲為「前衛」。已見。
推薦閱讀:
※如何系統的練習硬筆書法?
※想寫好看的小楷是否應從大字開始練起?
※成年後書寫的壞習慣還能糾正過來嗎?
※我26歲了,想練書法還行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推薦好的毛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