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怎麼修行的,如何入門,修行次第是怎樣的?

此處修行指的是類似於道家和佛家的修行法門和方式。


儒家以入世為主,很少談及修行。從諸聖賢的的著述中可以得窺一二。

孟子曾說自己善養浩然之氣,別人問他怎麼回事,他說:

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勿忘勿助四字,正是打坐的要領,又稱有意無意、似守非守、以暇以整、不即不離。這點說來輕鬆,做起來很微妙。一般人不是雜念紛紛,神思散亂,就是用意過度導致氣堵發痛。

宋代大儒邵雍有的《觀物吟》中有這麼一段,被稱為《月窟天根詩》:

耳目聰明男子身,鴻鈞賦予不為貧。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

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

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

這裡需要大量易學和修道的基礎知識,懶得詳解,直接貼一篇黃元吉的講解:黃元吉解邵子——月窟天根詩

王陽明的心學也可以看到很多修行的影子。

系統的儒家修行方法,尚未得睹,還請大方指教。


孔子,參考:《論語別裁》第04章 里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是千古以來一個大問題、一個大疑案。孔子說「一以貫之」以後,現在便有什麼「一貫道」等附會的宗教團體出現,成了問題中的問題,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

曾是曾參。孔子對曾參說,為什麼不對別人說?這就是人的問題了,怎麼是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釋起來很討厭。

我們現在姑且把他劇本化來說:

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參經過他的前面,

於是孔子便叫住他:「參!」

曾參聽到老師叫,回過頭來。

於是孔子便告訴他說:「吾道一以貫之。」就是說,我傳給你一個東西,一以貫之。這一以貫之的是什麼呢?如果說是錢,把它貫串起來還可以,這「道」又不是錢,怎麼一以貫之呢?

但曾子聽了這句話以後,打了個拱說:「是,我知道了。」

孔子講了這句話,自己又默然不語了。同學們奇怪了,等孔子一離開,就圍著曾參,問他跟老師打什麼啞謎呢?夫子又傳了些什麼道給曾參呢?曾子沒有辦法告訴這些程度不夠的同學,只有對他們說,老師的道,只有忠恕而已矣。作人做事,盡心儘力,對人盡量寬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這個仁字是講內養的境界,是前面《里仁》篇所講的仁之體。

也就是孔子告訴曾參的「吾道一以貫之」的仁的境界。這方面目前還沒有加以說明,以後有機會再詳細解說仁的修養。現在我們把「仁」的問題暫時擱一下。孔子說顏回能把仁的境界一直保持上三個月。至於其他同學們,只是偶然地「日月至焉」而已。或是一天有一次仁的境界,或是幾天有一次,或者一個月有一次。

現在我們姑且不談這個「仁」的修養,先反過來體會一下自己的情緒:我想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心情好的時候,即使碰到問題,碰到困難的事,心情也是非常好,不會受到外境的干擾。但是好景不常,情緒壞時,芝麻綠豆的事都會惹得一肚子悶氣。要說連續三個月不冒一點火氣,這步修養已經難得了,更何況「三月不違仁」。由此,我們不難了解為什麼孔子一再讚歎顏回這個得意門生了。

孟子有講過次第,參考:觀心--萬緣放下

而治心之學,基本的起步,不管哪個宗教、哪種哲學怎麼講法,老老實實的莫過於孟子。孟子講的治心之學,那是他的經驗之談,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中國的文化講的是學問,不是知識。人嘛!都認不得自己的心,不知道如何做人,因此就要「學」。不懂!向老前輩請教、向同學請教,即「問」,古人勉強為「問學」,改名為學問,那是宋朝以後的事,而唐宋以來,就叫做「道學問」。

活在這個人生的大道上,要多問、多聽。問了聽了做什麼?不是當知識用,耍花樣的。知識愈多,妄想愈多,因而亂七八糟的事也多,痛苦也大。你以為知識是好東西啊?世間上的壞蛋,知識份子居多。知識份子看不起人家笨,可是往往笨人倒是規規矩矩的!那麼,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沒有第二條路:「求其放心而已」,就真的把「學問之道」說的清清楚楚、簡簡單單了。

後來的儒家們解釋放心,說:我們這個心,是亂七八糟的向外放了,像鄉下農家,雞啊、鴨啊、牛啊,早上起來就給放在外面去亂跑了。因此,修心如同一個個流蕩在外的雞、鴨、牛等等家畜,將它趕回來,要把在外面賓士的心求回來。求回哪裡呢?朱熹說:「放在腔子里。」心腔子就是心窩子,這裡怎麼放呀!?

我們人這個心臟,依佛學來講是個肉團心,只是個器官組織。只有鴨蛋那麼大。你一輩子,放了那麼多事在裡面,那不要把心臟爆炸了嗎?難怪現在許多人都死於心臟病;並且,天天要求這外散的精神思慮一直鎖在心臟裡面,那不會心肌閉塞嗎!

放下

其實,「求其放心而已」這句話很簡單,那就是「放下」!孟子是有這個意思的,並不是把放開的心求回來,安在腔子里;而是不即不離各安本位,如同早晨跟大家講的,我們的心分成三段:「過去已過去」,過去心已經過去了;「未來猶莫算」,未來還沒有來,不必算計;現在呢?你一邊聽話,一邊聲音早已沒有了,心裡好好的,很清靜、很安祥,自然就不求而放心了嘛!這是初步。

那麼,孟子講修心養性,講得最好的是哪裡?就是「盡心篇」所說的「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這一段將養氣與盡心合在一起,立了六個修學的程式。

像我們現在打七,大家做到了「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了嗎?你真的一心向道、以「道」為法喜嗎?大家在這裡,慢慢從動中靜中去體會,以無所得之心,讓此心不向外馳求,自然而然安住本位。「可欲之謂善」,就是心中法喜充滿,一心向道,行住坐卧,待人處事,無不合於道,教你丟也丟不掉。並且,「有諸己之謂信」,「有諸己」的「己」,就是自己;你無為的功夫做得好,自然身心安祥,感覺輕安,「有諸己」,那種知道相應的初步現象到自己的身上來了,這是「之謂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了消息,而自己也親身體會,能夠自信自肯。

這是開始的第一、第二步,到這裡行嗎?---「充實之謂美」,由此仍須更進一步,身體充實,氣機充實、心也充實,同時見地也到了。「充實」這個境界,天上地下,什麼學問自然而知,無師而知,「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無所不通。我平常不是跟你們講,我真的讀書比你們多嗎?我讀每部書象讀小說一樣,翻過去就知道,讀了前面曉得後面,平常拿到書一翻,以前讀過的。幾時讀過?也可說是前輩子讀的,但那又怎麼來的呢?「充實」而來。乃至還要擴而充之,達到「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的境界,這個光輝不是你頂上放光,身上放光,而是心中的光明智慧,自己通達了,無所局限。接著下一步更不要講了,你們不懂。「大而化之之謂聖」儒家講聖,等於佛家講佛一樣,也就是心。然後,「聖而不可知之謂神」,那便到了不可思議的極致境界。


我自己的體會就是兩個字:慎獨。

慎獨是《中庸》徹始終的心法,也是《大學》誠意篇的方法。

不管是陽明的「致良知」還是朱子的「存天理」,都是以慎獨貫穿始終的。

慎獨到了一定時候,心就正了,就漸漸感覺到清明的心境,但還只是摸著儒家的門。

用陽明的話說「私慾格去一層又見一層,格盡了自有端拱時」。

方法就是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哪些從德性出發,哪些從物慾出發。

克念作聖。

至於為什麼要慎獨,就是立志的問題了。

大程子說「學者被氣所勝,習所奪,只可責志」。


「修行」如何定義?此處不以名相、本義論,以其所指境界、所行方法論。

佛教多講修行,是超脫法門,成佛、寂滅是其追求。以戒定慧,證相法空流俗影響,則燒香拜神、布施供奉、念經放生,非復超脫,反而泥陷。

道家多講修鍊,是玄妙法門,成真、達觀為其追求,以法自然,達自由境是思想流派,而非宗教。其思想合和陰陽、方術等,乃為道教。道教成仙久視、變化飛升為其追求。流俗影響,則採藥服氣、符籙科儀、煉丹算命,非復玄妙,反而粗鄙。

以上兩家,本義追求和世俗行徑,恍然兩極。所以然者,以合俗故也,譬如冰船行於墨海,漸為侵染矣。

儒家不講修行,講修身。此身是肉身,也是本心,身心合一。就是自我而已。儒家所謂修身,是入世法門,成聖、大同為其追求。其法簡明易行,不玄虛,不神秘。

知止、能靜,是其修行發端。格物、致知,是其修行入門,正心、誠意,是其修行有成。「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其外功而已。內德既已立,外功看時運而已。儒家修身法門遍天下矣,遍天下而不覺,百姓日用而不知,是大法門,是真道德。不信?那麼,敬天法祖、孝悌友愛、誠信忠厚,以及各種耳熟能詳的名詞,不就是儒家修行?核心就是做人而已。做人做事,一舉一動,皆在修行之中,不需格外強調,已經如空氣浸入心中。儒家修身若有成,則是不惑、不憂、不懼,無怨、無畏、無悔,能夠隨心所欲,是為逍遙境,是為無量光,是為正大光明,是為殊途同歸焉。


個人認為應從儒門經典大學入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而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先前在天涯上提問何為格物 幸蒙得得人指點,現放上來與君共勉!
`````````````````````````````````````````````````````````````````````````````````````````````````````````````````````````````````
答 就格的基礎意思來說

  格物就是把物體放到一個個的格子里

  當然不是胡亂放的,需要對物體分類。---至此就同我們現代語言習慣有了對應

  如何分類放呢?

  1、要觀察物體有哪些屬性
  2、要歸納出共同屬性、非共同屬性
  3、要統計不同屬性的出現頻率===也就說有些東西就是珍稀一些。
  4、要依照需要,設計格子,例如你要按照金屬非金屬放,還是要按照金屬貴重程度來放

其實知至而後意誠 這段才是最艱難的,對現代人尤其如此。 格物有方法可循,唯獨這點

只能內省,外人無法提供半點幫助

-----------------------------

其實知至而後意誠
這段才是最艱難的,對現代人尤其如此。
格物有方法可循,唯獨這點只能內省,外人無法提供半點幫助

  -----------------------------

 問 哦 知至而後意誠才最難,個人愚見這應是一個循環漸近地過程,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一個環套一環,水到渠成,所以才想到應先格物

  -----------------------------

 答  不單單是一環套一環,實際更複雜。格物一直要格,你當下意誠,過後則未必。

  也不是說,你已經意誠了,就不需要格物了。

  這個過程是說

   你格物,才能真正做到意誠……
   後面依次類推,不單純是一個層次遞進的關係,還可以說是必要條件的關係。
   要做到意誠是最難的,甚至後面的都做到一定程度了,在會意誠這上面幾乎沒有進 展。

問:兄之意是先要意誠,然後格物,物格後致知,在誠意,在格物,反之意在誠,在格物,以此類誰, 不當比方如磨刀

答:也不能這麼說,我不能確定這裡的物是單指物質,還是包括了人事,因為中國傳統思維中,兩者分的並不是那麼明顯。

   要意誠,就要通過格物致知才能做到意誠。舉個例子,有人說,家裡放養點什麼草,可以有效驅除蚊蟲。

  你對待這個,可能是不屑一顧,這就是不意誠了。
  也可能是姑且一試,買來養上就算了,也算不上意誠吧?
  也可能相信了,買點回來,期待效果。這個開始意誠了,但是還差點。

  怎麼才能算呢?
  要問下熟人有沒有相關經驗,然後去查下這草的相關資料做了解,通過了解到的知識,大致判 斷是否真有效果。最後買一些回來實驗。

  這就叫對待這個草做到了意誠。有了這些動作,才能說意誠。也必須有這些動作,你才可能意誠(這個例子,由於很簡單,所以不容易體會)。

  意誠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狀態。而心正才開始往三觀靠攏了。只有意誠所得到的三觀,才能真正做到心正。
  沒有意誠這步的心正,很可能不過是隨大流,別人說自由好,也說的頭頭是道,你也嗯嗯的,確實自由好。別人說專制好,也說的頭頭是道,你也更者說專制好。缺少自己內心實在的體悟。

  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要意誠,就必須要格物致知,不格物,最多迷信。不致知就會有疑惑,而無法意誠。必須格物才不至於迷信,致知之後才能真正意誠(雖可能得到的是假知,不過這不重要,絕對真理還未出現)

能做到事實意誠、常常意誠,才能做到心正,才能善養浩然之氣。


《儒門修證法要》


看了看題,準備說一說的時候,突然注意到題主註明是修行法門和方式。那麼請問題主,在你眼中,怎樣才算修行?修行的目的又是什麼?

如果不把這兩個問題弄清楚那修行起來可就困難啦。你是否認為只有那種坐著打坐觀想或者念誦咒語,修習各種神通等等各種神秘的行為才叫修行?認為只有這些一眼就能看出來「啊,這是在修行」的行為才叫修行,而其餘看起來很正常的就不是?呵呵,您說的也不能算錯,至少對了一半。可如果是這樣,那這「修行」也未免太狹隘了吧。那些看起來就在修行的行為算不算修行?當然算(只要咱們排除少數「演員」),可那些看起來凡夫也能做到的「普通行為」就一定不是修行嗎?這就未必了。真正修行入了門的人自己都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對於會修行、有智慧的人來說,行走坐卧都在修行。而且這些修行方法都還不錯,對於境界智慧甚至神通提升都很有幫助。在凡夫看來可能他就是在普通的走路,可實際上人家是在凈化氣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故在此不一一舉例。 修行的關鍵在內不在外。

那麼言歸正傳,儒家的怎麼修行呢?其實很簡單,就在日常的洒掃應對中。儒家把修行的秘密全部藏在了日常的洒掃應對中,但是千萬別因此而小看儒家,這正是儒家的高明之處。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子不語怪力亂神」嘛。孔子高明的地方之一就在於他知道如果修行法門過於神奇,講神通、打坐一類極易使人執著神通,輕視智慧,捨本逐末,得不償失。他老人家可不希望他的徒子徒孫們鬧出買櫝還珠的笑話來。況且,了解修行的人都知道在修行中的各種境界、幻象都容易使人著迷。一但被其迷住也就完蛋了。孔子很有遠見,為了讓自己的徒子徒孫們修行不出差錯,所以將這些神神怪怪的路都給封死了,只留下一條最簡單最樸實無華的修行路。孔子知道那些奇奇怪怪的問題當你走到修行的終點之後,不需要他言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雖然路很簡單,但可通大道。千萬不要認為越高級的方法越複雜,大道至簡。方法都在經典中。

至於修行次第,儒家沒有具體的修行次第,你想怎麼修都行,因為只有那一條道,絕對不會走錯路,因為沒有岔道,其他有風險的路都被孔聖人封死了。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概不能算作修行次第,因為佛家修行其實就是先把自己修好,修成佛菩薩了就到終點了,接下來隨你去渡人就可以了。然而這些渡人之前的,儒家用一個修身就全部概括了。所以恐怕不能算作修行次第。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談到修行,個人以為修即修正,行就是行為,修行就是修正行為。儒學修行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依憑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不知這個解釋是否模糊,能不能幫到你?


儒家是最高修行的方法。不可小視。真要入門的話,入門的標準來自《大學》中的「格物致知」的說明。致知了,才算是入門了。致知以前的,都是為了這個入門。具體修法,儒家經典里沒有系統講述。但是就是不系統講述,才是真正的講述,高明的講述。儒家的修法還是有法門的。歡迎繼續交流。


儒學不需要修行。

儒學是一種情感,對親朋的關愛,對家國的關切,對中華文明的讚歎與欣賞,對此土此民的不舍,有此情感就會生髮出仁,有仁就有責,對家國有責,你自生激勵奮發之志,自有對自己的期許和自我約束與規範。然後志於學,君子可期。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儒家不是一種宗教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儒家學說發展了兩千多年,有時會表現出一些宗教的特徵,但他並不是一種宗教。所謂的「三教合一」的說法,更多指的是三種學說的相互滲透,而不能理解為儒家和佛道一樣都是宗教。


推薦閱讀:

哪個城市/地方最適合修行?
為什麼道教傳法甚密,而佛教傳法卻廣開方便之門,利益眾生?
戒欲修行求福緣好報是不是也是一種慾望?
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
哪裡有免費修行的寺廟?

TAG:儒學 | 道教 | 儒家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