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看待村上春樹在書中表現出的「人生而孤獨而無法相互理解,所謂交流只不過互相尋求安慰」的想法?

這是我讀了他的書最主要的感受。。。。。大家是個怎麼理解。。。。。


讀過的村上春樹的書很少,但「交流」的主題是在眾多文學作品與理論中復現的,姑且藉此題簡答一下。

1)開口的勇氣

人在與他人交往時,其實是在不斷操控交流的內容的。出於保全自我(安全感)、美化自我(虛榮心)、照顧對方感受等原因,人們會選擇性地迴避或扭曲一些事實與感受。大多數人在淺層交往中,是會部分地封閉自我的。Matthew Arnold有詩言:

Alas,is even love too weak,

to unlock the heart, and let it speak?

所以即使在愛情這樣的深層交往中,人們也還是會保留一部分沉默。

2)語言的非透明性

簡單來說:語言(泛指任何形式的交流媒介),永遠都無法真正傳遞發聲者內心的感受,即使說明了,發聲者也無法了解對方對內容的解讀是否和自己一樣。

複雜來說:交流離不開語言,不論字面還是口頭,是文字還是圖像,我們這裡暫且都稱之為「語言」,即交流的媒介。

從西方學術傳統來看,人們對語言的能力的認知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一種傳統的真理觀認為,語言為透明的工具,真理即為真理的陳述。那麼理想情況下,語言應當能充分準確地表達外部客觀與人的內心。

但顯然,此觀點在近現代被徹底顛覆。以索緒爾的現代語言學為代表,其將語言化為能指與所指的對應,這裡便出現所指的不斷偏移。能指可能失去固定的所指,固定的意義。一個字詞,所表達的涵義成為不斷變化的,並且因人而異。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大多數人有限的語言使用能力,人們是無法期待充分的交流的,充其量是在彼此間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

3)共情的能力 empathy

當然,其實交流也可以不用符號性的語言,而是用心。共情empathy這個詞,值得便是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這方面倒是有不少例子。Middlemarch 裡面有一段,Dorothea和Celia兩姐妹發生了一些不愉快,這時候:

「As Celia bent over the paper, Dorothea put her cheek against her sister』s arm caressingly. Celia understood the action. Dorothea saw that she had been in the wrong, and Celia pardoned her.」

雖然Dorothea什麼都沒有說,但她通過動作表明了自己的認錯,而Celia,憑著對Dorothea的了解,也懂得了她的意思。再然後,Dorothea也應當感到了Celia的諒解。此處二人都沒有說話,卻交流充分,得到相互理解。

愛情中這樣的例子更多。一個極端的例子,電影《靜默如海》。男女主人公全程無言,但卻在寂然中醞釀了最深沉的情感。

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共情對人的敏感度要求高,且在親密關係中更有可能。對於日常中的你我,我更容易想到的只能是魯迅先生的話(雖不知是否為氣話):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4)面對孤獨與靜默

最後想起了《對自由的恐懼》。裡面暗示,人們尋求通過交流建立各式的親密關係,有時只是為了得到自我的存在感,去對抗生命本身的孤獨,流離的生存狀態。所謂「安慰」,可以看作是這樣一種深層的心靈的慰藉。儘管它其實挺無力的。

於我而言,如果一個人能真正開始面對生之孤獨,宇宙之靜默,就可以說是強大了。他可能不會因此放棄與他人的交流,但他不會將安慰再寄托在他者上,他會享受獨自的寧靜。記得歌德說,

「美好莫過於深深的寂靜,我在寂靜中面對世界生活、成長,獲得了他們用火與劍也無法從我這裡奪走的東西。」


樓下一個男人病的要死,隔壁的一家唱著留音機。對面是哄孩子,樓上有兩個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邊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


即使無法理解,盡量表達善意


從沒有真正的感同深受,所有的設身處地也不過隔岸觀火。。。


請問題主,這句話出自那本書


我覺得是無所謂理解不理解,人生本來就無意義。來都來了,姑且活著...


推薦閱讀:

怎麼理解《1Q84》中青豆的形象?
如何理解村上春樹的」不會愛別人的人,不可能正確地愛自己」?《1Q84:Book 2》
想問一下大家讀過《奇鳥行狀錄》之後的感想?

TAG:村上春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