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期間,日本軍人的殘暴性的根源?

是因為日本軍人本來就這樣還是因為其他什麼原因


(長文)第一部分為日本軍人心理分析,第二部分為醒悟的日軍故事

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士兵/軍官心理的另一面:感性細膩的心思,對音樂文學的愛好

(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要問很多人對於南京大屠殺或者整個抗日戰爭中日本兵印象是什麼樣子,殺人惡魔,禽獸,毫無人性,也許就是這樣一些抽象的概念,然而這些日本兵出征前也是普通的青年,有父母,有家人,朋友,有的已經結婚,有老婆,孩子,他們平常也就是上班或務農,有的還在讀大學或剛畢業。然而軍部的洗腦和殘酷的訓練,體罰培養出他們暴虐的一面,從而發生了中世紀式的野蠻屠殺(日本軍就是用野蠻的斯巴達式方法培養士兵,在平時的訓練中,士兵遭受極為嚴酷的體罰,虐待,內心強烈的不滿被壓抑著,一旦有機會,這些不滿便發泄到更弱的平民身上,日本的這種訓練方法是國際上都沒有的,所以即便像納粹那樣的屠殺,也少有日本兵這樣的虐待行為)

這些日本兵並不是內心完全冷漠的粗人,從他們的日記中經常可以看到細膩的感情,寫給父母的信,對家鄉的思念,觀看文藝雜誌,傍晚在山上看日落與南京城的夜景,描繪山間的薄霧與城市點點的燈光,又或者下雨天看到雨滴落在水面上的漣漪和發現變綠的竹葉,吹奏口琴或彈奏鋼琴,吉他,在凌晨的油燈下謄寫日記,在除夕夜想起家中生病的父親和弟弟而流淚,有的士兵甚至會「看見母親懷抱著孩子慘死的樣子而落淚了」。

(圖 龜井文夫紀錄片《上海》中彈鋼琴的日本兵)

(圖 閱讀家信的日本兵)

然而這樣細膩的感情僅僅只是一部分人,其他的士兵卻殺死了幾萬俘虜,或者抓捕無辜難民,無論對方如何哭泣與央求卻無動於衷,有的還人性完全泯滅:「竭盡全力的刺殺,老人與小孩,通通不放過」

對於這些日本兵日記的閱讀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人類本性中善與惡的部分是相隔如此之近,我們不妨推而廣之設想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野蠻大屠殺的加害者的內心,他們內心是否有著同樣的想法?

而政治人物如何通過各種手段綁架民意強迫不願意戰爭的人們上戰場也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點,要知道,雖然戰前日本民眾普遍支持戰爭,但這些支持是純粹抽象的,他們不會知道戰場上的血腥與凄慘,不會設想哪一天自己的親人朋友戰友眼睜睜死在自己身邊,他們的殘肢斷臂,鮮血噴涌而出;他們只會設想出一種理想的獲勝的狀態,而一旦這種凄慘暴露在自己眼前,他們是否還願意戰爭?

答案是不願意,上海會戰後士兵們有一種普遍的渴望回國的心理,他們都不願意繼續向南京進軍,這些可以參看下文《侵華日軍老兵曾根一夫的回憶錄,分析純真青年變為惡魔的心理歷程》。而政治人物正巧妙的規避了這一點,戰場上的各種凄慘狀態軍部是嚴禁報道的,並且會利用戰友的死亡鼓動士兵們進一步復仇,戰鬥和強姦,殺害平民以發泄不滿,將視線從發動戰爭本身的錯誤而引向敵方。對於士兵的戰死,軍部也編造出死前高呼「天皇陛下萬歲」的謊言,而根據日僑坂本義和侵華老兵曾根一夫,三明保真的講述,士兵死前要麼喊痛,要麼就是呼喚母親,妻子,孩子的名字

即便親身前往戰場的士兵也並不是完全的一種情緒激昂的渴望殺人的狀態,他們會內心忐忑不安,剛上戰場時候也會膽小,然而這些會被兇殘的長官的命令所改變,而即便長官也膽小,但是為了在下屬面前不丟面子,會故意更為殘暴的屠殺。(詳情請閱讀曾根一夫回憶錄)

誠然,大多數的殘暴行為可能源於上級的命令,然而這些最初的命令者是如何而來的呢,他們是否一開始就具有施虐的變態心理,關於這點,我從一篇關於侵華老兵永富博道(戰後改名為永富浩喜)的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圖 永富博道年輕照片 又翻譯為永富博之)

(圖 永富博道老年照片)

「殺人之於永富不是作戰需要,而是一種人生樂趣。他會發明各種殺人的方法,儘可能地使人死得痛苦而有趣。比如,他會把長矛刺進人的肚子里攪動,然後把碎肉和腸子一起拖出來;比如,拷問的時候他會不辭辛苦地找來大石頭和原木,把人的頭夾住,然後用刺刀在人嘴裡攪;比如: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當著孩子的面折磨他們的父母,孩子哭得越凶他幹得越起勁,折磨死父母最後再殺掉孩子;再比如,有一次他在一個山洞裡發現了十四個女人和孩子,他便找來乾草把他們全部薰死」

「永富人格的形成要從他的少年時代說起。永富出生的熊本縣是日本尚武精神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少年,特別是男孩子從小要受到嚴格的、近乎嚴酷的訓練,目的是讓他們有剛健的精神和體魄,以一種攻擊性的姿態對應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如上文所說的,永富少年時身體瘦弱,因此受到這種風氣的蔑視和攻擊,並受到學校和家庭更嚴厲的訓練。強壯起來的永富形成了有強烈攻擊性的人格,用這種主動攻擊他人的方法掩飾自己的弱小和自卑」

「長大後的永富是天皇的狂熱崇拜者。這也符合這種人格的特點:因痛感自身的無力,所以依附和崇拜權威,用權威的意志來取代自己的意志」

(永富博道的採訪全文觀看點擊「中歸聯」侵華老兵的回憶與懺悔(1)極為恐怖,真實,讓人深思 文中另外提到的湯淺謙,赤堅柏倉在無麻醉藥的情況下活體解剖中國人更加恐怖

而心理學家認為施虐乃是人類甚至全體生物的普遍的現象,儘管嚴重的情節只會在極少數的人身上表現出來(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人類的破壞性剖析》中分析出希特勒具有戀屍症,很可能侵華日軍的很多將領軍官也有這種異常心理),然而一旦這樣的人掌握了權力,或者利用了社會的主流輿論,那麼士兵們心中潛藏的傾向就會被調動(他們本來就因為受盡長官凌辱而積蓄了壓力)

這些日記中還透露出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比如被國軍掠奪過的百姓對日軍的到來「反而感到放心了」,全椒縣城的居民對日軍的歡迎,俘虜集體寫信給日軍要求收編為偽軍並提供糧食,因誤會引起的屠殺等等。當然這些事情只是極少數的,但卻值得深思。

隨著戰局的擴大,日軍陷入中國戰場泥潭,士兵的心理更發生了種種變化:

1938年10月12日,魏特琳在日記中記載了一位與她有交往的日軍「普通士兵」向她談的心裡話:「他說,他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他渴望和平,但不知道和平何時降臨。他過去在東京為一家外國公司工作。他盼望回到妻子和兩個小女兒的身邊。」

一位大學生士兵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如果我活了下來,很有可能我不能,我就有時間可以和你談一談,關於這個如此如此漫長的黑夜,這種沒有盡頭,沒有星光的空虛。」

石家莊的一名士兵在回憶錄中寫道:從來沒有想過「死」的我,心中忽然產生了「我也是個當兵的啊,醉吧,醉了好」的衝動。當時的驚訝,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而原來一直認為中國兵野蠻落後的想法,就此動搖。

文中提到的所有日本兵日記收錄於《南京大屠殺史料集9》《南京大屠殺史料集10》

該史料集,以及下文提到的其他所有文章,書籍

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dF5uHDB

侵華日軍老兵曾根一夫的回憶錄,分析純真青年變為惡魔的心理歷程

(圖 曾根一夫)

相對於宏觀的戰場軍事,政治分析,我更想了解的是那個時代作為加害者的內心世界

我覺得曾根一夫回憶錄的價值絕不遜於&<東史郎日記&>,甚至於本書對於官兵在戰場上詳細心理的描寫與分析比&<東史郎日記&>超過太多,堪稱目前最為詳細而深刻的侵華日軍回憶錄,可惜目前還沒有單行本出版

張純如在研究完南京大屠殺後對人性產生的失望也讓我久久不能釋疑,然而曾根一夫的回憶錄解決了我的疑惑,他講述了寺院的僧侶,性格柔弱的青年,有著堅定正義理念的老兵,參軍後是如何慢慢被戰爭影響,將內心的惡完全釋放出來的

從本書中能看到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的脆弱,掙扎,內心苦悶,最後以暴虐的形式發泄出來;各種殘忍的虐待,竟然只是因為「以免屠殺過於單調乏味」,或「厭倦了頻繁的強姦,創造出娛樂性的強姦和折磨遊戲」(引用自張純如的書)。當然,也會有極少數軍人為自己的暴行而悔恨甚至自殺(這裡僅指戰時,戰後老兵懺悔的資料本人日後將專文推薦),或者一直堅持正義而試圖制止戰友的暴行,或者營救受害者,或者選擇投靠中國軍隊,這些本書中都有講述

曾經有心理學家提出人類潛意識裡普遍存在虐待僻與窺視僻,而現代人類犯罪率逐漸減少的原因是由於大眾媒介(文學,電影電視,音樂,網路等),各類娛樂活動等等,充滿了激烈的,暴力的,情色的內容,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而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付諸實踐

他的回憶錄全文在線看

侵華日軍老兵曾根一夫的回憶錄,分析純真青年變為惡魔的心理歷程_復古攝影師小哲_新浪博客

曾根一夫回憶錄目錄與要點:

剛入戰場的膽小與懦弱 殺人的凶暴感

第一次殺人,砍頭的感受 自卑的補償

第一次練習刺殺俘虜的優越感

第一次強姦婦女內心的矛盾

原本膽小柔弱的士兵在戰爭中暴露出虐待狂,逼迫母子亂倫

學習馬克思主義 後向中國投降的士兵

作者照鏡子而厭惡自己由純真變得兇惡

正義派伍長墮落而強姦婦女 後悔恨自殺

教堂里的殘暴事件 姦殺好心提供茶水的人員

少尉軍官酒後活體解剖心愛的中國女人 後悔恨而自殺

一段日本兵和八路軍戰俘的友誼

轉載自薩蘇的博客

日本每日新聞社《一億人的昭和史》叢書第六冊(刊號66977-06)中,刊登了原日軍士兵小橋恆夫題為《和八路軍戰俘的友誼》這樣一篇短文,我想,把它翻譯在這裡,也許能夠讓我們對那個特殊的時代,多一點另一個側面的了解。

小橋恆夫,岡山人,當時在日本陸軍野戰炮兵第110聯隊第六中隊做一名上等兵。他的文章如下:

「昭和十七年[薩註:1942年]夏,我因為傳遞部隊即將歸國的謠言受到懲罰,被發送到華北石家莊的俘虜營執勤。

雖然受懲罰,作為老兵我還是很自由的。在執勤中,發現俘虜中有一些來自於八路軍的人員。出於好奇,我試著和他們交流,經常往關押他們的收容棟[薩註:即牢房]跑。其中一個八路軍戰俘好像對此有興趣,於是我們開始用筆交談。他對我「說」日本必然會戰敗的,因為日本的造艦能力無法與美國相比。

『你從哪裡知道這樣的消息?』我問他。

『從重慶台的廣播里。』這個叫做張潔君的八路軍戰俘如是回答。

時間長了,張潔君告訴我,說他是自願參加八路軍的,當時二十二歲。張老成深沉,我總覺得象自己在日本的大哥。

有一天,我出去喝酒,把剩下的葡萄酒帶了回來,把張帶到我的房間,想請他喝酒。

看到此情此景,他只是微微一怔,似有感觸,索過紙筆慨然寫道:「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那一瞬間,我被驚呆了,從來沒有想過「死」的我,心中忽然產生了「我也是個當兵的啊,醉吧,醉了好」的衝動。當時的驚訝,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而原來一直認為中國兵野蠻落後的想法,就此動搖。

當時,戰俘營中每天都要有一人或兩人或因病或因傷而死,但是這些人並不肯向我們低頭,還有人組織逃跑和奪槍。有一個「病人營」,如果生病進去,和死就沒有什麼區別了。一天,我發現張潔君也被送進了「病人營」,打聽之下才知道他生了痢疾。於是,我從市場上買了ビオフェルミン止泄葯和Creosote丸送給他。結果張沒有死,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

而我不久就要取消懲戒調回,也真有可能回國,於是向他道別。張默然半晌,又向我索了筆,在我的從軍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句子

「誰言交日渺,友愛不覺微,今朝難又別,何日君再回?

n 贈異國友,民國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於石門市。小橋恆夫君故鄉返回恭祝你身體健康一路順利「

這樣,很多年沒有再見,我一直在想法尋找他。

終於,在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找到了他。還接到了張君的一封來信,講他後來成功越獄,

照片裡面有他的全家福,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家國營百貨商場的會計科長了。

作為萬年一等兵(薩註:指我行我素又沒有上級撐腰的日本老兵,因總是無法升遷而得名。),軍隊生活的回憶對我來說極其乏味,只有和張潔君的友誼,讓我永難忘記。「

這段友誼,我無法評價。

赤尾純藏:日本軍官營救一位中國少女的故事

本文摘自:《南京大屠殺史料集33·日軍官兵回憶》

赤尾純藏:《向南京追擊·一個江南少女》

編者注:赤尾純藏,1909年5月出生於大津市赤尾町。時任日軍第十六師團步兵第九聯隊第二中隊長,步兵大尉

我第十六師團在長江邊的自茹江(滸浦鎮)登陸,而第六師團、第十八師團則在杭州灣登陸,分別從南北兩翼對一直在上海頑強抵抗的敵人進行夾擊。在此包圍夾擊之下,敵人全線崩潰,並開始撤退了。

但是,在上海苦苦戰鬥了三個月的各部隊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已無力再追擊敵人了。於是我們作為新銳的大部隊,取代了戰鬥力削弱的上海派遣軍,並充分利用在北支步行練就出來的強勁雙腿,在長江南岸地區向南京追擊敗退的敵軍。

江南的市鎮都受到戰火的浩劫,慘不忍睹。在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河流中,到處都能看到江南的平民們駕著一隻只小船,或滿載著老人和孩子,或裝著傢具及生活用品逃難。看到這些逃難的身影,不禁讓人產生同情之感,並深切地體會到國土成為戰場對這個國家的人們來說是多麼的不幸!

我們沒有船隻,只是沿著河流邊的小路排成一列縱隊,一個勁地向西面挺進。由於連日陰雨,小路變得濕滑,有不少人和馬失足掉進了河裡。我們現在雖然行進在中支那,但與在北支一樣苦不堪言。

在小路拐角處的灌木叢樹陰下,一個宛如畫中人一般的漂亮少女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她穿著紅底碎白花的可愛的中式衣服,頭上戴著一些頭飾,看著日本兵從自己身邊一個個地走過,時而露出似乎要哭的表情,時而又顯現出一副好奇的神態佇立在那裡。

誰看了都明自,就像現在滿洲的孤兒一樣,這個少女是與得知日本兵要來而逃亡的父母在途中失散了的孩子。要是大人,就會給日本軍讓路,趴在農田中藏匿起來。但是這個少女的表情和身影卻是那麼自然,令人憐憫,這反而打動了我們。

拖著疲憊步伐的日本兵,不斷地從少女身邊經過,但是大家都避開少女,繞路而行。我走近她,忽然發現少女的胸前有一張用日語寫的紙片。

「請勿對這個少女動手,XX部隊XX中隊全體人員。」

這是前面已經路過的部隊士兵們,給後續的日本士兵們一份要保護這個少女的請求書。

我們憎恨向我們開槍並使我們遭受損失的敵人,但是對這個無辜的少女卻沒有任何的憎恨。我想,這是因為在日本士兵的心中湧起的一份超越民族的同情心和人間之愛吧。

正在這時,從後面來的通信隊的馬匹腳下一滑,馬屁股向旁邊一擺,少女一下子被甩進廠小河裡。「啊,小女孩掉到河裡面了!」士兵們都叫道。一聽到士兵們的驚呼聲,岡崎准尉馬上就說:「中隊長,我去幫忙!」

說著他便飛快地卸下裝備交給旁邊的士兵,穿著軍裝就跳進廠河中。岡崎准尉個子高,河水正好淹到他脖子的地方,他像是抱著自己的孩子一樣抱著少女,把她救上了岸。

岡崎准尉渾身濕漉漉地對我說:

「中隊長!把這個孩子安置在我們中隊吧,到下一個休息地給她找些替換的衣服,不要讓她感冒了。」

就這樣,這個少女暫時被安置在我們中隊,由衛生兵保護著她。大家輪流背著她不斷地向西行進。

陰雨連綿,隨處可見的湖泊中泛著白色的泡沫。天空低沉,似乎和水面連成了一片。然而,敵人破壞了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橋樑,並且依託對岸的碉堡,在各處進行頑強的抵抗。我們冒著猛烈的炮火和大雨,用大炮摧毀了敵人的火力點,從旁邊渡過了小河,攻擊敵軍的後方。就這樣,我們於11月20日進抵常熟。

由於連日的雨天,此前被我們收留保護的少女淋雨後患了感冒,並且發燒了。

我們在行軍途中請大隊的軍醫為她診治,軍醫對我們說,女孩發著高燒,如果不儘快得到治療的話,可能會轉成肺炎。我也非常擔心,想幫助一下這個少女。

正好在這個時候,得知第五中隊長一色大尉由於高燒從前線撤了下來,將被送到上海的兵站醫院。我向一色大尉說明了少女的情況,請求他帶少女同行。一色大尉聽了這些後,爽快地接受了這個請求。我讓中隊的衛生兵將少女送到廠衛生隊。之後,聽說少女受到衛生隊的保護,被擔架抬著送到了後方,因此我也就放下心來。少女離開我們的時候,中隊全體士兵都目送著她,從心底為她的康復和將來的幸福祈禱。對於射殺我們戰友的敵人當然另當別論,但是我們日本軍對普通的中國人一點都不懷有仇恨的情緒。

可以說我們對這些飽受戰禍的人們懷著深深的同情之心。此外,無論是彼此相互射擊的敵人,還是自己的戰友,對每一個人來說,大家都是人類,本不該有任何仇恨。大家認為服從國家的命令,這麼做就是為了國家,所以才互相射殺的。在約五十年之後的今天回想這些事情的時候,感到有一種無法言狀的空虛。我認為我們國家將來再也不能做出以中國人民為敵,同他們進行戰爭這樣愚蠢的事情了。

註:根據《南京大屠殺史料集60》補充內容,一色大尉與少女後來相愛了。赤尾純藏所著回憶錄全名為《泥與血之中》,暫無中文單行本出版

一名多愁善感而又堅持正義的日軍老兵的回憶錄

原著名為《生命的戰記》《いのちの戦記》,作者石井清太郎,1937年9月應徵入伍,屬於日軍第十三師團步兵第二十六旅團。本博文為我摘錄的部分片段

本書的作者是個十分多愁善感且反對戰爭的人,他的回憶錄給人的感覺很像一部反思戰爭的悲情電影,幾乎沒有任何讚賞,勇氣型的描寫,全都是對沿途慘狀的感慨,對戰友暴行的阻止,對中國人的幫助

作者當時經常一個人行走在優美的夕陽下,蘆葦盪,一望無際的草原,或者冬天雪白的平原上,感慨生不逢時,淚流滿面,有的深夜,主人公也會思考人類歷史與戰爭的真實面目而失眠。所幸的是,他還有一位知心戰友---青木米吉,他們在沒有打仗的時候都會相伴在一起

這部日記是我既東史郎,曾根一夫,赤尾純藏,小橋恆夫之後最為震撼的一部日記,但卻比上述4人的日記要柔弱,敏感的多,這本日記第一次展現了一位性格與傳統意義徹底不同的士兵的故事

殘忍的軍官

軍官似乎亢奮起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向他亂砍殺過去。這時,大概是這個俘虜被割斷了頸動脈,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堤壩的閘門。我恍然從噩夢中驚醒一般,看著那幾個被殘暴虐殺的俘虜,以及臉色蒼白,似乎神志不清而茫然呆立著的軍官。此時,和我一起觀看的青木大聲囔囔起來:「你把俘虜抓起來,殺了他也沒什麼,但是別讓他死的這麼痛苦。你不覺得這很凄慘嗎?你這個混蛋!」情緒激動的他在說混蛋的時候,聲音哽咽了。士兵們都一起向青木看去,但誰也沒有說話。

遇到一個小孩

在這當中還橫著屍體,簡直慘不忍睹。這都是自稱為皇軍的一伙人乾的,我只是茫然地站立著。這時,有人大聲喊道:「有人還活著,是一個孩子。」孩子緊緊抱住大概是母親的屍體,臉頰上沾滿了黏糊糊的鮮血,那孩子驚恐不安的神情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這孩子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正是到處追趕紅蜻蜓的年齡。我用水壺裡的水沾濕了毛巾,替這孩子擦掉了臉上黏糊糊的血跡。我從帆布背包里拿出了壓縮餅乾,讓他拿在手裡。正用手比劃著教他怎麼吃的時候,或許是肚子餓了的緣故吧,他趕緊開始吃了起來。於是,我就站起身來。

隊伍已經向前行進了100米。(孩子,再見!)我把心留在了這裡,開始步行追趕前面的隊伍。這時,好像聽見有人在叫我,在我回頭的瞬間,那孩子緊緊摟住我不放。我握住了他那雙沒法握的手。不僅如此,我還帶著他走了起來。

看到我帶著一個孩子出現在面前時,戰友們都露出了十分驚訝的表情。平時總是嘲笑我,說我太過於多愁善感的他們,此時卻沒有笑話我。此時的我,也許展露了一副準是讓人感到難以接近,非常嚴肅的神情,或者說肯定是一副像要哭出來的表情。

``````

那一夜,我怎麼也睡不著。此時的我,是光榮的皇軍中的一員,而且一直以來我都十分珍惜軍人的形象。而現在,我必須認識到,把假象認定為事實,不,深信為事實,只不過迷上了這種幻影而已。但是,即便我注意到了這一點的時候,也已經無濟於事了。現役的時候,上級對我們說,你們的命值一錢五哩。``````那時的我們是應該具備一種牢固而堅定的軍人精神。而此時的我認為,這不是什麼皇軍,什麼都不是,只不過是連無辜百姓都殺害的殺人集團而已。

不斷湧出的淚水冷卻了,我感到渾身無力,睡著了。

送別小孩之後

濃霧漸漸散去,四周變得明亮起來,哭聲也已經聽不見了,在心裡發著牢騷的我,被一種難以名狀的孤寂感所侵襲。僅僅才抱著睡了一個晚上的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進入到我的內心深處。午夜,我不由得想起來小孩子撫摸著我平坦的胸脯的情形,那種小小手指的觸感令人悲傷不已。

徵集糧食的感想

在追擊敵人的道路上,沒有食物的我們,就到居民家裡尋找糧食。我們做的這種令人厭惡的事情,就像是趁人不在家時行竊的賊一樣。在他們十分貧困的家裡,只剩下很少的一點點大米,而這僅有的一點點大米,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糧食。有時家裡也有人在,當看到他們那極度恐懼的神情時,讓人感到很難受。

對戰友暴行的憤恨

我們穿過了平坦的水田地帶,行進在高低起伏的枯草中,彎彎曲曲的道路上。這時,我又看到了第三具屍體。這回是一位婦女的屍體暴露在那裡。我閉上眼睛走了過去,心中欲哭無淚。我想那個幹這種事的自稱皇軍的傢伙,簡直就該吃屎!然後,我想在那個壓根就不想阻止這種殘忍行為的指揮官的肚子上扎一個窟窿。

釋放俘虜

當他從戰友那裡得到了飯糰子之後,一邊哭一邊吃,還連著說了好幾聲謝謝。我回過頭,他又把頭低下了。我懷著一種想對他說要珍惜生命好好活下去的心情,目送他消失在晚秋紅日映照的江南大地高高的枯草叢中。

遇牡丹而思家鄉

我進入村落最裡面的一戶人家,發現院子里種了一株牡丹,感到特別高興。這是一株有年頭的牡丹了,雖然葉子發黃,但枝幹長滿了嫩芽。我不厭其煩地一直盯著牡丹,對此,戰友笑著說我是不是想家了。在我家裡,也有一株父親種的很大的牡丹,我想起這株牡丹每年都會為我們開出紫紅色的花朵。``````我被一株牡丹花深深的吸引住了,也許正如戰友所說的那樣,我已經想家了。

受傷了而自己離隊找醫院

路邊,成群的難民蹲坐在那裡,看上去非常凄慘。此時,我也看到了他們充滿怨恨的目光。由於這一帶沒有殘忍刺殺人的跡象,這使我的心情輕鬆下來。

醫院的失眠

當我把飯盒放在枕頭旁邊的時候,這個士兵開始跟我搭話了。他說,戰爭真的是很殘酷啊。我注視了一會兒他的臉龐,他好像是一個很年輕的現役兵,有一副和善的面孔。``````

雖然想睡,可怎麼也睡不著,腦子裡一直在思考戰爭的真實面目。人類從古代開始就重複著瘋狂的舉動,這令我感到窒息。

戰友不聽勸而殺害了一名少女

我很驚訝,既然是隊長託付給我的士兵,我就不能漠視不管,因此我不得不向他說明這樣不對,並說服他放了那個女子。他在被我厲聲勸說的時候,態度看上去很老實,還點頭稱是。``````過一會兒就響起了槍聲``````他開槍殺了那個女人,並把她推下了河。他居然做出這等事!射殺這樣一名無辜而嚇得渾身哆嗦的女子,對於這種殘忍而兇惡的人,我心中燃起了怒火``````我非常氣憤,再也忍受不下去,無論如何也不能和他同行了。「你一個人回去吧!」我丟下這句話,就和另外一名同行歸隊的士兵一起離開了那裡。

讓我感動的中國護士

在我睡覺時,這個護士幫我把衣服都洗了,還幫我衣袖整齊的縫補好了。她還說要幫我刮鬍子,``````我被中國女性的情所觸動``````在她看來,我是她祖國的敵人中的一兵,但是她也能周到地護理我,勝過我的親人,我不但被這種護理所感動,還深切地感受到,所謂具有博愛精神的人就是指這樣的人吧

戰友一起喝酒時一名參與南京大屠殺的大鬍子軍官的陳述

「其實是像別人說的那樣,我們接到了命令,要去處死大量投降的俘虜,我們不得不去做這讓人厭惡的事情,好幾天我都無法忘記那凄慘的情景,心裡感到很鬱悶,所以才無意中說了失禮的話」他如此辯解,表情看上去很痛苦,「希望你們能理解執行命令的人的苦衷」。接著,按照事情的順序,從在下關廣場處死俘虜的來龍去脈開始,到把那些扔掉軍裝換上便服潛入難民區的敵人抓出來牆壁,以及災禍殃及到婦女和孩子身上的事情為止,他全部如實說了出來。其他士兵也接著他的話,開始說了一些將中國人押到山溝後,將他們大量殘殺,造成血流成河的事情。我沒有聽他們講完,實在忍受不了就中途離開了。從院子里可以看見夕陽西下時的紫金山。在我看來,紫金山彷彿沉浸在深深的悲哀之中,令人感到非常悲傷。

那一夜,我是和大鬍子鄰床而睡的。偶爾聽到了軍靴的聲音,但是南京卻很安靜,遙遠的地方似乎隱隱約約傳來戰鬥的聲音。這是一種將人類的生命從這個世界上屠殺掉的聲音。旁邊的大鬍子一直在翻身,什麼話也沒有說。我感覺得到,這個性格內向的軍人到現在還在不停地責備著自己。我想像得到他目前的苦惱心情和我以前的煩惱心情很相似。我突然下意識地問了一個冒昧的問題:「您有孩子么?」他沒有回答我。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說:「有很多哦。」我說:「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讓我們無能為力的事情啊。」接著我又說:「你不覺得現在的我們就正處於這種境地么:」他繼續沉默著。

燒毀旗幟

隨身帶著的這面小旗幟,是在神戶港上船之前留宿在旅館裡的一位可愛小姑娘給我製作的。作為士兵就不能違背命令。萬一我不幸要像攻佔南京的士兵一樣,用自己的雙手來屠殺俘虜的話,就會對不起這面飽含著少女純真心靈的旗幟。對我來說這不是微不足道的事,而是難以忍受的事,我覺得我只能以痛苦的心情燒了它。在江風的吹動下,旗幟燃燒了起來,我流著眼淚,將它插在了地上。在同伴看來,這是很令人詫異的事情吧。雖然小小的旗幟轉眼間就燒光了,但是浮現在腦海里的那缺了門牙的小姑娘的微笑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

和知心戰友青木的故事

從鐵路附近看到的景緻是一片大地,從南到東北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西邊稍微有些變化。從揚子江岸邊沿鐵路線綿延的山丘,調整了山嶽的姿容,形成了山脈。``````士兵在沒有任務的時候,一邊看紅彤彤的太陽從山邊落下,一邊又像惡鬼附體一樣參加兇殘的戰爭。我和青木米吉一起談論過深為這樣的士兵的苦惱。青木不是我分隊的士兵,是小隊長的隨從士兵。就是這個青木大概和我非常投緣吧,他說,一到我身邊就心平氣和。因此,除了戰鬥以外,他總是待在我的分隊里。看上去他比我小5,6歲,是剛剛結束現役的年齡。我傷兵痊癒歸隊的時候,他緊緊抱住我,非常高興。

一個寧靜的傍晚,他幫我生火,讓我洗澡,忽然他像自言自語似地開始說起話來:「我想啊,我們從小為了不分心就被蒙上了眼睛,就像是馬一樣被強迫走一條規定好的路線``````而且完全不知為何,只說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被帶到了一個連鬼都感到吃驚的地獄,放火,搶劫,強姦,掠奪,無惡不作,還將這美化成是勇敢啊,輝煌的戰功什麼的。我想,要是我把自己對剛了解到的戰爭真相的恐怖和悲哀告訴給祖國人民的話,他們會怎麼想呢?我很想讓他們知道啊!要是被辦法讓他們知道,自己就死在了這地獄的話,真是覺得懊惱啊。難道分隊長不這麼認為么?」坐在澡盆里聽他講話的我大喊一聲:「混蛋!」並將滿滿的一瓢熱水從自己的頭上澆了下去,一股暖流湧上了心頭

我推薦的其他日本軍人資料

《日軍反戰資料合輯與軍營故事》

主要的內容是日軍中的左翼青年與投靠中國的官兵故事,綜合收集,網路最全,這些故事就像戰爭沙漠中的綠洲一樣

要點:

反戰聯盟戰士的喊話勾起日軍少尉思鄉之情 一同放音樂

原為電影公司職員的日本兵與山西匪軍談未來 相約戰友戰後看歐洲電影

隔著小河相遇的國軍和日軍士兵

日本籍八路軍與中國女孩的愛情

《東史郎日記》

為目前評論最好的日本兵日記,文中透露著大量對戰爭與人生的思考,對自然風光的迷戀和對中國人的同情

《荻島靜夫日記》

關於侵華戰爭赤裸裸的真實記錄:進攻、掃蕩、殺人、屍體、炮火,滿目的悲慘,同時還傳達出六十八年前侵華戰爭中一個普通年輕士兵的戰爭感受;他對理想人生的追求;日本民族在六十年前的帝國理想,如何在一個普通的士兵的血液里流淌。日記的記錄者實際上記錄下一個時代,一個癲狂、殘忍的時代。

年輕的荻島靜夫侵華三年的日記從未中斷過,他按的相機快門也從未停止過,哪怕是在炮彈橫飛的最前線,他也要舉起照相機。在狂熱的戰爭氣氛中,荻島靜夫不可能免於時勢的裹脅,他熱衷於拍照,並把拍下來的照片寄給日本的《讀賣新聞》,作為新聞圖片在當時的報紙上發表,他與《讀賣新聞》的記者還成了好朋友,並以此為榮。

日記中的荻島靜夫十分鮮活:他來自日本農村,家裡有父母、兄嫂、戀人。他惦念老父老母的身體,惦念莊稼收成。他有對戰爭的恐懼,對未來的憂慮,也有青春的迷茫。他愛好文學,愛好電影,愛好藝術,崇尚與人的內心交流,是日本軍人中有想法而感性的人物。

三年的戰爭,他每天都在記錄,每天都在思考。而他的用心,就是要留一份戰爭記錄嗎?他記錄的角度十分微觀、細膩,但又是如此的血腥和冷漠,這就是大和民族的民族性嗎?而戰後的荻島靜夫,是回到鄉村過農耕生活,還是留在城市繼續他的藝術追求?(經考證荻島靜夫於昭和十九年七月十八日下午三時,在馬里亞納群島之塞班島的戰鬥中戰死,享年三十三歲。)

千田夏光《隨軍慰安婦》

為此類題材最為知名的一部專著,講述了慰安婦的悲慘遭遇,軍人與慰安婦的故事,包括戰後他們的聚會,甚至許多退伍老兵娶慰安婦為妻子

幾篇零散資料《張純如對日軍暴行的分析》《慰安婦,性暴力分析與文章》

相關

日本二戰侵華題材電影,紀錄片(網路最全,海量資料,日本,中國,美國,戰時,戰後拍攝的均有)

圖文簡要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67088/answer/218428499

純文字完整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1ee0e010111t1.html

豆列更新較快版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434297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500689/日本侵華老兵戰場日記,回憶錄大全

抗戰/民國時期高清彩色照片,歷史離我們如此之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1ee0e01015t8p.html

1948年北京彩色高清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1ee0e01015u8k.html


有些參與南京事件的日軍留下的有悔意的日記並沒有被披露


某種程度上說,日本人不是針對別人,他們對自己也很殘暴。

相似的長相文化上的某些相似掩蓋了日本與中國之間的巨大差異。


不用擔心懲罰。為所欲為為所欲為為所欲為。誰都一樣。


內地延長主義,日本的殖民思想,先殺殖民地平民直到沒人反抗,再搞基礎建設和種族隔離,讓殖民地的老百姓感覺到日本人種的優越性。等過個50年,殖民地百姓更新換代,青壯年都是接受過日本式的教育的時候,開始進行皇民化運動,讓他們起日本名字說日語,承認他們為日本人且一視同仁,讓他們有翻身做地主的感覺,對日本天皇感恩戴德


不把中國人當人看。日本人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更何況他沒把你當人看的話,他們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也絕對不會有負罪感的。


親,你看見過不殺人的戰爭嗎?只要戰爭就有殺戮。


推薦閱讀:

在日本生活有哪些煩惱?
從日本的三國遊戲到動漫到圖書,為什麼日本人對於三國時期的故事人物的興趣比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一次去日本,請問東京和大阪有哪些值得住的酒店?
有十幾套房,想儘快脫手移民日本,要怎麼操作?
日本如此多男性蟄居的社會原因?

TAG:日本 | 人性 | 日本侵華 | 軍國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