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審美觀發展成現在這樣是必然的嗎?

比如說古典音樂在人們眼裡比較高雅,頭髮染成五顏六色會被當成殺馬特。

如果時間倒退回到人類文明初期,讓文明發展的路程重新來一次,有沒有可能動詞大慈的音樂在人們眼裡很高雅,五顏六色的雞冠頭滿大街都是


沒有必然。一般來說,殺馬特變高雅藝術只需幾十年時間,更何況重來一次文明史。你提到音樂和服飾,我中學時讀過一篇文章,可以在聲樂方面回答你的問題:

據《樂記》載,戰國初,魏文侯曾對孔子學生子夏說:「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倦。」這裡的「古樂」指的是上古的《韶》、《武》等雅樂;「鄭衛之音」是指當時流行的民間「新樂」,大概與桑間濮上男女幽會求愛的歌樂相類。這位魏文侯也還老實得可愛,在雅士面前,並不隱瞞自己愛聽「流行的」,而不愛聽「古典的」的俗趣。

孔子則特別鍾愛古樂,他欣賞「盡善盡美」的《韶》樂後,竟「三月不知肉味」。對於鄭衛之音他極為反感,所謂「惡鄭聲之亂雅樂也」。而後荀子和《樂記》也把鄭衛之音貶為「使人心淫」和「亂世之音」。古時沒有錄音技術,這種「亂世之音」的音響效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鄭衛之音的歌詞文字卻傳留不少。相傳經孔子刪訂過的詩三百篇中,《鄭風》、《衛風》共計六十篇,約佔全書的1/5。按照朱熹統計,其中不「淫奔」之詩還有二三十篇。足見孔夫子對鄭衛之風也還相當寬容,並不完全以個人好惡而定取捨。

人心之「喜新厭舊」,引起藝術無休止的變化。考之於戲劇史,就足以為證。戲曲聲腔於元代重北曲,明代中期則已盛行南曲系統的海鹽腔,北曲漸趨式微。至嘉靖年間民間又漸漸以崑山腔代替了海鹽腔。崑山腔方興之時,也只流傳於民間歌兒之口,並未登富貴人家的大雅之堂,但到了清代乾隆年間就完全成為古奧的「雅部」,聽者「無不茫然不知所謂」(焦循語),而逐漸興起於民間的「花部」諸地方聲腔中,「雖婦孺亦能解」,也就深受百姓歡迎。明代戲曲理論家王驥德曾稱「世之腔調,每三十年一變」,當非虛妄之論。

這一切說怪不怪,凡流行的藝術,總是社會心理刺激的結果,在特定的時間裡,顯得通俗易懂,與眾人情趣相合,自然易於為當時民眾所接受所喜愛。古典藝術則是過於某個時代的產物,在它興盛時的那種群眾心理原狀已不復存在,加以時間的距離,這些藝術愈來愈顯得典雅甚或艱深。這種距離感常使未受專門訓練的一般人感到不親切不解渴。清初的李笠翁就已點明:「演古代戲如唱清曲,只可悅知音數人之耳,不能娛滿座賓朋之目。」故而,凡是流行的,總是多數人的;凡是古典的,總是少數人的。像戲劇這樣的群體性藝術,需要許多人的合作,自然容易傾向通俗化、流行化。

但是,由於變化的社會心理又總是迅速地推出新的流行的藝術,於是「流行性」也就不可避免地兼有「短暫性」。古典藝術則不然。它經過「時代的」和「歷史的」兩種選擇,因而就成為一種可以長期保留的藝術。如果「流行的」某種藝術品經過十年、 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遴選依然流行於世,那麼這少量傳世之作就已變成「古典的」了。就如當年流行於桑間濮上的俗唱,流傳於今都已成了代表一個時代的深奧的「古典」。

從這個角度看,凡是流行的,總是短暫的,凡是古典的,總是長存的。唯其如此,也就有不少戲劇家喜歡不遺餘力地對古典戲劇進行再創造,使之不斷地以新面貌出現於各個時代的觀眾面前。「流行的」刺激了藝術的創新,「古典的」肯定了藝術的傳承。前者促使藝術類型形態的裂變、重組與更新,後者則維護了整個藝術世界的「生態平衡」,讓歷史的精華代代相傳,為後人保留了許多選擇的機會。更有許多交叉的現象。如:在追求時尚時卻復活了古典,在弘揚傳統時卻啟發了創新,古典的借新潮得以廣為傳播,流行的借傳統反而行之彌遠,等等。且以四百年前莎士比亞戲劇的重演為例。在今天的世界上,有說古代英語的莎士比亞,也有說現代漢語的莎士比亞;有追尋當年環球劇場樣態的復舊式的莎士比亞,也有爵士樂伴唱的先鋒派的莎士比亞;有穿著日本和服的莎士比亞,也有穿著中國戲裝的莎士比亞……

如果還想進一步看嚴肅討論,這裡有論文:

第三卷上編 明代聲腔演變與舞台發展

戲曲學視野下的《品花寶鑒》研究

聲樂說完,我們再看看洛可可時期的服裝。你說這玩意古雅也行,說這東西「山炮」也行,總之就是那麼一堆奇奇怪怪的東西。古代的貴人沒有媒體來炫示自己的身份,必須用「特別」的服裝來證明自己,也就是奇裝異服。

上面這些服裝、假髮,男人的高跟鞋和緊身褲離我們才幾百年。而且是後來主導世界那個文明體系傳出來的。要是去看那些非洲、美洲弱勢文明的服裝,那還要誇張十倍。你說服飾和妝容有一定之規嗎?更不要說裹腳、留一尺長的指甲之類的畸形自我「美化」了。當然,這個「畸形」也是以我們今天的文化去說的。

不過,到了工業社會,生活環境的確迫使服飾有趨同化發展。我在從下半身的生理結構上說是不是男人應該穿裙子,女人穿褲子更合理一些?中做過解釋:

游牧蠻族改造了早期大河流域上層文化的袍服。古代不玩「胡服騎射」的貴族會被穿褲子的蠻族滅掉。你是主動穿褲子,還是等著穿褲子的騎馬武士取代你的地位?對後人的服飾來說結果都一樣。發起工業化的歐洲文明就是一系列蠻族入侵的結果,他們的統治集團是騎士的後代,進而在19世紀統治了世界,所以當代上層社會的正裝是褲裝。

工業迫使平民男性穿貼身利索的褲子。到了工業時代,穿著飄逸的袍子進車間,分分鐘被卷進機器變成肉餡。女工都得把頭髮扎的緊緊地塞進帽子,操作更多機器的男工還敢不穿褲子?所以平民男性也穿褲裝。

這也算一些必然性吧。但在早期工業化時代過去後,新的發展趨勢會怎樣,還很難說呀。尤其是看了這條新聞之後:

最窮國家的潮人們

(強烈推薦!)


具體形式會在各種細節上顯得隨機,但仍然有一些基本屬性是有規律性的,比如裙子長短變化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關等等

人類群體的審美可以看成是電子云分布,單個的分布點幾乎找不到規律,但集體分布密集處產生的流行品必然有符合潮流根本需要的元素支撐,否則就不會流行

文化固然是多元的豐富的,但作為社會上層或者說表層產品,還是必須要和社會經濟等基礎結構相適應才會有比較好的發展環境,文革時候也有放浪形骸的個體甚至穿著,但絕大部分風俗仍然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需要

同理,巴洛克的磅礴宏大之上才發展出洛可可的繁複花哨,而不可能先繁複花哨後磅礴大氣,這就和後現代不可能先於現代主義發展出來同理

藝術發展仍然有規律可循,雖然這個規律只是大體的模糊的,具體形式上難以把握的,就好像股市漲樓市跌是顯見的,但我們不容易知道哪個股或哪棟樓的具體價格走勢


美也許在人類的潛意識之中只是符號的象徵。象徵著繁殖,象徵著生存。

男人以胸大唯美,也許是因為胸大的女性才意味著更多哺育的能力。以寬臀唯美,也許是因為臀部大的女性更不容易難產。當時原始人在選擇的時候是這麼想的,多少代以後,就成了潛意識。現在的男人在這樣的潛意識下說不清楚自己為啥喜歡大胸部,但是審美上有認為這樣的身材是更好的。

在人類進化後,更加富有意味著更多的繁衍機會,美就成了富足的信號。

古人認為長袍唯美,手上頸上帶首飾唯美,總之是怎麼妨礙幹活怎麼來。因為有錢的人,也就是佔用了大量社會資源的人往往不需要從事手工勞作,穿著如此不方便幹活不就是在顯示這個人擁有大量的社會財富么?

久而久之,在集體無意識的情況下,大家也就以此為美了。

現在中國推崇「美白」,認為女孩子「一白遮百丑」。其實跟上文是一個道理,田間勞作,建築勞作等等下苦力的人很容易晒黑,所以黑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低端的工作,而白色的皮膚更讓人認為是多處於室內工作,相對就更加高級。

那為什麼不以手上有沒有繭子來評價出美醜呢?因為手太不明顯了。但是首飾就是將雙手從解放中禁錮起來,發出一個信號,戴首飾的人也許不是經常需要幹活的。

現在西方不推崇美白了,覺得小麥色是最漂亮的。因為西方產業化比較早,目前需要人風餐露宿幹活的越來越少,大量的人其實是在室內工作的。皮膚白根本不是人們是否有錢的信號了。所以大家覺得,有空閑時間去海邊曬日光浴的人是更加富足的,是佔用了更多社會資源的。因為人均收入增長到一定程度的西方,也許大家不是沒有錢,更稀缺的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可能中國的大城市也有這樣的體會了吧。這樣的情況下,有空閑去曬日光浴豈不是最好的炫富么?


古典音樂不高雅 但很美好

五顏六色不一定是殺馬特


推薦閱讀:

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文明、瑪雅文明」都集中出現在距今 5000-3000 年間?
人類為什麼要發動戰爭?
如果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那麼「破壞環境」是謬論嗎?
人類的遷徙性和安居性哪個更強?
如果確定世界末日1年後來臨,只有1年準備、1萬人可以避難,作何準備可以延續人類文明?

TAG:審美觀 | 人類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