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里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徹、見獨、無古今、無生無死」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01-15
全段的內容是: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看了注釋後,想了解下各位是如何理解的?
這一段可以說是莊子哲學的一大終點。在逍遙遊中,莊子表達的是大知如何超越小知,局限於自身成見的二蟲在擁有整全視域的鯤鵬是何等渺小。類似的觀點在列子愚公移山中得到了通俗的表達。在齊物論中,莊子費勁周折想要揭示的則是萬物的差異,以及對於一種普遍主義的批判。莊子告訴讀者,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它們適合做的事情也不同,所以才會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莊子想要使人警惕的便是人將自身的價值觀投射到自然物以期改變自然物的做法。這其實是一種隱喻,他同樣暗示了人將自身的偏好強加於人的危險,這也是莊子在應帝王篇批判權力的邏輯。莊子理想的人格擁有者不僅是發揮自己的天性與價值觀,重要還可以認識到需要尊重他人的價值,他物的天性,正確地尊重事物的差異,而不局限於自身。經過上文的梳理,便不難理解大宗師中得道的場景描寫了。莊子的思路從人間世中個人的境遇出發,最終達到的境界是容納一切人籟,地籟的天籟。在道的領域內,一切群體都得以共同和諧地存在,人與道相合,一切區分就失去意義了。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
其實本段是修性功夫,外者,置之度外,意即你的心神中和虛靜到可以外天下,外物,外生時,即會開悟。開悟後,就會知道獨我,即見大宗師,與大宗師一樣無所憑,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即達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之地。所以這段話即是超人的知識。當然,有個過程,朝徹,見獨,不死不生,就不是幾天的事了。朝徹之後,再無疑問。知道誰是大宗師,而知道以大宗師為師。莊子哲理的核心,也可以認為濃縮在此篇里了。
推薦閱讀:
※有沒有腦殘粉注釋的莊子版本?
※老莊思想對魏晉玄學有什麼影響?
※《道德經》在流傳中沒被修改過嗎?
※百家講壇上的劉心武、于丹為什麼不受知識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