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向外国朋友批评中国社会问题,是正常的吗?
提问者已发现,原问题补充说明由于过于具体的情境描述,引起了很多误会和争议,故而删除。
原问题补充说明截屏保留见下,供参考。
镜像问题中國留學生,避免向外國人談中國的問題/缺點 , 是正常嗎?
我觉得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只要我们把人家当朋友,都应该实话实说,我知道多少就告诉你多少。而且不是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了解中国的。中国那么大,有几个人能拍着胸脯说中国肯定是怎么怎么样的?
我有次和个朋友聊天,聊到中国的婚姻制度,我和他说现在中国是只有一夫一妻制度的。他反问我一句,西藏是不是中国的?我说是的。然后他就说,我理解错了,中国是主体一夫一妻制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允许一妻多夫。在西藏部分允许一妻多夫制,恰恰是中国政府尊重西藏人民族习惯的一个表现,是非常积极的事情。但是我原来真的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情。
中国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国情非常复杂,不是只要是个人就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的。诚诚恳恳的和别人说自己知道的情况,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人觉得丢脸的,因为我真的就知道那么多啊。说实话肯定是不会错的。
还有一次和人讨论吃狗肉。我自己养狗,所以不吃狗肉,但是对别人吃狗肉并没有恶感。有个朋友很认真的问我中国吃狗肉的情况。我也搞不清楚中国的状况,就和他一起查资料。
翻开维基百科,德语界面的狗肉页。“现在世界上中国南部部分区域,越南和韩国是吃狗肉的。”接着讨论韩国,朋友不知道韩国在哪里,我说三星。继续搜索,韩国有上千年吃狗肉的历史,每年食用大约两百万只狗。吃狗肉不是个不发达国家的行为,而是习俗问题。
接着查德国的,德国2010年才开始禁止杀狗。历史上欧洲有好几个地方是一直吃狗肉的。直到二战后各地才逐渐减少狗肉的食用量,原因是因为其他肉类供应量足够,狗作为家庭宠物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很多问题都是可以客观分析的。通过这个过程,大家相互之间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当然,要是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是带着挑衅性的,我们自然可以按照自己脾气选择回应方式。而且一般来说,档次越低越容易去问不礼貌的蠢问题。碰到这样的人,还是不要浪费自己时间的好。我觉得切忌交浅言深。
这并不是说家丑不能外扬,我的意思是如果别人主动问 “地沟油是什么” ,或者 “贵国的餐饮业是否卫生呀?” 那么当然可以(也应该)坦率直接地和他讲明,如果有洋人刚去了国内然后吃了脏串儿拉瘫在酒店里,劫后余生,也可以自嘲地普及一番,哪怕在当地餐厅吃到健康鲜美的食物,触景生情,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感慨国内饮食黑幕(我在洛杉矶附近吃到鲜美的生蚝,情不自禁,就愤怒批评了我国近海的污染)……但是看起来一个毫无关联的礼节性提问,被您硬拽到地沟油上,未免也有些太过着力。
换句话说,人家礼貌也好,好奇也好,大概本来想问几句美食,结果被您主动引到地沟油,单纯从 “聊天话术” 上而言,也并不是好选择。正视我国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这当然没什么可说,主动宣传我国的问题,这也不能说是 “错误” 。但无缘无故在任何场合宣传我国的问题——这个就不太好让人理解。下次人家从电视里看到有人说中国人吃不起茶鸡蛋,想跟你证实一下,结果在酒吧里被您普及了一路最低工资制度……
我同时也要指出,作为非我族类的洋人朋友,他们的确礼貌,但是也仅限于礼貌。你和同胞聊这个,说不定还带着点儿感同身受的愤慨,但是向洋人讲述这个,不管你自己是什么心情,讲出来就只能是 “轶闻” 而已。而且讲多了负面也真招人烦,如果一个印度朋友每次见到你不是欢天喜地地Happy,而是讲述该国的种姓制度,苦大仇深或者脸红脖子粗,三五次之后我看你也烦他。
说实话我是不觉得讲述这种轶闻有助于哪怕是您个人融入小圈子。自己的问题还是得自己解决,别人也就是顶多给点善意的廉价同情。政治这玩意儿,依我旅游的贫瘠见识,一般洋人还就真不太关心。对着不太关心政治的人说这些,其实也真不比见人就宣传和谐盛世和谐中国的党员好多少——总之我不知道您这么主动地揭批黑幕,到底是图个什么。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的确这么干过,但人家是革命党,需要洋枪洋炮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换句话说人家是专门练这个的。您如果没有这个雄心壮志的话,不如不要太用力,先从正常聊天儿做起吧。好多答主直接人啊狗啊的都上来了,你们不要这样,具体的原因太恶毒了,我不太想说。
我主要是从聊天的社会功能和语用特点来分析的,请轻拍。先回答题主在标题里提出的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批评本国的社会问题”可以作为聊天的话题,并且不能算不正常,但是要讲技巧,这就跟说话讲究技巧一样;如果你技巧高超,达到怎么说都不会让人不舒服的地步,那么说什么都没问题,但如果你稍微一走偏,对你和你的听众都没好处。
不管是从社交环节还是从语用特征来说,casual conversation的目的都不以交换信息为主,更多的是稳固感情。所以,对于一般的casual conversation乃至gossip来说,最大特点是“生活都很艰难就求你们不要再拆穿了”,大家谈论的都是能够让心情保持愉悦的话题,比如说最近玩什么啦、谁谁出了新CD、有什么好吃的之类的(对于苦逼PhD就是你论文怎么样了不这一点都不愉悦)。交流感情,更多的是交流可以共享的可以共感的内容,除此之外,“只有你一个人关心的事情”,是没人在乎也没人爱听的。所以,我个人建议的一般策略是,当有人突然提起来这个问题的时候,再和她说这些事情,并且尽量只说事情,不掺杂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没有的话,自己最好不主动提。说到对话,格莱斯(Paul Grice)的理论我们到今天也还是觉得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的:理性的对话参与者,应该保证自己的对话信息正确、数量恰当、和语境相关并且清楚明晰。如果能恰当完成这四点,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完成的,就已经算是很有效果的语言交流了。
信息正确和清楚明晰不用多说,我重点说一下数量和相关性。这里说的“数量恰当”,指的不仅仅是有一说一,还有“没问二就别说二”:提问者问到一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把一说完,如果提问者不再继续问二就不说了,否则是浪费听说二者的时间精力,还会损伤理性人的形象。“和语境相关”(be relevant)也是如此,与对话环境、语段前后内容相关性越高,那么对话就越为有效;如果被问到一却在回答里提到了二,那么就算是相关性被削弱了,信息交流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举几个实际交流中的例子吧。
我的导师,我平时叫她美少女,是波兰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波兰到英国来留学,从此在英国定居。我并不是她的第一个中国博士生,我的先代师姐是个很了不起的PhD,因此她对中国学生还挺有好感的。由于过去的波兰和现在的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地位,我们有时候也会聊起来一些关于毛熊国、波兰和六十年代中国的话题,比如说她去上海访问,看到大学里还留着猫爷爷的塑像,会说“感觉和我离开之前的波兰一模一样”,我们顺带就聊聊文革之类的事情;我放假回国之前,她也会特地叮嘱我说“你要回去可要把资料先找好,我听说最近中国网络状况不好”,我也会很认真地说“的确没有谷歌工作效率要大打折扣,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但是,我不会首先提到这些话题,因为我不确定美少女爱不爱听我说;其次,我们在聊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大多是以一种趣闻轶事的口吻来说的(尽管我很清楚这些不能算趣闻了),尽量不露出抱怨“啊啊啊啊国内上不了谷歌妈蛋fbx为啥不早点去死”的态度,因为这是casual conversation,在这个语境下,我们有义务保证所有参与话题的人心情舒畅,而大家交换的信息全部都是为了这个根本目的而走的,所以就信息量来说,点到为止即可。政治与社会现象话题,和其他话题一样,可以有深有浅,有个人观点,可以单纯叙述事实,也可以直接开口骂街。在聊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说话者和听话者其实都有一定的心理期望,有些人愿意聊轻松浅层的内容,有些人就愿意连理论历史带着一起探讨。美少女十月份去合肥开会,说从北京中转要十八个小时,我们感叹两句中国地方太大交通衔接不够完善主办方真混蛋你不如从上海走也就到此为止;在香港的时候我也曾经碰到过很认真地问我春运是怎么回事的香港同学(估计是电视上看到了,我又是我们系出了名的喜欢港铁的人),这种时候我就连人口迁移问题都带着一起和她聊了。说得烂俗一点,这是一种“看人下菜碟”的行为,如果对方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希望进行学术探讨,那么说得深一点也无所谓。大家不必把这些话题当成特别敏感的问题,在符合事实的基础上,尽量不加上自己的好恶判断,点到为止就行了。题主的同学们多少有些大惊小怪,把人叫出去提醒的行为我是觉得有点过了,题主给我的印象是同学语气有点严厉,不过我向来不太信任外行人对语气的判断,就此搁置。我不知道是不是CSSA的人比较在乎这个,我平时和学生会这种中国学生有群体性抱团的组织来往都不多,我也不太建议自己的好朋友和CSSA的人事事混在一起,不过这可能是我对CSSA的偏见,仅此而已。刚才我说了“尽量不加上自己的好恶判断”,其实并不是因为说自己的判断会影响别人的认知(当然这也不是没可能),而是因为自己的负面论调多了,会影响听者的心情,哪怕听者不是利益相关人员。除非是特地摆出来“我就是找你诉苦来的”这一架势的人,一般我们谁都不太愿意整天被人当成负面情绪负面信息的垃圾桶;而诉苦太多的人,在群体里往往也会成为不受欢迎的对象。和外国朋友之间交流如是,和本国人之间交流亦如是。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抱怨说自己室友是个混蛋男朋友是个傻逼导师是个夜叉,一次的话我会觉得“啊你真不幸”,两次的话我会觉得“擦你说过了有完没完”,第三次我估计就要拍桌子直接喊“你自己就不傻逼了吗”——因为这种人在强行把他的负面情感通过话语强加给我,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我不知道题主会不会这么想。
把导师、室友换成政府、社会,道理其实也差不多。抱怨一次两次,大家可能还能听下去,抱怨得多了,人家估计也会对你产生负面情绪;如果旁边有一个跟你背景类似的人,会出现更戏剧化的情况,有时候甚至有“对质”出现,搞得同学关系极为尴尬。我硕士有个同学,是我们班一个让人总有点敬而远之的妹子,前几天毕业典礼重新见面的时候,跟我们班的其他同学导师一见面就开始说“哎呀中国人都希望自己儿女在身边养老所以我没法出来读书了”、“在北京二十五岁不结婚家里人要骂的”、“我们在国内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诸如此类来回来去,直到我同学把我提溜过来说“Chris,她说的是这样的么?”我在那里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最后赶紧以“我要喝酒”的由头跑出去了……再说回题主在问题补充里所描述的场景。人家问问你“吃饭习惯不习惯”,可能只是想知道真的习惯不习惯,或者是想听你扯一点中国特有的好吃的;有可能他们会有点在意中国的食品安全,但是他们显然不会觉得问你一句“吃得习惯嘛”你就要科普一晚上地沟油是多么黑暗的事情,哪怕是事实也不行——因为你说这些事情人家未必想知道,未必觉得舒服,甚至有人可能会想,“我就问你在这边吃得惯么,你跟我说中国地沟油好可怕,我他妈不想听你说这个,地沟油关我屁事?!”题主如果是在还不算很熟悉的同学面前,主动扯上这些话题并且不主动停止(就题主同学的反应来看应该是一开头就没停下来),这是casual conversation里面比较失礼的行为。刚才重新仔细看了下问题,好像题主认为政治社会话题是国外聊天里很常见的问题……我个人经历有限,在几个学校分别混过一段时间,曾经两岸三地的同学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但是说真的,被自己的同学直接问到“你们国家是不是有地沟油”、“你对台湾怎么看”的情况一次都没有,顶多是聊到一半接上一两句然后转开了。我不知道题主是什么专业,如果是专业话题的话可能的确会非常常见;但是就我在文科类专业的交道看来,一般朋友是不会去直接问这些问题的,我们系里喝酒,本地生之间也永远是聊电视剧比聊唐宁街的多。回答完之后,我又特地去了一个留学的朋友比较多的微信群去专门问大家在闲聊的时候被问到这种话题的机会多不多,结果大家的一致反映是“一般不会被特意问到这些事情,偶尔碰上了就说呗”,比如说最常被提到的独生子女政策,一般都是在说到“我有多少个兄弟姐妹,啊你呢,哦对了中国是独生子女政策”这样的情况(一个我记录下来的案例可以参见一个语言学笑话 - 听雨庭院工作室谢喵图书馆 - 知乎专栏)。我觉得题主可以注意一下是不是真的会很频繁地被特意问到这些问题。我看题主的描述和给别的答主的回复,多少感觉题主是觉得自己没做错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如果不是请轻拍。但是,归根到底这件事情的问题还是在于我开头的那句话:你说可以,但是要讲技巧;就casual chat而言,聊天的目的不在于内容,而是在于气氛维持和感情维护。题主的中国同学显然有些过分且不必要,但是这也不代表题主做得就十分恰当。下次再想在casual conversation里讨论自己的国情,我建议题主还是多修炼一下说话的分寸、语调和技巧吧。
祝以后聊得开心。————分割线下又是另一个方法论————
我是很少写方法论式的回答的,因为毕竟本身是个和理论体系互相虐待的人,所以更喜欢理论一些。这次问答出现的问题也进一步说明了方法论的困难——没有具体场景的构建,谈个毛线方法论。在此也认真地和大家说一下:需要就个别事件寻求方法论指导或者个人认同感的话,在知乎上提问并不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如果真要提问的话,也麻烦尽量把场景描述得详细一点。题主在描述里是这么说的,我看了一眼问题日志没有明显的修改,就自己截了个图:之后,题主自己以回答的方式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我的智商都被侮辱了,有那么一瞬间都想把答案给删了,但是后来想,即使脱离这件事本身,这个回答依然是有指导意义的,所以就忍住了。我没必要让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成为你讽刺的对象。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都不应该成为被讽刺的对象,哪怕它们并非完全适用于所有场景。Gossip、casual chat、small talk的社会功能、语用风格、交谈方式等,稍微有一点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特别是CA/CDA方面)的知识都会了解。至于它们的功能到底是“交换信息”还是“维系感情”,很显然也是侧重于后者而并非前者。我这里不太想找长篇大论,大家就先拿维基百科凑合看着吧:Small talk。这点是在我本科第三年的时候在课上老师讲的,至今依然成为我的说话信条之一,甚至被我广泛应用到各种社会服务里,事实证明还是很有效的。
如果是一个聊天就是为了交换观点的专门聚会,这和我们所说的gossip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而这和普通的party、酒吧闲聊的话题又会有明显的不一样。如果题主所说的就是“专业性质的国际聚会”,那么题目描述里的“和同学一起去参加 party 或者酒吧闲聊时,最常见的开头就是“你从哪里来?” 然后中国一定会成为话题。国际朋友们一定会问到中国的地沟油,中国的公共交通、中国的房价、教育、台湾问题”——又是从何而来?以偏概全真不是这么来的。至少我从来没见过在party里专门追问我各种政治问题的人。连美少女都没有。至于剩下的问题,包括题主和同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到底是不是一直在说地沟油然后又从地沟油说到最低工资问题,说了多长时间,是不是被打断,是不是主动停止——我觉得,我只能以冷笑面对了。题主自己不在题目里描述清楚,然后等到大家纷纷给出比较善意的建议之后突然说“你们都冤枉死我了,我要对着国旗宣誓我没这么做”,这样的戏剧化转变真的很好玩么?而且题主自己在题目补充里说了“我也没说什么,也不算太惊讶,毕竟这样的事也见过两次了。”那么,除去这次认真的专业性质的聚会,其他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也是专业的聚会吗,还是说就是普通的small talk一不小心变成了其他的“深刻的话题探讨”呢?如果题主在题目里说:“我最近去参加了一个聚会,这个聚会的目的就是让各个国家的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学生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国家,了解世界无限的可能性,我在这个聚会里被同学问到国内的食品安全,于是和他们谈论了一下国内存在的地沟油问题,在愉快的气氛里和同学交换了看法并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国情,此时有一位CSSA的同学表现得很愤怒,叫我少说话”,放心,我一定会和你一起骂CSSA的。但是这个事情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我懒得归结这是谁的责任,分析起来实在是太难了。知乎上这种标题和内容有着明显分化、乃至完全可以导向两个不同结果的提问也不少,可能也是大家提问方式的问题吧,也烦请提问的各位以后多注意。其实说了这么多,碰上这件事情,很多都是作为缓冲的废话。作为一个常年在知乎上贩卖语言学理论的人,我只在意我所说的casual conversation的建议是不是能帮到更多的人,让大家对这种功能性远强于信息实用性的语言交流有更多的了解。我只在意在我专业范围内能做到的事情,仅此而已。
大概就这样吧。与各位共勉,祝聊得开心。日本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你从哪里来,然后大家的话题就都是围绕日本,中国人都会问他:
你觉得日本问题在哪?
听说你们那里电车上痴汉特别多,你怎么看待的?
你们那里的动漫很多色情暴力,政府不管吗?
日本右翼分子多吗?还仇视我们中国吗?
日本是不是真的黑社会特别严重吗?听说三口组可以直接操纵竞选了诶?你们在那里过的有安全感吗?
英国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你从哪里来,然后大家的话题就都是围绕英国,中国人都会问他:
你觉得英国问题在哪?
你们女王过生日庆祝挪用海军军费你们怎么看?
当年你们鸦片战争在我们这捞了不少钱,请问你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的?
听说你们苏格兰要闹独立了,高兴不?
英国小孩都跟皮囊里面那样吸毒滥交吗?英国下一代快完蛋了吧?
美国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你从哪里来,然后大家的话题就都是围绕美国,中国人都会问他:
你觉得美国问题在哪?
美国快餐业真是发达,全国有60%人是胖子,看着真是恶心死了,哈佛大学还说美国的胖子会传染,你觉得胖子恶心不?
我想听听你对你们美国在伊战中虐囚事件的看法
说说棱镜事件吧,你同情斯诺登不?你全家都被CIA监视着,在美国过的舒服不?
你们美国人满世界欺负人,911你觉得是不是活该啊?
法国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问题就是:
听说你们法国人家庭观念为零,婚后人人都出轨打野炮?
意大利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的问题就是:
听说你们那都黑手党?你们那儿生活安全不?
印度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的问题就是:
听说你们那种姓制度很完善,女人经常被强奸诶,怎么,你家里有亲属被强奸过吗?
巴基斯坦人来中国,去酒吧party,最常见问题就是:
穆斯林都强迫女人戴头巾,太可怕了,你对此怎么看?
请问如何看待举例中的中国人?
好了,那再请问,如何看待问到中国的地沟油,中国的公共交通、中国的房价、教育、台湾问题国际朋友?
都他妈有病!神经病!一群不知道基本社交礼仪和尊重别人的大傻逼!
那么中国留学生向外国朋友批评中国社会问题正常吗?
不正常
首先,那是你在party第一场遇到的人,而不是你的外国朋友,那个叫外国陌生人
其次,跟密友可以讨论,辩论一切话题,但是在初次见面的社交场合,要以轻松休闲娱乐为主,多聊兴趣爱好话题,如果别人追着你问,那么打哈哈就好。中国怎么样?蛮好的啊。中国跟美国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还可以,都住的习惯。你怎么看待台湾问题?我了解的不多呢不好意思哦。听说你们那的人都吃狗肉?哦是嘛?反正我是不吃的,周围也没见过谁吃,不太了解。听说你们坦克都开广场去了?这个,咱们初次见面就说这些,需要我反过来问候你祖国父母和全家女性亲人吗?
然后说完就悄悄离开,去找别的更有意思的人聊
说实话题主我真建议你换个社交圈子了,接触的都是些傻帽一样的老外,对别国基本尊重都没有,上来就捅人伤疤,这个跟外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说情商为负,而且不知道尊重人,面对第一次见面的外国同学当面就说人家国家丑闻的,能他妈是什么好鸟?
还是根据兴趣多找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吧,跟朋友私下里,你怎么批评祖国都可以,在公开场合跟一群不熟的老外吹,也难怪你的同胞们不开心
不要跟初次见面或者不熟的人聊政治,民族,文化,性向,宗教等话题,我以为都是基本常识了,这个跟爱国不爱国没任何关系,只是虚伪的社交生活中基本的自保技巧罢了,因为聊敏感话题,说不定就得罪谁了。但是按照题主的描述,看来大傻逼真不少,全世界人民都有病!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恶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扫以下二维码,欢迎加入
语言不好只能聊这种没办法。
留学生来答题喽~
留学生在国外当着外国人面对国内的弊端大讲特讲,以及留学生听到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讨论我国的短处的时候会感到敏感与不适,并不是题主遭遇的这样的孤例,我周边就有很多这类的现象。我的回答里主要说两点,一是我认为一些中国留学生会对评论中国短处敏感的原因,二是我是怎么处理和外国人聊到中国这个问题的。一、为什么一些中国留学生会敏感呢?
我认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不自信。
首先,不论是“无畏深刻批判国内阴暗面”,还是“听到别的同学说自己国家‘坏话’感到不适甚至深以为耻”的同学,都是对这一话题比较敏感,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平时和自己本国的同学聊天,谈到地沟油,大家哈哈哈一笑,骂骂管食品的,调侃一下天天吃地摊的键盘斗士,甚至有时候涉及一点地域攻击,大家都能其乐融融。那么为什么题主的情景就敏感了呢?原因是有外国人在。 于是我开始妄自揣测同学们的心态了。国内的舆论环境给我们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一种自卑:发达国家的人民生活在蓝天白云氏王目田之下,他们赚的比我们多,吃的比我们贵,但是缺因为一些我们也不坚定的原因,对我们有偏见,甚至不友好。比如WG,比如腐败,比如问题食品,比如医患纠纷,比如氏王目田。由于我们对发达国家的不了解,我们会默认这些国家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而我们见到了他们,就像乡下人见到城里人,第一个念头就是尊严上的自我保护:请不要看不起我。如果你不认同,那么试想,一个比中国贫穷弱小的国家来的人,向你打听你们在毒菜专制下吃地沟油什么看法的时候,你会不自在吗?我会哈哈大笑。于是产生了两种心态。
一种是进行过多的解释。可能是:在你揭我短之前我先说出来;也可能是:你肯定对我们有误解和偏见,我要来纠正他。这种心态更进一步可能会变成:我先说出来,和国内的阴暗面划清界限,向你证明我是有正常判断力的,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平等、正常交谈的。当我话多,我一定会总结,我是不是心虚、自卑了?理由参见我上面举的例子。 第二种是回避。我知道心虚,我知道解释不清楚,那我就不说了。但是你,对,就是那个你,我好不容易藏起来的短处,你拿出来秀什么优越?你以为你说出来你就优越了?瞧你那德行。。。也许这就是那个“中国留学生会”同学的心态吧?二、那么我是怎么处理的呢?
好吧,我也不装老鸟了,我出国没两天,但是和ABC,美国人都聊过这些事情,刚开始也是上面两种心态,后来调整了一下,舒服了很多。
首先要破除不自信。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啊!现代化才半个多世纪啊!有问题咋了?有问题就丢人了?就像小明比小明矮了一大截,小明就不打篮球了?小明比小明文笔差一点,小明就不写小说了?问题是拿来处理的,不是拿来找自信和秀优越的。2、不要显得自己什么都懂,不懂装懂。在国内不care 就很坦然承认I don"t really care since... 一点都不丢人啊。。。3、摆正心态,我是和人家聊天去了,谈话内容要为双方的愉悦服务,解释多了对方也烦。美佬每天怎么调侃奥黑,我们怎么调侃罗老师,就怎么聊嘛。。。比如“你们没有氏王目田啊,zf是不是很毒菜,很腐败啊。”
我实话实说啊:“I don"t really care as long as I can get a good job and make money~”"你们对少数民族和宗教问题是不是不妥当啊。"我实话实说啊:“Yeah, maybe they should learn how the federal government guard the rights of African-Americans, Mexicans, and Indians.”“WG。。。”我怎么想我就怎么说啊:“Just like McCarthyism, crazy people in crazy times...”“台湾。。。。”我一点假话都没有啊:“We don"t care since it has never been a problem.”还有啥敏感的?想不起来了。一般来说这种话题一句话就结束了,除非对方是来故意找茬的,那你一开始就没有和他愉快聊天或者说服他的可能性,何必浪费口水?或者就当练口语了,吵架多好玩,哈哈。P.S. 不过上面哪些敏感问题吧,我见到的美国人其实也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爱聊food, hobby, culture这类的轻松的话题。反而是我国某宝岛某特区的同胞和我聊这方面比较多。。。不过大家都很有修养,都能将明白道理。
其实最后总结一下,就是你是在聊天,你平时怎么聊,这里就怎么聊,你没有肩负什么祖国的荣誉、包袱以及解释的任务,你只是来上学、玩乐的,作为你自己。很多外国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有多大,可惜的是很多海外华人也没意识到中国有多大。
5月左右偶遇一某臭名昭著的报纸的编辑,张嘴中国房地产崩盘,闭嘴海里权力斗争,来个结论是中国已是强弩之末。对同行的日本人极尽献媚之能事,完了,日本人问我中国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糟糕。
我回答:“她20年都没回去过中国,你觉得她的话有多少可信度?“日本人听了之后订机票去上海旅游去了。在谈及自己身边的社会现象的时候用”中国“代替,是一种很肤浅的表现。960万平方公里,将近14亿人口,普通人穷及一生恐怕都难以走遍每一个城市乡镇,数不清的文化风俗方言习惯。岂是能够用”在中国,如何如何如何“、“中国人如何如何”、“中国的情况是如何如何”来准确形容的?
很多湖南人爱吃辣,不代表很多山东人也爱吃辣;北上广房价高到难以接受,不等于所有城市房价也高到难以接受;你居住的城市贪官多,不代表我居住的城市就没有好官。一个东北人跑到福建,怕是连方言都听不懂,又何谈了解?
至于”中国有地沟油,台湾不是也有塑化剂和馊水油嘛!“之类的借口,倒是应该放一放。国情是很难用来比较的,即使比较,也不能去比较究竟谁更糟糕。
最后,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投入太多精力,不是一件好事。当年的日本留学生试举两例。
第一,在京都立命馆大学交换留学项目待过半年。只有1次一个东南亚人问过,大概是劣质鞋的问题。 我的回答是,又,很少。第二,2012年吧,钓鱼岛冲突引发国内打砸抢。日本媒体报道的不亦乐乎。
在全是日本人的课上,我稍微解释了一下:我们大部分人认为那些人是愚昧的暴徒,所做的是违法的暴行,警察也会给他们惩戒。不足,人有,国家也有。但出于爱护的讨论和出于嫌弃的嘲讽,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留学生需要有一个觉悟,或者说只要出国了就要想到:自己代表着中国。这种事情,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别只说坏的。虽然确实有很多问题,外国人也乐意通过中国人来了解他感兴趣却并不了解的中国。实事求是的说缺点,但总也有点儿正面的东西可以中和下,或者讲讲原因之类的。这样也才是一个全面的中国,这样聊天也才更有价值。和人聊天,听完段子大为惊叹之后,还能有个原来如此的收获,显然更高级,你自己不招黑,别人也了解的更全面。
我总觉得社会问题的基础是人本身。政府和国家也不是具备行为能力的实体,最终承担责任的始终是政府和国家里的一个个人。地沟油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如果说地沟油是国家的问题和污点,也是说这个国家存在一群不法商贩通过极端恶劣的手段谋取私利。考虑到粮油产品一般出口量不算大,这些地沟油也就集中坑同胞了。这帮人不仅败坏中国人整体的声誉,还会损害同胞的实际利益,我就不很理解那些劝说不要自曝家丑的人怎么想的,我的家人不会这么对我吧?但我也怀疑受到这种制度和文化熏陶的中国人都有点问题,很显然国内大家凑一块演变出的特殊国情深深影响了国人的行事风格,且不说中国的出境游客在全球各地留下的光辉形象,因为这,上海拟推旅游黑名单制度 在外行为不端或难再出境,就算是海外常驻华人也常常形成一个封闭的、喜欢抱团的、缺乏透明度的另类社会,如果说因为语言文化的障碍,移民国家的少数族裔都倾向于形成内部社群这也无可厚非,另类在于华人社会在行事方式层面上总会炮制一套远远低于当地法治社会标准的Chinese way。题主后来自己的补充答案里有提到这是个国际学生大爬梯,与其讲述千万里外的社会问题,不如就以身边的华人世界作为互通有无的话题吧,相信料也很多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还是举几个例子吧,其实我觉得即便从未出过国也会见怪不怪。我本人在袋鼠国留学,华人移民史绵延一个半世纪,新兴移民潮至今不衰,所以Chinese way一直以强健的形态存在着,其他国家不了解,不过可以供大家参考比较。先说教育吧,我从小就非常厌恶国内的教育环境,因为在那些努力的背后基本上我只能看到短视、功利、犬儒甚至反智,直到读研来国外大学我才真正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和学术的严肃性。然后这时你依然会发现学校厕所门上中文传单“Essay代写”,街上电线杆上强调“专业团队”,微博推送保证“100%包过”,广告文案赫然打出“良心”和“诚信”。题主可以问问劝你的那位本地中国学生会代表举办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帮这类代写生意打过广告拿过赞助,又或者其他国家有没有这么颇具规模的代写市场,在文化内部得到公然的认可和推广。多谢他们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在拉低留学生整体水准的第一线。然后就是大家最爱的中餐馆里永远找不到POS机,老板当然也不会费心在结算时想起自己应该交税这种讨厌的事情咯。如果说坑当地政府也算是一种心向祖国,那么招来中国学生做临时工,一般每小时8刀就能打发,要知道澳洲这边法定全国性的最低时薪金额:
The national minimum wage is currently $16.87 per hour or $640.90 per 38 hour week (before tax).
这里P个S:米国的基准时薪只有$7.25(2014 minimum wage, state by state),不好意思啊,Down Under就是这么富~╮(╯﹏╰)╭上次在OzBargain看到有人讨论起这种cash in hand jobs,本地人都以为这仅仅是为了逃税,下面才有人点破大多数人其实是seriously underpaid。
另外就是租房问题,这大概是留学生最易碰壁被坑,drama最多的方面。本地规定是,租房所交的押金(bond)必须在Tenency Agreement注明,并上交由Fair Trading代为保管,在租期结束后直接放还租户。然而华人出租房子基本不会上缴押金,留在自己手里方便到时候克扣。很多留学生不知道这一点,租房也不签合同,甚至连收据都不要,被讹诈押金时也不知道去找什么仲裁机构。我自己刚来澳洲也遇到被同胞坑押金(1200刀)的情况,本来口头答应好搬家之后就退还回来,凭着同胞间朴素的互信我也觉得并无大碍,但是对方突然归国失联个把月,邮件联系到以后开始扯皮说我应该负担没招到新租客损失的房租,我当时一下六神无主到处诉苦,心里是觉得完了7000多块是要不回来了(计算损失的时候我一般换算成呵呵人民币),当时还准备和男票一起找律师,但是感觉我俩都凑不出钱交律师费。还好一个ABC朋友告诉我应该试试CTTT(现在改成NCAT了),就是专门解决这类民事纠纷的仲裁庭,只花了30刀在网上填了表,因为电邮收据一类证据挺齐全还稍微安心一点。期间对方来电使出威逼利诱讨价还价一类伎俩,我也就是提醒对方出庭时间,等一个月后真要出庭了,对方来了一个短信口气软软地说“今天有事不出庭了下午就把钱打给你”,再加了一句“以后还是朋友”。在此前我的确认为如果缺乏高明的交际手腕,也至少得表现得老于世故才能在汹涌人海中有些许自信,但是因为有这样的法制措施,就觉得完全没必要去逼自己学习八面玲珑的技巧了。(骚瑞跑太偏)说来说去,我还是觉得中国人的社会底部问题是缺乏法制观念,没感情又要讲人情,人都累死了(骚瑞已经拉不回来了)。
参考资料Service NSW:Lodge a Rental Bond
NCAT Consumer and Commercial Division?
讲述个人感受,是正常的。使用全称描绘一个社会或民族或国家,往往是会误导人的。使用全称只适合有意识的自嘲,而题主例子中更像是认真讨论社会问题。批评自己国家、社会的问题不等于抹黑,当然自嘲更不等于抹黑。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国外,也曾总是试图向外国友人灌输自己对许多中国问题的看法。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读书太少,才会轻妄地以为自己读懂了中国。时刻保持谦虚,不要因为自己来自某地、也不要因为自己身处他乡,就以为自己必然比别人知道更多。题主具体是在什么样的场合用什么的语气对社会现象作出评价?如果真是“酒吧闲聊”的话,请参考 @Chris Xia的答案。真心建议,(这不是批评答主,)如果谈话的外国友人没有那么认真的兴趣、身边又有不太友好的同胞,还是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吧。
这是我的一点小故事。
去美国读书时,和中国同学住房东家,有一天吃饭时房东突然问“你们怎么看待西藏问题?为什么你们不给西藏独立,也不给独立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呢?”我当时想用教科书上“自古以来”“西藏落后要改进“的观点来反驳房东,但是想了想“好像房东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呢”,就只是回答了“Actually you know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is specific issue,but I do believe that it"s actually a conflict of interest rather than only religion or country.(实际上对这个具体的问题我不是很了解,但我觉得这个可能更是一个利益冲突而不仅是宗教或者国家的问题。)"
那个中国同学听到我这个回复,就在旁边有点甩脸子了,然后开始跟房东科普教科书上的东西。我就没说什么。
后来我发现学校中国同学(白人学校,仅5个中国学生。。。)跟我挺疏远的,也曾经集体指责我”她就是一个不爱国的人“”你知道学校藏独分子势力那么强,我们为了告诉他们西藏的真相花了多少心力吗?你怎么可以说你不了解这个事情?“"你还有底线吗?”我在中国人的圈子里,真的变成了挺不受欢迎的那个人。
但是我是个性子很倔的人,好死不死,那年爆发了“王千源在洛杉矶传递火炬现场支持藏独事件”。我在校内(人人网)上转载了王千源在华尔街日报上一篇文章,自己加了一句评论:如果王千源只是做一个中立立场的调停人的话,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当时日记下面,认识不认识的朋友,真是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第一次知道我有那么多这么愤怒的朋友。我不知道为什么遇到藏独问题中国人就要跳起来和我打,我问美国人”阿拉斯加想要独立,你们怎么看“,问俄国人”克里米亚想要独立,你们怎么看“,问英格兰人”苏格兰想要独立,你们怎么看“,大家更多是一副”哎呀这个问题很复杂, 但是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因为。。。如果不。。。或者会。。。"的平和态度。政治而已呀,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作为被统治者,还要彼此跳起来打?
没有外国人觉得我讨论这个是不礼貌的,就算是不太熟的人。因为,这个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已。一个饭桌上topic而已。
王千源这个事情,我现在放一句更大胆的话:就算她真的支持藏独,我也不会去人肉她家人,砸她家窗子,逼她搬宿舍,吓得她父母逃到新疆。我可能会问“王千源小姐,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如果中国学生因为自己和外国人讨论中国的阴暗面而疏远不理解自己的话,不要争,因为没有用。但是下次还是不要在他们面前谈起了,因为社交礼仪里有一个礼貌,叫做”尽量不要做不让别人不高兴的事。“
你要守礼貌。但是,你没有错。
PS:其实刚被中国学生圈疏远时,不明就里,真的很莫名很委屈;后来知道为什么之后,就觉得“唉,这样啊,那就没有办法,也没有办法解释,只能不做朋友了”。就当没有缘分吧,不用强求。
和大家分享一点看知乎评论的心得:如果别人骂的有道理,就算再粗俗,也可以礼貌的回复(不好意思/您说的有理/我的确是初学者。。。),对方也会变得有礼貌;如果没有道理——”我呀,不想把自己降到和你一样的层次“/”这种问题,解释也没什么用。“
不要高估了知乎用户的礼貌。题主啊,地沟油英文怎么说。
我觉得这样挺正常的,虽然我除了几个外教和留学生就没见过几个外国人,但是到外地学习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会问到你的家乡,一种只是无聊问一下,几分钟就换另一个话题了,如果是这种的话,扯什么地沟油,扯什么工资保障制度,别人会很不耐烦的。但如果别人的确很感兴趣,那说说也到无妨。在我的经验,任何国家的人在跟外国友人聊起自己祖国的时候,大都会持一种抱怨的态度,这无可厚非,像中国人来说,跟老外抱怨地沟油,抱怨国人不守信,房价高低这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也经常这么做,只要不是过分夸张,那就大节无亏,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把祖国夸得完美无比,反而会给人以更差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是在一些民族立场方面的问题上去附和外国人的观点,比如支持这独那独之类的分裂势力,比如支持XX功XX闪电之类的政治邪教,比如与外国的各种领土争端中支持外国一方,那就是无可原谅了。
既然你的同学都不喜欢你的谈论,那么你所谈论的究竟是以上哪一种呢?题主虽然说得是实话,但我不会交你这样的朋友。而且你的谈话有引导性,有种为了继续快乐的聊下去,找自黑这个方法赢得谈话气氛。
正确的聊天方式
“你吃的习惯吗。”
“还好,我的胃很包容。”错误的聊天方式
“你吃的习惯吗。”
“还好,中国有地沟油。”====
正确的聊天方式
“你对工资满意吗。”
“我不会介意涨工资的。”错误的聊天方式
“你对工资满意吗。”
“还好,比中国强多了。”这就是明显引导性的谈话,你真不是故意的?人家问你的私人感受,你引向了哪里?
这么跟你说吧,老外出于礼貌问你私人生活的问题,而你却句句引申反讽到国家上,才导致其他中国留学生反感你这种行为,题主同学用不着来寻求知音,这种钓鱼行为适可而止吧这个问题和国别无关,问题在于人际交往要避免鸡同鸭讲。一个大学教授,从事国际关系,政治学研究的,你和他讨论政治不会招致反感也能收获很多。一个普通美国女大学生,肯定喜欢名人八卦,美剧,旅游美食等话题。如果对谈话者的身份没有区分了解,说一些话很容易得到一些不好的反馈,并不是什么爱国不爱国,而是人家不关心,没兴趣,也不知道怎么接下去这个话题。老一辈人在搭讪的时候都喜欢问对方家几口人,排行第几,再看看手,打扮,能把交谈者性格修养摸个八九不离十。这些经验到了现代也是一样的。到了酒吧就是应该谈些有趣的话题。我去酒吧背着书包被老外调侃,如果我正色的来一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估计会把人吓跑把。说话看对象,看场景,懂点幽默挺好。对于老外来说,谈谈风土人情什么的就够了
关于海外华人说话,陈寅恪老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出国就像再嫁的寡妇,不可多说前夫的好,也不可多说前夫的不好”
一如既往地,
下面的答案分成了两拨根本没有在讨论同一个话题的群体,一边认为题主是第一次这么做,就被『中国学生会』迫害,是个失去言论自由的受害者;一边认为题主是国外很常见的那种以黑中国为乐,跪舔洋大人的煞比留学生;有意思么?你们讨论的基础都没有统一,煞有其事地讨论什么呢?不过就现有的信息分析,1、我认为那个『热血青年』情感上可以理解,因为毕竟那种煞比留学生他想必也见过不少了,他就认为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但确实他可以用更好的说话方式的,总之情商不高。2、题主呢,不用我多说,上面很多精彩的回答,简单一句:情商有点低;3、那些外国人呢,『老子躺着也中枪,只是出于礼貌问一问,谁想听你叨逼叨这些事情。』叼政府是老外喜闻乐见的聊天话题之一啊,有什么不正常?
当年吉拉德刚把陆克文赶下去的时候,我跟澳洲本地人聊,问他喜欢陆克文还是喜欢吉拉德?
他说:“They are the same. Gillard is just another Kevin Rudd without penis!”你觉得他算不算给自己国家抹黑?
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承认都不敢承认还改善个屁!其实我也很讨厌出去抹黑祖国迎合歪国人口味的做法 但是这个祖国经常给我们抹黑 我是信奉不问不说问到如实回答 于是出去参加聊天扯淡大会 有人想到中国旅游问我吃东西安全不安全 我就提醒它们吃路边摊要做好心理准备 说到环境污染他们问我中国怎么样 我也说了西部还有很多山清水秀的地方 也说北方大面积雾霾 那两天哈尔滨好像神马烧煤烧的遮天蔽日BBC都报了 问我们对西藏怎么看 我说我作为一个隔西藏三四千公里的东部人民其实没啥看法 还会问医疗教育等等等等 我只是中国十几亿人当中的一个 只说我自己的感知 又不是客观真理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 你不说人家又不是就不知道 矫情自饰更招人厌恶 况且就算留学僧抹黑祖国 歪国人就听凭这么偏颇的一面之词 难道不是它们图森破sometimes拿衣服 干嘛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一句话 怪我咯?
推薦閱讀:
※被人威脅包養怎麼辦?
※台灣四歲小女孩被割頭謀殺、怎樣評價「台灣五年三殺童案卻永不叛死刑」?
※現在社會這麼亂,為什麼反而沒有嚴打了?新時期的亂有別於過去?
※如何看待「人類每天吃動物的情況下,呼籲建立動物保護法是一種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