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否完整地表達思維?

我們用語言來進行交流,實質上是想把我們的想法傳遞給別人,那麼我們怎麼保證語言這套工具能完整無誤地把信息傳遞出去呢?這裡假設我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語言能力。比如在線性代數中,我們可以知道在由幾個基向量張成的一個空間中,任意一個向量都可以由這幾個基向量線性組合得到。這裡基向量就是語言。


理想的完整是不可能的。但是語言的正常使用是可能的。

證明這種不可能的論證至少有兩個,一個是 Quine 關於翻譯不確定性的論證,另一個是 Wittgenstein 關於語義懷疑論的論證。這兩個論證不僅僅攻擊了理想的完整表達,甚至可以說是攻擊了語言本身,因此,需要一些額外的說明來確保這些論證僅僅攻擊的是理想的語言表達,而日常語言本身還是可能的。

先從 Quine 說起。Quine 關於翻譯的不確定性的論證其實在中英文對應之間就能體現出來了,我們對於「殭屍」和「Zombie」,「吸血鬼」和「Vampire」,「獨角獸」和「Unicorn」,「龍」和「Dragon」這些辭彙之間的對應關係其實僅僅是一種表層相似的關係,很多具體的地方是有差異的,我們很有可能根據表層的相似性,將不同的東西聯繫在一起。當然,這並不是 Quine 對於翻譯不確定性的舉例。關於翻譯不確定的論斷是:

我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準確地翻譯了對方語言中的一個辭彙,雖然隨著語言接觸面的擴大,一些錯誤的翻譯會被排除掉,但是原則上還是可能存在很多別的解釋。

我們永遠都不能確定無疑地知道土著口中的「gavagai」是什麼意思。翻譯的模糊性(不確定性、模稜兩可性,ambiguity)是不可能被消除的。雖然我們可能受到自己語言的限制,認為這裡的解釋只有一種情況,但是原則上還有一些我們想不到的可能性存在於未知的可能世界中,因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確定翻譯是確定無疑的。

既然翻譯是不確定的,那麼我們來考慮一下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別人使用語言的時候,實際上是讓別人來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這個過程其實是和翻譯類似的:尋找翻譯的過程就是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當然,Wittgenstein 反對這種說法,他認為這個地方的類比是不能成立的,學一門外語和學第一門語言有著本質上的區別。[1] 但是這裡的懷疑論論證依然存在:既然我們不能確定中文和英文之間的翻譯是完全能夠給對應上的,那麼憑什麼我的中文做為一種語言,和你的中文就是一樣的東西呢?我們之間不也有一個翻譯的過程么?我將你說的東西,按照我的方式去理解,這種理解的過程就是翻譯的過程,為什麼這個過程一定是一個完美對應的翻譯呢?沒有人能保證這一點。

接下來是 Wittgenstein。語義懷疑論參這個回答。再複述一遍是這樣:我們對於一個詞的含義如果必須要依賴於這個詞的解釋的話,那麼我們就會陷入這樣的循環:我們的解釋中使用的每個詞的含義都依賴於更進一步的解釋,因此,原則上我們對於一個語言系統可以有無數套各自融貫的解釋。這樣就使得我們的語言並不是唯一的。

可以看出 Quine 的論證和 Wittgenstein 的懷疑論是非常相似的。但是 Wittgenstein 本身並不堅守這個觀點,Quine 應該也不堅守這個觀點。他們會給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Wittgenstein 肯定會認為,「準確無誤」或者「完整無誤」,說到底,是一個哲學家才會用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哪要求什麼準確無誤啊,你給我找錢的零頭我可以無所謂不要了,排隊排得再好也不會精確到微米級別,人類認知能力不能區分的東西有很多,這種很多就導致了我們達不到鑽牛角尖的哲學家所要要求的那種準確無誤。另一方面,語言雖然不是絕對確定的,但是的確有一個大體上穩定的框架,這種框架基於人類行為的 empirical regularity,這是一個假設,也應該是一個經驗事實:

只要是正常的小孩,無論性別無論種族,只要被相同的方式教,就會在被教育的方面有類似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語言和數學方面。

語言的客觀性並不依存於一個字典般的解釋,因為解釋實際上是靠不住的。客觀性實際存在於這個語言所處的社會的文化、習俗的整體中。同時,這又被 empirical regularity 這種客觀事實所保障。

Quine 的具體解決方案我不記得了,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整體翻譯。對於個別辭彙的翻譯雖然可能有翻譯上的問題,但是如果要一個整體都出現偏差,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當然,更為有效的方法可能還是要訴諸前面的 empirical regularity:雖然原則上一個人在某個地方的理解出現偏差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我們認為人類的行為模式具有 empirical regularity,那麼我們就很難想像他在每個辭彙的理解都出現了偏差,並且這種偏差還不會妨礙他和別人的交流(即,這個偏差是整體上融貫的)。這從概率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小的。

這也即是人類能夠使用語言交流的原因。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語言本身的文化色彩,以及,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中翻譯出現偏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雖然這種偏差原則上是可以糾正的,但是我們並不能夠確定我們能夠糾正一切偏差。

另外,既然是說思維,我就已經假定了我們談論的內容是概念(conception)而不是印象(impression),畢竟任何語言都沒有辦法交流私人的經驗。

[1] 具體來說是這樣的衝突,某個階段的 Russell 認為,每個人一出生之後就有一套自己的 mental language,或者,private language,而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將語言翻譯成 mental language 的過程。這種說法看上去被 Wittgenstein 的私人語言論證徹底反駁了,因為私人語言是不可能的概念。但是實際上,如果 Wittgenstein 反對的僅僅是原則上的私人語言,那麼這種情況並沒有被徹底駁倒:我在學習語言之前,可以首先創造一套屬於自己的語言,然後再將日常語言翻譯為這一套語言。這套屬於自己的語言並不是原則上私人的,而僅僅是恰好由我發明而因此只有我一個人使用罷了。


題主的問題里有幾個概念要辨析下,「思想」(thought)、「想法」(ideas)和「信息」(information),這些是交流傳遞的內容,但內容有客觀和主觀之分,主觀的內容是我們難以向他人傳達的,如ideas或representations,它們是外物刺激在我們心靈上留下的影象,一定程度上每個人不同,就算兩個人對同一對象的主觀表象相似,兩者也決然不同,當然維特根斯坦會將之作為私人語言而加以拋棄。而思維,更確切的是思維內容,即思想,在弗雷格看來是客觀的,比如畢達哥拉斯定理,雖然每個人對此定理的感受、獲知此定理的過程不同(主觀的),但每個人對其的思考似乎是有一個客觀共享的部分存在(客觀不等於現實存在),弗雷格對應於表達式和語句,分別稱此部分為涵義(sense)和思想(thought),只有客觀的東西才是向所有人展開的,才是能在主體間可交流的。而信息則是對客觀內容的一種度量。題主的問題里還隱藏著一重區分,即「表達」和「交流」的區分,一切思想都是可表達的嗎?我們沒有語言能進行思考嗎?這只是在個人習語層面考慮。進一步的問題是,可表達的思想(或已經處於言語表達狀態的思想)一定是可交流的嗎?(自己能不能製造出只有自己看懂的私人語言符號)。這些都是預備性的大問題,觀題主的意思,問題中的「表達」實際上是「用語言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交流。我們因而可以把問題限定為,我們能否利用語言工具完整無誤地把思想(命題、信息等客觀之物)傳遞給其他人?我們只能傳遞能傳遞出去的東西。這裡我們又要區分不同的語言工具,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人工語言(如一階邏輯語言)的創立和改進就是因為自然語言不僅不能完成上述目的,還會加以阻礙。綜上,用語言一定不能完整無誤地傳遞我們的想法、表象(主觀的),但精緻化的人工語言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較為完整地傳遞語句語義的客觀部分。當然,這個結論是有爭議的,因為有些人對意義的客觀性抱有懷疑,以及對「客觀的」此詞本身的含義有著不同的意見。


待補


我們自以為知之甚多的事物的背後,無不潛伏著等量的未知因素。

所謂理解,通常不過是誤解的總合。

——《斯普特尼克戀人》 村上春樹

語言很難完整地表達思維,前者只能算作是後者的載體,而並非是後者的構成因子。況且,思維或感受,原本就是難以充分被形容的東西。

即使是雙方都熟練掌握語言能力,可以做到語言表述準確到位、信息接收正確完整的情況之下。使用語言的人的真實動機、溝通意願、著重點、急迫程度、內容的專業性,與其接收者的主觀認識、知識儲備、思維習慣相疊加,必然也會生出許多歧義。若再遇上跨文化、跨語言的情形,則思維方式的差異和語言轉化的誤差更是會加深誤解。

所以,語言的效率取決於使用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兩人的認知、學識與經驗越接近,通過語言傳達思維的效果就越好。


可以,鍛煉表達能力即可。

參考:

為什麼我們無法直接描述我們的感受? - 歪鉤的回答

我們創造語言的前輩是非常務實的,他們在實事求是的原則上創造了語言。

可是,這些原則好像不符合某些人的需求,他們希望脫離現實去描敘,認為語言無法表達他們的思想。其實他們或者他們的思想來源,是宗教信仰者。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想,描述神,服務於宗教統治利益。然而謊言終究是謊言,假的就不會成真。

當你用語言如實描述這個世界的時候,語言是足夠表達思想的,具體看你的表達能力了。

當你用語言欺騙這個世界的時候,語言無法表達你的思想,因為你需要的是謊言,去蒙蔽他人的心。


能夠說是語言,就不是語言,所以才能叫做語言。


語言有邊疆,思想無止境。

故有禪,不可說。


這個問題有意思

這是兩個問題

1、自己的語言能否把自己的思維表達清楚

我認可維特根斯坦的的觀點

維特根斯坦的理論是 語言的邊界就是思維的邊界 思維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

當我們思考的時候難道不是用語言作為載體的嗎? 我們不能思維的東西,就可以當它不存在。

2、語言能否將自己的思維不失真的傳遞給接受者

這個我認為不可能不失真,總有一些細微的區別是不可翻譯的。

舉例:這個旗子是紅色的,我們都看到了,我們的觀點彼此認可。言語沒有矛盾,但是我思維中的紅總是區別於你思維中的紅,因為我們的視覺能力是不同的,這個微小的差異是不能通過語言被對方感知到的。


20世紀 50年代,研究肢體語言的先鋒人物阿爾伯特·麥拉賓發現:一條信息所產生的全部影響力中7%來自於語言 (僅指文字),38%來自於聲音 (其中包括語音、音調以及其他聲音),剩下的55%則全部來自於無聲的肢體語言;人類學家雷·博威斯特 (Ray Birdwhistell) 發現,在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中,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量在總信息量中所佔的份額還不到35%,剩下的超過65%的信息都是通過非語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孔子在《繫辭傳》裡面說過:「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書寫出來的文章難以表達盡想說出的言論,嘴巴講出來的話難以盡表達內心的心意。如果人和人之間能通過言語就能明白無誤的傳遞心聲,那一定是大同的社會。

題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信息傳遞中,語言並不是唯一的變數,語氣,語調,肢體語言,所處的環境,信息發送人的精神狀態,信息接受人的精神狀態,這些都會對信息的傳遞造成影響。


誤差老大了。

你看到了車禍發生的過程,然後向警察描述。你說再多,警察腦子中也無法還原你描述的場景。

女人的語言表達能應該是很強的。但你看她們在碰面地點背對背卻找不到對方的場景。最後真不如直接發張圖片來的快捷。

語言其實真的看蒼白。


舉倆個例子吧。

第一、

我在空中胡亂畫了一個複雜的圖形,但是我的記憶能力很強,於是我立刻就把這個圖形給記住了。

可是,我如何通過語言的方式來準確的把這個圖形表達出來呢?

於是,這個時候就需要藉助其他工具了。

比如數字公式、圖像等。

語言是傳遞信息的工具之一,但是語言是尤其局限性的。

第二、

要知道,人的思維與感受是有密切關聯的。

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理性的人,我記得休謨曾經有過這麼一句話:理性是感性的奴隸。

而如果我們接觸過心理治療的話,會觀察到所謂絕對理性的人可以說是不存在的。所謂理性指的是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一種態度。作為一個人是無法擺脫自身的感性的。(這個感性裡面包含了慾望、情感、感受等)

所以說,語言不僅僅是為了傳遞信息,也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情緒的。

但是,辭彙相對於感受而言,過於頻繁。僅僅拿憤怒這種情緒來舉例,我們會發現每個人的每次憤怒都是不一樣的。而在這方面語言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而繪畫、音樂、詩歌、甚至舞蹈、上山當和尚等都是我們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

所以,僅僅憑藉文字來傳遞信息,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這樣的表達途徑過於單一了。

自然也可以理解為,無法完整的表達思維。


答案是不能。

借用信息學的一些概念:

自然語言是串聯的並且線性的信息載體。這類似於計算機裡面的字元串。

而人腦思維方式不止包括了高度邏輯化了的線性語言思維,也包括了高度並行化了的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是經常很難用線性語言表達的。

事實上這也非常好證明:在語言出現之前,脊椎動物都已經具有識別環境的能力,這種能力尤其在靈長目身上是很強大的,可認為已經到思維的高度上了。

人腦的神經細胞之結構,也證明了這點。神經細胞是高度並行的組織,人類因此而具有了非常強大的圖像識別能力。這些能力,都是不適合線性語言百表達的。


這我不知道你在糾結什麼,如果語言可以完整的表達思想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將少了很多矛盾。你不見隨著人類的眼界越來越寬廣,一個詞已經擁有越來越多的意思了嗎?這個就是有限和無限的矛盾。語言就算是再多,它也存在一個實際的數。但是思想是沒有邊界的,他擁有和空間時間一樣的無限性。


對於不可言說之物必須保持沉默-----維特根斯坦


不可能,因為語言具有「共識性」,也就是大家(至少幾個人)都知道的東西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包括這些東西的不同組合)。

其實一些簡單的事物也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比如「喪子之痛」,如果沒有經歷過,就對其完全沒有理解。大多數人對這個概念的認識,就是:「我知道那個人體會過『喪子之痛』,並且這種感覺很難過,或許和失戀(別的什麼)的感覺差不多」這樣的概念。

所以嚴格上來講,如果沒有體會過,大多數思維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可能完全通過語言表現出來。這樣說來,體會過這種思維(情感)的人越少,其他人對其理解就越淺薄,越陌生的思維就越難以用語言表示,而熟悉的思維概念也無法用語言準確地傳達。


語言不等於事實,也不真實,甚至相去甚遠。它是對想表達的事物的一團臨摹,而且每個人的臨摹能力也參差不齊。聽別人說話多在意表情動作情緒這些更不易被控制的本能行為,而不是陷入言辭的洪流中無法自拔。疏離寡淡也許更能明心見性。網路社交的弊端是不是也在於此,看不到感受不到動作表情語氣聲調,只有乾巴巴的文字和用力過猛的各種表情,套路來得太容易,甚至都不需要演技。文字好多時候也是東拼西湊拾人牙慧,輕而易舉就把自己包裝成一個還不錯的人。


語言信息損失量較高

無損的神經脈衝信號最好


交流時,最重要的是腦補~

思維方式很重要,能起到腦補方向一致性~


不能,這是accounting theory里behaviour research中protocol analysis的內容,也就是verbalise your thought, it has several criticisms,

先看定義

這是advantages

然後disadvantages


語言只是思維的抽象,因而無法窮盡思維。思維是無限維度的,而語言只有一個維度。


語言不能完整地表達思維,語言是一種工具,但凡工具都有其局限性。大體上有兩種語言,一種是已經意識形態化的語言,所謂意識形態化,這類語言有具體所指,不容許任何人隨意解釋,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對這類語言的理解已經達成共識,比如數學相關的概念;另一種是尚未或者根本不可能意識形態化的語言,比如情感相關的概念,以及政治和哲學相關的概念,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這類概念並沒有在廣泛範圍內達成共識,兩個人在這一領域內進行交流,如果他們的意識形態不同,對雙方來講,語言沒有完整表達他們各自的思想。簡要來說,所謂完整表達思想是讓被接收信息的人能理解其所想,如果不同的人對同一詞語的理解不同,這個目的就很難實現。


不能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窮人式的思維?
怎麼讓大腦停止運動??腦袋總是不停的思考判斷總結,大腦停不下來休息,很累!
狗的思維或者說動物的思維是不是專註於當下,如果是,能否引用這種思維模式,用到人的身上。?
「百無一用是書生」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矛盾嗎?為什麼?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思維能力特彆強的人?他們有哪些獨特的思考方法?

TAG:哲學 | 語言哲學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