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時總是給自己找借口逃避退縮怎麼辦?
之前看過一片關於自我障礙(self-handicapping)的文章。在這裡大概說下。首先我們先認識下這種病!這真的是病!而且我們很多人都有!!====================================
所謂自我妨礙,是指一個人在面臨某種重要的任務時,為了避免表現不佳帶來負面影響,故意採取行動來為自己製造障礙。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伯格拉斯(Steven Berglas)和瓊斯(Edward E. Jones)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首次展現了這種現象的存在。他們將大學生隨機分入兩組,讓他們完成智力測驗,其中一組的問題難度根據被試的回答情況作調整,使其能答對大多數問題,另一組則大部分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隨後,兩組被試都被告知,他們得到了「到目前為止最高的分數之一」。這種操作會使前一組被試的成功看起來是由自身決定的,後一組的成功則看起來是運氣造成的。
接下來,研究人員告訴被試,他們將接受第二組測驗,這一次計分將更嚴格(隱含的涵義是,不太可能再憑運氣取得成功),而在此之前,他們可以從兩種藥物中選擇一種服用,其中一種可以提高智力測驗的表現,另一種則會降低表現。結果顯示,「偶然成功」組的被試相比於「真實成功」組,更傾向於選擇服用降低表現的藥物;換句話說,他們認為此前的成功來自於偶然因素,自己在接下來很有可能遭遇失敗,於是便選擇主動為自己接下來的表現製造障礙。
在伯格拉斯和瓊斯的實驗中,自我妨礙行為主要出現在男性被試身上,不過後來的研究表明,女性同樣會有類似的行為傾向,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學業考試、體育比賽還是商業領域,只要涉及到評價性的任務,都能觀察到自我妨礙行為的存在。在這些情境中,正常的思路似乎應該是全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但是總能看到一些人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干擾自己的表現,如刻意不盡全力、拖延,乃至飲酒、藥物濫用。
===========
為什麼自我妨礙者要故意和自己過不去?他們真正恐懼的,其實是一種想像中的歸因困境:也許是因為缺乏長期基礎(例如平時就沒好好學習),也許是因為趕鴨子上架(例如被硬拉去參加一項競爭激烈的比賽),他們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失敗。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應該如何解釋呢?大多數人不太願意將失敗歸結為自身原因,於是他們便故意製造出一些外部障礙,這樣,當失敗不可避免地到來時,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其歸結到外部因素上。
在自我妨礙行為的背後,存在著兩方面的動機考慮。一個是自我保護:將失敗歸結為自身能力不足,會威脅到自我形象,而維護積極的自我形象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需求;對失敗做外部歸因,可以保護自尊,讓我們感覺好受些。另一個動機是印象管理:我們希望保存顏面,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不希望別人將我們的失敗歸結為能力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自我妨礙也是一種操縱給他人留下的印象的策略。
===============
那麼,自我妨礙真能達到上述效果嗎?從現有的研究證據來看,自我妨礙確實能帶來一些短期的好處,但這些好處並不能抵消其負面影響。在自我保護方面,自我妨礙確實可以緩衝失敗帶來的消極影響,讓人在經歷失敗後自我感覺好一些;不過,要想完全欺騙自己是很難的,大部分自我妨礙者心裡其實也清楚,所謂的外部因素不過是一種借口,他們也會使用「懶惰」、「沒出息」之類的詞來描述自己。在印象管理方面,有研究表明,對於自我妨礙者的失敗,旁觀者確實更少將其歸結為內部能力的因素;但是,如果被問及是否願意與自我妨礙者合作,更多的人卻會給出否定的回答[5]——無論能力高低,一個情願主動給自己製造障礙的人,都是不太令人放心的。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習慣性的自我妨礙是一種不良的行為模式,這樣的人健康水平更差,更不幸福,負面情緒癥狀更多。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這種傾向,可以嘗試更加積極主動地直面問題,並轉變心態,將失敗視為獲得反饋信息、改進未來表現的契機——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而想像中的努力只能用來自我麻醉。
本文共計3406字,建議閱讀7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上結論】一件事情有沒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同樣是由於「不知道有什麼用」,有些人就會選擇先做了再說,而另一些人則會選擇根本不去做;
對於所有隻思考不行動的人來說,「做這件事沒有用」,都是一個用來偷懶的借口;
- 「實踐者」的思維模式是:做了總比不做好。這是一種以行動為導向的邏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初高中的朋友圈裡,我是碩果僅存的還在上學的人。我絕大多數的好朋友,本科畢業後就開始工作了。聚餐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問我一個問題:「我最近挺閑的,想學點東西,你說我學點什麼好呢?」
剛開始,我十分熱情的向他們推薦:學外語、學編程、學寫作、學演講等等。聚餐後,我還列出了書單以及很適合他們的網課一併發給了過去。過了一段時間,我跟好友們再次聊起之前立志要學的那些東西時,他們會說「誒呀,我仔細想了想,學這些雖然東西挺好的,但對我沒什麼用呀。」
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當你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情時,總會有人問:「你做這個事情有什麼用呢?」或者還會有人出於好心阻攔你:「做這個沒有用,還浪費時間,別做了!」就算你沒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公之於眾,想必自己心裡也會犯嘀咕:做這個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
1.我的故事
一件事情有沒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我本科學的專業是通信工程,是一個純的不能再純的工科。工科專業的同學都知道,在讀研的時候,導師最看重的是本科期間的「科研經歷」。如果「科研經歷」很豐富,導師就會非常欣賞你,最終將你收歸名下。而江湖傳聞,「社會工作經歷」非但對讀研沒有正向作用,反倒會起副作用。這是因為老師覺得你將來讀研期間會去做別的,不會集中精力做科研。
上大學之前,我便決定畢業後一定要讀研。因此,大學期間我最重視的就是學習成績,想要爭取到保研資格。臨近大一暑假時,我計劃趁著假期提前跟著學校的導師做一做科研項目,為將來的保研做一做準備。
沒成想即將放假時,輔導員找我談話,跟我講學校組織了一個社會實踐活動,要去寧夏省固原市西吉縣做支教,學院準備推薦我去參加該活動。
我的直覺反應是拒絕這個事情,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我準備保研,想在這個假期提升下自己的科研能力;二是因為我比較抗拒陌生的環境,每當我加入到一個新團體中我都會本能的感到害怕,這種害怕的感覺讓我很不爽。
輔導員看出了我的猶豫,讓我給父母打個電話商量一下。我告訴父母,我覺得去支教這個事情對我將來的發展沒有什麼用。但父母不這麼看,他們認為我假期在學校一個月的時間也學不到什麼;況且人總是要多一點閱歷,所以還是去支教吧。
父母之命難違,我帶著十分不情願的心情加入了這個組織,踏上了前往寧夏省固原市西吉縣的支教之旅。學校為了磨練我們的意志,準備讓我們坐硬座去。我查了一下,從長春到西吉,需要坐四十多個小時的硬座。我的心情是崩潰的,心中一直在尋找一個合理由退出這次對我將來讀研一點用都沒有的活動。但直到上車前我也沒想出來…
經歷了40多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便到了固原市的西吉縣,開始了支教生活。
來之前,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說大部分的支教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無法在短時間內傳遞給孩子系統的知識,反倒把他們在放假時集中到一起,耽誤他們個人的時間,只不過是給志願者團體作秀用的。這段話說的有理有據,邏輯縝密,我對它深信不疑,從內心深處對於這次支教的意義產生了懷疑。
但是,正像我開始時候所說的:一件事情有沒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當我深入西部正式支教後,我敢斷定說「支教毫無意義」這句話的人一定沒有去支教過。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支教除了講述課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帶給他們外界的信息,帶給他們希望,帶給他們全新的思想。
在西吉中學,我們發現了該校的教學樓外觀很是漂亮,頗具現代化氣息。但是一走進教室,便會發現教室中的桌椅均十分破舊。真可謂是徒有其表,外強中乾。誠然,西部大開發讓很多地方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這就像是西吉中學的教學樓一樣,只不過外表光鮮。而人們心中的桌椅,才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地方。
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設置了很多針對性的課程,讓他們了解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明了了未來努力的方向。從西吉返程前,有一個學生來給我們送行。他告訴我們說他本來已經放棄考大學了,但是聽了我們的課後又重新燃起了考大學的信心和希望。
聽完他的話後,我突然感覺這次支教比我假期待在實驗室搞科研有用得多。如果說,待在實驗室可以讓我的學術背景提升一下,那這次支教活動提升的便是我的「社會責任感」。
以前聽到「社會責任感」,覺得這幾個字特別虛,特沒用。經歷支教後,我意識到了自己思維上的問題:對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體驗過的感覺是沒有資格往下評判的。
我從來沒有支教過,為什麼看了一兩篇別人的帖子後,就會認為「支教沒有用」呢?我從來沒有讀過研,也沒有聽過任何導師說「社會工作經歷」沒有用,為什麼就會認為只有「科研經歷」才值得追求呢?
更神奇的是,在大三保研的時候,我的導師在面試我的時候沒有問我任何學術上的問題,我們聊天的內容全是支教、做公益等社會活動經歷。我雖然沒有向他求證過,但我想正是因為我的這些經歷,才堅定了他收我為徒的決心。
無論如何,如果沒有經歷過支教,我一輩子都會認為「有著豐富的社會活動經歷」對於工科類的研究生申請只會起到副作用。從而因為「做這些對保研沒有用」,放棄很多可以嘗試的事情。
一件事情有沒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2.兩種人
對所有尚未做一個事情的人來說,答案不是「有用」或者是「沒用」,而應該是:「不知道」。
未來是無法預測的,因此「做一件事情有什麼用」,估計沒人知道(此處我們討論的不是物理學的客觀規律,請不要用從20樓層跳下去一定會摔死來反駁我)。但同樣是由於「不知道有什麼用」,有些人就會選擇先做了再說,而另一些人則會選擇根本不去做。
選擇「根本不去做」的人的數量遠遠超過「先做了再說」的人的數量。人與人之間會產生差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這個世界的確有一些事情沒有用,但不同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治病一樣,有的治療方案對一個人有效果,有的人則沒有效果。因此,只有「做過這件事」的人才有評判一件事有沒有用。
弔詭的是,擔心做一件事情沒有用從而不做的人,應該是處於時間非常緊湊、浪費不起一分一秒的狀態才對。
事實上,因為「不知道有什麼用」而放棄的人,往往很閑。
「做這個沒什麼用」,曾經是我拿來應付父母、老師的利器。我高中學的是理科,因此從高一開始我便再也沒聽過地理、歷史、政治這三門課程,當父母問及我原因的時候,我的回答往往是:「學這些有什麼用呢?考試又不考。」
但是上這幾門課的時候,我也沒有拿不聽講的時間去學習考試要考的科目,而是在看小說。
對於我來說,「做這件事沒有用」,就是一個用來偷懶的借口。
對於所有隻思考不行動的人來說,「做這件事沒有用」,都是一個用來偷懶的借口。
相信我,絕大多數人的時間利用率,遠沒有到達需要捨棄一些東西的程度。
3.實踐者
很多人覺得大學裡的課程實用性不強,實際生活中用不到。但如果你細心體會,很多大學裡學習的內容,即便不能得到直接應用,自己也可以通過這段學習經歷,打磨自己的學習能力,本質上也是可以最終幫到自己的。
- 同樣是由於「不知道有什麼用」,有些人就會選擇先做了再說,而另一些人則會選擇根本不去做。
我們可以稱呼「先做了再說」的人為「實踐者」。
之前,不知道這件事會取得什麼樣的結果。但他們堅信,做了總比不做好,早晚用得上。
因為「實踐者」做得多,所以收穫的多,應用的多,他們就更堅信「先做了再說」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一個正反饋,能力越來越強大。
「實踐者」在做一件事
當你立志成為「實踐者」開始積極行動的時候,很容易遭到周圍圈子的誤解,周圍人會對你突然的進取心感到畏懼。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打消你行動的想法。比如說風涼話、團結其他人排斥你。
此時默默地學習,是最正確的學習姿勢;不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與注意力在別人的看法上,是最划算的做法。等有一天,你的進步讓他們都看得到,就沒人說那些風涼話了,他們會轉移目標,因為對他們來說,你根本不是一個好目標。
最後,如果你還是沒理解成為一名「實踐者」的好處,請看下面這句話:
- 我告訴你什麼,你就去做。因為以你現在的能力,根本無法理解這麼做的好處。
4.知識總結
今天的知識要點如下:
一件事情有沒有用,只有做完了才知道;
同樣是由於「不知道有什麼用」,有些人就會選擇先做了再說,而另一些人則會選擇根本不去做;
對於所有隻思考不行動的人來說,「做這件事沒有用」,都是一個用來偷懶的借口;
- 「實踐者」的思維模式是:做了總比不做好。這是一種以行動為導向的邏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廣告】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或搜索「五分鐘成長學堂」即可關注
http://weixin.qq.com/r/A0WnvwTE-1mArUDc9xAR (二維碼自動識別)
Sometimes struggles are exactly what we need in our life. If we were to go through our life without any obstacles, we would be crippled. We would not be as strong as what we could have been. Give every opportunity a chance, leave no room for regrets.
我不清楚這是一種什麼心理狀態,不過這種狀態一直深深影響著我,讓我經常在各種消極情緒中煎熬,讓我的人生現狀與理想狀態越來越遠,自信心也逐漸被侵蝕。
就像樓上說的自我妨礙的概念和試驗拓展一樣,遇到困難就逃避的狀況就像一個心魔,每每面對這個心魔,總是以落敗收場,以麻痹作尾。難道真的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如果單獨把「困難」抽離出來分析,遇到困難其實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1、遇到困難,不要去臆想它有多麼難,多麼無法克服,而是去考慮如何做能克服困難,然後就針對性的去做;2、在做的時候,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做好的!」也許將以前兩條綜合起來去運用對一部分人就會慢慢見效。
最後,請告訴自己:不要遇到困難就把它無限放大,不要輕易讓自己放棄!因為困難是什麼,困難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天花板,試問,還沒往上跳,還沒伸出手臂去夠,就認為自己夠不著是不是太傻了!
推薦閱讀:
※如何委婉地叫朋友還錢?
※為什麼人生這麼艱難?
※與人交流笨拙,常常被忽視或孤立怎麼辦?
※謝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得到很多鼓勵,會好起來的?
TAG: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