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人的口碑怎麼樣?


對」城市「與」人「的評價成反比,就很奇怪。

比如:問起上海這座城市怎麼樣?乾淨,有秩序,商業環境好,安全,精緻,balabalabala

問起這裡的人怎麼樣?不幹凈,不守秩序,沒有信用,暴力惹事,粗俗,balabalabala

城市的口碑和人的口碑對不上,就很奇怪,如果這座城市的人真如那麼多人講的那麼糟糕甚至處於中國整體水平之下,那這座城市包括環境 氛圍 人文 在內的各種東東,又怎麼可能走在前列呢?

A到B家裡做客,A把B的家誇讚了一番,漂亮,整齊,乾淨。然後對B說:但你是個懶散邋遢不修邊幅的人。 B:...

」上海人的差口碑「是他們的擋箭牌和遮羞布

上海那麼多外來人口,保持著自己的習慣,自己的方言,自己對這裡的不滿,提意見,寫信上訪,要求戶口要求上學要求醫療要求這要求那。甚至在他們的家鄉本來沒有的,到了上海也要求本地政府給予他們和本地市民一樣的待遇。甚至本著」照顧「的理由優先於本地人。還能以此為道德綁架的枷鎖,扣上歧視排外的帽子。外來者能在異鄉言論自由且輿論主導,該賺錢賺錢,該幹嘛幹嘛,沒被坑沒被搶的,這不是海納百川是什麼?

來到這座城市的人們,在地鐵車廂能夠公然談論著上海人如何糟糕,能在公共場合對著講上海話的陌生人說」請講中國話「,公交車推廣上海話報站時被鋪天蓋地的投訴。在上海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不合自己心意,」上海人「三個字就能成為完全的理由去抨擊和不滿。然後大家還覺得很有道理。。。?什麼鬼

我覺得上海人挺好的,但為什麼上海人的口碑差?因為」詆毀上海人的口碑「已經成了某些人的擋箭牌or遮羞布。

無論你做什麼不好的事情,被發現或制止後,都能把事件的重心轉移到」被上海人歧視了「上面,然後大家關注的就不是你做了什麼?做的對不對?而是TMD」上海人又歧視別人了「


取匿,感覺有些人思路挺有意思

既然你要繼續說這種無聊的話,那我就指出你邏輯上的問題,我文章第一句話就說了我代表我自己不代表別人,我為我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為其他人的行為負責,題目問的是別人對上海人的評價,我說的是我作為上海人遇到的人和事,你要說上海人對待知青的事情請你自己開篇去說,與我無關,我原文通篇與知青無關,也與後文你想表達的對錯無關,發生在自己身上事情,就事論事,我既沒有強行把對加在別人和自己身上也沒有強行把錯加在別人和自己身上,最後你有一個巨大的邏輯錯誤,上海人對待上海的返鄉知青是好是壞那是上海人與上海人的事情,我雖然一點點都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但是你舉的例子和你想表達的東西也沒有一點關係。最底下一句這種低級的挑釁我只能判斷你是在以噁心人為樂,請你好自為之,並且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下為原文利益相關:身份證310打頭

一個人代表不了幾千萬人,談談自己的感受

出國之前在上海生活20年,現在一半多倫多一半上海,小學時候不怎麼接觸外界不知道,初中之後班主任是北方人,我感受到些許文化衝擊,只是知道了一些語言上的不同,糾正了我的普通話,很感謝這個老師,她也在幾乎全是上海老師的學校里得到應有的尊重,到高中接觸到了更多非上海戶籍的學生和老師,想跟我們玩到一塊兒的都融入了,不高興一起high的也沒有被歧視,真正覺得奇怪是我出國之後…

一個某地小哥第一次見面問我是哪裡的,我回答上海

「你們上海人啊,排外的很…」

我的內心是:喵喵喵喵?

「聽說你們上海blablablabla…」

我跟你第一天見面,第一句話你就跟我說這個?呵呵?我欺負你了?先不說我排不排外,你跟我第一次見面什麼話都沒說就給我貼標籤你對我有基本的尊重么?

之後有一個某直轄市姑娘一天突然跑過來說借記卡被凍結了,又是聖誕期間弄起來很麻煩,沒錢吃飯,我想不能見死不救,ATM取了50加幣,兩個月之後一點動靜都沒有,就只好去要,之後就有了上海人真小氣50加幣這點錢都追著討的佳話……呵呵話說我真不覺得50加幣是小數目…

還是這個人,跟我說:「你們上海人小氣的要死,就知道錢,我上次過年去一個親戚的朋友家玩,連紅包都不給我,小心眼么不是?」(因為印象深刻所以幾乎肯定是原話)

我回答:「你認識這家人?」

「不認識,第一次去。」

我當時的內心是:汪汪汪汪?

「那人家沒什麼理由給你紅包啊,也不知道你要去…過年去朋友家哪裡來紅包,親戚才給吧?」

「過年紅包就是討個口彩,100~200又不是很多錢,大家開開心心熱熱鬧(nāo)鬧(nāo)給兩個紅包怎麼著了?你們上海人就是小心眼…」

喵喵喵喵喵?

總之上海人就是排外小心眼了吧…我也不是很懂


上海人是我遇到素質最好的中國人。

大多數人不佔別人便宜,也不讓別人佔便宜。認理,願意花時間把道理理順,然後再談事,少有反悔,少有耍賴。矜持,自愛,精緻。


上海人在外省市或者新上海人中的口碑極差。

在許多人的眼裡上海人幾乎是一個「主動裝逼、優越感強、沒事找事、惹是生非、自以為是、臭不要臉、軟弱無能、膽小怕事、害怕老婆、沒有常識、崇洋媚外、斤斤計較、推卸責任、總被打臉、素質低下、愛佔便宜、矯情、顯擺、摳門、滑稽、可笑、冷漠、媽寶、娘炮、慫、而且對上海和國家沒什麼貢獻、貪占外地人功勞」的群體。

在上海,你碰到人,不是很熟,想緩解尷尬,怎麼辦?

諷刺、嘲諷上海人吧,十有八九在對上海人的認識上,全國人民都會有共識,可以增加感情,緩解尷尬,找到話題,神清氣爽。

讓全國人民那麼團結的事情不多也不少,一起嘲笑上海人就是其中之一。

肯定有人會反問我,你這樣說就是為了洗上海人嗎,難道上海人不是嗎?別洗地了好嗎?

上海人當然是,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嘛,為什麼其他人沒被這樣評價?肯定是上海人自己的毛病嘛。

上海人幾乎是全國各方面素質最差,人最壞的一個群體了。原因,我也不知道,我覺得上海人不可能那麼差,但是普遍的評價的確差不多都在我說的那堆東西里,估計是歷史的巧合吧。

ps.一個習慣了上海人糟糕輿論的,上海本地土著農民(上海地區的本地土著≠上海人,兩回事)

pps.上海未來,我不看好,北京和深圳政策更好,潛力和發展效率都高於上海,覺得想來上海發展的朋友可以考慮去深圳和北京,創業環境較好,金融、科創等行業發展也快,人說普通話的也多,所謂的歧視和排外也可能更少。而且上海政府年年上交的財政超多,留下來自己發展的錢比北京深圳差很多,辦什麼活動國家都不怎麼出錢,多半是上海自己掏錢,例如世博會,像北京就沒這個情況,國家還是會給錢幫忙的。上海勢必沒辦法全力發展,與其呆上海不如去更有前景的城市,過去可能屬於上海,未來屬於北京和深圳。


上海2300萬人口,其中60%都是流動人口,但凡上海有什麼都是上海人怎麼怎麼差我也是醉了,一般來說大多數上海人喜歡各歸各,不要來煩我不也不會來煩你,不過呢當中某些上了年紀的上海人素質真的差(比如開車很喜歡併線插進來啦,嘴裡不乾不淨罵娘的,基本集中在50多歲-60歲左右),說到很排外,那倒不見得,畢竟現在有錢高學歷的非上海人太多了,你守規矩有素質有實力到哪裡都受人尊敬,做個地鐵撒潑搶位置全國人民誰會喜歡你?


你來了我的家鄉,我住的城市

卻喜歡按照你的習慣來做事

在地鐵上讓孩子大小便也好

在醫院和辦事處亂插隊也好

偷偷讓朋友搬進租的房也好

因為是你的習慣,我無權過問和指責

我一旦指責,你就可以給我扣排外的大帽子

即使吃在這裡住在這裡

你也可以指著鼻子罵我

甚至能說出讓我的長輩們搬出上海

老不死的不要佔著資源

把更多資源讓給你們享用這種話

本人大學剛畢業

講真,我喜歡和乾淨整潔素質高的外地同學交朋友

也承認有些阿姨大媽輩的女性非常不講理咄咄逼人

我不指望所有人能理解上海人的苦衷

也不指望所有的指責和辱罵能全消失

只希望有些人不要恩將仇報

在上海打著工賺著錢

還要在公共場合講上海的不是

---------------------------------

這兩年在上海坐公交地鐵

經常是整個車廂都是聽不懂的語言

感覺不像是在自己的家鄉

後來還聽說有人大罵公交的上海話報站

真的氣憤至極

我們海納百川

你們卻反客為主

本來小時候是個挺博愛挺寬容的人

現在也逐漸開始理解老一輩的提醒和警示了

以後希望能找一個上海女生組成家庭

和孩子一起在家裡講上海話

教他精明而不小氣

寬容而不縱容的待人處事之道

--------------------------------

再補一件小事

大學裡和上海室友聊天,在外地同學在場情況下,從不用上海話交流,除非是教那個室友說上海話

現在在腐國留學,室友和同學很多四川的,聊天基本都用四川話(雖然我聽得懂一部分)

要拿說方言的事作為黑點的話

我也不知道誰更排外一點了。。。

(沒有黑四川的意思,舉反例而已)


就本身而言,我覺得排外是有正確性的!而且是有合理性的!

俗話說,入鄉隨俗,到一個地方就守一個地方的規矩,你不守規矩,當地自然就會排擠你,逼你守規矩,當然你也可以離開。

適當的排外是一種淘汰機制,我以前並不排外

但當我老婆要生孩子去建卡,發現那些從不建卡直接沖產房的外來產婦,我深刻感到排外是有必要的


最早接受西方的契約精神並且付諸於實踐的上海人顯得跟內地有點格格不入,因此名聲不是很好。舉個不恰當的比喻:日本人在中國名聲怎麼樣?而事實上日本人的素質在世界上都有目共睹,作為發達國家但犯罪率一直在下降。各種看不起日本人的中國人,在日本的外國人犯罪率排名上,卻一直是蟬聯冠軍。


愛佔便宜的人碰到厲害角色占不到便宜了,當然要罵對方」自私「啦。

上海人不喜歡佔人便宜,也不喜歡讓人佔便宜,講的是」大家各歸各「,讓那些愛佔便宜的人情何以堪? 口碑怎麼樣可想而知。

話又說回來,口碑算神馬玩意兒?


被全國人民黑出翔

但是誰都喜歡和上海人做事。

不扯皮,不佔別人便宜。

說話算話,有契約精神。


看到一些對上海比較不滿的答案啊。。作為一個上海人自然是認為上海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了,上海人是全世界最好的人。只想說,喜歡上海就來,不喜歡就走嘛。這種見仁見智的答案本來就不好說。


有那麼一些上海女人,有精緻溫婉的,有精緻優雅的,有精緻甜嗲的,有精緻大氣的,從十六歲到六十歲都稱得上同齡人里談吐合宜妝容得體處事有細節有大局,想得開混得開。對著男朋友能撒嬌能zuo也能給面子給甜頭。有很多沒有男朋友,因為太挑了。

嗯,這些女人的父輩祖輩大多也來自江浙滬。這些女人要花很多時間心思和錢才有可能追到手,但她們值得。


上海的社會環境還不能算是現代法制社會,但中國除了香港和台灣,上海是最接近現代法制社會的地方(深圳、杭州也不錯)。

上海人整體也有比較良好的契約精神和法制觀念,這個在講求關係至上、潛規則的傳統美德的國度,往往顯得格格不入,不討人喜歡。

不過,黑上海人,本來就是一個大眾娛樂項目,政治正確。特別是黑上海男人,斤斤計較,小雞肚腸,勢利眼,猥瑣。這個應該就是上海男人在全國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了。

就像北方男人標榜自己的男人味,豪爽、仗義、兄弟比女人重要,這個也是典型的印象。

但是,提這個問題,有點傻(嗶),真的。


單說口碑,在上海之外的地方,上海人口碑自然是不好的,就跟在河南以外的地方河南人口碑都很差是一個道理。

所以,這口碑有啥意義呢?隨便你說上海人多麼差,上海在大多數領域完勝中國其他省市。就醬。

利益相關:上海女婿。


以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說上海,發在人人

人人網,中國領先的實名制SNS社交網路。加入人人網,找到老同學,結識新朋友。

就我個人體驗來談,我覺得上海人有西方人的契約精神和獨立意識。

就是說在這隻要東西齊全,辦事就利索。只要付了錢,得到的服務就特別好。只要你付出了勞動,就一定有相應的回報。

不像我家鄉,人情關係搞不清。

我覺得這是上海人最好的地方。


作為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外地人,只說說我的整體印象。另外我所說的上海人很可能包括上海本地人,落戶的外地人和常住的外地人,因為僅憑外表無法區別,並且,對一個常住外地人口達到40%左右的國際化大都市,區別起來也沒有意義。

1. 相對其他地區,上海人更守規矩講信用,不輕易承諾但承諾的儘力做到,也就是某些答案說的契約精神。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較真;

2. 做事謹慎細心,你也可以理解為不大氣;

3. 講禮貌,謝謝、你好、再見等詞應用熟練;

4. 不愛拉幫結派稱兄道弟;

5. 計程車司機服務和態度國內一流;

6. 當街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的人相對較少;

7. 排外的現象很少但不是沒有,被討厭的外地人多半是因為不守規矩或者沒素質的行為


隨著中國現代化,上海人的口碑只會越來越好,因此更多中國人將會上海化。

所謂上海文化就是西方文化在中國社會的一種表現罷了,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香港社會文化更類似上海,這裡有西方契約精神,也有生活方式,情操各方面的影響。

所謂對上海人的誤解和不理解,其實更是中西文化衝突的表現,外地人對上海的褒貶其實就是內心世界對西方文化的看法的一種折射。


還是和你接觸的人有關,微博上面有各種排外的,一些底層的或者混的比較慘的會拿地域來說話而且跟團旅行的時候會大嗓門的說話,不過這樣的人不是很多;身邊的朋友不管是大學同學還是同事,都蠻仗義的,很多時候比其它地方的人更容易相處;兩個上海人如果有外地朋友在會主動切換普通話,其實我覺得他們自己說上海話也不錯;有強烈的排隊意識,遵守秩序,不喜歡佔小便宜,喜歡AA而且處事非常有禮貌,樂於分享,總之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


問題不是上海人怎麼樣,而是上海人口碑怎麼樣?

上海人口碑不好,總有一些外地同事對我說,你很好,一點不像上海人。

地域性的偏見是種歧視,歧視是相互性的。主要原因是資源的爭奪和文化的差異。不認為來自哪裡和素質有必然的關係。不過上海由於本身是移民等聚集起來的城市,文化意識建立不夠穩固。後來者會有取而代之的想法,竟然要取消上海話?這個和素質無關,這個是外來人員主動和本地人站在對立面上。看來是很難一起玩耍了。

一般來說,在上海融入度高的,對上海的評價較好。融入度低的負面評價會比較多。


好做朋友,不能做好朋友


推薦閱讀:

上海的大學排名應該是怎麼樣的?
怎麼看在上海「年輕男子籃球場猝死」新聞報道里,有上海人慶祝並辱罵 yp 該死?
為什麼上海人總是特別歧視外地人呢?
北京人和上海人都曾經被全國鄙視,但為什麼現在上海人的口碑越來越好,而北京人的名聲越來越更壞?
上海本地人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

TAG:上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