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戰鬥中,攻防雙方是如何組織戰鬥的?

希望可以聯繫實際戰例說明。


首先淺談攻守兩方的優勢:

攻方:

攻方最大優勢在於攻擊選擇上面,可在任意時間,地點展開任意形式進攻,而守方往往兵力較少,除了前期趁著對方立足未穩可能主動出擊之外,大多數的時間只能被動防守城池。

守方:

最大的優勢在於城牆,中世紀時,城牆已經變得十分考究。跺牆、女牆、雁耳、雙層、角樓、箭塔、牆釘等等不一而足,冷兵器時代無論攻城器械多麼先進,城牆始終是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接下來談先期準備:

作為進攻方,必須剷除城市周圍一切可以支援城內的據點。鄉村、驛道、援兵,這些都是進攻方在進攻之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另外必須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

作為防守方則必須準備足夠多的糧食以及武備,用以應對長期被困局面,同時要有堅守恆心。

閑話不說,下面具體來談: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征伐史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部攻防史,摧城拔寨歷來都是戰爭意圖當中最明晰的部分,例如樂毅伐齊,就被描述為連下齊國70餘城,然而攻城本身往往意味著極高的死亡率,故而孫子有云:「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先來談談攻城戰術,根據《墨子》一書記載,禽滑厘曾將當時主要的攻城方法總結為「臨、鉤、沖、梯、堙、水、穴、突、空洞、蟻傅、礮轀、軒車」共十二種,當然這些只停留在理論層面,放在戰術層面來講,實際戰法除了最基本的人海戰術,最常用的也就只有水攻,土攻,以及火攻。

人海戰術顧名思義,這裡掠過不表,,先來談談其餘三種戰法:

早在《孫子兵法?火攻》篇中就曾指出, 「以水佐攻者強」。因此對於進攻一方,只要條件允許,水攻可以納入優先考慮,歷史上的水攻數不勝數,尤以李自成攻開封為最,崇禎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第三次攻打開封,逾四個月,久攻不下,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潰北門入, 穿東南門出,注渦水,城中百萬戶皆沒」,從此開封變成了一座死城,直至二十年後,「洪流久徙,沉者復陸」,開封城才開始恢復了點兒生機。

水攻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因其毀滅性常常帶來風險,要對地勢,水利進行精準測量,否則反而殃及自身,例如1209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圍攻西夏中興府(今寧夏銀川)時,曾採用水攻辦法,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漲之機,引水淹城,後來城牆坍塌,決堤的河水四溢,蒙古軍隊反過來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因此相較而言,土攻更為流行。

土攻一般分為兩種方法:上天入地,上天即是在敵城外堆起土山,當土山高於城牆時則敵方動靜盡在我掌握中,時稱「高臨」之法。入地則是坑道作業,一來通入城內,二來破壞城牆。

火藥發明之前,火攻的戰術運用,最多是以火箭或火炮的形式進行輔助進攻。火箭是指用弓或弩發射縛有蒿茅、薪芻、膏油等易燃物,焚燒城樓上一切「可燔之物」;另一種則是用拋石機,將煙球、毒藥煙球等拋射到城中,其主要功效相當於現代戰場上的煙幕彈或毒氣彈。火藥應用因題目限定為冷兵器而略去。

接下來談攻城器械,此處將以中國史上最著名的汴梁攻防戰為例進行講解:

戰爭開始於1126年12月16日,交戰一方為完顏宗望所率金軍,另一方為宋廷。

當時的汴梁城由外城、里城和宮城三重組成,其中外城周長四十八里,城高四丈(約12.5米),城基寬五丈九尺(約18.4米)。此外,當時宋軍還配備有當時最先進、最強大、也是最全備的防護器械,牆厚城高,兵堅器利,可謂「固若金湯」。 金軍早前曾進行過一次攻擊,但因自身攻城器械落後,只得鎩羽而歸,這次則是有備而來,大膽啟用投降宋軍,不僅製造出了不遜宋軍的攻城器,工兵同樣也由經驗豐富的宋軍降兵充當。下面展示金兵的武庫:

  • 望樓,顧名思義用以高空偵察城內動向, 孫子云:「能臨敵變化者,謂之神。」 若要掌握第一手的戰場信息, 必須利用望樓查探軍情。

  • 疊橋,為了跨越汴梁城外寬大的護城河而建造,不過當時宋軍已經開始熟練利用火藥因此傳統渡河工具木質壕橋存活率低,因此,金軍因地制宜使用疊橋, 先是搜集木材捆紮成簡易木排,連成一體,浮於水面,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乾柴,一層葦席,最後用泥土鋪墊。這種疊橋取道的辦法不但成本經濟,搭建方便,而且抗打擊能力非常強,「矢石火炮不能入」。

  • 雲梯,由於攻城最常採用的是「蟻附」戰術(士兵爬上城牆,直接進行攻擊),因此士兵進行攀牆作業的雲梯也就顯得必不可少了。宋代雲梯最大的特點就是設計先進,機動性強防護性強。以當時被稱作「行天橋」的重型雲梯為例,用粗大的木頭製成車座,配以車軸木輪,便於移動,車座上架起的雲梯採用摺疊式,每段各長二丈(6.26 米),以轉軸相連接。作戰時乘員在車內以人力將雲梯推至預備攀登的地點,然後用車後的轆轤(絞車)將第二節梯放出,第二節摺疊梯的頂端設有鐵鉤,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於武裝乘員在高處「安全」展開進攻。此外,這個時期雲梯的防護性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頂端設有一段女牆,可以在與守城部隊短兵相接時提供簡單的防護,同時還在車體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乘員受傷。 而金人製造的雲梯,下層也設有用牛皮封護的「小龕」,其功用是「可置數人以掘城」。
  • 鵝車洞子 原名尖頭木驢,古稱「礮轀」,是一種有著堅固防護的攻城作業車,相當於古代的一種移動「木坦克」。 金軍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據《靖康紀聞》載,其車「下置車轉輪,上安巨木,狀似屋形,以生牛皮縵上裹以鐵葉」,此外,內部還特別添加了一層濕氈,從而更加堅固,「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還特別借鑒了宋軍當時挖掘地道的專用工程車輛「頭車」的戰術用法,把幾十輛洞子車「節次以續」,連在一起使用,可以說是在戰場上建立起一個個「活動掩體」,一條條「安全走廊」,從而最大限度上減少了士兵攻城時的傷亡率。

  • 拋石機,據《續資治通鑒》記載,金兵第二次攻打汴京前,宋軍曾有「砲五百餘座在郊外」未能撤入城中,後皆落入金軍之手,轉而成為攻城的利器,當時宋朝制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金軍當時還根據宋軍火器發達的特點,對砲架進行了特別加固,「四旁並用濕榆小椓密簇定,又用生皮並鐵葉裹定,鴟雞須火不能入」, 最令人感慨的是,金人不但將「師宋之長技以制宋」的軍事戰略貫徹得非常徹底,而且戰術理念也非常先進,採用了「飽和攻擊」的軍事手段, 當時金軍連續攻擊15天以後,汴梁城下壘積的砲石竟「高丈余」,每天被砲石直接擊中斃命的士兵「不下二三十人」,這在冷兵器時代,對於有著多重防禦措施的守城一方而言,已經是很高的傷亡率了。
  • 拾遺,另外根據冷兵器時代的常識,金軍可能還裝備了「木幔」。木幔是一種用於攻城用的機動式防護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戰具》記載:「以板為幔,立桔槔於四輪車上,懸幔逼城堞間,使矯捷者蟻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謂之『木幔』」。 除此之外,攻打城門時用的撞竿、兜竿之類

    ,也都是攻城必備的器械。

談了半天戰術好像沒談戰術組織,其實攻城那有什麼高明戰術,這是硬碰硬的較量,能用水攻用水攻,能用土攻用土攻,能用火攻用火攻(或者用風箏?XD),再者無外乎是火力壓制(拋石機,弩等),人海戰術利用器械逼近城下,蟻附戰術利用雲梯攻城,然後真刀真槍實幹。

下面來談守城:

這裡不談守軍主動出擊,只談如何抵禦攻城部隊,先來說說城池防禦

從軍事防禦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城池的構築,可謂布局精妙,機關重重。在高大的城牆頂部,築於外側的有連續凹凸的齒形矮牆,稱作雉堞,又稱垛牆,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風孔,用來保護牆體。內側矮牆稱為女牆,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護欄作用,防止士兵往來行走時跌下。此外,城牆內部也都修有環城馬路和登城道。

城牆每座城門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樓,這是城牆頂上精緻美觀的高層建築,平常登高瞭望,戰時主將坐陣指揮,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禦設施。而在高大的牆體外側,每隔一定距離,還會有凸出於牆體外側的一段,這就是馬面(又稱敵台、墩台、牆台)。平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兩種,因外觀狹長如馬面而得名。馬面的使用是為了與城牆互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它的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體外表面8~12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符合宋陳規《守城錄·守城機要》中的記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時代,這個距離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內。

為了增強馬面的防禦和戰爭能力,在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敵樓,既可以屯兵和嘹望,又可以儲藏武器,使城牆的防禦性能發展到最高點。戰時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築的特點,觀望敵人,觀察敵情,防止敵人迂迴城下攻城。又可以憑藉敵樓從正面及左右兩樓間三個方面的交叉火力,狙擊敵人,隨時點線相連,編織嚴密的高空火力網,是城牆防禦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城牆四角的角台,各建樓櫓一座,名為角樓。角樓的朝向與大牆呈135°角,樓的高度、體量介於城樓與敵樓之間,主要用以彌補守城死角即城牆拐角處的防禦薄弱環節,從而增強整座城牆的防禦能力。戰時,角樓內的守御者居高臨下,視野廣闊,可監控和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犯之敵。

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因此城池的設計者自然會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禦能力。規模小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弔橋,而大一些城池,則要設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門外小城 ,又叫月城,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瓮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 即便敵軍攻破了瓮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翁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瓮中捉鱉。《詩經·鄭風·出其東門》云:「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闉闍指的便是瓮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由城牆、城樓、護城河、馬面、敵樓、角樓、瓮城等組成的立體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戰國時期都已成熟定型,並一直持續到明清時代。

守城器械

《武經總要》云:「守城之道,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說,周密部署,積極防禦,方是王道。好在是中國古人善於總結和積累經驗,寫出許多流傳後世的城防「操作寶典」,並漸漸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裝備系統。

一類是阻滯實施。護城濠外,一般設有三四道人工障礙,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馬坑、拒馬槍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敵軍,特別是騎兵部隊近前。

蒺蔾有木蒺蔾和鐵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實外殼有堅硬的刺,古時作戰常常就地取材,將它收集後灑於敵軍必經之路,用以刺傷敵軍人馬腳部。鐵蒺蔾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樣的功能,不過更結實,並能循環使用。《墨子》一書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內要儲存外,在地道的進出口和門戶都應設置,以防止敵人偷襲。與鐵蒺藜相似的還有鐵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較淺的壕溝,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敵軍涉渡。

鹿角木是狀似鹿角的木料障礙物,分為樹枝類與樹榦類兩種,長達數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目的也主要是用於阻擋騎兵。有點像近現代戰爭中布防常用的鐵絲網。這種阻滯裝備,發明於漢代,三國時期魏軍曾大量的運用於守城。用來遲滯敵軍騎兵的行動還有陷馬坑,一般設置在敵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門的內外兩側,呈巨字形或亞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滿削尖並用火烤過的鹿角槍和竹籤,坑上以芻草或種草苗覆蓋,藉以欺敵。另外,還有一種稱為機橋的陷阱裝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溝上,平常與正常的便橋無異,但是有敵軍攻城時,則可將栝木取下,敵軍一踐踏橋面,橋就立刻翻覆。

另一類是防守武器。如果說這些阻滯設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線,那麼第二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防線自然是對付像螞蟻一樣密密麻麻攀爬攻城(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孫子云的蟻附)的城頭防守。其中應用最早,也是取多的防守武器應該是檑具。早在《 周禮·秋官·職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禦之具」的相關記載。

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釘上尖銳的逆須釘,然後通過重力投擲產生殺傷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還有磚檑和泥檑,主要是在城中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的木檑替代品,殺傷力自然會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發明了可重複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車腳檑和夜叉檑兩種,車腳檑是自城上立一個絞車,然後以車輪作為檑具,投擲後再以絞車收回。而夜叉檑(又稱留客住)的設計又要巧妙許多,在檑木的兩端裝有輪子,雖然同樣依靠城上的絞車施放,但因為極大地減了逆須釘和城牆摩擦時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戰效率要提高許多。

與擂具功能相類似還有一種稱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據《武經總要》記載,狼牙拍是在一塊長五尺(1.57米)、寬四尺五寸(1.41米)、厚三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釘滿五寸長,重六兩的狼牙鐵釘二千二百個,四面各裝上一刀刃,以加強殺傷力。敵軍攻城時,守城士兵用兩組繩子將拍面舉起與城牆垂直,待到敵軍攀爬到拍面下方時,突然放下,以產生最致命的殺傷力。而針對敵軍攻城用的轒輼(又稱木驢車,四輪車上立木架,蒙以牛皮,下可容10人,猶如古代木製裝甲車),守城士兵則會用一種稱為鐵撞木的武器進行破壞。鐵撞木是木身鐵首,鐵首由六個鐵鋒組成,每個鐵鋒長一尺(約30厘米),狀似一顆大狼牙鐵釘。通過巨大的撞擊力,破壞攻城車輛的頂部,然後再投擲以火箭,燃燒破壞。

針對攻城士兵的還有一款頗有意思的進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謂的「飛鉤」,又名「鐵鴞」。它是由一個鋒利的鐵鉤和一段長長的鐵鏈組成。因為攻城的敵軍士兵頭戴鐵盔,身穿鐵甲,往往行動不便,加上擔心矢石攻擊,不敢抬頭,所以守城軍士趁著機會,拋下飛鉤,鉤住盔甲,猶如釣魚一般,將敵軍半懸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擊。

此外,守城士兵還擁有其他種類敏多的單兵作戰武器,如拐突槍,抓槍、拐刃槍、叉竿等。考慮到守城戰的特殊性,這些守城武器與野戰武器大為不同,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長,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還需要特別設計,譬如一種叫剉子斧的武器,和一般「直柄直刀」的斧頭不同,而是採用「直柄橫刀」的方式,主要是用於鉤刺攻城人或鏟砍攀城人手。而單兵使用的防禦盾牌也有所不同。一般有木立牌和竹立牌之分,兩者型制相近,都是又高又大,並附有拐子(支撐架),以便士兵騰出手來,在盾牌後發起攻擊。與木立牌相比,竹立牌的防禦力更佳,它是將厚竹條用牛皮條編綴而成,甚至整個盾牌都會付上牛皮,特別堅固,在有敵情顧慮下,士兵巡視城牆或駐紮戰棚時,可以用它來防禦火炮火箭的襲擊。除卻這些制式裝備外,石灰、沙子、火油,甚至開水也都是必備的防守類攻擊武器,雖然殺傷力有限,但也能起到煙霧彈、燃燒彈、甚至毒氣彈的效力,以達到擾亂敵軍,掩護進攻的作用。

再一類是防護設施。因為攻城的軍隊除卻採用人海攻勢外,往往還會採用三種方式輔助進攻。一是石攻,二是火攻,三是土攻。石砲車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對城牆有著巨大的破壞力,針對此,守城部隊往往採用一種被稱作「累答」的防護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繩緊密編成細密的軟簾,表面塗泥漿層防火,然後懸掛於城樓、女牆、望樓外面,以防護牆垛不為飛石所破。

攻城部隊也常常利用砲車往城裡投擲燃燒彈,因此城牆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彆強調這一點,不厭其煩地強調「塗泥防火」和「多備水具」。大概他那個時代地下水淺(地下三尺即見水),容易打的緣故,他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備之需。到了宋代,城牆消防主要採用水袋的形式。《武經總要》要求一座城門必須配置兩具水袋。水袋是用牛馬雜畜的皮毛製成,一般可以貯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根中間打通,長約一丈的粗徑竹竿,權當消防水管。另外,當時還發明了一種能將水推壓噴洒的唧筒,遇到城上的城樓或戰棚失火,以三至五人為一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頗有效率。如果敵軍在在城下起火,則用一種用豬或牛的胞衣特製的水囊,投擲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燒物,守軍還會採用一種大型的麻搭(類似現代拖把)沾泥漿來滅火。

而攻城部隊最慣用的伎倆,則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隊防不勝防。不過,早在墨子時代,已經找到相應的破解之法。其具體方法是在城內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米)的洞穴,然後選擇耳力好的軍士待在洞中,然後取一個新的瓮蓋在洞頂,只要敵人在數百步(一步相當於1.57米)之內活動,在洞中的軍士就可以藉由聲音來判斷敵軍的方位,然後再利用風扇車迅速的將毒藥、濃煙或石灰粉吹向敵軍方向。同時也可以在敵方地道方向預鑿地道,兩旁橫向鑿洞,隱藏伏兵,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地洞中的敵軍一一殺死。

當然,在實際戰爭中,無論軍力,還是士氣,攻城一方往往處於強勢主動地位,守城一方必須因敵設防,機動靈活地將「守城術」加以創造性地運用,遇賊殺賊,見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勝利。

戰例來了:

發生在西魏大統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戰,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當時,東魏丞相高歡領重兵進攻西魏的玉壁城,晝夜不停,守城將領韋孝寬則隨機應變,竭力抗禦。東魏軍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臨下攻城,而韋孝寬則針鋒相對地加高城樓,並始終高於敵軍土山,同時多備戰具,展開積極防禦,終使東魏軍不能得逞,氣得東魏統帥高歡大叫:「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

遂後他改變攻城戰術,採用「孤虛法」,一邊集中兵力攻擊北城,晝夜不息,一邊在城南秘密挖掘10條地道。韋孝寬得知情報後,便命令守城兵士挖掘長溝,切斷東魏軍的地道,並派兵駐守,待東魏軍挖至深溝時,順手將其一一擒殺。此外,他還在溝外堆積木柴,備好火種,發現東魏軍在地道中潛伏,便將木柴塞進地道,投火燃燒,並藉助牛皮囊鼓風,烈火濃煙,把地道中的東魏士卒燒得是焦頭爛額,慘不忍睹。高歡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命人製造「攻車」,撞擊城牆,所到之處,莫不摧毀。韋孝寬見狀,採用以弱克剛的辦法,命人用布匹做成帳幔,然後隨其所向張開,攻車撞之,布受力懸空,衝擊力頓時消解乾淨,城牆絲毫無損。

韋孝寬是一名聰明的將軍,可高歡也非等閑之輩。他命東魏軍把乾燥的松枝、麻稈綁到長桿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燒帳幔,企圖連玉壁城樓一起焚毀。韋孝寬則隨機應變,命軍士把銳利的鉤刀綁到長桿上,等火桿攻擊時,即舉起鉤刀割之,把正點燃的松枝、麻稈全部割掉。屢敗屢戰的高歡也毫不氣餒,又轉用地道法,命攻城士兵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條,用木柱支撐,然後以油灌柱,放火燒斷木柱,使城牆崩塌。但韋孝寬早有準備,城牆崩塌處又及時用柵欄堵住,使東魏軍無法攻入城內。高歡率兵攻城50天,士卒傷亡7萬人,精疲力竭,用盡心計,仍未攻克,只好恨恨撤軍。

古代城防的重型武器

在守城戰中,作為遠射武器,除卻一般意義上的弓和弩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一種是巨型床弩。這種床弩為增加發射的力道,都是以複合弓來提供足夠的彈力。這些床弩的發射機制和個人型所使用的弩機不同,一般是以槌子來敲移「牙發」,使弦脫離,進而帶動弩箭。床弩一次發射數十箭,對於敵人的密集攻擊具有很大的傷害力。中國古代城池,基本都設有弩台,便是放置這種大型弩機用的。宋代時常用的三弓床子弩,張時需用士兵數十人架床,最遠可及三百步。

另一種便是炮車。火藥發明之前,所謂的「炮車」指的是投石車。《武經總要》曾提到:「凡炮,軍中之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投石器的原理很簡單,通過槓桿的作用,一邊置放炮石,一邊是由多條拽索組成,運行時,通過多個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發力,將另一端的炮石反彈出去。這些炮中大多數都以「梢」的數量作為名稱。「梢」是指炮桿的組成結構,若為一支炮桿則稱為單梢炮,五支則稱為五梢炮。複合組成的炮桿彈力較佳,容易將炮石投擲更遠處。單梢炮炮石一般有兩斤重,需要四十名拽手拉,可拋至50至80步(78.25-125.2米)遠。

後來陸續出現的炮身愈來愈大,性能也愈來愈佳。譬如七梢炮的炮石達90斤重,需要二百五十名拽手,最遠射程可達90步(140.85米)。不過,這個射程的數據有些存疑,以單梢炮射程為例,《武經總要》提到是50-80步,但在《襄陽守城錄》的實戰記錄中,卻可以達到250步(391.25米),相差三至五倍之多。也許是技術改進或者別的什麼緣故吧。不管如何,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石炮的威力已經相當可觀了。在釣魚城保衛戰中,宋軍的多梢炮曾經讓仰攻的蒙古軍吃了不少苦頭,大汗蒙哥就是被石炮砸死的。不過,按明正德《四川志·釣魚城記的記載,言其是「中炮風而死」的。所謂炮風,大約是受到炮擊的震動,跌倒中風後死亡。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見此炮發射時是何等驚天動地。

關於守城戰術,用句廢話總結一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配合地利,善用器械,不要讓他上牆,不要讓他進城。

答完發現有點跑題,但是念在查找資料,對無關內容作出刪減,並且有再創造的份上,還是提交答案好了,權當科普,歡迎摺疊,期待更好回答,不過我認為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哪有一成不變的戰鬥組織形式,不會真的有吧 ,O。O

主要參考資料:http://bbs.mountblade.com.cn/viewthread.php?tid=256771

http://duanzhanjiang.blshe.com/post/14374/579982


對於攻方:首先來說,進攻一座兵力,資源,城防沒有太大缺少的城池是下下之選,只有萬不得已才會選擇。如果不得不攻,第一是掃蕩城池周圍,並建立前進基地,打造攻城器械,然後就是攻城,這裡戰術很多比如壘土、地道、強攻等等,其實,從古到今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圍三厥一,圍點打援等等,攻城也要看你的戰役具體目標,可以是有準備的長期圍困,也有規定時間內的強攻。。

對於守方:守城最怕死守,電視上演的那種基本都是最後階段的事,派出一支機動兵力遊盪城外,保存自己的同時收集敵軍的情報,聯絡自己的後方,並偷襲敵軍後勤等等,在敵軍攻城時,派出軍隊以城牆為依靠,在城下於敵軍進行戰鬥,如果敵軍兵力不多,沒有4個門全堵上,不斷的派出機動兵力從其他地方隊敵軍側翼進行襲擾。實在最後一步了,就是死守城牆,編組輪換部隊並建立總預備隊。然後就是靠指揮官對守城的各種戰術的運用了


除非是攻方的實力太過強大而進行蟻附攻城,一般而言都是強行進攻城門.

在冷兵器時代,罕有勢均力敵的傷亡,當一支部隊的傷亡人數達到百分之十而不崩潰時,已經算是一支鐵軍了.所以攻方重要因素就是控制好攻城的士兵的傷亡比例.一但部隊發生潰敗則幾乎沒有幾人能存活,比如沙嶺,鎮江,大棱河,土木堡.

就明末奴酋皇太極的幾次在遼東攻城戰而言,他喜好前兩天詳攻而與第三四天開始發力. 一般守方在得知敵軍來臨前,會將城牆外圍的樹木和房屋一併燒毀,這樣攻城方需要耗費極大的物資和時間搜集攻城設備.從而容易被城中守軍殺出騷擾.

對於守方,堵城門也是一大重點,用大石堵死,則當敵軍敗退時沒有追擊的時機,而不堵,則需要大量的人命保護城門的外圍.這個主要看守方的意志力和城中的糧草.

由於攻城戰十分殘酷,所以城破之後的屠殺也是常常發生,還是明末為例,罕有韃軍破城後而不屠城的.不管是攻還是受,一般都不會在晚上進行,在那缺少維生素補充的年代,你周圍的同僚百分之七十都有夜盲症,妄圖在夜間收攏冷兵器部隊也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


遊戲是一種簡單模擬現實的實踐。

推薦玩玩《全面戰爭》之類的遊戲,玩完之後就簡單明白了~~不過想跟深入的了解戰略還需要多讀讀兵書,然後試著用用~~


我加一句 楊旭,見賢思齊,攢乾貨中! 說到的炮 實際上不僅僅是投石車 而是投擲炸彈的投石車 所以用砲這個字來代表,釣魚城 震死蒙古大汗確有其事 但是也是用的投擲炸彈的投石車——砲,被砲風所震 就是指被炸彈爆炸的衝擊波攻擊到了,砲這個字專門指的是 投擲炸彈的投石車


守方:預判攻擊方主要進攻方向,並留有一定比例的預備隊。備齊守城物資。發動群眾。

攻方:試探敵軍城防虛實,摸清力量布置。準備攻城技術兵器。做好戰爭鼓動。隱藏戰術意圖,避實擊虛。

戰術細節無法討論。


詳見騎馬與砍殺


推薦閱讀:

90後成長的過程並沒經歷國家的大風雨,這樣會對90後的綜合素質造成什麼影響嗎?
美军现在反坦克武器到底怎么配置的?
現代戰艦保留主炮有何意義?
最新一集《秦時明月》中蒙恬騎兵被步兵擋住 是怎麼回事?
如何評價《艦在亞丁灣》此劇?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