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Google Reader 取消分享、備註、評論等社會化功能?
If you decide to stay, then please do send us your feedback on today"s set of improvements. Google+ is still in its early days, after all, and we"re constantly working on improvements. If, however, you decide that the product is no longer for you, then please do take advantage of Reader"s subscription export feature.
我可以先說說我自己的使用體驗。我從 Google Reader 發布的第一天 (2004 還是 2005 年的 9 月份) 就開始使用這個產品,引入分享功能後更甚,到昨天為止在 Google Reader 上有數千 follower... 多年來之所以長期使用,而沒有被 Flipboard、Instapaper 等新一代閱讀產品吸引走,主要原因無非是:
- 閱讀體驗還可以;
- 儘管沒有官方 API,但也有個諸多第三方客戶端等組成的生態系統;
- 能直接看到許多朋友分享的文章全文 (而不是摘要或鏈接);
- 我可以方便地分享東西出去 (這又依賴於前兩點... 如果不是有各種各樣的客戶端支持,不會做到這麼方便)。
Google Reader 的新視覺設計我沒什麼意見 (除了界面元素占的位置太大以外... 這真的是個閱讀器嗎?在我的 15 寸 MacBook Pro 上的 Chrome 裡頭,閱讀區域也只佔到一半多一點)。但去除分享功能就基本上把我使用 Google Reader 的一大半理由給去掉了,一夜回到解放前。
這是我做為重度用戶痛恨新版 Google Reader 的原因。為什麼要把我們心愛的玩具拿走?
但客觀地講,Google Reader 的死亡是註定的。Google Reader 的周活躍用戶數,2009 年年底的時候大致是百萬級別,在停止開發兩年後的今天,應該也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對 Google 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從用戶數量上來看,Reader 是個失敗的產品,儘管重度用戶佔了很大比例。Reader 團隊每次做內部 review,主題總是 「為什麼 Google Reader 很重要」,足可見地位。據說去年團隊已經解散,Google 沒有直接關閉產品,還有空做了次小清新改版,倒還挺讓人意外的。
小眾用戶的命運總是悲哀的。過去的 Google 會有興緻做這些小眾 geek 產品,今天的 Google 高舉 focus 大旗 (Larry 被 Jobs 洗腦了...),早已對這批用戶不屑一顧。某種意義上,過去那個對 geek 友好、願意冒險、願意僅僅為了有趣而做一些事情的 Google,已經離我們遠去了。
只能期待有新的創業團隊來滿足我們這些小眾的需求了。有些小眾需求,最後從 early adopter 變成了大眾需求——新技術總是這樣推向大眾的;而更多小眾的需求,最後死去。關於閱讀,我相信只是 Google 沒有找到正確的路。
P.S.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 Mihai 寫的 Google Reader 社交功能發展史。Mihai 自 Google Reader 始就是 Tech Lead,直到去年。 http://feedproxy.google.com/~r/PersistentInfo/~3/VGC5jA6WOD8/google-reader-social-retrospective.html對於我個人而言, 統一風格後的界面改版不是最核心的內容
功能上對我影響最大的是, 信息分享的流通途徑- Google全系產品的角度:
Google Reader的這次升級和Buzz下線, 將Reader裡面原有的信息分享(share)機製做了很大修改. reader自身的信息分享沒有了, 合併到了Google +1的機制裡面, 分享內容直接發布到Google+平台上. 將原來混亂的Buzz, Reader, Google+之間重疊的信息流調理清楚, 進行了統一. 這個改動是進一步把Google的產品線整合, 突出Google+的信息核心地位.
- Google Reader單個產品的角度:
但對於Google Reader這個產品而言, 之前的follow關係建立的Friends" Share相當於一個小的circle, circle裡面都是"興趣"類似的用戶, 各自發布的內容都是Reader上的share. 本次升級, 對於老Reader用戶而言, 這個獨立的小Circle消失了. 重建是需要成本的, Google也沒有提供輔助的遷移工具, 有可能Google+上的新Circle還沒建立起來, 信息流就斷了. 這些用戶被Google犧牲了.
當然, Google這次犧牲Reader老用戶而進行的功能統一和信息流匯總, 可能會對Google+的未來有正面的影響. 可以認為是一次Google Reader的強拆, 將老用戶的social遷往Google+.這是拿用戶,甚至Google Reader本身的價值補貼Google+的做法。
1. RSS本來是開放的東西。原來Google Reader秉承這一傳統,提供了Share Item輸出RSS的功能,這是用戶在其他媒體轉發內容,甚至很多第三方聚合服務的數據基礎。現在被砍掉,恐怕大量的用戶和第三方服務都會受到影響;
2.Google Reader內部的好友關係雖然弱,卻是優質內容流通的渠道。用戶分享的內容會最終流入Reader用戶的Item列表,提升的是產品內用戶的閱讀體驗。輸出到Google+之後,用戶只能在圈子的信息流里看到這些消息,並且同大量垃圾信息作鬥爭。所以這麼做的期望受益者,只有Google+自己。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Google+正迫使Google由開放走向封閉的信號。- 之前的重度用戶估計都不喜歡這次改版,看起來就是一次遭罵的改版,不知道目標何在?僅僅是做減法嗎?Share、Notes、Friends"s share 這三大項最 Social 的功能都沒了,倒是回到了最原始的 1.0 版本。
- 之前新聞稿上說他們改版是要和 Google+ 做深度整合,可現在除了這裡僵硬地植入了 Google +1 之外,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深度」。
- 還好我已經不怎麼用它了,不然面對這次改版會更不知所措。
- 使用不久的新用戶,或者單純用來線性閱讀的人可能會喜歡。這次新的 UI 和信息架構是更清晰了,UX 方向與新版 Gmail 如出一轍,雖然真正可閱讀的區域小了很多。
新版GR最大的變動是去掉了分享,變成了+1。這招我覺得極傷。先不論自己原本share後的信息歸檔都沒了,關鍵是原本很好的社會化信息過濾完全被取消了。要社會化信息,必須去G+這個大雜燴裡面去慢慢挑選了。也就是說,把原本GR自產自銷信息變成了GR產出信息和用戶行為,G+裡面去進行社會化消費。
其實GR完全可以保留社會化分享條目,即使是用+1按鈕替換share按鈕,一樣可以保留。但是他非去掉不可,只能說明他強行把用戶導入G+的思路。但兩者豈能同日而語?場景體驗都完全不同的……再者,對部分信息架構和交互元素的設計也持保留態度。新版的GR無論是增加閱讀體驗、提高閱讀效率、發掘閱讀信息等多個方面都沒有什麼提升……
我一直擔心的是,Google會以使用率不足,且系統開銷過大為由,砍掉Google Reader這個產品。但Google一直沒有這麼做,恐怕是由於這些用戶總量很小,但影響力很大,主要是重度信息工作者。所以基本上,我已經不太在意Google如何修改Reader,只要它保留基本的訂閱功能,我就很知足了。最不習慣的,是原來Shift+S就分享了一篇文章,現在需要用滑鼠去點擊+1。
不過從Google自身戰略的角度看,小眾產品可有可無,Google+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絕不會像其他產品那樣,一看苗頭不對馬上撤。Google+將成為Google惟一的社會化平台,成為Google架構中的Social層,Google會以各種手段建立用戶對G+的依賴,其他產品需要社會化功能,只能調用G+或者輸出到G+。
謝謝Google讓Reader活著。
儘管 Google 之前已經出過預告片要取消社會化功能,但真的一下砍得這麼乾淨,並且沒有過渡期,還是會讓大部分用戶接受不了。之前 Google 在頂部導航中用 Sites 代替 Reader 已經顯示了 Reader 地位的下降 [1]。
RSS 邊緣化,twitter, facebook 之類社會化網路逐漸成為許多人獲取信息的來源 ,Google 內部似乎也早已經不重視這個產品,多名工程師被挖去開發別的產品去了 [2]。
Larry Page 聽了喬布斯的話,決心精簡產品線。Reader 今天被取消社會化功能,也許再過一兩年 Google+ 成熟後,它會被徹底被取消掉,就像現在的 Notebook。現在寫請願書恐怕也沒什麼用了 [3]。
但 Larry Page 似乎只是聽到「精簡」兩字,卻沒有意會到要精簡就要「徹底砍掉,並將剩下的產品做得更好」。新改版的 Reader 像極了一個半成品。去掉了社會化功能,還把一些不必要的功能都取消了,比如搜索按鈕前下拉框中直接輸入快速定位的功能。Reader 這幾年一直在提高社會化分享和用戶閱讀體驗,這一下改版倒像是拿起幾年前的代碼換了個膚而已。
設計上,功能按鈕幾乎佔據 1/3 的可視空間(當初可是花足心思要擴大閱讀面積的),選中條目上下那兩砣碩大的黑邊實在礙眼,甚至都沒有像 Gmail 和 Docs 一樣來個 responsive。統一 UI 風格是好的,但 Reader 這次像是不管產品功能為了小清新而小清新。
去掉 Like、People、Comment、Shared Items 和 Notes,全部用 +1 代替,這叫和 Google+ 整合?Email 功能那才叫整合,+1 這個按鈕就是暴力強推,估計 Google 工程師喝杯咖啡的時間就把代碼寫出來了。而且 +1 的分享怎麼能和 Notes 和 Shared Items 相比呢?+1 只能分享文章鏈接和摘要,而 Notes 和 Shared Items 可是分享全文,並且能保留原文內容。(對國內用戶來說,+1 已經被擋,Google+ 經常被擋,分享功能現在幾乎殘廢)
單說 Notes 這個功能,是這樣的:
從前有個圖書館,非常開放,圖書也非常豐富。每個讀者都會得到這個圖書館送的一個剪貼薄,可以用來記錄在這個圖書館看到的有用的信息,或將喜歡的圖片貼到剪貼薄里。圖片館還用心幫你保管這些剪貼薄。幾年下來,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剪貼薄里保存了很多資料和記憶。有一天,圖片館突然告訴讀者不再提供剪貼薄服務了。很多讀者很失望但也只好接受,然後要求圖書館給出他們的剪貼薄。圖書館卻說:「 抱歉,所有人的剪貼薄都拆開散落在圖書館各個角落,要的話自己去找去拼湊。不過,我這還有副本。」說完,從水裡拽出一套一套浸泡了多日的低劣複印本……If, however, you decide that the product is no longer for you, then please do take advantage of Reader"s subscription export feature. Regardless where you go, we want to make sure you can take your data with you.
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就這麼這的了,不喜歡的,您走好,恕不遠送。
愛得太深無法離開,但心中不免要忿忿地說:「Google,你變壞了。」
[1] http://googlesystem.blogspot.com/2011/09/google-reader-replaced-by-google-sites.html [2] http://www.quora.com/Is-Google-Reader-a-popular-product-Why [3] http://www.bdkeller.com/2011/10/save-google-reader/從思路和大方向上來說,比較喜歡這種留白的設計,視覺壓力沒以前那麼大了,這對於長時間閱讀很重要,但也有一些很不爽的地方。
1.上部導航欄功能區面積太大,導致可閱讀區域太過壓抑,而且不在視線中心,讓人很不爽。為了旗下產品體驗一致而放棄了產品自身特點的界面屬性,強制使用統一元素反而讓事情更糟。2.分享:其一,必須要到Google+才能看到我follow的分享,而在中國,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這個體驗並不順暢;其二,分享是摘要分享而不是全文分享,而在中國,我們知道很多鏈接我們打不開,這個體驗很抓狂。
另,+1整合之前的一大堆功能還是不錯的,我一直覺得之前的like, share, share with notes功能互相重合,我很少去用。如果把GR當做一個普通的RSS閱讀器來看,這樣的改版也就是用戶體驗的改變。 但是:
Google Reader是一個社會化的閱讀器。
由於分享功能(而且支持全文),從最開始添加訂閱起步,後來慢慢follow了一些人後,基本上不需要訂閱功能了。跟對人,就跟對了有價值的內容。跟對有價值的內容,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人。這是一個非常強大、正反饋的社交網路,基於志趣的社交網路。可以說,Twitter是一個信息社會化分享系統,Google Reader就是一個內容社會化分享系統。所以Google Reader去掉分享,幾近自殘。如果這個改變是企圖用Google+去強行替代,短期內應該是不現實的。根據Google+的試用,是無法替代Google Reader的。
而且Google Reader沒有提供一個Follow數據的導出功能。
既然這個問題的焦點是「如何評價」,我想回答的重點就應該是討論從哪個角度去評價,而不是具體評價內容。
今時今日,在線RSS閱讀器並不是什麼很難做的產品。重度用戶對Google品牌的感情當然存在,但這些都是非理性因素。Google怎麼改它的產品是Google的自由,用戶的自由僅在於選擇,而不是去要求Google怎麼做(所以我不贊同此處的做法:http://goo.gl/3AQBR)。因此,關於「如何評價」,我認為應該是針對Google的目標。既然Google決定所謂的focus,那這就應該是不變的前提。很顯然Google要focus的是G+,因此Google Reader的當前改版應該就是很自然的一步。 因此我比較贊同keso的回答。
當然,這麼做免不了會讓很多原GReader的用戶失望,不知道這會不會在實際上導致用戶流失。如果是,我覺得這正是其他公司接收這些流失用戶的機會。因為RSS是標準,誰做的reader都不影響使用。Google Buzz本來就是救不好的,大家在GReader和Buzz建立起來的好友資源本來就沒有前景。G+恰恰是Google救濟這些好友資源的產品。至於用戶需要自己適應,這個是很難避免的。覺得分享到G+或+1失去了從前share with note的意義,應該怪G+,而不是怪GReader。無奈現在如果你不喜歡G+,就相當於不喜歡Google了,因為Google決定要focus在G+,你控制不了。在國家政治方面有個詞叫「用腳投票」,我覺得也適用在此。
Update:剛發現,GMail也改版了,這就更加說明「用戶數量多少」並不是問題的重點,Google並不是因為GReader用戶少就不管這些用戶多麼「重度」都敢於「亂來」。通過統一的用戶界面操作邏輯可以讓人「感到」Google在focus。我不知道Google Docs和Google Sites有多少重度用戶,它們實在是垃圾Jobs罵得沒錯。這雖然是我個人的觀點,但假如Google真把這兩個東西直接砍掉,我又會十分驚嘆。砍、改版、合併……這些決定都不是因為大家不喜歡就一定輕率。改版能理解,界面調整能理解,整合到plus也能理解。
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為什麼要把舊版reader 關掉?
google對待reader(包括近期關掉的其他產品)至少有兩點欠考慮。
1 把整合和丟棄混為一談
整合不代表要把過去的東西全扔掉,這是數字產品,又不是實體產品。這裡當然會有維護成本,可這成本不高吧。老東西用著,只不過不再提供更新和支持罷了。老東西方放那真的會花大量人力物力嗎?
2 沒有提供新舊版過渡期
我不想用新版,用舊版都不行。這有點操蛋。
或者說過渡期太短了。
新版用得的確不適應。
新版的界面設計感覺就像個草圖直接弄上來了,顏色和文字的處理讓人閱讀起來非常不方便,不如以前那樣一目了然的感覺,反而感覺看多了略微頭暈眼花。 另外功能被砍掉就不多說了,大多數人是否定的。
都是高人啊
心灰意冷哪。好友共享功能的取消切斷了一個重要的訊息來源:通過閱讀靠譜的好友分享可以大幅度的過濾信息流中的雜訊,節約時間。這下好了,以後又要被淹沒在RSS的海洋中了。更要命的是,我有不少在Google Reader中關注了但是卻沒有在G+中圈他們的好友,於是他們就這樣消失了。
樓上的同學們,share和like的項目可以下載備份的
1. note 去掉後,無法備註分享了;
2. 底部『前一篇/下一篇』按鈕去掉了,現在在右上角;
這兩點用著很難受,其它外觀都很滿意。之前的版本在使用上的問題貌似沒有改動,如重複條目的過濾,如搜索結果全部標為已讀,反而還去掉了幾個不錯的功能,很失敗。比如"Like",本來這個是我判斷該文章是否值得讀的標誌,被消失之後,影響巨大。
答題答累了
都是高人啊
我在使用騰訊產品時遇到這樣的場景:騰訊的無數個產品、無數個評論和無數個分享, 你永遠不知道你在朋友網、在QQ空間里、在騰訊微博的分享評論,在評論的內容來自哪裡?然後分享去何處?或者是因為你發了一個信息,你不得不打開微博、朋友網或者QQ空間分別回復那些在不同地方看到你信息的人,甚至是完全相同的評論。
若單獨的看每個產品,擁有評論和分享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放在一個像騰訊和Google的龐大產品體系中,這些功能就會混亂,隨著你在這個大產品體系中不斷深入,享受其多項服務時,更會對這樣的混亂深惡痛絕。
Google將Reader上的分享和評論部分向Google+遷移,雖然有QJ用戶的嫌疑,但是對整個Google產品系是一種嘗試,功能的整合帶來產品無縫的串聯,同時避免上述場景反應的混亂。不要輕視G+share那個按鈕,他才是讓reader活著的理由。若只是評論和分享,Reader可以壽終正寢了。推薦閱讀:
※現在手機界一片黑暗,谷歌Pixel能否成為救世主?
※新版 Google Reader 的界面設計怎麼樣?
※Google Reader 之後,照此趨勢,還有哪些產品可能會被關停?
※如何用最低的價格做一個 Google cardboard?
※谷歌為什麼沒做知道、百科、貼吧?
TAG:產品設計 | 谷歌Google | 谷歌閱讀器GoogleRea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