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怎麼看普遍存在的「有知識沒文化」?

尤其在理工科生中,這種現象尤其普遍。

談一談你的看法吧,不談個例,感謝。


這得看你的文化定義指的是什麼。

理工科,專註於某個方向的技能和能力,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這些技能,能力的打磨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這些相關領域的理論和研究以及生產上,他們專註於某一特定領域,在其他領域上自然會有所欠缺,這是一個人的選擇和時間投入決定的結果。不知道提這個問題的朋友所說的文化代表的是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相關的領域其實也有他們自己的一種文化,這就看你是否承認或者理解了。

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文化,比如是中西方的各種文化,可能這更偏向於文科和藝術方面,這類的文化很多人多少會接觸一些,至於一個人是否有這方面的文化也全看時間的投入和他自己的天賦是怎麼加點了。很多從事理工科的,自己點的天賦本來就沒帶多少這方面的屬性,在人文藝術方面沒有什麼發展也是合理的情況。

至於最後一種有沒有文化,說的高了就是道德,說低了就是教養。這種得看個人了,有教養的在社會的各個層級中都算少數,這種教養不是考個大學學4年就能學出來的,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有錢人他們都是為了讓自己功成名就而做出各種努力,為了成就自己,在背後捅別人刀子的不在少數,層次低點的,在你我身邊,一起工作或者一起合租的,他們只考慮自己的需求,覺得別人給他們任何東西或者別人替他們做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沒教養的行為也可以理解為沒文化。而跟那些有教養的人一起共事,一起合租,卻是一種很愉快的事情,具體是怎麼一種體驗我也就不再多說,最起碼的,他們做事會考慮他們的感受,而且他們也不會覺得他人的幫助和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最後,上升到道德層面,如果真要是誰誰誰有道德,在以前是很受人尊重的事情,而現在?呵呵,傻子。所以在這談什麼道德的標準是沒有意義的,談到教養對很多人來說要做到已經不容易了。


題主所指的「知識」和「文化」沒有具體描述,我大抵認為「知識」屬於學校教育,「文化」具有人文意味的精神財富。

為什麼現在學生「文化缺失」?

主要是應試教育的「唯分數至上」導致學生除了學習課本就少有時間去思考哲學問題和閱讀文學作品,而學校設置課程少有培養文化相關課程。所以高考制度培養了大部分服從能力強和理論知識豐富的學生,這是國家目前發展狀態決定的。

究其根本原因是縱使國家已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人均收入仍然有近七成人口在低收入範疇。大部分家庭出生農民,難以給後代提供足夠的文化氛圍。而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所以從小就背負了巨大的壓力,來自各種各樣的物質需求壓力。

知識提供生存技能,學歷是「憑證」,而文化往往是在人滿足基本生存後自我實現需求。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目前大部分年輕人還處於2、3層次,達不到「用大量時間和精力建立精神世界」的層次,這也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具體表現。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目前社會並不重視「文化」。最廣範圍傳播媒介是電視電影,但是目前影視界竟然是粗製濫造的低俗品成為了主流。書店裡的暢銷書供不應求,文學名著卻無人問津。大部分人寧願望著手機發獃也不願意靜思片刻等等現象層出不窮。

家庭不能提供文化氛圍,學校沒有設置相關課程,生活不接觸相關方面。這些都是造成題主所述「有知識沒文化」的原因,個人私以為家庭經濟壓力是根本。北歐等高福利國家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物質需求,沒有「學歷論」「成功論」,所以人們有時間坐在咖啡廳里聊聊哲學,寫寫詩歌,追求夢想。十九大也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以後文化問題國家也會更加重視。我只有希望未來國家更加富裕,能讓人們在閑暇之餘也能想想詩與遠方。


謝邀!這涉及知識和文化的定義,我這裡粗略劃分一下: 知識就是可以白底黑字寫下來的理論,包括事實,經驗和方法。而文化是在環境影響和個人思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個人修養。

一個有修養的人通常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而一個懂得很多知識的人未必會有修養。知識是可以灌輸的,但文化修養只能培養。就好比一棵樹,水是可以人為來灌的,但枝葉則還要靠土壤,溫度,空氣和陽光的共同作用下由植物自己生長出來的。

中國現在已經在強調素質教育了,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頭痛醫頭,腳疼治腳。文化修養是靠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培養的。學校雖然不再強調成績了,但家庭教育的偏面,標準化考試製度和社會的功利訴求還是讓大部分學生埋頭於啃知識或沉湎於五官刺激,而忽略了自身修養的培育。

不過我相信隨著社會進步的要求,尤其是我相信人本身的反思能力,會使「只有知識沒有文化」的教育局面慢慢得到改善。


如果知識指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文化指歷史、政治、地理等社會人文方面的文化,這種有知識沒文化的現象確實不少。究其原因,應該是文理分科下的高考。所以應該有一個此題的鏡像問題:

請問你怎麼看普遍存在的「有文化沒知識」?

尤其在文科生中,這種現象尤其普遍。

談一談你的看法吧,不談個例,感謝。

知識還是文化,這是一個排列組合問題,最好的情況當然是既有知識又有文化,最差的當然是又沒知識又沒文化,至於剩下那倆,半斤八兩吧。


我記得中學政治課有篇選讀是講人才,有T字型和I字型人才,

T字型就是說知識面比較廣又有一項專長的人才,不知道是否符合「有知識有文化」;

I字型就是只有一項專長的人,這大概就是「有知識沒文化」。

當時也有結論說I字型是最普遍存在的。個人覺得於個人I字型也沒什麼不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深耕,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何嘗不是一種簡單的快樂。於社會每個領域更多的專註會讓所有的I都無限深入,在社會分工細緻的今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也足夠了。只是大環境會少了些能把大家連接起來的內容。


別人認為你懂很多他們不了解的東西,卻發現你對很多他們認為是common sense的東西不知道。


這裡的文化可能是道德的意思吧,知識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比如現在的機器學習,他也可以發現一些知識,但是文化就這有人有了。現在的教育重視的是知識的積累,就是所謂的應試教育,可是有人給他們的文化修養進行考核嗎?沒有,可能這就是現在教育需要改革的,比如現在學校也有各種指標都是升學率來評選優秀學校而不是畢業生的道德水平比如犯罪率來評選,我只能說這些問題是時代帶來的,注重的是知識,選拔人才的標準也是知識,這可能是現在社會比較功力的原因吧。教育需要我們一代代人改善,沒有不變的教育思想,只有適合時代的要求才是最優秀的教育思想


我認為的有知識是指現在普遍受教育程度不低,文化則是指來自內心的、高尚的對知識的解讀。


遇到一件事,恰好與文化、知識的話題沾邊。

今天叫了一輛車,走近車門時,司機大叔看到我便放下了手中的書,原來他在等候我的時間裡在看書。

我問他,喜歡看書?這位司機大叔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就喜歡看書,不愛玩手機。但我沒文化,只讀了三四年的書,書里有些字我不認得。但是我最喜歡看書!最後他自己肯定的加重語氣。

我們那裡人,說自己沒知識,一般是這樣形容的——沒文化。說一個人有知識,讀書多,那是文化人。

在我們傳統鄉土觀念里,知識等於文化。

但是,在這裡的我們知道知識其實是不等於文化的。文化的外延包含很多方面。

我打車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臨下車前,我跟司機說:以前讀書少,但不代表你沒文化。你堅持的愛好真的很難得。很少人能夠這麼見縫插針堅持讀書了。

因此,

當我身處我的鄉土語境時,我的同鄉們跟我聊天時,我理解並也認同知識等於文化,不會特意去指出來差別。

當我們在這裡探討知識與文化時,不僅回答者其實也還包括提問者,都知道兩者是不相等的,我們只是更多的是探討它們的定義、關係和區別。

當我遇到雖受限於學識(或少或偏)但卻一直刻苦努力的人,我願意告訴他,兩者的不同。

我也相信,當我們遇到學識水平高但思想、行為、談吐卻不高的人,我們也能清楚知曉,這就是有知識沒文化。


知乎原則,先問是不是再問怎麼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只是把一堆文字記在腦子裡,卻沒把它融入肉體,消化吸收。


多年以來,強調的就是一種以技能為上的教育思路,技能是首要的,品德的培養也在提,但是這個東西一來是不像技能那樣能夠直觀的量化和考核來確定高低。二來,這個東西也不是重點不是么


知識是種技能,而文化是一種品格。

比如一個手法老練的盜竊慣犯,他擁有非常多的關於盜竊所涉及的知識,但是他有文化么?

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文明化,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人性,越來越有檔次,越來越有別於野獸。卡耐基曾經調侃說「一些當丈夫,讓我聯想到一隻會拉小提琴的黑猩猩」。

這就是文化。對應的,還是有些人,從骨子裡就透著一股「野獸」氣息,他腦子裡想的也是和野獸一樣關注的東西,決然不喜歡與野獸有所區別。這就是沒文化,依然還很「獸化」


其實你說的文化是指技能,我們學校的教育就是知識,所以知識一般有,但是卻沒有技能,只要找到自己的領域,刻意練習就會好很多


你需要定義「沒文化」

趕腳理工科躺槍了


人無完人,首先接受這個觀點。

其實「有知識沒文化」,本身就是個可笑的命題。如同看到別人有錢,就說他沒精神追求;看到有人研究哲學卻沒成果,就嘲諷他是xx大師,窮人一個。


格局太小

什麼叫文化?看過幾百本書就可以算有文化么,如果可以的話,那我玩了幾百個遊戲,看了幾百部電影是不是也算很有文化了呢?

一部好的遊戲、好的電影、好的書籍,都可以引領我們思考。

但很顯然看電影玩遊戲不算有文化

你所說的「文化」可能只是他人強加給你的一個概念,今天他叫國學文化,昨天叫做臭老九文化。


恬不知恥地說,我覺得沒文化實在是太普遍了,即使是知識多得不得了人。但也不能怪誰,畢竟思考也有天賦成分,有些人天生就是個書架。但是在書架以外我們又能奢求多少呢?也就一點點吧。唉。

(開玩笑)我覺得讓多數人上升到文化層面還為時過早,社會尚難以容許如此多的精神還能保持穩定。(不過不穩定也未必是壞事)

文化就是有自己的思想。

===========

【以上是對「文化」一詞的片面理解】

===========

如果要在文化底蘊或者美學角度看「文化」一詞,那大概指對抽象層面的感知,尤其是文化氛圍。不幸的是最近看到的一本書(《信息簡史》,別深究)告訴我人的抽象能力也是有天生差異的。。。

但是書架也可以很好地生活,很好地適應社會。社會本來就是他們的。


表達的不是太過於清晰,所以我只能推測你想問的真實問題。你是不是想問為什麼有些人只有一個高技能,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懂?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是這樣的,而且我連一個高技能都沒有,以前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沒有答案,也謝謝你提出怎麼一個問題,能幫助和我一樣的人。

不能給你任何有價值的答案,對不起了!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評價知乎這個軟體的?
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曾評價楊過的武功多爾不精,雜而不純,但楊過後來自創黯然銷魂掌,他是怎麼做到的?
怎樣更好的拓展自己的視野或眼界?
如何更好地理解及運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像《傲骨賢妻》里Eli這樣做幕僚長或競選經理的人,必須具有怎樣的知識結構?

TAG:文化 | 知識 | 社會現象 | 理工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