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嗎?


你在外面拉了一坨屎,會因為屎上面某個細菌a暴露在冷空氣中,快要被凍死了,而把屎翻個面嗎? 翻個面的話,被暴露到外面的細菌b又怎麼辦呢?

對a 的仁慈,就是對b的殘忍。

屎上的細菌a和 細菌b 對你來說有區別嗎?

有區別才有相對性。

有相對性才有 仁vs 非仁。

有仁 則必有 非仁。

張三餓的沒飯吃,天地會同情它而讓他家地理多長點糧嗎?

張三,李四,如同屎裡面的細菌a和細菌b,對天地來說,他們是沒有區別的。

無區別則無相對性。無相對性則不存在 仁vs 非仁。

天地不仁,不是說天地很殘忍。而是說天地不存在 仁 或 殘忍 的定義。

故曰: 天地不仁。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

拜讀樓上諸君的回答,末學受益匪淺。因學識有限,權且用交通規則為例,勉強加以說明,或許可以幫助題主理解。

開車上路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就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駕駛員難免良莠不齊,自然對交通規則的看法也不同。

駕駛員粗略的分為以下幾種。

1、不願意遵守交通規則的駕駛員。

有的人天性不願意受約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明知道不允許,可是還是板不住自己,經常違反交通規則。如搶道,酒後駕駛等等。

這種人忽視交通規則,出事故只是時間問題。

2、因怕懲罰而強制自己遵守交通規則的駕駛員。

這一類駕駛員心裡是不願意遵守交通規則的,但是又怕違反之後的結果,因此強制自己不做違反規則的行為。

這類人通常伴隨的通常是罵罵咧咧、路怒等等情況。

交通事故的概率雖然小一些,但是因交通而引發的刑事事件頻發。

說白了,車沒事,人打起來了。

3、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漠視生命。

這類人現在可不佔少數。他們的口號是,有交警隊和保險公司。

這類人並不違法,遵守交通規則。但是如果在他不違法的情況下,他不會因為傷害而有太多的內疚。

4、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這類人開車通常速度不快,非常穩,他會自覺地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他們遵守的是交通規則的本質,安全禮讓。

以上幾種駕駛員都在『遵守』的範疇內,有的優異,有的惡劣。

還有一種駕駛員,已經不在遵守交通規則的範圍內。

5、行駛人生旅途,規則是自然行為。

駕駛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種行為。他們同樣遵守交通規則,並且超越交通規則。他們不僅尊重生命,也尊重汽車,還會感恩道路。

交通規則對他們來說,不再有約束力。因為他們的品德已經超過了交通規則的公德。

回到題主的問題。

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意)

通過概念我們可以了解到,仁的概念是建立在對立面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情感世界裡的。

美醜、善惡、黑白、正反……我們生活在對立的世界裡。

善人不是沒有惡,只是善表現的多;

惡人不是沒有善,只是惡表現的多。

我們品評善人惡人是模糊概念,並不是精確概念。人類是善惡交雜的,這才是真相。

我們學仁,是因為我們不仁。

當我們做到了純善無惡的時候,自然就脫離了善惡對立的範疇。也就無所謂仁與不仁了。

天地不仁,不是天地不仁慈,而是天地的運行是自然法則、自然行為。不像我們人類社會的運行夾雜著情感因素。

天地不仁:天地的運行不在仁與不仁的範疇內,不能用善惡來描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

天地是公平。大地滋養萬物,陽光普照世間。

天地是一面鏡子。萬物什麼樣,天地就如實顯現。

天地是人心。人心好環境就好,人心壞環境就差。

當一個人的品德超過法律的公德時,他怎麼可能犯法呢?法律自然與他無關。

天地的運行依從理智,又怎麼可能用情感世界產生的『仁』來形容呢?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天地是沒有仁這個概念的,是沒有仁與不仁之分的,天地對萬事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不會偏袒誰,也不會針對誰,這種不仁其實是大仁。

而道德經其實是老子寫的關於這個宇宙規則的論文,第一章是論點,之後全是論據,老子以各種情景,各種說法來解釋這個宇宙的規則,並且加以拆分,可以說是講的很啰嗦了。

道德經的論點是,這個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有相對性的,意思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其相對的事物,凡事有正就有反,跟陰陽學說是一個意思。

而天地初始的時候,是有三對相對的性質,這三對性質通過組合形成八個類別,而這八個類別演化出萬事萬物,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思,而八卦,就是這八種事物的類別,是包括我們這個宇宙的所有性質的,所以,用易來解,八卦才這麼准,而八卦,就是古代的宇宙模型,這就解釋了古人為什麼總是占卜,因為這是我們對宇宙的最全面的解析,當然要用了。

而現在世界各國中,能重新參透宇宙的只有中國了,因為量子計算機,月球的秘密,閱兵藍,我們已經掌握了古老的科技,崛起只是早晚的事,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星辰大海,去尋找屬於我們華夏人的淵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不仁」,是無心仁慈,無意偏愛。「芻狗」是用草紮成的狗,上古時所用的祭祀品,人們對它並無愛憎。天地對萬物無所謂仁慈和偏愛,純任萬物自生自滅。天生萬物並非因為愛,天殺萬物並非因為恨。天道運行,四時更迭,陰陽消長,其中自有生殺之機。春夏之際,萬物應時而生;秋冬至,萬物應時而藏。

與其類似的是: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行自有恆常,不因堯的賢明而存在,也不因桀的殘暴而消亡。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不用翻譯,都懂。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在天地的眼裡是沒有偏愛的,全都一視同仁。

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運行規律。

樹有樹的生長規律。

花有花的生長規律。

草有草的生長規律。這就是道法自然。

聖賢不仁。

說的是聖賢和天地是一樣的,只按自然規律辦事,全都一視同仁。

仗義多是屠狗戶,無情多是讀書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普通人是有公私心的,咱是親戚,咱是朋友……等等。通常情況下都是幫親不幫理。

聖賢則不同。

那些干大事的男人會強調公平公正,論功行賞。訴苦是沒有用的,苦勞對公司是沒有好處。

通常來說,這種干大事的男人都比較狠。不會在所謂感情上糾結。開除人的時候毫不含糊。

對於做期貨的人來說就更是如此,每一筆單子不論盈虧,都具有同等的價值。沒有任何偏愛之分。


正因天地不仁

才是對萬物最大的仁慈!

道法自然!


至剛無剛,大愛無愛。天地是大愛。故有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亦有天道無親唯與善人之說,人無私奉獻精神符合天道,故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所以說天道無親唯與善人。


《陰符經》言「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沒有分別心,無意顯示自己的善惡好壞,沒有偏愛之心,任萬物之自然,陽光普灑大地、生氣充滿空間。


此「仁」非彼「仁」。

兩家對於「仁」的詮釋是有很大區分的。道家講的「不仁」更多的可能是一種對於自然的愛惜,愛惜至極而「吝嗇」,不忍去用的一種情態吧。


天地按照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發展,機緣巧合出現了生物,再後來進化出了更高級的人類,然後你說了句:天地不仁


對。「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此處「仁」指「偏愛」,天地對萬物沒有偏愛,就譬如我們對祭祀時用的祭物(芻狗指編扎的草製品放於祭台祭供):跪拜祖宗時,也順便跪拜了它們;祭祀結束後,就把它們丟棄。萬物應時而生,順時而去。無論草木枯榮,生死得失,皆是如此。


8這是道德經,請佛棍不要強答。

先說什麼是仁,論語裡面那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克己復禮以為仁」本質上就是倆字「愛人」。

說是愛人,其實可以擴大範圍,愛物愛狗愛貓都可歸於仁的範疇。

之所以說天地不仁,是因為自天的眼光看,人貓狗魚蝦蟹都是平等的,都是毫無意義的,天任萬物自然,不插手,不在意。

後面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可以自行理解了。

別把仁看作褒義詞,僅僅是中性的描述


大道廢,有仁義。宇中有四大,含有天大地大。所以天地有道但不仁。


是的,天地不會因為你可憐就免除你一切災難,他還是該日升日落,降雨降霜,我們只有適應他,稻穀才能生長,人才會和。


當然,大仁不仁


這裡的「仁」我更傾向於「忍」。


別說天地了,人的喜悲尚且不共通,別人正在經受的痛苦,我一無所知。


突然問這個 是看了殺破狼貪狼嗎 林家棟引用過這句


沒有仁這個概念,這是名和常名的問題


天地進化出自我意識了嗎?仁也好不仁也罷,這是只有有自我意識的生命才有的主觀感受。


推薦閱讀:

老子的《道德經》與牛頓經典力學是不是很像?
如何看待知乎著名的修真、道德經大師否定耶穌的存在?
大家對《道德經》有無相生的看法?
《道德經》第三章中「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可否理解為愚民思想?
道教修鍊看道德經怎麼樣?

TAG:道德經書籍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