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是否有可能影響臉型(或嘴型、舌型等)?

雖然長相大部分由基因決定,但是偶爾也能見到某些不在家鄉長大的人長得會有些像當地人。比如澳洲的英語鼻音較重,美式英語捲舌音較明顯;比如題主所見到的一些國外長大的華人的面部特徵和在國內長大的華人就不太一樣。

有沒有可能,長期說一種(帶口音的)語言會讓人的長相變得越來越像以該(帶口音的)語言為母語的人群?


謝邀。

會的。

一定會。

對於不同的人,影響是大小的區別。

發音的過程是「氣息衝擊聲帶產生嗡嗡聲——嗡嗡聲受到共鳴腔體的修飾成為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嗓音」——完成修飾的聲音到達口腔受到口腔(包括雙唇在內)肌肉群的擠壓和阻礙變成某個特定的字發音」

長期處於某種核定的發音方式的環境中,部分肌肉群體受到的「鍛煉」會特別多,這個和健身一個道理,長年累月對肱二頭肌進行拉伸和鍛煉則會使得其變得相較其他肌肉更為發達。

比如長期嚼口香糖的人,咬肌部分會更為發達,突出。

自然是會影響臉型。

而所謂嘴型,描述上不大確切。在理解上,這裡我暫且認為是整個面部下半部。

肌肉的東西,「牽一絲兒,到處都動」。

比如有的人喜歡歪嘴笑,說話的時候整張臉就會往歪的那邊(肌肉更加發達的靈活的那邊)牽扯。這就是在一面部部分肌肉相較其他部分更為發達所導致。

舌形?形狀還是?... ...

舌頭的形狀是天生的...只有有力和沒有力度的區分以及靈活與不靈活的區分。

而舌位則是後天塑成,長期在某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內會形成舌部的動作習慣,這也就是所謂的「方音」。

而所謂鄉音難改,難的,其實也就是在這裡。


對講話時的動態神態有影響,但是不講話時沒啥影響


這個,問題好~還真不確定。肌肉多用則強則壯倒是真的,但是否足以引起質變不好說~

最好的解決辦法:找對雙胞胎(有條件的話就克隆人),然後控制變數(即讓生活軌跡儘可能重合),讓甲從小隻說一種只有圓唇母音的虛擬語言,乙說只有扁唇母音的另一種,中年比較臉型。


說一點不知道會不會挨噴。

很多蘇南人嘴兩邊有兩個小酒窩,當他們講吳語的時候,兩個小酒窩熠熠生輝。


趙四表示拒絕回訪


應該會。

大學認識一個外教,私交甚好,所以那段時間口語練習什麼的也很勤快認真,尤其她是英國人,所以練的是英式發音。明顯感覺,練習朗讀十分鐘以後,兩腮酸痛的厲害——大概是外眼角正下方,與兩嘴角外延線相交的地方。可見這部分肌肉是平常說話用的少的。

另一個例子,前段時間「胸柿炒雞蛋」和「裝墊兒台」的梗,讀幾次就會發現,類似的老北京發音,基本上都不張嘴,靠舌頭動的多。

發音部位相差這麼大,應該會影響面部肌肉的吧。


如此說來成都人豈不是會嘴很寬


也就是說如果我要是從小說美式英語,我就越來越長得像美國人。。。。

感覺木有可能。。。。。。

除了基因起決定因素,還有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影響比較大吧,就好比華人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基因,但是在美國生活長大,飲食啊,生活啊,社會風氣啊都和國內不一樣,自然養成的外貌尤其是氣質會很不一樣,這些是根本是自變數,外貌和語言一樣是隨著這些變化的,是因變數。。。

也就是說口音和外貌可能有相關關係,而沒有因果關係。


說實在的臉型倒有可能影響口音。


反正基本靠嘴型就能辨別hk人和mainland了


反正我就記得第四季的某一集elementaary里 sherlock看屍體的口腔 根據他的上齶說他是說英式英語的


估計還是有影響的,看那些吃開口飯的,比如老師,相聲藝人,播音員等,兩腮邊的肉都比較明顯,比如康輝和黃渤,說話少的職業就不太明顯,比如程序員


深有感觸

平舌音和翹舌音 可以鍛煉舌頭的肌肉 所以說 讀英文可以瘦臉

而且華裔大部分都是做過牙齒矯正的,矯正牙齒時或多或少會改變下臉型


我們每時每刻所做的事情都會對未來產生影響

口型決定了發音位置 整體的發聲狀態

咬肌 口腔匝肌 笑肌顴肌 口腔開合度大小決定了你的語言表達

此外語言可以反應一個人甚至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意識形態

天才很多 但少年英才很難得 有多少在少年時期就能演寶黛和斯嘉麗約翰遜?跑題了 扯回來 題主想要表達的意思是 同樣的話在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都是不一樣的味道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 每個人都是特殊的 但固定的語言區域就會有與之相同的語言 這是一種語言傳承 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所以國家前幾年大力提倡推廣普通話 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今普通話大力提倡了普及了 人們語言區域寬了 語言也作用人了 有關專家學者 又在新的時代新的道路開拓新的使命 呼籲方言回歸 文化泥石流的襲擊 導致方言流失的太快了 一二線城市大多為人口遷移城市 文化交流碰撞 導致了多元化豐富化 網路世界也帶來了生活的透明和互聯互通 大眾傳播 新媒體影像的普及 潤物無聲的灑進千家萬戶 普通話 英語的普及 很少還有小孩能講一口流利的方言 即使能講 也是繼承保留方言區語音 語法辭彙上還是普通話思維

又扯遠了 再一次拉回話題 我小時候是在安徽阜陽和江蘇常州兩地穿梭 父母都是阜陽人在常務工 我也在常州上學 長大後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也能在吳方言 和阜陽話之間任意切換

講吳語的時候 舌位普遍靠前 發音集中在唇部 吳儂軟語 會講吳語是因為常州教科文組織與本土教育廳很早就意識到歷史與文化遺留 所以 素質教育的鋪撒 一枝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中小學那時候就有大量的校本課程 並有社團課 專職老師任教 荷文化 學說上賊唔 (常州方言)師生互動 其樂融融

而皖西北地區普通話日常生活隨不普及 但好在生活中語言習慣接近普通話思維 較好的保留了北方方言語系

吳語 稀稀疏疏 精巧玲瓏 溫婉細膩 傳承了江南園林的秀氣與靈動

華北方言 粗獷大氣 直言不諱 普通話中的陰陽平聲齊刷刷變成上聲去聲

寶玉不可能對黛玉說出:林妹妹,事實上,我是愛你的!同樣,南方萌妹也不可能脫口而出:丫孫子兒 邊兒涼快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方語系帶一方音


狗嘴吐不出象牙,字面意思上看說的就是這件事


謝邀,先佔個坑,過後回答


語言會影響音色。


揚州口音,應該是歷史進程決定的


國外abc多為廣東福建等省份二代移民,這些地區人本來就有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粵式""閩式"長相,所以群體上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推薦閱讀:

把兩隻獨自隔離長大的小白鼠放到一起,是否會自覺交配?人類呢?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
如何看待23魔方和WeGene先後降價一半?
愛的心理學與PUA的聯繫與不同?
為什麼單眼皮會突然變成雙眼皮?

TAG:語言 | 人屬動物人類 | 進化 | 基因 | 外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