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下:以明朝軍隊實力能否阻止同時期伊斯蘭軍隊對其奪城?

作為半個好奇的白日夢者~突發其想探討歷史事件: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成功以舉國之力(史學說號召並集結了8萬人部隊)攻克千年古城君士坦丁堡,那麼 以他的部隊拋出地理距離和宗教爭端,單論軍事實力與國力,明軍能否抵擋住伊斯蘭軍隊的征戰?!伊斯蘭文明總是西征歐洲而不進犯東方,難道只是宗教信仰地的爭奪?


1. 伊斯蘭軍隊與明朝險些爆發的大戰

歷史上還真有想征服明國的,不過不是奧斯曼帝國,而是同一時期的帖木兒帝國

公元1369年,明朝建國僅1年後,西察合台汗國的駙馬——25歲的帖木兒篡奪了西察合台汗國的汗位,史稱帖木兒汗國。

圖:披甲騎馬的帖木兒

帖木兒汗國建國後不到40年內,席捲整個中亞西亞。並在1402年安卡拉戰役中大敗奧斯曼帝國,甚至還俘虜了奧斯曼的蘇丹。

解決了奧斯曼威脅2年之後的1404年,乘著擴張的慣性,帖木兒發兵二十萬,號稱百萬,準備攻打明國。

圖:極盛時期的帖木兒帝國

此時明朝正值成祖永樂年間,國力正盛。勢均力敵,打起來肯定是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可惜帖木兒的大軍走到一半,帖木兒本人在現在哈薩克境內病死…東征的事也就作罷了(斜眼…

再貼張帖木兒軍隊的圖

關於帖木兒的軍隊可以參照這個帖子帖木兒的軍隊_冷兵器吧

2. 伊斯蘭軍隊與中國真實爆發過的大戰

伊斯蘭文明一直在向東方擴張。不如說北非和東方才是伊斯蘭文明擴張的主要方向。西方因為有拜占庭和法蘭克擋著,伊斯蘭教勢力難以擴張到歐洲腹地,長期在小亞細亞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與歐洲人相愛相殺,打了近千年,因此造成很多人的印象中,伊斯蘭軍隊一直是在和歐洲人打,沒怎麼和亞洲非洲人打。

公元651,穆罕穆德死後不到20年,伊斯蘭文明就滅亡了薩珊波斯帝國,勢力直抵中亞。隨後逐步在中亞擴張。

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年間,與同樣在中亞擴張的唐軍爆發了大規模正面衝突,史稱怛羅斯之戰

圖:公元8世紀的亞歐大陸(怛羅斯之戰之後的局勢圖)

這場戰役歷史記載很簡略,戰鬥經過幾乎完全無記載,參戰人數不同史書也眾說紛紜,所以顯得撲朔迷離。總之能確定的是,這場戰役至少是一場10萬人規模的大戰。戰鬥中,唐軍的盟友葛邏祿人(現在維吾爾人的主要祖先之一)臨陣倒戈。最終整場戰役以唐軍幾乎全軍覆沒,主將帶著殘兵敗將逃回而告終。

怛羅斯之戰的詳細介紹可參見唐朝怛羅斯之戰的詳細背景人物及戰爭經過是怎麼樣的? - 歷史

總之這場戰鬥讓唐軍一時無力繼續在中亞擴張。4年後又爆發了安史之亂,唐朝自此一蹶不振,全面戰略收縮,中央徹底放棄了西域,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自此也變成了一隻孤軍。

不過所幸幾乎在同一時刻,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也陷入不斷內亂。伊斯蘭文明摧枯拉朽的瘋狂擴張階段也隨之告一段落,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進犯東方要麼走凍死人的西伯利亞,要麼走乾死人的沙漠,要麼翻喜馬拉雅山,奧斯曼帝國實在辦不到啊。

如果奧斯曼會時空傳送呢?那也很可能沒戲。面對只有很少守軍的君士坦丁堡,奧斯曼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引以為傲的大炮也沒起到多大作用。奧軍的後勤和持續作戰能力也非常堪憂,要不是最後找到一處城牆的漏洞,奧斯曼的軍隊差點就要崩潰了。相比之下,中國經常有十萬人以上持續數月的圍城戰。


同時期瘸子的貼膜兒帝國還有點可能趁西北守備懈怠,攻佔一些地盤,但同時期明朝是永樂帝,錢多的都修書了,打個遠征不在話下,最多就是把北征蒙古的後幾次目標換成貼膜兒帝國。

《明史》:永樂xx年,西北有貼膜兒國數犯邊,帝遣左都督丘福伐之,不克,乃收福下獄,越明年,自率軍出哈密,連克貼膜兒國百城,貼膜兒國請降,帝盛怒不許,有貼膜兒國相木喊莫得者乃以國王瘸子首級獻之,帝乃准其降,又建西域都司,仿漢唐例。


1453年,大概是土木堡之變幾年後的事了。雖然實力下滑,但還是遠遠強於崇禎的時候,至少軍隊腐化不嚴重,文官也不像後來那樣操蛋,不然就沒法趕走也先了。

正面列陣對戰誰強這個我不敢說,但問題是攻城戰,而且按題主說的只有八萬人,那肯定白搭。

我大清在明末已經算橫著走,但是攻城戰主要靠內奸和大萌軍隊自己跑路。守軍要有點士氣,內奸要沒發揮效果,基本只能靠耗。所以在那時候打攻城戰不可能有勝算,要是再晚個百年等明軍爛的差不多了,那還有可能。

PS:以上前提是伊斯蘭軍隊能開空間門,直接傳送到京城附近。


一百年後的奧斯曼才有希望


也不要太高看奧斯曼土耳其.....要不是某個二缺忘記關門,拜占庭帝國真能搞個大新聞......


不可能


推薦閱讀:

指虎的來源是哪裡?
刀劍格鬥最佳身高是多少?想對應的體重呢?空手肉搏又是多少?
冷兵器戰爭中,弓箭手有多重要?
彈弓如何瞄準?
古代連弩用於民間械鬥會很趁手嗎?

TAG:明朝 | 信仰 | 伊斯蘭教 | 戰爭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