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型號的 CPU,是如何在生產線上被區分的?
01-15
之前看到過一篇介紹,聲稱在成品之後,檢測時才產生不同型號的產品。
那麼1.不同型號的產品是指不同系列的區別(如i3-i7)還是同系列不同型號的區別(如i3-4130、i3-4170)2.現在的cpu整合了gpu,不同型號cpu對應gpu也不同 這種區分方式如何保證整合gpu對應正確
3.在這種產品分裝方式下,如何人為控制各個型號cpu的生產量(成品頻率又不是能人為控制的)比較好奇 純了解提問.
那個...
前面幾位有所不知,AMD這種農企干四核篩三核甚至把好四核硬關成三核這種事...但是我大Intel財大氣粗!
Intel大部分產品線都會單獨流片,不信可以扣開蓋子看die,同產品線倒是會挑挑片子,像啥3.0G 3.2G 3.4G 3.8G
2核4核6核8核10核核間通訊都不一樣,靠挑片子或者閹割是不能滿足Intel的。CPU只按幾種硬體規格生產,再按各個功能部位的好壞與質量來標定具體型號。比如某個i3里HTT單元壞了就屏蔽這一部分,做成賽揚或者奔騰。某個i3的核心質量好,在相同電壓可以達到更高頻率,所以做成4170,另一個質量不太好的在相同電壓下只能達到較低頻率,所以做成4130。
這不跟生產色環電阻一樣了?
出來的總落在某個特定值的誤差範圍內。永遠沒有「不合格」產品。
有個部門叫diagnostic;有種任務叫scan;有樣東西叫fuse。
diag team會用專門的技術,在定製的類Linux系統上跑各種測試來scan一個封裝好的die,根據結果來判斷哪些部分因為yield有問題需要通過fuse調整參數甚至屏蔽。同樣架構的一起流片,wafer邊角部分或者有損壞部分通過調整fuse來做低檔晶元肯定是最實惠。
yield不可能100%,流片又很貴,所以總的來講廠商還是會採用整體最經濟的方式。簡單說一下吧:
大家都知道,從沙子到CPU需要經過很多複雜的工序,其中中間某一步會產生一個東西——晶圓,是個高純度的圓形硅基板,通過光刻機在上面雕刻出相應的CPU內部結構,然後切割成正式的CPU核心。然而,圓形切成矩形肯定會產生損耗,而雕刻和切割時的良品率也會限制CPU核心的體質和性能。一般來說,常見的家用台式機CPU(酷睿的非至尊系列,奔騰、賽揚等)分為4核心(i7、i5)和2核心(i3、奔騰、賽揚),而intel在製造晶圓時,同一代的產品切割時設計是一致的,某些質量較差的經過測試不能穩定啟用所有內置電路(當然,即使是i7,也不會用上所有的電路,有一部分冗餘),於是intel經過屏蔽,來將這部分核心簡化到可以運行,再根據性能分別打上更低端的標籤低價出售。CPU內部重要的部分包括核心、緩存、核顯,其中核顯內部還分成數個至數十個執行單元(EU),通過關閉預設的部分即可實現CPU性能的分化和穩定。比如下圖,為i7-4770R的內部構造(128M的eDRAM部分是完整CPU上的另外一塊晶元,可以忽略),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現其CPU部分和GPU部分均有問題無法全部開啟,於是選擇屏蔽兩個CPU核心以及GT3核顯(40個EU)中的一半EU,這樣它就變成了雙核心,帶有GT2核顯(20個EU)的CPU,如果此時能夠開啟超線程,且基礎頻率達標(3.7GHz),那麼就可以作為i3-4170繼續下一步生產而非直接報廢。(圖片來自百度,侵刪)可以去chh看看,有篇文章介紹了一下,haswell的e5v3,開始就是有三個die的,hcc,mcc,lcc。。。當然之後就如前面的答主提到的,測試然後屏蔽通不過的核心,部分至尊i7是e5的邊角料做的
比如說,都造I7,有良品率的,最好的叫I7,次品叫I5,更渣的就是I3,大概就是這麼個樣子,實際肯定有些不同的
一起生產,根據性能定型號
推薦閱讀:
※磁力鏈是什麼?海盜灣不再提供BT種子下載而全部改用磁力鏈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240冷排也壓不下 AMD A10-7850K?
※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如果想進去it行業 需要考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二 三 四級這些)嗎?還是需要考什麼?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有必要考取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嗎?
※為什麼不包含<algorithm>也可以用std::s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