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年上海地區歷史教科書被廢止一事?

新學期開始了,上海市去年批准使用的高中歷史教材,今年被廢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兩個月內編撰出爐的新版高中歷史,由於時間倉促,新版教材只出版了「第一分冊」,內容只有五單元66頁。到本報發稿為止,該書的另外一半內容還在緊張編寫當中。一個學期的教材,分次出版,這在中國教育史上十分罕見

「我已經辭去了高中歷史的主編,新編出來的高中歷史跟我沒什麼關係了。」在接聽南方周末記者電話時,上海版高中歷史主編、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拒絕對剛剛出版的華東師大版高中歷史第一分冊發表任何意見。

在此之前,由蘇智良擔任主編主持編寫的高中歷史在上海市全面投入使用才一年時間,就被上海市教委決定從今年9月起停止使用。這本歷史教材,很有可能是新中國教育史上最短命的教科書

據悉,這本被廢止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完全是根據上海市中小學(幼兒園)課程教材改革委員會制定的課程方案和《上海市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編寫的,早已經通過了上海「課改辦」的審查,在試用3年後,去年9月1日起作為上海「二期課改」教材,在全市範圍內投入使用,當時有媒體將這套歷史教材譽為「醞釀8年的進步」。

風波的起點,要追溯到去年9月1日《紐約時報》的報道《毛去哪了?中國修改歷史教科書》。


因為有同學想考上海師大周育民教授的博士,所以我也在隨意看看周育民老師的文章。這件事情也是偶然看到的。現在回首,簡直搞笑。下面附上這篇文章,周育民老師作為教材編寫者之一對此事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新舊史觀的衝突,而陳腐的老專家的階級鬥爭觀點,讓人感覺恍如隔世。要真讓這些老專家來寫教材,孩子們有得苦了!

文章原文太長,直接摘錄和事件本身有關的,以及周教授對批評的回應。

關於上海歷史教科書問題 ——對北京幾位歷史學家批評的回應

周育民

  上海新編高中歷史教科書推行一年即告停用,這是建國以來教育界發生的一起極為嚴重的事件。這一事件的發生,牽涉到許多人事,但深層的原因是歷史觀念、教育觀念的衝突。在這方面,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中心在組織幾位歷史學家召開座談會基礎上形成的六份《社會科學情況反映》,無疑對政府的決策起了重要作用。

  關於上海新編歷史教科書問題,自2006年9月以來,爭議激烈,至2007年9月宣布新編高一歷史教科書停用,但仍餘波不斷。要了解本文的緣起,有必要先交代一下上海新編歷史教科書事件的大致經過。

  1998年起,上海開始實行第二期課程改革,集中了上海部分大學和中學各學科的骨幹力量,分別制定了行動綱領。2001年底,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根據上海市教委制定的歷史課程改革行動綱領競標,取得編寫權,由系主任蘇智良教授擔任主編,組成編寫組,根據《課程標準》進行緊張的編寫工作。2003年開始,新課本在上海近百所中學陸續推出試用,與中學師生不斷互動,不斷修改,至2005年8月,九冊新教材試驗本全部編寫完成。隨後,上海市教委根據各學科課本的編寫和試用情況,決定於2006年9月新學期開始,上海地區全部試用二期課改的新課本。就在這年9月1日,美國記者周看(Joe Kahn)在《紐約時報》發表了「毛澤東到哪裡去了」一文,根據上海高一歷史教材中只有一次提到毛澤東、增加了經濟等內容,認為上海歷史教科書的歷史觀發生了重大變化。有些媒體和個人更以「比爾?蓋茨取代毛澤東」、「淡化革命史」等文字指斥上海二期課改歷史教科書,於是引發了公眾的高度關注。

  當年10月,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召集李文海、沙健孫、張海鵬等七位北京歷史學家就上海歷史教科書問題召開座談會,會後形成六份《社會科學情況反映》{1},作出了「該教科書離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只講現象不講本質」、「指導思想混亂」、「歷史虛無主義」、「『碎化』歷史」、「背離了我們黨關於歷史教育根本任務的要求,會造成思想混亂,進而危及政治安定」等嚴重的定性結論,要求停用這套教科書。之後,又有以中國史學會名義邀請部分歷史學家召開的座談會,會議簡報把上海歷史教科書作為中國史學界種種違反歷史唯物主義現象的一個典型{2},上報中央。12月16日,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中心主任田心銘在一次會議上透露:「前段時間上海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育部很重視,部領導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態度。」{3}2007年2月,李紀均中將在《暸望》公開發表對上海歷史教科書的批評。{4}4月,教育部組織中學歷史教材審查委員會專家與上海歷史教科書課標組和編寫組部分人員就上海高中教科書修改方案進行了有益的溝通,雖然大家都具有對上海高中歷史課本進行修改完善的共識,但在是否要完全推翻上海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框架、在2007年9月即推出修改課本等重大問題和工作程序上,各方持有不同意見。到5月份,上海方面個別專家提出完全迎合北京幾位歷史學家的批評意見,將高中歷史教科書推倒重來,並聲明在9月即推出新教材是教育部審查委員會專家的意見。市教委不待徵求主編蘇智良的意見,立即成立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專家組,重新編寫高中課程標準,要求在9月即推出新教材。在改變二期歷史課改原定行動綱領目標的情況下,蘇智良只能辭去高中歷史教科書主編的職務。6月,上海市教委責成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編寫新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在9月開學時推出。

  上海新編高中歷史教科書推行一年即告停用,這是建國以來教育界發生的一起極為嚴重的事件。這一事件的發生,牽涉到許多人事,但深層的原因是歷史觀念、教育觀念的衝突。在這方面,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中心在組織幾位歷史學家召開座談會基礎上形成的六份《社會科學情況反映》,無疑對政府的決策起了重要作用。批評者都是筆者尊重的史界前輩,但「吾愛吾師,尤愛真理」。作為上海新編歷史教科書的主要編寫者之一,我謹就這些《社會科學情況反映》中的批評意見進行回應與辨析,希望引起的是對新世紀中國歷史課程改革冷靜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一、批評意見嚴重歪曲事實

  教育部社科中心所請來批評上海歷史教科書的歷史學家,在國內都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既然涉及到學術,那麼我們就不能不以科學理性的態度,根據學術規範來審視這些批評意見。《社會科學情況反映》歸納的結論「該教科書離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只講現象不講本質」的論據是12條具體例證,我看了之後,認為幾乎完全不能成立。為了說明問題,我不能不大段引用批評意見的本文和教科書的內容。

  1. 批評稱:「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是國家的產生,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又和社會形態分不開。但該教科書不講階級、階級關係、階級鬥爭,不講社會制度,不講社會形態的更迭。文明的歷程與社會發展歷程是分不開的,離開階級關係,離開社會形態,孤立地、抽象地講文明,是講不清楚的。」

  但教材原文清楚地寫著:「在軍事民主時代,隨著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軍事首領的權力隨之增大,職位逐漸世襲化,破壞了軍事民主制度。氏族或部落酋長成了世襲的貴族,成為統治階級。他們利用自己的職權,把戰爭中獲取的大量財富和奴隸攫為己有,甚至壓迫和奴役本氏族或部落的成員。這樣,氏族社會便走到了盡頭,最終為國家所取代。」{5}(上冊第13頁)「國家的產生是人類跨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國家機器的建立一方面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階級壓迫的產物。」(上冊第15頁)這裡,貴族與奴隸兩個階級的概念出現了,國家是階級壓迫的產物也指出來了。這是不是「只講現象不講本質」?是不是「孤立地、抽象地講文明」?

  2. 批評稱:「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是生產關係和所有制關係的產物。但該教科書在講法律、法系時,連階級這個詞都沒有提到。在講中華法系所謂『以禮入法、禮刑結合』思想的時候說,禮是『調整人們之間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這就抽掉了禮的本質內容,因為禮在中國封建社會是區別上下尊卑、等級貴賤,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

  關於法律的起源,教材原文的敘述是這樣的:「早期成文法典大多由統治者以神的名義頒布,實行嚴格的等級制,通過嚴刑竣法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上冊第93頁)關於中華法系,教材是這樣表述的:「禮最初是祭祀的儀式,後來逐漸演變成為調整人們之間社會關係的行為準則。刑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一開始便以暴力鎮壓的面貌出現,如商朝的『炮烙之刑』等。從西漢中期開始,儒家『禮』的原則和規範不斷地被吸收到法律制度中,到了唐朝,完全按照禮所規定的社會等級和宗法制度來制定法律。以後各代,又沿襲了唐代的立法原則,以禮的精神作為定罪量刑的標準。例如,皇親國戚、功臣故舊如犯死罪,可以奏請皇帝免除;謀逆之罪株連親屬;以下犯上者加等治罪等。」(上冊第95-96頁)「以禮入法、禮刑結合」的等級制特點和階級性質都已經指出來了,這是不是「只講現象不講本質」?

  上述兩段批評的對象,竟然完全是子虛烏有!

  3.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工業社會時說,『機器工業的巨大生產力豐富了社會財富,使發達國家的大多數人口首先擺脫了貧困』。『機器工業的巨大生產力豐富了社會財富』這個判斷是對的,但不加分析地說發達國家大多數人口首先擺脫貧困是由於機器工業的巨大生產力,這就明顯地歪曲了歷史。我們知道,發達國家的財富不僅由於機器工業的巨大生產力,而且由於其殖民擴張,由於其對不發達國家的掠奪和剝削,第一次國際大分工是如此,現在的第二次國際大分工也是如此。」

  如果批評者繼續讀下去的話,一定會看到教材中的這段文字:「工業革命浪潮使人類獲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帶來諸多新社會矛盾。首先,工業生產把工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庸。其次,在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的條件下,由於供需等矛盾而導致種種經濟危機現象的發生。再次,掌握先進生產方式的西方工業國家為了開拓市場、獲取原料,壓迫和掠奪殖民地國家,並把人類拖進了規模空前的世界大戰。最後,工業生產大量消耗地球上不可再生資源,造成資源枯竭,並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下冊第9頁)教材在肯定工業化對於社會變遷、政治進步和文化發展的積極歷史作用的同時,也指出了工人成為機器的附庸、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掠奪和壓迫殖民地、造成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的弊病。對教科書中這樣力圖全面評價工業革命的敘述,可以提出商榷意見,但怎麼能隨便扣上「明確地歪曲了歷史」的帽子?

  4.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中國與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時說,『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於19世紀60年代,由於統治者的腐敗和長期戰亂,步履維艱,進展緩慢,東、西部地區發展很不平衡』。這裡隻字不提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剝削,隻字不提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人民的屈辱。正是這些侵略和不平等條約延緩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步伐。」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段題為「中國與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文字不是課本的正文,而是每課結束時以「史海拾貝」的形式給學生的補充知識,每篇三五百字左右。好在文字不長,我照錄如下:

  「中國的工業化起步於19世紀60年代,由於統治者的腐敗和長期戰亂,步履艱難,進展緩慢,東、西部發展很不平衡。20世紀80年代中國又面臨著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政府實施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決策,以實現經濟、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飛躍。我國在生物技術、空間技術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也是信息技術普及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網民人數1997年僅62萬,2002年底已接近6000萬,僅次於美國。2002年,中國信息產業產值已達1.5萬億元,成為我國第一大產業,名列世界第三;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由於製造業基礎薄弱和高科技人才缺乏,中國在現代核心科學技術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精密儀器製造方面,仍然主要依賴發達國家。中國攀登現代科學技術高峰的征程,任重而道遠。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將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寫下厚重的一筆。」(下冊第15頁)

  明眼人不難看出,這段文字的重點是講述中國與現代科學技術革命,教育學生要努力攀登現代科學技術高峰,而不是分析中國近代工業化落後的原因。第一句話只是一個引子,不是重點。「長期戰亂」四個字,自然也包括了帝國主義侵略戰爭。

  5.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戰略戰術時說,『到90年代,美國開始組建「數字化部隊」,並製造了相應的武器裝備。2003年,美國打擊伊拉克的戰爭中,大量運用精確制導的空中打擊,摧毀了伊拉克的戰略設施。』這種描述不僅掩蓋了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和聯合國反對,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侵略本質,而且起了炫耀美國武器裝備的作用。」

  這又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批評。該課的重點是講信息時代戰爭的特點,並不涉及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問題。關於這個問題,上海版高中歷史教材的視點和教學思路其實是十分清晰的,我在下文會涉及到。美國在運用信息技術於戰爭方面先走了一步,這是歷史事實。把這一史實告訴學生,被無中生有地說成是炫耀美國武器裝備,批評者是要讓今天的青年一代像當年義和團那樣對於先進武器的巨大殺傷力盲然無知嗎?

  我相信,只有了解世界最新軍事技術發展的青年一代,才能認真地應付未來的反侵略戰爭。順便提一下,李紀均將軍對上海歷史教科書作了十分尖銳和過分情緒化的批評,但遺憾的是,他看到的只是關於批評上海歷史教科書的報道,而不是教科書原書。上海高一歷史教科書「前所未有」地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武器、戰略戰術和戰爭法規的演變及其與生產方式變革的關係,這是任何一個具體戰例都難以涵蓋的知識。我們認為,讓學生宏觀地把握軍事發展的歷史,更有利於學生理解戰爭方式、戰爭謀略和戰爭性質,樹立合乎現代文明準則的戰爭觀。如果說這是「淡化戰爭」,從何說起?

  6.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戰爭規則中的宣戰和媾和時說,『19世紀中葉以後,國際法學界著手研究戰爭法規,並且形成了開戰前應該公開宣戰的共識』。這種說法是不符合史實的。19世紀中葉後,帝國主義國家一次又一次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不需要什麼宣戰,也沒有什麼合法的理由。直到本世紀,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也沒有什麼站得住的理由。抽象地講這些東西對學生是有害的。」

  這段批評如果與上段批評出於同一學者之口,那麼,我在這裡作一系統回答。

  先來看教科書在關於「宣戰」的敘述:「19世紀中葉以後,國際法學界著手研究戰爭法規,並且形成了開戰前應該公開宣戰的共識,1907年海牙會議簽訂《戰爭開始公約》。公約規定,開戰前必須有『說明理由的宣戰聲明或是有條件宣戰的最後通牒。』從此,宣戰成為判斷戰爭合法與否的國際法準則。1928年在巴黎簽署的《非戰公約》進一步規定,禁止在國際關係中非法使用暴力和武力威脅。因此,發動侵略戰爭,不論是否經過宣戰,都屬於戰爭罪行。《聯合國憲章》更明確禁止成員國非法使用暴力。」(下冊第54頁)「但是,1894年和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1939年德國對波蘭和1941年對蘇聯的進攻都是不宣而戰。《聯合國憲章》只允許在自衛、安理會授權或採取行動、以及民族解放運動三種情況下使用武力。」(下冊55頁)

  這位專家如果認真讀了這段文字,就不應該如此草率地發表批評意見。帝國主義對華發動侵略戰爭,不宣而戰,沒有正當理由,這恰恰證明這些侵略戰爭是違反國際法的戰爭罪行,至於美英對伊拉克的戰爭,中國政府的正式表態是「違背了《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本準則」,{6}而沒有採用批評者「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這樣的簡單定性的表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上海的中學生讀了「戰爭規則」這一課,學會運用現代戰爭準則來判別戰爭的性質,這樣做,有益還是有害?再從批評者的手法來看,教科書中的行文主語是「國際法學家」,而在批評對象的主語卻是「帝國主義國家」,這種批評手法的名稱就叫做「偷換概念」。

  7.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經濟全球化時,只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聯繫空前加強,世界經濟增長加快』,沒有講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和實質。我們知道,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前的經濟全球化是受制於美國霸權主義深刻影響下的全球化,全球政治和經濟遊戲規則的制定和修改,首先反映的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利益。西方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是造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不平等和世界貧富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事實應當告訴我們的學生。」

  事實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關係中仍處於不平等地位的問題,教材中已經明確提到了:「歷史上,發展中國家長期作為發達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落後的經濟和依附性的經濟結構。它們在獲得獨立以後,並沒能改變這種經濟地位。」(下冊第79頁)儘管如此,我個人認為,這位專家的意見表述得更為清晰,是可以在教材修訂中加以採納的,但這並不牽涉到背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問題。

  8.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戰後國際格局中的兩極爭霸時說,『冷戰期間,美蘇雙方在軍事領域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曾發生朝鮮戰爭』。且不說把這場戰爭放在『冷戰』中是否合適,把美國發動侵朝戰爭用抽象的『朝鮮戰爭』一詞來表述,這本身就是為美國開脫,也歪曲了中國的抗美援朝的性質。這不僅是史學觀點問題,更是政治上的問題。」

  教材原文是這樣的:「冷戰期間,美蘇雙方在軍事領域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曾發生過朝鮮戰爭、修建柏林牆、古巴導彈危機等激烈衝突,但卻沒有演變為兩個超級大國的直接軍事對抗。」1946年3月,丘吉爾在美國發表「鐵幕」演說,被史學界認為是「冷戰」開始的信號。第二年3月,杜魯門的國會咨文標誌著美國對蘇「冷戰」政策的確立。在這種背景下爆發的朝鮮戰爭,首先是朝鮮南北戰爭,接著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干涉,然後才有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形成中朝軍民聯合抗擊的局面,因此,朝鮮戰爭的性質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演變過程。就是按照這位專家的個人意見,「朝鮮戰爭」的一面是美國「侵朝戰爭」,另一面是中國 「抗美援朝」,如採用「侵朝戰爭」的名稱,你可以說是否定「抗美援朝」的性質;採用「抗美援朝」的名稱,你可以說是否定「侵朝戰爭」的性質。可見,作為這場戰爭對立面的統一體,還是「朝鮮戰爭」的定名比較準確。「朝鮮戰爭」這四個字的提法,也不是上海歷史教科書的發明,我引用一下國家教委規劃組織的、由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現代史編》關於朝鮮戰爭的提法:「1949年底蘇聯擁有原子彈的消息和1950年中爆發的朝鮮戰爭更給了美國重新武裝西德的借口。朝鮮戰爭被美國宣傳為沿著易北河(歐洲的三八線)進行『侵略』的先聲……。」「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7}事實上,國內出版物大量使用「朝鮮戰爭」這一提法,包括《辭海》,如果按照批評者的邏輯,豈非這些出版物都「歪曲了中國的抗美援朝的性質」,有「政治問題」?推而論之,中國近代史上一些侵略戰爭的通用名稱如「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豈非都歪曲了侵略戰爭的性質,有「政治問題」?據我所知,有些批評者在自己的論著中也都在使用這些似乎「有政治問題」的名稱嘛!

  9.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和探索時說,『中國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最初主要借鑒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取得了偉大成就,但也遭受了嚴重挫折。1979年以後,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原則,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種將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歷程割裂開來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

  中國共產黨有著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優良傳統,但在建國初期,由於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主要是借鑒蘇聯的經驗,如計劃經濟、集體化農莊等。教科書中的提法是「主要是借鑒蘇聯的經驗」而非「全部」借鑒蘇聯的經驗。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敘述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是這樣表述的:「儘管我們在制定具體的經濟政策和工作方法的時候是從中國的具體情況出發的,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經濟制度仍然對我國具有重大的榜樣作用。」{8}在這一點上,上海歷史教科書的表述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並沒有原則的區別。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國以後作了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也發表了不少具有啟示意義的觀點,但並沒有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甚至一度還背離了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最終形成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口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恢復了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教科書行文突出的是區別,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點是區別。只講聯繫,不講區別,怎麼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理解鄧小平的偉大歷史功績?

  10. 批評稱:「教科書在講『大河文明』時說:『東方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兩河流域、印度和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在河水的滋潤下,兩岸沃野千里,莊稼茂盛。世代定居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星羅棋布的村落中繁衍生息,過著寧靜的生活。』把農業文明社會描述成沒有鬥爭和衝突、沒有壓迫的世外桃源,是對學生極大的欺騙!」

  這段批評的引文來自「大河文明」一課的導語,緊接這段引文後面的是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些大河流域的廣袤土地上,會崛起一個個中央集權的國家?這個問題吸引了許多歷史學家的濃厚興趣和不斷探索。」可見設計此課的重點是討論村社與中央集權國家興起的關係。

  我們要問,古代村落中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過著寧靜的生活,難道不是他們生活的常態嗎?承認這種生活常態,就一定是否定階級鬥爭嗎?把農民的這種生活狀態說成是沒有鬥爭和衝突的「世外桃源」,這只是批評者自己的想像,而非課文本身的內容。該課最後指出:「為了維持龐大的國家機器和建造公共工程,統治者需要向民間徵發賦役。這些賦役主要由占人口絕大分部的農民負擔。分散的小農有時無法承受國家的橫徵暴斂,或者逃往他鄉,或者流離失所,或者鋌而走險,揭竿而起。」編寫者哪裡有把農民生活描寫為「沒有鬥爭和衝突的『世外桃源』」的意思?這種批評手法,可以稱之為「偷梁換柱」。

  11. 批評稱:「教科書還不加分析地讚美西方的社會制度,比如在講三權分立時,詳細介紹了西方三權分立的源流、近代三權分立的制度、議會『三讀』制度、國會聽證會等,引述孟德斯鳩的話說,『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並總結說:『現在,不少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積極吸收三權分立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努力建成高效、廉潔的國家政治體制。』這種不加分析的介紹看似 『客觀』,實際上掩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實質,對學生是有害的。」

  「三權分立」是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鬥爭過程中形成的重要政治理論和成果。政治權力相互制衡的「三權分立」理論和制度本身並不能決定其自身的階級性,階級性是運用這個制度的統治階級所決定的。課文明確提到:「隨著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資產階級需要利用議會來進一步制約國王,為自己的利益服務。」(下冊第64頁)西方權力制衡政治制度的階級性質應該講清楚了,怎麼能說是「掩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實質」?這個批評的對象還是「子虛烏有」。

  12. 批評稱:「在講中產階級時說,『中產階級人數的多少,反映了社會的富裕程度』。『20世紀末,這個人群佔美國總人口的80%,巨富和貧困者只佔社會的極少數』。這實際上是說,美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共同富裕目標。可想而知,學了這樣的教科書,青年學生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嚴肅的批評應該是質疑教科書用的材料是不是事實?如果是事實,如實告訴學生,這不應該算什麼錯。不敢承認事實,這不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實事求是的態度。見到美國中產階級佔到大多數,就推論說基本實現了共同富裕目標,強加給教科書的編寫者,這是批評者自己的推論。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特有的政治目標,批評者把教科書中沒有的意思強加上去,然後加以批駁,這又是在「偷梁換柱」!。

  綜上所述,12條批評意見中,除了少數有價值的建設性批評意見外,有相當一部分是斷章取義、無中生有的無理指責,嚴重地歪曲了事實。有些批評意見,甚至採取偷換概念、偷梁換柱的不正當手法,暴露的不是教科書的問題,而是批評者自身的問題。根據這樣一些論據,無論如何也歸納不出「上海版歷史教科書離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只講現象不講本質」的結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12條例證中,基本上與唯物史觀本身沒有多少關係,根本上升不到背離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

  為了強調上海高中歷史教科書背離馬克思主義,批評者竟然說「教科書高一兩冊中卻沒有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敗筆。」第二冊在第22課明明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指出了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的掘墓人,並摘錄了《共產黨宣言》的警語、配有馬克思恩格斯的畫像。《社會科學情況反映》竟然不怕他人檢驗,把這樣的批評也寫了上去,的確是「一大敗筆」。

  審視上述批評意見以後,我只能得出——恕我冒昧——「歪曲事實、不合邏輯」的結論。至於批評意見的整理者竟然能從這些意見歸納出上海歷史教科書背離歷史唯物主義的結論,這就連起碼的形式邏輯規則都不顧了。

以後的學者再研究的話,這事估計更有意思。日本已經有學者寫了本書對這一事件進行研究了,叫《上海版歷史教科書的「扼殺」》。你們吶,跑得比誰都快!


上師大這版歷史書據說以文明史觀角度,所以革命的毛就不需要出現了,而且歷史確實更應關注群體而不是個體


當年那版壽命一年教科書的親歷者,那年加的歷史作為高考的,歷史也是一直考第一的學科,個人很喜歡這本以文明史作為軸線的歷史教科書


上海的教材本來就是針對上海的情況設計,適用於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問題被斷章取義放到網上之後,卻受到了全國範圍的口誅筆伐。可能再過若干年,新一輩的歷史學家上台後,這本教材或許會為中國的歷史教育做出里程碑式的貢獻。


高三學生來強答一波

今天歷史課講到梁啟超的新史學時

歷史老師科普了這件事

很惋惜

但是明年開始上海要用全國版教材了


好像上海教科書和不是新課標版本吧!知識體系不太一樣。


完全是搞事情。


求紐約時報的那篇新聞報道和這一系列教材的電子版


推薦閱讀:

在歷史上真的有七步詩這件事嗎?
怎樣通俗易懂地講述埃及神話?
戰爭究竟是推動歷史發展還是使歷史發展倒退?
中國錯失了幾次能夠強大起來的機會?
如何看待「國際考古權威在世界考古論壇上明確提出 以良渚來標誌中華5000年文明!」?

TAG:歷史 | 教育 | 改革 | 自由 | 歷史教科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