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集《秦時明月》中蒙恬騎兵被步兵擋住 是怎麼回事?

據說是馬其頓方陣 個人也不太懂 特來問下


當年亞歷山大入侵印度被爆了,亞歷山大死後馬其頓分裂為三個邦國,而其中的一支遺民邦國巴克特里亞被西遷至此的月氏收拾了(月氏因為匈奴的軍事壓力被迫從祁連山西遷至印度北部一帶,也就是後來絲綢之路亞洲段的丁字路口),時間大體上正好能對得上,結合秦時明月幾次提到的月狼裔,我可以理解成28集出現的馬其頓散兵可能是巴克特里亞遺民被月氏匈奴擄至此作為奴隸兵使用。玄機的靈感應該來源於此。當然具體的時間節點是對不上的,但是大體時間是沒有錯誤的,不存在穿越之說。這是我的意見。

————引自秦時明月吧 [再憶畫中人]

經過查閱發現(查 巴克特里亞 可找到相關信息,這裡就不引用了)馬其頓帝國分裂後有一個國家向東發展,與月氏或匈奴有接觸,時間大體上吻合。也算是符合玄機「歷史為骨,藝術為翼」理念了。

以上說的是動漫中秦軍與馬其頓方陣相遇的可能性。

至於方陣如何擋住騎兵,我想應該是利用密集長槍林(很長的,約七八米),利用騎兵衝擊的動能刺死馬匹和人。(動漫做得有些問題啊,一是它的長槍林不夠密集,殺傷效果有限。二是長槍大多應是尾部插在地上,而不是直接用手拿著,人是不可能頂得住那麼大質量的人和馬高速運動產生的衝擊的。但動漫畢竟不是完全歷史,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動漫敢於嘗試也是值得讚賞的。)

個人拙見有不當處請見諒,也請指出。


編劇腦殘。。。首先,馬其頓步兵方陣屬於軍團級的戰陣,幾十個人想布置就不可能。而且馬其頓方陣比較笨拙,沒有那麼靈活。再者,亞歷山大帝國和秦始皇時期差了整整100年。。。最後,秦軍的裝備有大問題。

中國歷史上最早給馬穿馬具的應該是袁紹的甲騎具裝,之後曹操的虎豹騎。勉強算重騎兵吧,畢竟是皮甲。真正的人馬全身鎧甲重騎兵應該是南北朝馬鐙出現以後才有的。秦朝騎兵要是能有這裡面演的,早統一世界了。而且如果真是重騎兵,這點人組成的方陣純粹找死。記得唐宋時期的重騎兵,全身鎧甲的重量大概20到25公斤,馬甲的重量可以到40公斤,再加上士兵的重量和馬的重量和騎兵衝鋒時候的動能,先不說馬其頓步兵的長矛能不能正面刺透馬甲,光這個衝擊力,根本就不是人能擋住的。

秦朝時,騎兵所佔比例很少(1:100)常常擔任突擊、迂迴、斷糧、追擊等任務,同時為加強主力部隊的的機動性,也改良了戰車,減輕了其重量將車騎編組在一起,使「輕車銳騎」配合戰鬥。騎兵部隊從屬於作為全軍主力的戰車部隊,保護戰車部隊的側翼。戰鬥方式以騎射為主。

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中,騎兵在戰爭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並在部隊中普遍設置了專門統率騎兵的各級指揮官。劉邦就專設一隻精銳騎兵部隊--郎中騎兵。但戰車仍佔有一定地位,雖然其作用日益縮減,當時還是把戰車列於百兵之首。

所以如果真是秦朝騎兵對上馬其頓方陣,估計也不可能傻傻的去衝擊,用弓耗死你。所以,這裡面演的,這點人組成的馬其頓方陣,無論面對輕騎兵還是重騎兵,都不可能擋住。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大秦(羅馬)士兵有可能出現在那裡(克拉蘇戰敗後,其子與一部有較大可能性流竄到新疆,新疆有個村說長相與西方人無意。)

另一個問題在於秦朝騎兵應該是沒有馬蹬這一工具,也就是說黃金火騎兵不會用動漫里的方式作戰。然後我們再來看動漫上為我們準備的條件,步兵組人數較多,防守陣型(以逸待勞),地勢上取狹窄穀道,利於步兵發揮,而且先用陷阱震懾了敵方部隊,心理上,有不能不勝的理由(受恩於單于,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反觀火騎兵,長途奔襲,連續作戰,受到伏擊,初次見到"外國人"(參考一下志願軍看見黑人的感覺。)狹窄地形不利於騎兵衝鋒與展開。

結論是,相同條件下,等數量騎步兵沒有可比性,但是動漫中步兵有極大優勢,火騎兵敗的問題不大。

步兵方陣為馬其頓方陣,亞歷山大用此方陣橫行歐亞非,基數為64*64=4096人數較少也可以使用。

本人是秦時明月愛好者,建議大家想了解馬其頓方陣可以去玩,一個叫全面戰爭的遊戲。

謝謝


話說看到這集的時候我是崩潰的…目前為止輕甲步兵VS重甲騎兵而且數量和質量差距這麼大步兵勝的戰爭應該一次也沒發生過……不管什麼方陣,在這個馬蹄下都是浮雲啊…秦軍真的是武裝到了牙齒了好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艦在亞丁灣》此劇?
两次车臣战争及后续治理对今后可能发生的解放台湾军事行动有何启示和借鉴意义?
為什麼我們還要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人類距離動力裝甲還有多遠?
如何评价歼 15 电磁弹射成功?

TAG:軍事 | 秦時明月 | 古馬其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