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傳統節日會一點點沒落,相反國外的節日在國內越來越盛行。 能具體化么? ?
中國傳統節日危機是如何煉成的
近日,身邊的人都在宣傳一個節日,萬聖節,不知道這個節日具體的來歷說明,只知道這是一個西方國家的節日,而目前,在國內已經風靡全國,坐下來仔細想想,好像受歡迎的國外節日不止這一個。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知道是代表了什麼,突然感覺好像是必然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全球信息化,而信息化的載體是當今的年輕人。分析了一下國內外的節日情況發現,在國內盛行的國外節日都是以娛樂為主的,這個符合當下的年輕人生活方式,而國內的傳統節日都是以紀念活動、吃點傳統食物為主,在年輕人看來都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幾乎已經沒有幾個年輕人會了,會包餃子的人可能還比較多,但是會包粽子的應該就很少的了。同時也有一個現象就是國外的節日都是群體的活動,互相分享的,而國內的節日都是家庭活動,有的還是忌諱娛樂的,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是不是由歷史文化造成的。
隨著網路的發展,朋友圈成為了信息共享的最有效途徑,趕上一個國外的節日,不在朋友圈發上一條與之相關的信息好像自己就落伍了,跟不上社會了;相反趕上一個國內的節日,你要是敢發一條相關的信息,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你老了,更有甚至認為你是閑的沒事瞎扯淡。最重要的是家裡的人團聚在一起好像才適合過國內的傳統節日,尤其老人的決定性作用很大。現實情況呢,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遠離父母,所以很多傳統的節日年輕人根本就不過,或者說不會過,而老人即使在過節日,也就是過過節日,因為大部分的老人不懂微信、微博啥的,根本就沒有網路上的朋友圈,即使有微信、微博,好友中也就是自己的孩子,人數局限性太大了,根本就不能橫刀立馬地殺進朋友圈。相反,年輕人朋友圈裡面的人就比較豐富了,同事、同學、網友啥的,更適合信息互動、分享。所以國內節日目前的狀況是老人在過,但是不會宣傳,只會行動,而這樣的情況正好與當今大部分年輕人只會炫耀不會行動的思想相悖論,所以呢,導致了在網路信息為主導的媒體今天,國內傳統節日慘敗於國外傳統節日,或者說老年人慘敗給了年輕人在網路信息傳播為主的今天。
傳統節日流傳下來是不容易的,也是值得人們去保護的,所以呢,不要想著向過國外節日一樣地去過國內節日,不要想著改變節日的過法,而要改變的恰恰是我們當今的年輕人。老人不懂網路,我們是否應該花些時間去教會他們,或者我們來幫助他們宣傳,如果在端午節的時候,更多的人能夠發些老年人親手做粽子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的家長能夠交會小孩如何親手去包粽子(就像在萬聖節的時候給小孩提前買好玩具一樣用心);家長更多的去給小孩講些國內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這樣也許會改變今天的情況。反而,不遠的將來,我們也將變老,而當我們也被媒體淘汰的時候,也就是開始孤獨過節日的時候,不要讓自己被淘汰,不要讓國內傳統節日被淘汰,請行動起來。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美國失業青年稱在中國不用追女孩 會倒貼?
※中國的逆向民族主義,年長者嚴重還是年輕者嚴重,男嚴重還是女嚴重?
※中國人是否該支持國貨?
※怎樣看待中國人的「崇洋媚外」,崇洋媚外的根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