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朝鮮釀酒的平民地位如何?
最近看大長今,小長今被姜德久一家人收養,他們家就是釀酒的,而且酒都是專門送給一些氏族大家的,我覺得在平民里地位應該不會太差吧。
而且好像在古代中國釀酒這項工作也好像不是普通人隨隨便便就能幹的(因為糧食很珍貴的樣子)所以我想問問在朝鮮這樣的人是怎樣的呢?
朝鮮王朝時期糧食比較珍貴,凶年欠收是常有的事情。朝鮮英祖為此還頒布過國家層面的禁酒令以防止糧食的浪費。
當時朝廷查抄了許多制酒坊,結合朝鮮時代遍地開花的酒幕(??),當時收購農民糧食-專門釀酒-賣給酒幕這一體系應該是相當成熟的。也不排除農民自家釀酒賣給酒幕,這種情況農民的生活不一定很好,在產業鏈下游被壓榨的很苦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大長今的養父並不耕地,而是專門釀酒,處於產業鏈中間,附加值比較多,議價權也大,在農民階層中經濟地位應該是不錯的。至於誰來做這個,應該是看其資源吧,包括對當地兩班及鄰里的關係等,世代傳承的可能性比較大。朝鮮王朝地位低賤的階層只有百丁(??),即屠夫。百丁多為遼金、渤海歸化而來的靺鞨、女真人的後代,只允許從事屠夫職業,處於社會地位的最底層。朝鮮時代的起義領袖形象林巨正即是黃海道百丁。至於釀酒者,沒有這種說法,但朝鮮王朝前期不從事農活的工商業者受到政府壓制,社會地位並不高,因此長今養父家就算再有錢也不怎麼牛掰的。當然到了後期實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冒頭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有錢就比兩班階層還要牛氣,可參考朝鮮王朝中後期兩班傳等諷刺小說。有田可種的有地位,沒有的地位一律低下
國祚綿延了五百年的朝鮮王朝的等級制度雖然經歷了不少的變化,不過還是很穩定的。
在朝鮮社會,除了宗室李氏之外,還有四個等級,分別是貴族兩班、下層知識分子中人、百姓常民和最下等的賤民。
朝鮮的開國君主是全州李氏的太祖李成桂。他的子嗣(王胤或宗室)成為了朝鮮的統治階級。
兩班是朝鮮的貴族,他們的家族祖先約有半數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與中國歷史的對應約莫是漢朝至唐初這段時間)時百濟、新羅、高句麗和其他小國的君主、領主和廷臣。兩班這一名稱的來源是在高麗朝時的文武大臣,文官為文班、武將為武班,是為兩班。
一些兩班家族興起於高麗中後期,這些人出身相對低微,多是地方官、將校在武人篡權時依附海州鄭氏、牛夆崔氏等武將家而擠進兩班的行列。高麗附元的時期也有許多譯官、門客借著元國的勢力而與原本的兩班家族聯姻成為新的貴族家族。在朝鮮朝以來因為國家注重儒學,又有許多大儒出身兩班家庭,因此兩班也自稱為士大夫。
常民(??)是朝鮮王朝的第三等人,多數是農民和漁民,少數工匠和商賈。他們占朝鮮人口的大多數,在十九世紀時發起了多次動亂,最著名的莫過於兩西大亂和東學黨起義。
白丁(??)是賤民的一種,但是被分開來對待,白丁是屠夫,但也有很多是官府的劊子手。一般的良民厭惡他們,不與他們為伍。白丁有很多事來自圖們江(朝鮮稱豆滿江)的女真人。
最下等的是賤民(??),賤民多數是出身自女真、契丹等外族,他們主要是屠戶。如果是本土出身又多是巫堂(薩滿)、皮匠等。
他們被禁止擁有姓氏、族譜、不準讀書認字、不準使用墓碑和棺木、名字里不準擁有仁、義、禮、智、信、忠等字樣等,違反的話會被兩班懲罰甚至是私刑處死。朝鮮等級制度的廢除始於高宗時期的甲午改革,不過人們的心裡還是有著很深的階級意識,在日本殖民時期,朝鮮總督府開始了戶籍制度,很多不平等的陋習被廢除,賤民們被准許獲得姓氏,當時很多兩班對此心存不滿,被日本鎮壓。在朝鮮戰爭和工業化城市化運動後引起的大規模人口流動最終滅絕了等級制度。
骨品制度即骨品制(類似於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新羅實行的一種嚴苛的以血緣關係為紐帶決定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的社會等級制度。4世紀時,新羅用武力統一辰韓各部,以慶州為都城。統治集團為了鞏固其特權地位,制定了等級制度,稱為「骨品制」。新羅貴族按血統確定等級身份及相應官階,不同骨品不通婚姻。骨品世襲不變。骨品制度按個人骨品即世襲血統決定受尊敬程度,根據不同等級分別制定出擔任官職的最高限度,達到一定骨品等級的,才可以授予一定的官職,人的仕途受到個人在骨品制中所具有的等級身份的制約,不僅如此,骨品還決定了一個新羅居民可以居住的住所的大小。
劃分新羅國的統治集團是由三姓王族和六部貴族組成,為鞏固其特權地位,朝鮮族大姓貴族為了「別婚姻」,以森嚴的「骨品制」來劃分血統與身分的階級地位,在新羅貴族間實行了帶有奴隸制殘餘的封建制的「骨品制」。朴、金、昔三姓是新羅統治集團中最大的貴族,不但可世襲王位,還獨佔整個官僚體系,擁有無上權力。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稱為「聖骨」(第一骨)王族,大小貴族依次分為「真骨」(或第二骨)王族的旁系、六頭品、五頭品、四頭品等四個等級。「聖骨」、「真骨」貴族能繼承王位。各骨品都自我封閉,互不通婚。
新羅起初實行貴族民主制,由朴、昔、金三姓貴族交互繼承王位,其他貴族按不同的身份(骨品),擔任高低不同的官職。國家大事須經國王和高級骨品的貴族參加的「和白」會議決定。開始,王位的襲承只有最顯貴的聖骨血統家族才可選拔人選。自真骨出身的金春秋登上王位,才改變了聖骨品獨攬王位繼承特權的局面。 六部貴族間勢力難免有所消長,為了擴張或確保既有勢力,同等階級內的貴族會相互聯姻攀親,以通婚的手段達到政治聯盟的目的,各骨品都自我封閉,互不通婚,骨品和非骨品更不通婚。「各骨品之間互不婚娶」,朝鮮許多大的家族都貫徹了這種等級制度。朴氏、金氏等帝胄世家由盛以衰,但在婚姻中的「骨品制」婚姻觀念一直都有影響。社會影響7世紀初,新羅衣冠子弟薛罽頭以出身非骨品,決心赴唐遊學以改變現狀。同時,原來只賜予京師六部之內的門閥貴族的京位也可賜予地方家族,九世紀的張保皋出任京城相職便是一例。此時的京位和外位已無嚴格的本質區別,但是張保皋實行改革觸及骨品制度時,成為所有貴族的敵人,最後被貴族派去的刺客暗殺。骨品制在前期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因素,後期由於社會由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過渡,這種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激化各種社會矛盾。而且當時的新羅的許多知識分子包括貴族子弟和僧侶和知識分子看到盛唐的繁榮和政治制度,要求改革但是受到掌握武裝和財權的貴族集團在既得利益面前好不讓步,這些人才為了自保和發展轉向和地方豪族實力結合逐步要求社會變革。地方豪族勢力因為門閥關係改變不了政治地位,只能致力於封地莊園的經營和海上貿易。正是這種被逼之下的轉型,反而讓地方勢力的經濟和軍事不斷加強,繼而使他們有了打破骨品制的強烈意願而且與要求改革的士大夫集團聯合,最後導致了新羅社會的最終動蕩,引發了朝鮮的後三國時代。古代廚師的地位 (2007-02-10 22:38:49)轉載▼分類: 烹飪論壇 古代廚師的地位古代有這樣一個比喻,說自古有君必有臣,就像有吃飯的人一定應有廚師一樣。要吃,就要有製作食物的人。古代將以烹調為職業的人稱為庖人,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廚師。廚師在古代有時地位較高,受到社會的尊重;有時也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庖人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主要創造者之一,他們的勞作、他們的成就,理應得到公正的評價。 司馬遷作《史記》,後司馬貞補有《三皇本紀》一篇,記述傳說的人文初祖伏羲,即是一個與庖廚有職業聯繫的人物。《本紀》說:「太昊伏羲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或又稱「伏犧」,獲取獵物之謂也。此語出自佚書《帝王世紀》,不是司馬氏的杜撰。我們的初祖是廚人出身,而且還以這個職業取名,說明在史前時代、在歷史初期,這一定還是相當高尚的事情,不至於被人瞧不起。 一個國君好比一個美食家,他的大臣們就是廚師。這些廚藝高超的大臣有的善屠宰,有的善火候,有的善調味,肴饌不會不美,國家不愁治理不好。商王武丁有名相傅說,他於夢中見到他想得到的這個人,令人四處訪求,舉以為相。武丁重用傅說,國家大治,他將傅說比為釀酒的酵母、調羹的鹽梅,也是以廚事喻治國。武丁讚美傅說的話是:「若作酒醴,爾惟曲;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後世也還有人因廚藝高超而得高官厚祿的,尤其在那些喜好滋味享受的帝王在位時。《宋書·毛惰之傳》說,毛惰之被北魏擒獲,他曾做美味羊羹進獻尚書令,尚書「以為絕味,獻之武帝」。武帝拓跋燾也覺得美不勝言,十分高興,於是提升毛情之為太官令。後來毛氏又以功擢為尚書、封南郡公,但太官令一職仍然兼領。又據《梁書·循吏傳》所記,孫謙精於廚藝,常常給朝中顯要官員烹制美味,以此密切感情。在謀得供職太官的機會後,皇上的膳食都由他親自烹調,不怕勞累,深得賞識,「遂得為列卿、御史中丞、兩郡太守」。還有北魏洛陽人侯剛,也是由廚師進入仕途的。侯剛出身貧寒,年輕時「以善於鼎俎,得進膳出入,積官至嘗食典御」,後封武陽縣侯,進爵為公。 廚師進入仕途的現象,在漢代就曾一度成為普遍的事實。據《後漢書·劉聖公傳》說,更始帝劉玄時所授功臣官爵者,不少是商賈乃至仆豎,也有一些是膳夫庖人出身。由於這做法不合常理,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所以當時長安傳出譏諷歌謠,所謂「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當時的廚師大約以戰功獲官的多,這就另當別論了。 歷代庖人更多的是服務於達官貴人,能有做官機會的不會太多,而做大官的機會就更少了。庖人立身處世,靠的還是自己的技藝,身懷絕技,社會上還是比較尊重的。莊子津津樂道的解牛庖丁,是以純熟刀法見長。庖人的受尊重,也表現在戰亂時期。《新五代史·吳越世家》說,身為越州觀察使的劉漢宏,被追殺時「易服持膾刀」,而且口中高喊他是個廚師,一面喊一面拿著廚刀給追兵看,他因此矇混過關,免於一死。又據《三水小牘》所記,王仙芝起義軍逮住郯城縣令陸存,陸詐言自己是庖人,起義軍不信,讓他煎油餅試試真假,結果他半天也沒煎出一張餅。陸存硬著頭皮獻醜,他也因此撿回一條性命。這兩個事例都說明,廚師在戰亂時屬於重點保護的對象,否則,這兩個官員都不會裝扮成廚師逃命了。 古有「君子遠庖廚」一語,不少人理解為是君子就別進廚房,好像殺牛宰羊就一定是小人似的,這是誤解。原話是孟子與齊宣王的談話,談到的是君子的仁慈之心,說君子對於飛禽走獸,往往是看到它們活著,就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臨死時的悲鳴聲,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所以嘛,君子總是把廚房蓋在較遠的地方。為了吃肉覺得香甜,不要去看宰殺禽獸的場面,也不要聽見禽獸的慘叫聲,所以就有了「君子遠庖廚」的經驗之談。這話還見於《禮記·玉藻》,說在祭祀殺牲時,君子不要讓身體染上牲血,不要親自去操刀,所以也要「遠庖廚」。看時代,如同其他答主所說的,釀酒行業是很掙錢的~掙了錢就可以買那些沒落兩班的族譜,然後寫上去,變成兩班啦~
推薦閱讀:
※古人在冬天的時候有哪些禦寒措施?
※人類歷史上有沒有馴化過犀牛來用於戰爭?
※「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這種說法是否成立?
※為什麼希臘神話里男女神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