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動則談功夫就說上擂台比比的說法,那麼,我們學功夫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夫習拳藝者,對已者十之七八,對人者,僅十之二三耳。-------《形意真詮》
很多人認為練武就是打,這樣的人佔大多數。
有人問為何日本是武道,中國不能發展成武道,上述那個現象就可以解釋原因了,因為你跟他談武道的時候,人家不認可,甚至整個社會都不認可。
這是純吐槽,屬於可以跳過的內容。
下面是真格的:
武不是一時之事,是一生之事。
無論你最初抱著什麼樣的目的,最初是為了什麼而練武的,當你不斷的練習下去,你自己就會發現自己真正的目的。這跟人生一樣,你人生的每個階段的目的、目標肯定是不一樣的。練武亦如是,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際遇都會對你的目標、目的造成影響,也會使你產生新的目標。
所以,不必以一時的想法決定練武的終極,當你不斷鍛煉下去時,自己就會發現真正的答案。我學功夫就是為了上擂台比武
為毛練功夫就得上擂台啊?看球不踢球、踢球不進球的不是更多?別跟我說你行你上,我就不上我就BB~學功夫有啥目的?
跑步游泳打撞球打魔獸有啥目的?
就是喜歡唄,沒事盤盤拳吹吹牛,招誰惹誰了?任何時代都是練的人多上檯面的少,上不了檯面還不讓人練了?以拳為業的才去擂台,以拳為藝的不就圖個痛快么?為什麼而練是個人自由,哪怕你為了社會主義習武也沒人有資格說你,但有一點:不能打的彆強行自稱能打。比如某武俠小說作者,現在還在自己的貼吧里自嗨,還有個什麼公子成天叫著打什麼藍天白雲的,結果也是一個網路小說中毒者。
練到一定階段自然會萌生和人較量的念頭,至於說越練越有武德不想動手的,不是揍人揍累了就是挨揍挨怕了。不同的人學武的目的肯定不會全一樣。有的就是吃這碗飯,有的就是強身健體,有的就是為了能打,還有耍酷的、減肥的、想泡女教練的等等等等,我還教過一個要參加快男想臨時抱佛腳學點才藝的……個人覺得這些目的都沒問題,想學就學,堅持不下來或者學無所成都不要緊,不丟臉。
廣義來講,學武和學點別的——鋼琴、繪畫、手指滑板、溜溜球——沒什麼本質區別,就是一種能滿足人的愛好。達到目的了,皆大歡喜,沒達到目的,就換個愛好試試。格局小,眼界必然短。 人生百載,只為60歲生龍活虎,70歲隨心所欲,80歲逍遙自在,90歲頤養天年,百歲無疾而終。這才是習武之人該有的信念! 習武能讓你安心自信的享受當下幸福生活,而不是憂心忡忡的和醫療機構打一輩子交道!
守護與傳承。
大概是性格使然,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的我,比較恐懼不可掌控的天災人禍。死亡,便是大恐怖。因而總覺得,在災禍面前,總要有一手抗爭的手段。我不希望當災禍降臨在我的親朋好友身上時,當歹徒拿著兇器出現在面前時,我除了跪地求饒與轉身逃跑,就只剩下比她先死這一項了。我想加一個選項,比如......把這敗家子兒弄死之類的。
另一方面便是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了。
從結識師父他老人家,到今天大概也一年多了。學了多少功夫不好說,但有幸得以成為大傳承的一部分,我還是格外自豪的。這大概就是中國功夫里師徒模式的魅力罷。這與拳館那種商業模式相比,還是偏愛一些的。
現在的生活對我就是好好拍照,好好過活,好好保護,好好傳承了。至於上拳台?有空私下來切磋交流互相胖揍我很樂意哎!不過台上打生打死的,終究是另一個世界了。我喜歡,僅僅是因為喜歡
初學拳為了耍酷,其後為了不被人欺,再後為了更高的功夫,現在感覺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最後可能是為了求道!我們學一切東西都是為了更好的體現自己的生命意義,如果在功夫里你能找到這些,應該就不算白學! 練武能有一種精神,不能細說但是有些人你一看就知道有,這也不光是練武能練出來,所有行業都能有,掃地,修鞋,做菜!音樂,詩畫!看你適合那個,如果有了你就不迷茫了!說給你其實也是說給心裡的自己!
肯定學藝為動手的人,就要允許有學藝為怡情養性的人。
時代不一樣了,難道打個撞球還要憋著和丁俊暉一較高下?難道輸球給丁俊暉,咱就一輩子連打撞球的資格就沒有了?學好弓馬可以裂土封侯,那是古代;學好拳腳授徒養家,那是近代;在現代除了保留傷人殺人的特之外,本身也是一項體育活動。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追求技擊很對,也值得提倡,但是不能否定他的娛樂和健身功能。當然那些那娛樂和健身或者嚷嚷止戈為武的練習者來否定技擊時,就因該狠狠的教訓他們。何必聽別人說,想學就學。活了這麼多年,不也沒弄明白人生的目的嗎?
武學創出來就是殺人的,重點是為什麼殺人,練武本身就是錘練殺人技術。我所學的,在武技之上有武心,武德,武勇,其中武心就是告訴你為什麼要動武,什麼時候可以動武,武德更多屬於行業規範,潛規則,為人處世一類的東西,武勇算是武心的一個延伸,屬於動武的膽氣。不管怎麼靠,武技本身是拿來殺人的。所以練武之人起衝突解決方式很簡單,打一架,勝者勝,敗者敗,其他一切東西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求道什麼的,也是要建立在打得贏的基礎上。別人上門扇你臉,你把他打翻,然後說我原諒你,這是氣度,你摸摸臉,說我原諒你,這是慫。
當年北京奧運,輿論都在質疑說少林寺為什麼不去參加武術比賽,當時達摩院首座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
「習武與打坐一樣都是我參禪的方式,我的每一拳都包含著對佛理無限的熱忱。」
開始是這樣的:
一個人學武,目的就是打擂台。
他輸了不爽,別人輸了也不爽,於是公開打不過玩陰的,最後就是你殺我,我殺你,殺來殺去,到最後,大家都覺得不行了,這麼殺下去學武都死光了,也沒見得武術發揚光大啊。於是最後禁止比武,相互切磋一定點到即止。慢慢的武術也不行,都不真槍實幹,全是太極推手,名聲也臭了。後幾代人也沒見過前代的血,嚷嚷著來生死狀,來接著干。於是慢慢的又比來比去,我不服你你不服我,你殺我我殺你。所以吧,想打擂就打,學武不被人打死他們是不服的。
為了高興,為了一百歲還能打拳。
屠龍之技
很能打卻不是會打,在學太極以前學過其他武術,在和一起學太極拳的學員推手時候不知不覺就用出來了,嬴是嬴了,但太極的技巧和手法一點都沒用出來,不是來學太極的嗎?就要學那些引進落空,四兩撥千金的技巧,要麼學什麼太極?打個散打,硬打硬拼,照樣可一打三啊
究竟什麼叫武術這個藝術包括太廣,簡而言之,它是生存競爭中對待敵人的辦法。為了保衛自己,打倒侵略者,從有人的那天起,就開始人和人斗,人和野獸斗,和其他蟲蛇斗。為了自己的勝利,為了生活,在每次的戰鬥中、搏鬥中,得到的實踐經驗、方法,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演變成武術。武術的來源不是為了舞,亦不是為了娛樂欣賞,尤其打人殺人的勾當有什麼好看?所以,真正的武術沒有什麼好看,至於那些花拳繡腿,也不是真正的武術。明代戚繼光反對花拳,他的練兵方法主張每個士兵要練真正的武藝,能上陣殺敵的武藝,這樣才能保存自己,剋制敵人。在這新武器勝利的時代,很多武術差不多完全失效,所以現在還要保存、挖掘民間傳統的武術,不過應付燃眉之急,也略有小補。其次,就是對人民體質、健康確有明顯功效,因為這種運動是活動身體的運動。
我本人學習太極一年,詠春拳三年,學跆拳道 散打 拳擊的朋友也有一些,我認為這些都可以稱為泛稱功夫,或者是格鬥技。那麼我們學習這些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又得到了什麼?
至少大部分人是不會專門為了這個放棄工作專心只為了去打比賽,打擂台吧。
那麼想想我自己學習這些的目的而言,其實很簡單,我沒有什麼要去成為一代格鬥大師揚名國際的想法,那麼學一點功夫對我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呢?一 強身健體。這個是最樸素的想法,工作總是會帶來各種壓力和疲憊,這時選擇一項運動去改善體質鍛煉身體很有必要,就我而言選擇學習詠春拳就像是一位女士選擇瑜伽來瘦身是一樣的,因為自己喜歡這門運動。二 可以在一些特定的時候,可以量力而行的制止一些不文明甚至違法的洗;行為。有時候我們不太敢制止一個彪形大漢的插隊行為,只不過就是擔心萬一打我怎麼辦?那麼,在經過面向實戰的詠春拳練習,我至少可以有底氣的說:後面呆著去。 其實說到這裡,我想說的一點就是,功夫可以給你勇氣三 功夫是一個面向困難的運動,就像一場修行和磨練。就像學詠春,我們武館每周都會有多次實戰切磋,每次和和各種體型的人練習,和人斗,其實是最難的,尤其是被人暴擊的時候,汗汗汗。四 說說詠春的好吃吧,那就是對肌肉的要求不那麼高,年紀大了不容易退化,相比搏擊散打這樣高度依賴肌肉的會好一些。但這裡不是說傳統武術就不需要好身體,像我之前回答過的一個問題,任何功夫都像是一個放大係數去放大你的戰鬥力,我覺得詠春算比較高的那種係數。有點跑偏了,回到問題,我們學功夫到底為了什麼,我的想法就是,在可以承受的時間和運動量里,希望自己變的強一點而已,至於去打個擂台什麼的,我還有工作和家要養好不好推薦閱讀:
※如何看徐曉冬直播完後刪微博?
※跟這樣的師父練傳武有何利弊?
※傳統武術離實戰差距到底有多遠?
※學習傳統武術該配合哪些體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