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問莊子思想和責任心是矛盾的么?

最近在看莊子,裡面提到比較多次莊子無欲無求,不會被太多的外界因素干擾。裡面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有個皇帝(書不在手邊,名字記不起來了,請大家見諒)希望把王位讓給一個賢德的人,覺得他更適合治理天下,把天下交給他很放心。那人因為不希望被名利束縛而婉言拒絕了。後面的註解說皇帝和賢人的差別其實是儒家和道家的差別,儒家更重責任和名利,而道家重自由,不希望被束縛。感覺讀到這裡就有點疑惑,皇帝願意把皇位讓出來是因為他心繫天下,有一份責任心,希望人民過的更好。而賢人更在乎能過的舒服,不想被束縛,這從另一個角度講是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呢?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應該承擔起一份責任,對自己,對家庭,對其他人。感覺在道家的眼裡這種責任反而是對名利的追求。所以比較好奇如果每個人都像這位賢人一樣對事情不管不顧,那我們正常的生活還能進行下去么?(表示以前沒有讀過莊子的書,在這方面是小白一個~~,這裡只是表達下自己心裡的疑惑,請各位幫忙解答,謝謝~~)


你說的「皇帝」想要讓出天下,應該指的是逍遙遊中,堯帝想要把天下讓給許由這個故事。但是,其實故事想要說的並不是許由不求名利,說的是許由覺得這樣名實不符。因為許由覺得堯帝既然已經把天下治理好了,那我為什麼還要取而代之呢?我取而代之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名嗎?名位本身是實際的附屬。那我為什麼要去做這個附屬呢?鳥兒築巢所需要的不過是一根樹枝,鼴鼠喝水,喝飽就滿足了。天下於我並沒有什麼用處,就算廚師不做飯,那麼祭祀的人也不能替代廚師的位置去做飯啊。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所以,這個故事講得主題並不是責任心的問題。而是,道家的賢人不主張追求身外之物,只承擔自己分內的責任。堯帝要讓天下,是堯帝的想法,一個有自由意志的人不會接受別人強加的東西。許由不接受是因為天下並不是他所追求的。這並不是責任不責任的問題,而是一個人自己自由意志的選擇。

而且,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本身是有一定的矛盾的。不追求名利並不等於不承擔責任啊。名利和責任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名利是身外之物,無論任何先賢都是這樣教導的。而責任並不是這樣。在莊子的另一個章節中就對責任這個主題有所論述。

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於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未可動,而況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無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

葉公子將要出使齊國,心裡非常緊張,就對孔子說:「楚王很器重我讓我出使齊國,可是我聽說齊國待使者雖然很恭敬,但是卻總是對所請之事有所怠慢。求別人辦事,就是普通人也不那麼容易,更何況是一國諸侯呢。你曾經對我說,不管是什麼事情,如果不按照規矩來辦的話,很少能有好結果的。如果事情沒辦成,就會有有失所託,對不起託付的人;如果事情辦成了,就可能會有長期來看的隱患。能把事情漂漂亮亮辦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我也不是驕奢淫逸的人,平時也很注重德行,可是現在我早上接到命令,晚上就心焦的想要吃冰。我現在還沒開始辦事呢就已經開始患得患失,如果事情沒辦好,那就一定會有失所託。我作為臣子覺得自己不能堪當大任,還請先生教導我。

孔子說,天下有兩件事情是最大的,一個是命,一個是義。愛自己的父母親族,是命,無法可解。臣子對待自己的君主,是義,天下沒有沒有君主的地方。所以,對待自己的親人,任何地方都安心侍奉,是至孝的境界;對待自己的君主,任何事情都安心接受,是忠誠的道理。對得起自己的內心,喜怒哀樂都不容易影響他,知道事情無可奈何卻安然的接受它,是道德的至境。做臣子和子女,必然有不得已的時候。只要好好做事,不要想自己的安危就好了,又哪裡有時間貪生怕死呢?請你只管去做好了。

這個故事裡,孔子教導葉公子高,讓他對自己的事情盡職盡責,不要考慮自己的安危。這不是責任這個詞的最高體現嗎?

你所說皇帝希望百姓過得更好才讓出地位給賢人,賢人不接受就是不負責任。可是你想過沒有,皇帝的想法就是對的嗎?皇帝的想法跟賢人的想法是不是一致呢?為什麼皇帝要強求別人接受他的想法呢?不是自己本分的事情,就不是自己的責任。旁人強加給你的責任,你並不需要去負責。如果是自己本分的事情,那麼無論生死,都必須為此負責。即便是追求自由,也要負責任。沒有追求自由就不負責這種說法。所以,希望你不要誤會莊子的意思啊。


莊子本身就是矛盾體。以世界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不能,莊子是個要飯的,經常開不了鍋找人借米。


推薦閱讀:

「至心皈命禮」與「志心皈命禮」,「太一」與「太乙」,是一樣的嗎?
想讀《莊子》有什麼閱讀建議么?
如何評價張遠山的學術成就?
真的隨心所欲會遭天譴嗎?
「夏蟲不可以語冰」和「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意思有相近之處嗎?區別在哪裡?

TAG:莊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