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中國發明了馬鐙,而不是精於騎射的牧族、西亞牧民或歐洲?


看了下我TL上出現的這個問題下的問答,發現問題不少,想想還是寫個答案吧。

首先要說的是,馬鐙和高橋馬鞍在中國出現的時間遠早於網上流傳的一些常見說法。

先說馬鐙。

螺旋真理 的回答里說了,馬鐙分很多種,這不是簡單的一個詞就可以概括的。我先從這裡講起。

從形式上看,馬鐙有軟的、硬的,單的、雙的;從款式上看就更多了,王鐵英先生在《馬鐙的起源》一文中,將其分為ABCD四大類,在這四大類下面還有各有很多分支,加起來大約有幾十種之多。

這四大類,分別是A型的直柄橫穿型馬鐙,B型壺鐙、C型T形柄金屬馬鐙和D型的8字形馬鐙。

我國使用的大都是A型,即直柄橫穿型馬鐙。此處應有慣例文字出場——我手上正好有一個,是清代錽金銀的A型鐙,標準說法是A型VI式寬踏板直柄金屬鐙中的II式直柄橫穿馬鐙,一口氣說完這個肺活量有點吃力……這種鐙的直柄已完全退化,只在橫樑上有個穿,供懸掛使用。它長這樣:

具體馬鐙的各型各式分類很容易搜到,我就不羅列了,不然一定有人指責俺搬運抄襲,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搜下吧。

然後就是我國馬鐙出現的年代。

任何學科都有自己的規範,考古和歷史研究學科當然也有自己的規範,很多時候,討論問題乃至看文章,都得先了解規範,才不會說錯話。不然很容易理解上出現問題或者歧義。

譬如,我國馬鐙什麼時候出現的?如果不限定形式,只是指裝在馬上供腳踏的馬具,那麼,從考古實物看,硬馬鐙出現是在東漢。

1973年湖北烏林出土有東漢晚期銅馬鐙一隻,一坑所出的還有「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的銘文硯一方。

在遼寧北票喇嘛洞M266墓出土一對木芯包銅馬鐙,時間約為晉太康十年,也就是公元289年後一段時間。

湖南長沙出土有西晉永寧二年(302年)的陶俑,有一個三角馬鐙。

而6-70年代,南京象山的東晉琅琊王氏族墓的7號墓出土有一個配備了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是東晉永昌年,也就是公元322年前後。

再就是螺旋真理提到的1965年出土於遼寧省馮素弗墓的一對鎏金桑木芯銅馬鐙,墓主馮素弗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燕漢族貴族,死於公元415年。

這幾件和馬鐙有關的實物,嚴格說來,表現了這樣一個狀況:我國最早出現硬質金屬馬鐙的年代是東漢建安年間,目前所見為單鐙,無法判斷是否有雙鐙。

最早出現雙鐙造像資料的,是東晉,但無法判斷材質。

最早出現的硬質雙馬鐙的年代是晉及晉剛滅亡後的南北朝初期。

但是,這只是考古實物史料。圖像史料上,馬鐙的出現要更早。

譬如以造像著名的青州地區,就出土有一塊漢代畫像石,現藏青州市博物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見騎者是踩有馬鐙的。

還有2004年發現於西安理工大學的大型壁畫墓中的畫像,也表明當時已有馬鐙,但限於史料性質,我們依然無法判斷單雙鐙和材質,只能說有馬鐙。題外話一句,西安理工大學西漢壁畫墓是關中地區發現的第六座漢代壁畫墓,也是國內發現的第八座西漢壁畫墓,學術研究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塊。

因此,單從馬鐙出現年代這個問題看,可以非常明確地說,我國馬鐙至遲在西漢就出現了。只不過目前無法判斷是單鐙還是雙鐙,是軟的譬如皮質,還是硬的如木質或金屬質地。同時,也無法判斷在此前是否存在軟質馬鐙,譬如皮質或者植物纖維質地的繩狀鐙環——因為缺乏實物史料,而文字和畫像史料在此前又過於簡化,或不重視,因此目前還未發現相關證據。

這是沒有討論馬鐙確切定義的資料羅列。在這個前提下,馬鐙在中國出現的年代問題,暫時告一段落。

然後是當前問題里與馬鐙及戰爭有關的高橋馬鞍問題。

高橋馬鞍,當然不只和戰爭有關,但卻是極大提高了騎兵戰鬥力以及改變戰鬥方式的重要道具。這點有很多專業論著里都有大量篇幅,這裡就不多說了。

高橋馬鞍的實物資料,最早出現於甘肅武威市雷台漢墓,這是東漢晚期的「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墓內出土武士俑99件。其武士俑的馬匹上裝備的均為高橋馬鞍,無馬鐙,武士均手持長戟,為貼身近戰的白刃騎兵,也就是歐洲所謂的重騎兵——此處得說明一下,有的西方學者如杜伊普,在古代兵種分類上是把弓騎兵分為輕騎兵,白刃騎兵分為重騎兵的,這是以兵種類型區分的分法,而不是以被甲程度區分的分法。

從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知道,馬鐙在漢代的軍隊中,或者說在全國區域內,並未普及,至少還未列裝部隊。如東漢晚期的武威市雷台漢墓,武士俑裝備均為高橋馬鞍,但無馬鐙。而早於此墓的西安漢墓里,卻出現了貴族遊獵時馬匹配備馬鐙的圖像。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至遲在東漢,中國軍隊就配備了高橋馬鞍,而馬鐙雖然早在西漢就出現了,但此刻還未在軍隊列裝,也就是說,沒有普及,沒有投入戰爭,還只是一些貴族的用品。

這裡我需要強調一下一個之前沒有討論的問題:馬鐙的定義。

齊東方和王鐵英先生都認為,真正的馬鐙,應該指的是只限於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改變了騎兵性質和後來戰鬥作戰方式的硬質雙馬鐙。

如果不考慮這個定義,把王鐵英先生認為的不屬於馬鐙的「馬腳扣、趾鐙和單鐙」都算進去,那麼目前我們知道的歐洲大陸的馬鐙,出現年代確實要早於我國。而同時還存在的問題有,他們也還未配備硬質高橋馬鞍。事實上騎兵要成為戰場王者,真正的馬鐙和高橋馬鞍缺一不可,單是一個的出現並不能使兵種和戰爭形態發生重大變化。

在我國這點表現得非常明顯。

早在戰國時期,譬如著名的長平之戰,秦軍名將白起就使用五千騎兵奔襲趙軍增援通道,將趙軍分割包圍。

到了漢光武帝時期,則直接出現了如「光武北擊群賊,漢常將突騎五千為軍鋒,數先登陷陳」這樣的記載。

然而即便如此,哪怕是漢武帝傾全國之力集結數十萬馬匹而成的騎兵,也沒有成為戰場王者。

原因很簡單,這個時期的騎兵,實際相當於快速機動部隊,在戰場最大的作用,就是快速投放以及快速機動突然進行襲擊。單純就戰鬥力而言,並不比步兵高出多少,遠沒有形成壓倒性優勢,後世騎兵那種可怕的戰場衝擊力並未被發揮出來。但是,騎兵的成本卻比步兵高很多,至少要多一匹馬和它的消耗是不是。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騎兵,更多的情況是到達戰場後,下馬作戰。不是說沒有雙馬鐙和高橋馬鞍就不可以在馬上作戰,而是想在馬上左右刺擊盤旋如飛,必須要有硬質高橋馬鞍和硬質雙馬鐙,缺一不可。沒有這兩,騎兵就無法成為戰場王者,只能是快速機動部隊。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弓騎兵了。因為弓騎兵可以不用這兩也在馬上射擊,還可以停下來射。但沒有這兩樣,戰鬥力也一樣會大受影響,因為他無法在馬上直立起來,以及依靠高橋馬鞍進行射擊,因此無論是射擊速度還是精度以及範圍,都會大受影響。這是2014年土耳其傳統弓大賽的幾張照片,射手都是直立前傾,從照片上就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為什麼需要硬質雙馬鐙和高橋馬鞍了。

弓騎兵尚且如此,白刃騎兵對硬質雙馬鐙和高橋馬鞍的需求和依賴,當然更大,而且大到足以讓他們在這兩道具沒有出現以前,無法成為戰場王者。

所以不要想當然或者很輕易地說,沒有高橋馬鞍和雙馬鐙一樣可以怎麼怎麼。是,當然,沒有這兩,你依然可以在馬上射擊和砍殺,但是因此受到的限制以及存在的弊端,足以讓你永遠無法成為戰場王者。這就是為什麼在配備了硬質雙馬鐙和高橋馬鞍的高速衝擊騎兵出現後,戰場形態和戰鬥方式會瞬間出現巨大轉變的原因。

問題的另外一部分,螺旋真理基本都說到並引了資料展示,我再補充一些。

馬鐙的研究,實際在我國以及世界範圍都是比較早,我國早在5、60年代就開始了對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論著論文,如1959年發表的柳涵先生的《北朝的鎧馬騎俑》,及1961年發表的對此文觀點進行探討的武伯綸先生的《關於馬鐙問題及威武漢代鳩杖詔令木簡》,韓國日本也多有著述,綜合而講,基本上亞洲馬鐙的起源,都被歸於中國。

事實上對中國古代戰爭,長期以來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那就是農耕文化的中原軍隊戰鬥力低下,無法和游牧民族抗衡。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我們以漢代為例,以步兵為主戰兵種的漢軍,其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強悍到可以以一敵五,哪怕是匈奴在得到了大量漢朝先進技術和器械後,也依然可以以一敵三。整個戰爭和戰役的勝負,並不能絕對說明軍隊戰鬥力高低,一場戰爭以及異常大戰役的勝負,涉及非常多的因素,如最重要的問題補給,氣候和環境,作戰周期,等等等等,都可以瞬間讓部隊裝備和戰鬥力都佔優的部隊全面潰敗,歷史上這種情況太多了。

如李陵五千步兵出塞後,大戰十萬匈奴騎兵,前後殺傷兩三萬,自己才損失不到一半,如果不是箭矢用完,就是一場完勝。這還是步兵被騎兵追擊時發生的運動戰戰果。

漢名臣晁錯著名的《言兵事疏》里,曾有這樣一段論述:

「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疲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長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勁弩長戟射疏及遠,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下馬地斗,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此中國之長技也。以此觀之,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

而另外一位漢代名將陳湯,在和皇帝奏對的時候,也有幾乎完全一樣的描述:

湯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這兩人的論述,其實包含了非常重要且龐大的信息量。首先是漢軍單兵和集體戰鬥力遠勝匈奴,這已不需要討論,我們要討論的是其他問題。

問題一,匈奴軍隊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馬不如。險道傾仄且馳且射的技術,中國騎兵不如。但是——問題來了,「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

習慣上我們認為利於步兵作戰的上下山阪、出入溪澗、險道傾仄的地形,在他們的討論里,反而是匈奴騎兵佔優。而我們認為應該利於騎兵作戰的平原,卻是騎射技術都弱於匈奴的漢軍佔優。

這是為什麼?

文中兩個字很重要:車騎。無論是李陵,還是晉代以數千車兵橫掃草原滅匈奴的驍將馬隆,他們都有一項強悍的點成MAX的技能:車戰。

漢軍的戰車,是以馬匹驅動的活動裝甲堡壘,可以連接成移動長城,在當時對匈奴來說,基本就是個無解的BUG存在。漢軍通常將騎兵藏在車陣內,等對方被弓弩等射遠武器攻擊受到重創後,再打開車陣,騎兵出擊。

又一處需要注意的重點來了——重甲利刃的漢軍:

下馬地斗,劍戟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

騎兵何以舍長取短下馬地斗呢?這隻能有一個解釋,就是當時劍戟相接的肉搏戰,馬上不如下馬,所以才會出現重甲利刃的漢軍下馬地斗這一狀態。

沒有真正的作戰雙馬鐙前的騎兵和作戰方式,晁錯說得很清楚了。

我們再來看看晁錯說的漢軍優勢。

漢軍優勢,實際是全面壓倒性的優勢,總結一下:漢軍攻防利器車陣,匈奴無法抵擋。弓弩射遠器械,匈奴不如漢軍。武器的完整體系方面,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匈奴不如漢軍。部隊軍事素質及遵從號令,匈奴依然不如漢軍。下馬格鬥短兵相接,匈奴還是不如漢軍。

匈奴的優勢就三個,其中兩樣和馬有關,一是騎術好,二是馬好。實際這兩都是天賦技能,從小生活在馬背上,以及馬種好。然後就是能吃苦……說明匈奴比中原生活條件惡劣多了。

匈奴在和中原的多次戰爭中,當然會獲得中原地區的一些技術和裝備,但即便如此,也依然只能提升到陳湯所說的以三敵第一,得三個匈奴兵才能對付一個漢軍——這不是江湖鬥技單挑,而是指軍陣戰鬥。換句話說,陳湯認為在正常情況下,匈奴得出動三倍兵力才能擊敗漢軍。

說了那麼多,我想說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原的科技和生產力水準遠遠高於匈奴,漢軍強悍的戰鬥力來自於強大的科技和生產力。

這是為什麼真正的雙馬鐙會出現在中原農耕地區而不是游牧民族地區的根本原因。

至於中國還是外國發明的問題,這也是學術界長期研究的問題。學術專業問題,我們還是相信專業學者的判斷及大多數學者的認知吧。遼寧考古所研究員田立坤先生在《古鐙新考》中有這麼一段表述,我直接引來作為答案和結語吧:

關於馬鐙的產生,楊泓先生認為也許「人們對於完備馬具(指具有鞍和鐙的馬具具———筆者注)的需求情況是:過著游牧生活的騎馬民族並不迫切,而非騎馬民族為了掌握騎術,自然更迫切地求助於完備的馬具」。

孫機先生根據三國時期出現的高橋鞍加大了上馬的難度,認為「也就在這個時期,幾乎與高橋鞍定名的同時,我國發明了上馬用的單馬鐙……可以說我國馬鐙的發明是以使用高橋鞍為前提」。

齊東方在《中國早期馬鐙的有關問題》一文中認為世界各地「馬鐙出現的時間都晚於中國」,「在真正馬鐙出現之前,在中亞、西亞和中國曾有一個使用單鐙的階段」,「可以推測,在4世紀之前,馬鐙已經出現,並且是游牧於中國北方的騎馬民族發明的」。

《馬鐙的起源》是近年見到的一篇國內專門研究馬鐙的文章,「對歐亞大陸目前發現的幾百件馬鐙實物(包括部分壁畫和雕塑所表現的馬鐙)進行綜合研究」,將4~13世紀的馬鐙分為「直柄橫穿型馬鐙」、「壺鐙」、「T形柄金屬馬鐙」、「8字形馬鐙」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既相互關聯,又各自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該文認為:「單鐙並非騎行使用,它和馬鐙的功用是截然不同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馬鐙」,不能「和馬鐙混為一談」,所以該文「討論的馬鐙,只限於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具」。

大概情況就這樣了。

文中一些判斷上的差異,譬如孫機先生說三國時期出現高橋馬鞍等,其實這類問題在考古和歷史研究中經常出現。

蓋因我國考古研究資料電子化和聯網共享水準很差(我就不多吐槽了,不然可以寫本書),幾十年前的考古項目到現在還沒看見考古簡報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又譬如A考古所庫房裡有的實物和史料,除他們之外誰也不知道,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只是因為前任退休了這種情況,也比比皆是……實不足為怪,也不影響結論,大家不要疑惑。

然後就還是前面說的問題,考古和歷史研究有自己的規範,譬如馬鐙這個事,定義和概念就首先要確定,我們才可以討論下去,不然就是雞同鴨講。

我認同齊東方先生所說世界各地真正的馬鐙出現的時間都晚於中國,以及王鐵英先生在《馬鐙的起源》里「單鐙並非騎行使用,它和馬鐙的功用是截然不同的」、「馬腳扣、趾鐙和單鐙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馬鐙,一些漢代青銅牌飾圖案也不能肯定有馬鐙。如果把它們和馬鐙混為一談,我們將永遠無法認識馬鐙的真正起源。所以本文討論的馬鐙,只限於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具」這一觀點的。

因為從目前發現的圖像資料,表明即便西漢貴族遊獵時有使用「馬鐙」,但時至東漢,軍隊還沒有配備「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鐙,就可以證明此言非虛。

再就是楊泓先生說的「人們對於完備馬具的需求情況是:過著游牧生活的騎馬民族並不迫切,而非騎馬民族為了掌握騎術,自然更迫切地求助於完備的馬具」——因此農耕民族在更迫切的需求推動下,在擁有比游牧民族更高的科技和生產力水準支持下,最終率先研發出了懸系在馬鞍兩側,以方便騎馬者上馬和在騎乘時支持騎馬者雙腳的馬鐙。


完全對馬鐙沒有概念,看了某高票的回答後,搜了下英文stirrup invention(發明馬鐙),自動就聯想出China,然後出來一堆相關英文網頁,包括英文維基stirrup詞條網頁。

點擊進入英文維基stirrup條,發現,咦,怎麼這個也說馬鐙是中國人發明的呢?不是說好「中國發明了馬鐙是只有在中文網站才有的說法。英文網站或者嚴肅書籍上,是看不到的」?

喲,裡面關於馬鐙的發明歷史說的還很詳細,而且 @齊邀 講的浮雕、硬幣也都有,這些不都是比中國的早嗎,怎麼又說馬鐙是中國人發明的?仔細一看,人家解釋了:

首先,發明馬鐙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其前提是先要有高橋硬馬鞍,還要有過硬的金屬鍛造技術。你想啊,那種把毯子、氈子等披馬背上的原始軟馬鞍,就算安上馬鐙,然後兩腳一登,由於毯子整體是軟的,那麼人體所有重量基本上是勒在馬背的一條線上,時間一長馬根本受不了。但要有硬馬鞍,平的肯定不行,馬背上顛簸人很容易滑下,直到中亞人發明了前後兩頭翹起的「高橋硬馬鞍」才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這之後,才談得上馬鐙的發明。而且馬鐙也不能就是軟繩打結,那樣很容易纏住人腳出意外,必須要是有相當支撐力的硬馬鐙,這個對金屬鍛造能力要求就很高了。因此:

一、就中國人而言,高橋硬馬鞍雖然是中亞人發明的,但因為相互接近,很早就傳入並推廣使用,在加上當時中國在金屬鍛造方面技術非常成熟領先,所以最早發明馬鐙並不意外。

二、就高票答案舉的例子而言,浮雕上的馬明顯就是披了塊毯子,硬幣上的馬也沒有刻畫出前後高翹的雙橋,所以下面肯定不可能是雙腳馬鐙,至多是單邊的上馬扣。

三、還有旁證。就是有關浮雕、硬幣等都是在南亞、中東等地出土的,這些地方如果真的那麼早就出現了雙腳硬馬鐙,那麼第一沒有實物出土;第二歐洲和這些地區都有長時間的直接接觸史,不可能這這麼久了都沒看過並學會這項並不複雜的技術,還一直要到中國人有了雙腳馬鐙後再由中亞間接引入(這條傳承路線現在考證的是比較明確的了)。

所以,西方人也承認,再沒有過硬的新發現前,認為中國人最早發明了雙腳硬馬鐙還是一個比較可靠的結論。當然,在這之前,許多地方都出現過馬鐙的雛形。

——————說明的分割線——————

已經說了對馬鐙沒有了解,是現查資料寫的,肯定有太多疏漏。更準確、詳實的答案,還是請看 @汗青的專業回答。


反對最高票@齊遨 的回答,同意 @zqin 的觀點。

馬鐙由中國發明並影響世界的觀點,首先來自中國學者。

這種觀點基於1958年的一個考古發現:

1958年,考古人員在湖南長沙南郊金盆嶺一座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古墓中,發掘出土了一組青釉騎馬俑,其中一件騎俑所騎的馬身左側鞍橋之下,塑出一個由革帶系吊的小馬鐙。鐙呈三角形,外貌簡陋,革帶也很短,騎馬武士的左腳並未踏在鐙內,而是垂在馬鐙下方;馬身的另一面即右側,卻沒有馬鐙。

——楊泓,李力著, 中國古兵二十講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01,第186頁

1961年,楊泓撰文提出,該騎俑馬鐙,應該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知最早的馬鐙實例。

——楊泓《關於鐵甲、馬鎧和馬鐙問題》,《考古》1961年第12期。

1971年,日本學者樋口隆康也根據這個騎俑,寫了《鐙的起源》(載《青陵》第19號)。

隨後,西方學者開始跟進。

1974年4月25日李約瑟在香港中文大學做過一次演講,題目是:《古代中國科學對世界的影響》。他說:

現在我是說騎馬用的馬鐙;這也是一個中國的發明……我感覺到很多中國人不懂得以前發生在中國的事,而且不知道它們對世界上其他地方所產生的影響。供騎馬用的馬鐙實際上起源於中國。……你可以從晉朝(約在第四和第5世紀)的陵墓石刻中找到。……有些人認為這是在土耳其邊境野蠻的西蒂安人,北方波羅的海岸邊游牧的立陶宛人或亞法斯人——匈奴的某些分支所發明的。但是經過嚴格的分析後,我們仍然傾向於中國發明這個說明。

—— 南京博物院編,羅宗真文集 歷史文化卷,文物出版社,2013.04,第76頁

李約瑟的觀點被羅伯特·K·G·坦普爾繼承:

「如果沒有從中國引進馬鐙,使騎手能安然地坐在馬上,中世紀的騎士就不可能身披閃閃盔甲,救出那些處於絕境中的少女,歐洲就不會有騎士時代。」——《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中國科學技術史精華》(2l世紀出版社中譯本,1995年出版)

之後,中國發明馬鐙改變了世界歷史的觀點,成為學界主流。但要注意,以上觀點所引西晉騎馬俑,只是單馬蹬!所以有些人認為不算真正的馬鐙,只能叫做「腳扣」。上馬的一瞬間蹬踏使用,騎上之後就不用了。而且這種「腳扣」,在更早時代的中、西亞圖像中也有發現。

據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p82)說:

這是契爾托姆雷克巨冢出土銀瓶上的斯基泰人馴馬圖。

這是盧浮宮收藏的帕提亞安息時代圖畫中的腳扣。

兩者在形式上和西晉騎馬俑相似,都不是後來的能夠支持重裝騎兵的雙馬鐙。

雙馬鐙實物的發現,是從十六國時期北燕馮素甫墓的發掘開始的。也就是 @齊遨 最後引用的那一張圖。

1993年,考古界大神齊東方先生對中國出土的馬鐙進行了分析,指出:

中亞和西亞一帶儘管有大量帶騎馬紋樣的器物,但直到薩珊朝時期仍極少見到騎馬用鐙的形象。歐洲馬鐙最旱發現於6世紀的匈牙利。從上述情況看,所有這些地區馬鐙出現的時間都晚於中國

——《中國早期馬鐙的有關問題》,《文物》1993-05

不知道 @齊遨 何以得出「馬鐙的年代從西往東,越往西越早;西亞--印度--中亞--東亞大陸--日本,越往東越晚的結論。

重要的是,十六國時期伴隨著鮮卑人使用雙馬鐙,重裝騎兵開始出現在中國戰場。

這就是「鎧馬」或「甲騎具裝」

十六國史料中關於鎧馬的記載有很多:

(石)勒質末柸,遣間使求和,疾陸眷遂以鎧馬二百四十匹、金銀各一簏贖末柸,結盟而退。《晉書·王浚傳》

(孔)萇乘勝追擊,枕屍三十餘里,獲鎧馬五千匹。——《晉書·石勒載記》

(姚)興潛軍赴之,乾歸敗走,降其部眾三萬六千,收鎧馬六萬匹。——《晉書·姚興載記》

(劉曜)召公卿已下子弟有勇干者,為親御郎,被甲乘鎧馬,動止自隨,以充折衝之任。——《晉書·劉曜載記》

結論:公元四世紀的鮮卑人,特別是東部鮮卑(慕容、段部)是最早成批使用馬鐙和重裝騎兵的人。

李約瑟等人的觀點說明,並不像 @齊遨 所說,只有中文網站上見過「中國發明了馬鐙」的說法,沒在英文網站或者嚴肅書籍上見過。

別的不說,在維基百科搜索英文馬鐙stirrups,你會看到:

The first dependable representation of a rider with paired stirrups was found in Chinain a Jin Dynasty tomb near Nanjing dated approximately about 322 C.E.; an earlier re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mounting stirrup was found in a tomb figuring near Changsha that dated to 302 C.E.[21][22][23] The stirrup appeared to be in widespread use across China by 477 C.E

以及:

By the late 6th or early 7th century, primarily due to invaders from Central Asia, such as the Avars, stirrups began spreading across Asia to Europe from China.

能看完的都是愛智求真的小夥伴,希望大家幫我頂上去。謝謝!

======================以下為最初的回答======================

我想問 @齊遨 的是,咱們先不管大月氏是不是能等同於貴霜。我就問你那個貴霜金幣的圖是哪裡來的?

據我所知,目前發現的貴霜錢幣上都有銘文,希臘文或佉盧文都有,你那個金幣上的銘文呢?

出土的錢幣都有磨損殘缺的痕迹,你那個金幣也太新了吧?我感覺是後人偽造的,馬上的人倒是模仿了貴霜國王的樣子,可手裡怎麼拿個十字架?該不會是十字軍吧?

真正的貴霜錢幣是這個樣子的!

哪個有馬鐙?!


1.首先要定義馬鐙,什麼是馬鐙?馬鐙的作用是什麼?

馬鐙,是指垂懸於馬腹兩側供騎馬者踏腳的馬具。馬鐙的作用,一是方便騎乘者跨上馬背;更重要的是使騎乘者上馬之後雙腳擁有可靠的支撐,配合高橋馬鞍,得以輕鬆地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並且騎者的身軀和雙手由此得到極大解放,可以在馬背上從事諸多複雜的動作。——駱曉平·《中國馬鐙何時出現》

2.然後辨析一下何以遼寧北票馮素弗墓中出土的一副由鎏金銅片包裹的桑木心馬鐙被認為是最早的馬鐙。因為既然馬鐙被賦予了雙重使命,上馬和馭馬,那麼首先必然是馬的兩側必須都有馬鐙,而只有一邊的單鐙則只能上馬,所以不能算是成熟的馬鐙;而以軟性材質製造的繩圈、腿帶,也不能算是成熟的馬鐙,這類馬鐙對馭馬反而有害,因為騎手一旦從馬上摔下,腳或者腳趾還留在軟性的「馬鐙」中,就會被拖住,很容易受傷甚至死亡。

3.馬鐙對於中國這種農耕社會的作用是什麼?

馬鐙或許起源於騎馬民族,他們想要騎乘時不那麼疲勞;或者起源於非騎馬民族,他們有必要快速掌握騎馬戰鬥的技能。——德國考古學家馮·勒柯夫(Albert von Le Coq)

這一推測可以看做是對馬鐙起源的功能性思考。但是我們看,馬鐙對於騎馬民族,只是馭馬技能的輔助用具,對農耕社會來說,則會帶來戰爭方法的變革。

騎馬作戰會帶來傳統社會中最好的機動性,這是游牧社會的「天賦」。但是游牧民族騎馬作戰,多是採取「騎射」的手段,農耕社會為了對抗,也會學習這種戰術,具體到中國,表現為「胡服騎射」。但是農耕社會限於社會生產方式和軍事組織形式,無法在騎射技藝上和游牧社會比肩,最終創新出騎兵衝擊戰術來取得戰爭優勢。在這一過程中,馬具也會因此得到改良。

騎兵衝擊戰術要求騎手必須能夠和馬相對固定在一起,所以要加高馬鞍來固定騎手,用單馬鐙上馬克服高馬鞍的上馬不變,然後才是兼備上馬與馭馬功能的馬鐙,武器也會從弓弩變為長兵器。馬鐙的出現,就是這一環節的一個表現。

4.所以,才會有西方學者認為的:「馬鐙使騎士和戰馬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騎士從此可以將長矛牢牢夾持在腋下,利用戰馬衝擊的速度刺殺對手,由此形成了中世紀經典的騎士戰鬥模式。從而取得了對步兵的優勢地位;由於馬鐙騎兵的這種優勢地位,查理·馬特組建了由封邑供養的騎兵,歐洲封建制度由此開端。」

但是,我們發現,游牧民族在發現農耕民族的騎兵衝擊戰術之後,也迅速的學習並應用在戰爭當中,為什麼沒有產生西歐的中世紀社會結構,而是產生了諸如鮮卑、十六國這樣集權的社會結構呢?這也是我們對西方學者那種「馬鐙技術決定論」的批判的來源。

5.結論

騎兵的衝擊戰術革新發生在農業社會面臨草原威脅、尋求解決之道的初期(漢匈戰爭);而這種戰術的完善和臻於極致,則發生在草原民族學習農耕社會、建立政權組織的過程中(兩晉南北朝時期)。革新的火花往往在兩種文明接觸、碰撞和互相學習中迸發,而在封閉的游牧或者農業文明內部都難以產生。漢地和草原的交界地帶,便是這些變革的醞釀萌生之處。從騎射到衝擊的進化屬於具體技、戰術層面,但它改變了游牧族和農耕族的軍事實力對比,與社會權力結構發生了複雜的互動,最終深刻影響了整個亞歐大陸的歷史。——《馬鐙、中古騎兵戰術轉型與游牧族的中原化》

所以,本題的題目就值得商榷了。換句話說,農耕文明因為其喪葬習俗而恰好留下了證據,但是發明作為一個過程,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衝突中形成的。我不想把發明歸因於某國,從而變成證明某國高大上以及領先世界的證據,而是說交流和衝突才是發明的客觀原因。也很遺憾因為不能把所有歷史信息保存下來,我們無法考量發明主題——「人」——在這一發明中的作用,只能通過史料來研究人的整體——社會——對於發明的應用以及發明是如何改變社會的。

6.文本、實物、習俗放在一起,才能判定一項發明及其作用與影響。在「前馬鐙時代」,西方社會出現了很多關於類似馬鐙功能的馬具的描述和間接實物體現,但是一來未發現考古學證據,二來未能催生出騎兵衝擊戰術(即實物與習俗領域的雙重缺失)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遷,導致很難判斷其確切的發源和社會影響。


馬匹最早在6500年前由古印歐人馴化。在那個時代,馴馬是類似於今天核武器一樣的大殺器。古印歐人東到印度西到愛爾蘭的江山,跟馴馬很有關係。(多謝評論區評點,「古印歐人」應該是最沒有爭議的說法了)

大約6000年前,馬鞍雛形出現,但是沒有出土馬鐙。

公元前8世紀亞述帝國出土的馬鞍上有疑似馬鐙掛鉤的器件。這是最早的關於馬鐙的間接文物

公元前6世紀波斯皇帝Cambyses在馬上受傷,當時歷史記載:Cambyses必須藉助腳踏才能繼續坐在馬背上不掉下去。這是最早的關於馬鐙的間接文字記錄

公元前4世紀,Xenophon寫了The Art of Horsemanship(騎士之技術)的書,裡面提到馬鐙。這是最早的關於馬鐙的直接文字記錄

公元前3世紀,印度的浮雕里出現馬鐙。這是最早關於馬鐙的文物證據

公元1-2世紀(東漢末年)大月氏人普遍使用馬鐙。這是最早可能跟東亞文明出現聯繫的馬鐙。可以清楚看到老頭騎在馬上,腳踏馬鐙。

公元4世紀鮮卑古墓里出土了馬鐙。這是東方、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馬鐙直接文物。也就是「中國發明馬鐙」這樣說法的來源吧。

公元4-5世紀之後馬鐙已經遍地都是。公元6世紀,連日本都出現了馬鐙。

基本上,馬鐙的年代從西往東,越往西越早;西亞--印度--中亞--東亞大陸--日本,越往東越晚。

相比馴馬這種(當時)天頂星級別的劃時代突破、馬鞍這樣(當時)集合各種高科技的系統工程(例如Ukok馬鞍;要知道,當時人類是沒有幾何知識的,連金字塔的高度都不太會算,就算今天,鞍形幾何那道大題,你確信你能不丟分?)、以及籠頭韁繩這種關鍵控制手段、馬掌鐵這種極大提高馬匹機動性和負重能力的裝甲(自然的馬掌無法承受太多額外負擔,加上人的體重,跑不了多遠馬就瘸了),馬鐙只是一個相對不重要的局部構件。西方歷史學家的確有種說法:馬鐙改變歷史。然而這專指西歐中世紀重騎士長槍衝鋒用的金屬馬鐙。他們說如果沒有這種馬鐙,中世紀重裝騎士就無法衝鋒,騎士地位就沒有那麼高,中世紀封建制度就無法確立。這個說法已經被普遍質疑。無論如何,跟通常意義上的馬鐙起源沒有關係。

簡言之,最早的馬鐙實物出土於中國的兩晉南北朝時期,但這不等於馬鐙最早出現於兩晉南北朝的中國。耍個小聰明弄個小發明改變世界的例子,也許有過,但不是馬鐙。

==============

補充說明

  1. 什麼是「文獻」:比如司馬遷說夏朝存在,這是文獻,因為司馬遷比先商晚了接近2000年;如果出土一塊4000年前的木頭,上寫「夏朝人到此一游」,這就是文物,因為時代是對等的。脫離年代說文獻,就是耍流氓。一個公元前的書/浮雕里說當時有馬鐙,那麼公元前就是有馬鐙,和出土一個公元前馬鐙實物的可信度一樣(當然實物馬鐙的出土會提供無比詳細的具體細節,這是文字/浮雕所無法取代的);如果一個公元前4世紀的書說公元前20世紀有馬鐙,那麼這僅僅是個文獻,需要存疑。脫離年代說文獻,就是耍流氓。脫離年代說文獻,就是耍流氓。脫離年代說文獻,就是耍流氓(不重複三遍,看來不行啊)。
  2. 一定要定義「金屬的、橢圓形型的、和鮮卑墓出土的馬鐙一樣的馬鐙才是馬鐙,其他的叫踏腳環」,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一來,面對少數韓國人號稱「只有金屬活字印刷才是活字印刷,木頭活字不算,所以活字印刷是韓國發明的」,似乎就無言以對了呢。
  3. 做人呢,開心就好。
  4. 對了,我還見過一個說法:印度浮雕(公元前3世紀)和貴霜貨幣(公元1-2世紀)都只顯示了一面有「踏腳環」,不能證明馬身的另一面也有,所以不能作為「踏腳環」存在的證據。也是蠻拼的。

===============

再度補充說明:答主被點名了,要交代上面貼出來的老頭騎馬硬幣的來歷。點名者說他/她查遍貴霜硬幣,找不到這一枚。

挺奇怪的。因為這是一枚比較有名的硬幣。我搜索(不是用百度)「Kushan coinage」,第一個鏈接就有:Kushan coinage

以上鏈接被牆的話,下面這個鏈接應該有效(最後一張照片):

http://balkhandshambhala.blogspot.com/2013/01/shamis-en-balkh-kanishka.html

硬幣上的老頭是伊朗火神阿大說(Adsho,或者拼作Athsho)。時代為公元2世紀,貴霜皇帝虎威石噶(Huvishka)時期。兩個網頁對硬幣的說明裡,都明確說:「神靈使用馬鐙(The divinity uses stirrups)---注意馬鐙(stirrups)是複數形式,是一對馬鐙,而不是單數的「踏腳環」。

====================

三度說明

英文維基里說:顯示騎者使用成對馬鐙的「dependable representation」(明確的實物)最早出土於公元322年晉朝南京的一個古墓(不是鮮卑古墓)。跟我的帖子里的說法有不同,我忘了我從哪裡看來鮮卑古墓的說法和照片;但是年代(公元四世紀)是大致一致的,不影響整體討論。維基原文:The first dependable representation of a rider with paired stirrups was found in China in a Jin Dynasty tomb near Nanjing dated approximately about 322 C.E.

有答主說晉朝馬鐙之前所有馬鐙都是一個套大拇指的繩子圈。英文維基的確說了有這樣的馬鐙,但是還說了其他形式的馬鐙(至少上面老頭騎馬的馬鐙大家都看得到)。不知為什麼那個答主沒有看見。


正是因為精於騎射,所以沒有馬鐙也能騎

========補充========

1、真正實物馬鐙出現是在北魏的墓葬中發現的。而北魏的政權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創造的。

所以,現在有部分觀點認為:馬鐙是鮮卑族發明的

2、關於馬鐙的記載,最早見於《南齊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六 垣崇祖 張敬兒

敬兒與攸之司馬劉攘兵情款,及蒼梧廢,敬兒疑攸之當因此起兵,密以問攘兵,攘兵無所言,寄敬兒馬鐙一雙,敬兒乃為之備。

3、馬鐙在唐朝以後被廣泛應用

4、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拓跋氏建立的代國曾經控制了整個西伯利亞,馬鐙由此從西伯利亞傳到歐洲。

PS: 北魏有個名人叫花木蘭大家都知道,嚴格說她也應該是鮮卑人。

北魏時期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當唐朝建立時皇室多有鮮卑血統。

鮮卑人和漢人到今天其實已經沒有區別了,不必糾結這些。

PPS:再講一個小故事吧,也是關於鮮卑人和漢人的故事。

北魏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前面提到了,還有一件更絕的事情。

當時的北魏太子元恂(即拓跋,改漢姓為:元),因為不肯穿漢服、講漢語(勾結權貴不肯漢化),最後被孝文帝殺了!

鮮卑人從此與漢人無異。

以上


答案修改一下,請給評論區@趙洋點贊。

中國人:「我先安個插件。」

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這插件我也找到了,恩!真他媽好用!!」

中國人:「……」


圖中這哥們是我在馬市上拍到的一個哈薩克小孩,九歲多點,和他的一群小夥伴們在賽馬,當然年齡相仿、全都無鞍馬。


長得難看的韓國人才精研整容手術技巧。同理。


鮮卑人不是游牧民族嗎。。。。


我覺得可以歸於以下原因:

(1)游牧民族馬背上長大,精於騎術,所以沒有馬鐙的需要。

(2)漢民族是農耕民族。打仗時,和游牧民族戰鬥後,覺得需要騎兵。有了騎兵但是戰士騎術普通,拿起武器更是不好用力。於是有了馬鐙的需求。

(3)有了需求自然就會有人想辦法。想到辦法還得能製造出來。那個年代能掌握冶煉技術的民族不多,尤其是游牧民族,更沒有這種技術。

需求和技術造就了中國人發明了馬鐙。


這個

抓馬鬃不方便啊

馬鬃掉毛啊

按個繩子吧

(馬嚼子被發明)

這個

騎著不方便啊

硌屁股啊

按個坐墊吧

(馬鞍被發明)

這個

踩著不方便啊

上馬太高了

按個腳蹬子吧

(馬鐙開始只有一面 是為了上馬用的)

這個

一面踩著不方便啊

總往一面歪啊

對面按個腳蹬子吧

(左右馬鐙被發明)

這個馬拉屎啊

車被發明

其實 一般推進發明的

都是因為懶


可以參考下

《歷史的細節——馬鐙、輪子和機器如何重構中國與世界》


我記得有考古研究表明,馬鐙是鮮卑人發明的,鮮卑人就是游牧民族。那時鮮卑人還沒有融於漢民族。


因為游牧民族對騎術這項技能已經融入生活中了,到了年紀就要學。而中國對騎術這項技能沒有剛性需求,所以中國人會研究怎樣能讓騎馬更方便。 PS:中國人的智商至今都是最高的之一,更不要說幾千年前。


技術不夠 工具來湊


我想說的是,馬鐙這種缺乏技術含量的東西在中國被發明出來有很大程度上是巧合。而「類似馬鐙」的東西在亞述、印度都有出現,說明其他民族也做過類似的嘗試,而中國出土的馬鐙則是其中比較成功的形制


中國還發明了蹴鞠、火藥、指南針,然而足球、軍事、導航等領域,中國都不是第一,而在乒乓球,排球甚至材料科學等非中國開拓的領域中國都是佼佼者。


可能是猶豫游牧民族墓不多沒法考證吧


漢族人精於騎射的時候,游牧民族還在樹上摘果子呢吧?


推薦閱讀:

古巴導彈危機時已有洲際導彈?
為什麼我國在清朝時仍舊用弓箭?
蜀漢在其歷史上導致其國力衰微的戰略決策有那些?對蜀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冷兵器 | 馬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