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特克人為什麼要用活人做祭祀?
阿茲特克人為什麼要用活人做祭祀?
不同意補充蛋白質的說法。
其一,阿茲特克人有較為成熟的肉用動物飼養,不是光有狗肉。
Aztec: "The Aztecs are credited with domestication of the subspecies of ,wild turkey, Meleagris gallopavo, which is native to this region."
Domesticated turkey: "Ancient Mesoamericans domesticated this subspecies, using its meat and eggs as major sources of protein and employing its feathers extensively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The Aztecs associated the turkey with their trickster god Tezcatlipoca, perhaps because of its perceived humorous behavior."兩個維基百科的詞條都提及了火雞與阿茲特克人的淵源。
西班牙的記錄也不止一次提到了禽類:正在這時,走來十二個印第安人,是我們前一夜宿營的那個村子的人,他們受酋長的派遣來見我們,還帶來雞和玉米餅。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上冊P90)
希科滕加脾氣暴躁,又固執,又驕傲這時他決定派出四十個印第安人帶著雞、玉米餅、水果、四個醜陋的印第安老太婆以及許多庫巴脂和鸚鵡毛來我們營地……
(同上書,P143)
前一段記述來自據西班牙人登陸點不遠Cempoala村,遠非阿茲特克人統治的核心地帶;後一段則是西班牙人剛剛進入特拉斯卡拉人地區時的遭遇——特拉斯卡拉人正被阿茲特克人搞禁運,*倒也還是拿得出雞的。
等到西班牙人進了特諾奇提蘭,看到了蒙特蘇馬吃的東西,和特拉斯卡拉人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他們每天都給他(蒙特蘇馬)做(防和諧)雞、火雞、野雞、松雞、鵪鶉、家鴨、野鴨、鹿、野豬、蘆雞、鴿子、家兔和野兔,以及當地出產的各種鳥和其他東西,多得我一下子都叫不過名字來。
(還是同上書,P204)
注意這段文字里提到了」家鴨「、」家兔「,可見阿茲特克人應是馴養這兩種生物的。
其二,阿茲特克人的農業技術還算不錯,能夠提供一部分蛋白質。
應該不少人聽說過Chinampa,也就是阿茲特克人的水上園圃。水上園圃都種些什麼呢?他們在(Chinampa)上面鮮花、玉米、南瓜和紫莧。紫莧是一種高蛋白高產作物,是阿茲特克人喜食的菜肴……
(戴爾·布朗,《燦爛而血腥的阿茲特克文明》,華夏出版社,P33)
Chinampa的維基詞條也提到了"Among the crops grown on chinampas weremaize, beans, squash, amaranth, tomatoes, chili peppers, and flowers."兩段文字都提到了amaranth,莧。關於莧的營養,參考Amaranth里的一張表:Amaranth: "Known to the Aztecs as huauhtli, it is thought to have represented up to 80% of their caloric consumption before the conquest."如果這句話是事實,那麼玉米在阿茲特克人生活中怕是就成配角了——不過莧的食用量很大,應當是沒有疑問的。事實上,莧籽在阿茲特克人餐桌上肯定是重要角色(有個英文名字叫Mexican grain amaranth,「墨西哥谷莧」);它的高產也是顯而易見的:1520年的Toxcatl節日慶典上,阿茲特克人用莧的種子混合蜂蜜與人血,塑造出了一個巨型的Huitzilopochtli神像!**
其三,阿茲特克人的食人行為帶有很強的儀式性,且「浪費」很多,不符合蛋白質稀缺情況下「物盡其用」的原則。
祭祀完畢,他們砍下犧牲者的四肢和頭顱,在慶典和宴會上吃掉四肢,把頭顱掛在樑上,身體他們不吃,而是拿去喂害獸。
(又是《征服新西班牙信史》,上冊P207)
如果真的很缺蛋白質,人體的軀幹部分,還有下水,總不至於一點不動吧。杜蘭寫到:「天還沒亮,將要成為獻祭品的囚犯被帶了出來,他們排成了四行。其中的一行從金字塔腳下一直排到了通往科約阿坎和霍奇米爾科的路上;另一行排到了通往古阿德魯普的路上,同第一行一樣長;第三行排到了通往特萊克潘的路上;第四行向東一直排到了瀉湖邊。」花了四天的時間才把所有的囚犯全部處死,血流成河,流到寺廟台階下的「鮮血冷卻後凝結成了血塊,令人毛骨悚然」。
(《燦爛而血腥的阿茲特克文明》,P112。這位杜蘭其人見Diego Durán的維基頁面http://en.wikipedia.org/wiki/Diego_Duran,此處應當是引用他的The Aztecs: History of the Indes里的記錄;很可惜沒找到英文原文)
假設杜蘭同志的描述沒有摻水,那麼這次獻祭中殺掉的囚犯,保守估計也有個兩三萬吧。那個時候沒有什麼保鮮技術,一次性殺掉如此之多的「食物」,怎麼看都是不經濟的;更何況軀幹什麼的還要拿去動物園喂野獸。此外,阿茲特克人還喜歡拿孩子獻祭,認為孩子的眼淚能帶來雨水:「如果他們不斷哭泣,如果他們的眼淚不斷下落,就會下雨了」。而這些孩子卻都是「自產自銷」,直接從同是阿茲特克人的孩子父母處買來。這些孩子們部分被帶到山上處死,部分則直接沉湖。這些被當成祭品的孩子並沒有被吃。
-------------------------------------------------------
首先感謝一下看到這裡的人。
好了說了這麼多,該說說我自己的觀點了:阿茲特克人的活人獻祭,首先因為宗教理由,其次和人口有關。
和宗教有關很好理解了,阿茲特克人生活中的一大部分就是宗教,他們的統治者同時也是宗教領袖。首先,鮮血在阿茲特克文化中具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代表著對神靈的敬畏:……就連初生的嬰兒也必須刺穿耳朵,流出他敬神的鮮血。國王在加冕典禮上必須割下他身上的一塊肉向百姓表明他是一個能夠忍受痛苦的男子漢,忍受這種痛苦是一個少年步入成年男子行列的標準之一。……阿茲特克人認為,如果神明享用了足夠的祭品,就會回報以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並保佑帝國的軍隊戰無不勝。
(《燦爛而血腥的阿茲特克文明》,P110)
其次,向神靈供奉鮮血是為了維持世界的正常運轉,保證太陽能夠在每一個早晨升起。這點維基百科說得已經很清楚了,見Aztec religion,其中有:Sacrificial rituals among the Aztecs and in Mesoamerica in general must be seen in the context of religious cosmology: sacrifice and death was necessary for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the world. Likewise each part of life had one or more deities associated with it and these had to be paid their dues in order to achieve success. Gods were paid with sacrificial offerings of food, flowers, effigies, and quail. But the larger the effort required of the god, the greater the sacrifice had to be. Blood fed the gods and kept the sun from falling.
極端的太陽崇拜。考慮到中南美的幾個文明都是較為原始的農耕文明,他們對於太陽的崇拜大概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阿茲特克人剜心臟,瑪雅人唰唰放血,印加人把自己的小孩放到高山上曬死,都是為了祭太陽神)。
和人口有關嘛……簡而言之,大規模的活人獻祭或許是無意識的控制人口的舉措——畢竟墨西哥谷地就那麼大,養不起太多張嘴。阿茲特克人的鄰居,也是他們的宿敵,特拉斯卡拉人,以一小塊彈丸之地在15世紀初竟然養活了65萬人。而阿茲特克人也也不甘人後,單單一個特諾奇提蘭就擠下了起碼20萬人:
Tenochtitlan: "Although some popular sources put the number as high as 350,000, the most common estimates of the population are of over 200,000 people. One of the few comprehensive academic surveys of Mesoamerican city and town sizes arrived at a population of 212,500 living on 13.5 km2."人多,地少,於是就為墨西哥谷地爭得了一項榮譽——同期世界上最擠的地方(儘管要加上之一):Valley of Mexico: "When the Spaniards arrived in the Valley of Mexico, it had one of the highest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world with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在人口如此之多,當時的糧食單產又不足以(至少是不完全足以)養活所有人,於是另闢蹊徑找出一個調節人口的辦法,似乎很有道理。在Human sacrifice in Aztec culture專門有一條寫到這樣的祭祀活動就是生態學調節人口密度的槓桿,很有意思,但是太短了,而且也有些語焉不詳。
-------------------------------------------------------
以下是注釋,對應上面的兩處星號:*:見John Pohl, Aztec, Mixtec and Zapotec Armies, Osprey Publishing, P21: "By 1510 Tlaxcala were sorrounded by enemies. Walled fortresses were constructed around the perimeter of the state. The Mexica plan to cut their enemy off strategic economic resources had become so successful that even salt was a rare commodity."**:見Buddy Levy, Conquistador, Bantam Books, P165。神像的具體尺寸不詳,一人高應該還是有的吧。Miguel León-Protilla, The Broken Spears, Beacon, P71則認為用的是Chichalote種子磨的粉。Chichalote的學名是Argemone mexicana,種子可食用、可藥用,也可用來榨油。阿茲特克人用活人獻祭的直接原因在於宗教儀式的旺盛需求。
阿茲特克人覺得自然界很像人類,有時行善有時作惡;故而他們將自然力人格化,將眾多自然力視作男女諸神。宗教儀式的實踐,必須伴隨著獻祭、祈禱和舉行象徵性的活動以便引誘那些神聖的力量為人類服務,如果中斷對自然界的警覺和引誘,這些力量隨時可以吞噬和毀滅人類。於是乎阿茲特克人以保護自身生存為目的,以規律性的社會和宗教儀式行為實踐其宇宙觀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把生命這一最寶貴的事物拿出來獻給神明。
阿茲特克人認為,神靈向阿茲特克人提供幫助,並顯示自己的力量使他們得以繁榮昌盛;而那些允許人類生存發展的神靈也應當得到報償,阿茲特克就獻祭出人命,以使神靈永葆慈悲心腸。在中美洲的印第安文化中,戰俘是最受推崇的祭品,越是勇敢和高階的俘虜就越可能當作祭品殺掉,相反奴隸只在一些次要的儀式上被當作祭品,在保證作物生長的儀式上會殺少許婦女兒童。鑒於阿茲特克的昌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其赫赫武功,因此最合適的祭品是敵人的心臟。但是,這也帶來巨大問題,沒有軍事勝利就沒有戰俘和祭品,也就無法得到眾神的青睞;要獲得軍事勝利則必須得到眾神的庇護,依然需要人祭。這樣就導致戰爭和祭祀規模的不斷升級,進而出現人祭數量愈來愈大的惡性循環,最後出現了儀式化的「榮冠戰爭」來獲取戰俘。
曆法是宗教的精華,阿茲特克有兩套曆法系統,一個是按照宗教儀式日程排列的神聖歷,另一個則是太陽曆。太陽曆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5個凶日。太陽曆和季節變化、農業耕作息息相關,因而阿茲特克人的盛大慶祝儀式都和太陽曆有關,這些儀式耗費國家(酋邦)大部分的資財,並深入到公眾生活的每個方面。
1.阿特爾科瓦爾克(月名),對應公曆日期大致為2月12日至3月3日,該月的氣候特點是乾旱缺水。本月主要祭祀雨神特拉洛克(Tlaloc),河湖神查爾丘特里魁(Chalchiuhtlicue),阿茲特克人為了求雨,會在儀式上用割喉濺血的方式殺死盛裝打扮的兒童祭奠神明。
2.特拉卡西佩華利斯特利,3月4日至3月23日。本月為播種季節,主要祭祀無皮之主、種籽和播種神西佩·托堤克(Xipe Totec)。阿茲特克人將俘虜剝皮製成衣服,並舉行農事舞會,祭司穿著人皮衣代表西佩跳舞祈禱;有時為了表達對西佩神的崇拜,在祭祀儀式上犧牲者會被捆在絞刑架上,祭司們用弓箭射擊犧牲者直到人咽氣為止。
3.托索斯頓特利,3月24日至4月12日,少雨。本月繼續祭祀雨神特拉洛克、水神查爾丘特里魁和播種神西佩,雨季開始的時間越晚,儀式時間越長,有時甚至可以持續1個多月。
4.維伊·托索斯特利,4月13日至5月2日,少雨。本月主祭嫩玉米神西洛嫩和玉米神奇科梅科亞特爾,姑娘們會用玉米桿裝飾屋內祭壇,並舉行放血儀式來討好玉米種子神。
5.托斯卡特爾,5月3日至5月22日,雨季。本月主祭二位主神:墨西卡人和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守護者、戰神和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里(Huitzilopochtli),特斯科科湖守護者、第一太陽紀的統御者、變幻莫測的命運操弄者、煙霧鏡神特斯卡特利波卡(Tezcatlipoca)。人們會在兒童身上刺痕慶祝,並為這兩個主神或其中任何一位神的人格化身舉行慶典,扮演神明的犧牲者在慶典結束後會被斷肢剜心梟首。
6.埃特薩爾誇利斯特利,5月23日至6月11日,少雨。主祭雨神特拉洛克,舉辦求雨和豐收儀式,事先將大批犧牲者剜心,而後用心臟填滿獨木舟,再把一對童男童女放進獨木舟並拖曳至湖心鑿沉獻祭。
7.特庫伊爾維頓特利,6月12日至7月1日,少雨。主祭食鹽和淫蕩女神烏伊斯托希瓦托(Huixtocihuatl),當月鹽工們會舉行慶祝儀式,婦女們跳舞慶祝,並用代表女神的女祭司做祭品祈願。
8.維伊特庫伊維特爾,7月2日至7月21日,玉米節。本月主祭嫩玉米神西洛嫩和玉米神奇科梅科亞特爾,期間舉辦嫩玉米神節,持續8天,婦女們披頭散髮並做各類表演;祭司們用一名少女當祭品獻給女神西洛嫩,祭奠結束後人們可以吃嫩玉米。
9.特拉索齊馬科,7月22日至8月10日,開花季。本月主祭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里,此間人們以火雞和玉米餅宴席祭奠此神,還會舉行盛大舞會,男性在舞會上可以隨意觸摸婦女。同時,商人也舉行慶典以祭奠他們的保護神亞卡特庫特利。
10.索科特爾維辛,8月11日至8月30日,盛夏,果實熟落。主祭一年之主、火神修特庫特利(Xiuhtecuhtli),舉辦祭火儀式,祭司們給犧牲者們塗上有麻醉功能的藥粉,捆住其手腳,當祭司們圍住熊熊烈火跳舞時將犧牲者投入火堆,待犧牲者垂死掙扎時再用鉤子將滿身水泡的人拉出剜心;同時期,阿茲特克年輕人打扮成神靈模樣進行高竿飛人表演和爬竿比賽,爭奪特殊獎品。
11.奧切帕尼斯特利,8月31日至9月19日,收穫前夕。主祭代表潔凈、助產的健康女神、大地之母特拉佐蒂奧托(Tlazolteotl)以及眾神之母特特奧伊南。人們在儀式上用一名婦女向神明獻祭,防止收穫季下雨;酋長們檢閱隊伍,授予戰士功勛,雄鷹勇士團和美洲虎勇士團舉行模擬演練。
12.特奧特萊科,9月20日至10月9日,收穫季。主祭煙霧鏡神特斯卡特利波卡,人們舉辦儀式慶祝神靈回到大地,暢飲龍舌蘭酒一醉方休。
13.特佩伊維特爾,10月10日至10月29日,雨季。主祭雨神特拉洛克和特拉洛克斯(雨神的兒子或兄弟們,較小的同類神),人們用木頭蛇和沾滿莧草泥的小人像獻祭,並在隨後的食人儀式上殺吃四個女人和一個男人。
14.克喬利,11月30日至11月18日,雨季。主祭奇奇梅卡人之神、星神和數字神米斯科亞特爾,期間老年人要戒酒,夫妻要分居,並用動物做犧牲品舉行儀式;儀式結束後製造武器外出狩獵。
15.潘克薩利斯特利,11月19日至12月8日,初冬。主祭戰神和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里,期間舉辦戰神節,模仿或表演戰鬥場面。
16.阿特莫斯特利,12月9日至12月28日,雨季。主祭雨神特拉洛克,此間人們為家庭神靈守夜和獻貢,並豎起三角旗。
17.蒂蒂特爾,12月9日至1月7日,乾旱。主祭古老的大地女神伊拉馬特庫特利,並用一名婦女獻祭;期間男人們用乾草袋子毆打婦女兒童以使她們哭泣,人們認為在本月第一天哭泣可以求來雨水。
18.伊斯卡利,1月18日至2月6日,年終。主祭火神修特庫特利,期間人們殺鳥祭箭出獵;每隔四年還有一次屠殺俘虜的儀式,雄鷹勇士團和美洲虎勇士團演出聖戰戲劇,劇中會精心挑選四名戰士持械與一名地位最高的戰俘搏鬥,這名戰俘被拴在一塊象徵太陽的圓形石塊上,靠沒有殺傷力的儀式武器抵抗至死後被剜心獻祭。
*內蒙特米(不幸的五天),2月7日至2月11日。人們把家裡的火種全部熄滅,人人齋戒。
文章根據 喬治·C·瓦倫特 《阿茲特克文明》部分章節編寫;部分外文對照辭彙來自中文維基百科;配圖選自魚鷹社:《Aztec Warrior AD 1325-1521》。
我感覺還是因為人的價值不夠。
譬如戰爭後他們會吃俘虜,而不是留下俘虜當生產力,歸根到底還是生產力太低。原因是第一沒能馴化出像樣的大型牲畜,第二連個輪子都沒能研發出來,想找人帶逛都找不到。人多了最多幫忙扛扛玉米,所以人的價值體現不出來。被用來獻祭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
一家之見:
以前的女人不剖腹產是怎樣生孩子的?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古代神話中有哪些鮮為人知或細思恐極的細節?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大眾點評必吃榜? - 渭水徐公的回答 - 知乎
取消高考英語是明智之舉嗎? - 知乎
碎片化閱讀的危害是什麼? - 知乎
為什麼許多人很喜歡誇大勤奮、貶低天賦? - 知乎
因為阿茲特克人覺得人的心和血是人類最寶貴的東西啊,阿茲特克語裡面甚至稱呼這個叫「雄鷹仙人掌」,至於目的就像其他朋友所說,為了保證太陽天天從東方升起= =
他們有這麼個說法,大致就是世界原本是團火,其中有一個神撲到火里去,就變成了太陽,開始了人類的紀元。但曾有過四個太陽,也就是說世界毀滅過四次。最後實際上就成了個惡性循環:祭品是活人,活人哪裡來,打仗抓俘虜,俘虜不夠了,就繼續打= =阿茲特克人這方面相當殘酷,有次4天殺了數萬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部電影看看,叫做《啟示》,雖然說的是瑪雅文明(有朋友質疑片中展示的明明是阿茲特克文明),不過活人祭祀那部分確實可以看著參考下,相當寫實╮(╯_╰)╭阿茲特克人認為,宇宙秩序是由諸神維持的,而諸神的力量需要通過祭祀行為來不斷維持,祭祀則是人類回饋諸神的一種方式。假設人類不再祭祀,宇宙秩序會崩解,土地會失去肥力,太陽會熄滅,世界的平衡會被摧毀,超自然力量會毀滅人類。
阿茲特克人以奉獻物來供奉神靈,而最能滋養諸神能量的,是人類的血肉。基於這種意識形態,阿茲特克大量使用人牲來祭祀。人牲根據其出生地以及與阿茲特克文化的相似性(大多數人牲是戰俘)來判定其祭祀價值,不同的祭祀手法(斬首、剜心、焚燒、溺死等)可能用來祭祀不同的神靈。
從客觀角度講,阿茲特克社會大量使用人牲,可能源於其好戰的特性、家畜的稀有。在政治不穩定的時候,阿茲特克人使用人牲的數量比平時有所增加。但是任何對人牲的功能性解釋都無法得到證實,所以學界趨向於把使用人牲定義為文化驅動的,在中美洲則是從屬於血液崇拜的價值觀念。縱觀人類幾個獨立發展出來的早期文明,僅有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沒有發展出人牲文化,其他幾個,如商、瑪雅、阿茲特克、印加、約魯巴,都或長或短的流行過人牲祭祀。多論文/書籍截圖,流量請注意!純乾貨注意!—————————————————————————————————————————————————————————————————————————————————————————————————————————————————————————————————
太長不看版:生活資料缺乏的情況下,採集/初級種植農業對天氣/自然條件依賴性很強,人祭作為一種交感巫術,通過祭祀地上最高等的生命——人,來取悅神,換取糧食豐收、風調雨順。
不過如果你想很詳細的了解這個問題,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我們可以把阿茲特克人的活人祭祀定義為交感巫術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認為人的特定行為可能會影響神/上天,神/上天可能會根據人的特定行為給出反饋。弗雷澤(J.G.Frazer)的《金枝-巫術與宗教研究》(Golden Bough)的對其的定義如下:
之後轉兩篇專門的論文。
分別是1986年《貴州大學學報》翻譯的帕特里亞.安納瓦爾特(Patricia.R.Anawalt)於1982年在美國《考古學雜誌》發表的《對阿茲特克人祭的理解》:第二篇則是四川文理學院的王盟發表的《生存環境與原始宗教信仰的關係初探——以佤族的獵頭風俗和阿茲特克人的「剖心血祭」為例》,比較了我國的佤族和阿茲特克人類似的習俗。活人祭祀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比如盛行於商周時期的中國,不能理解為阿茲特克特有的現象。
對此的解釋,首先是宗教理由。這一般是當事人給出的理由,諸如獻祭太陽神之類的。但你會發現,世界各地曾經存在活人祭祀的社會,他們給出的宗教理由往往不同,獻祭的對象、所要達到的目的多種多樣。當一種習俗普遍存在,但各地當事人給出的解釋又各異時,我們就應該意識到,宗教解釋不是活人祭祀的根源,而是有了搞活人祭祀的需求,再附會上宗教解釋。
為了補充蛋白質也不確切(看過《槍炮、病菌與鋼鐵》很容易想到這個解釋),活人祭祀和食人習俗雖然常有交疊,但畢竟是兩種習俗,有大量存在活人祭祀、卻不怎麼吃人肉的古代社會。獲取動物蛋白質較為容易的地區,活人祭祀也曾普遍存在,殺的多、吃的少而已。
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剖析。人的行為是趨利避害的,因此可以從利、害兩方面來看。古代社會的生存空間有限,又沒有避孕技術,在不同民族間缺少維持和平的司法機構,因此對生存空間的爭奪非常慘烈,戰爭不可避免。活人祭祀的祭品,主要來自戰俘和敵對部落的成員,戰俘利用得好可以產生利益,利用不好則產生危害和負擔(比如戰俘逃跑會回來報仇)。問題出現了:為什麼一定要殺掉他們,而不是充當奴隸呢?
這就涉及生產力的問題,在現代人看來,如果不考慮人權問題,蓄養奴隸是一本萬利的,但在原始社會和文明社會早期則不然。試想,你今天要想監禁和奴役一個人,又不被對方殺掉或逃跑,需要什麼?從你個人來講,可能需要手銬、鎖鏈、牢籠、牆壁等工具;從社會組織的角度講,需要組織一支專門抓捕奴隸的警察隊伍,就像任何可以合法蓄養奴隸的社會一樣。
但上述長期奴役和利用戰俘所需的條件,都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今人看來簡單的鎖鏈或手銬,在原始社會絕對是高科技。管不住奴隸,奴隸主就很危險。在缺少這些工具和制度的情況下,蓄養奴隸是高風險、低收益的行為,因此很難長期利用戰俘。且對於武力強大的部族,自身對奴隸的需求有限,奴隸經常過剩(一個奴隸主可以管住多少個奴隸,即奴隸主和奴隸的比例關係,本身就跟生產力有關)。
在此種情況下,戰俘等敵對勢力成員,就只能短期利用。比如:1,戰場上就地殺死,甚至剝皮吃肉。2,短期監禁和看押後殺死,避免長期利用的高成本,如活人祭祀和殉葬等。這要比戰場上就地殺害的效果更好,公開的儀式可為本族壯膽、恐嚇敵對部落、強化宗教信仰。在全民都要參與的公開展示中,部落成員要想心安理得(畢竟殘忍的祭祀與部落內的人際關係截然不同),就傾向於接受宗教對此的解釋,因此活人祭祀對強化本族信仰有很大作用。
隨著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組織能力的提高,各個選項的利害關係對比發生了變化,對戰俘的利用,由就地利用、短期利用,逐漸演變為長期利用、世代利用,乃至釋放成為自由民。由極端殘忍逐漸演變為溫情脈脈,文明也由此演進。青銅文明的商人都要大規模奴隸殉葬。。。
把人殉人祭現象歸因於為神提供滋養品的宗教需要、歸因於祈禱大自然風調雨順,都沒有挖到根本上,最初的人殉人祭很可能同時於或早於宗教祭祀的出現,就像蜂后、倉鼠會故意咬死同類,這是種群里的強者為了維護資源佔有的一種權力需要。這種現象有自己的生成邏輯,即在生存條件惡劣的社會狀態下,部落需要一套使生存概率最大化的精神凝聚手段,阿茲特克人找到的方案是人殉人祭,當這些原始的心理和行為逐漸規範化普及化之後,就形成了宗教祭祀,即當時社會的「道德倫理法律」。主要作用有:
1、祭祀增強凝聚力:以人殉人祭投射到愚昧的神靈崇拜和所謂天人溝通,展示統治權威,進行愚弄與自我愚弄,凝聚民心。
2、狂歡儀式增強凝聚力:以狂歡儀式達到集體精神控制。當狂歡和祭祀結合併形成規範,就能演化出某種原始宗教。
3、恐嚇敵人和奴隸:以人祭戰俘,減輕負擔,恐嚇敵人和奴隸。
4、恐嚇本部落民眾:以人祭建立內部恐懼,維護等級秩序,強化統治效果。簡單來說他們信奉太陽。他們認為如果不每天祭祀活人,第二天太陽就不會升起。蛋白質那個不要太扯淡,Aztec empire經濟很繁盛,他們養雞種地,還有集市可以交易。幾十萬人口的帝國就靠每天殺一個人補充蛋白質是怎麼意淫出來的?一家分一根汗毛嗎?
補充蛋白質。
通俗點說,就是為了吃肉,因為阿茲特克人缺乏蛋白質來源。
狩獵採集社會最缺乏的通常是卡路里,具體而言就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農業社會普遍稀缺的是蛋白質,簡而言之就是肉和奶。
從文明起源地來看,無論是兩河流域還是尼羅河三角洲,農耕部落都有混合一部分的畜牧業。無論是敘利亞北部的傑里科(Jericho)和安那托利亞高原南部的查塔·休於,他們都是農耕畜牧混合的生產關係。如果農耕部落沒有畜牧條件的話,就要能跟周邊游牧部落建立交換關係,以補充蛋白質來源。如黃河流域的華夏氏族部落,周邊散布著大量的游牧部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蠻夷」,實際上夷夏是共存關係。
而至今尚存的文明無不起源於歐亞大陸,尤其是在大陸的北方,這些條件基本能滿足,他們的農田附近常有草地或稀樹山坡,而他們也馴化了牛羊等大型食草動物。這些農耕文明都發展得很好,並且不斷地演化。但由於大陸漂移的後果,南美大陸上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他們也缺乏可以馴養的大型食草動物,阿茲特克人正是這樣一個獨特的農業社會。
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之前,阿茲特克人唯一的馴化動物就是狗,所以他們只好把狗當肉畜養。但狗是雜食動物,不吃草,長肉慢,也不產奶,食物產出效率低,根本不夠吃;相比之下,安第斯山脈的印第安農民因為有了羊駝和豚鼠,就既不吃狗和不吃人。而中國南方把貓狗、青蛙、老鼠等列為食物,某種意義上也是這種蛋白質稀缺的體現。所以說,食人俗最盛的社會恰恰是肉奶最匱乏的社會。
有人又要問,那為什麼不吃魚。
這個就要歸咎於阿茲特克所處的地理條件了,他們所居住的墨西哥谷地四周被森林包圍,除了幾個湖之外並無水源。在馴養技術成熟之前,高效的捕魚方式是出海打撈,而阿茲特克人既不靠海,也沒有發明出獨木舟之外的大型船隻,要靠魚類來補充蛋白質是很困難的。事實上,阿茲特克人甚至連昆蟲都吃。
阿茲特克人所處的文明階段和地理條件決定了,食人是獲取優秀蛋白質的最佳手段。遵循著這條原則,部族之間的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人肉資源。所以,在西班牙人入侵之前,阿茲特克人已經互相屠殺了數百年。無論最後誰是戰爭的受益者,都有大量的優質蛋白質成為阿茲特克人的腹中食。
而大量的活人俘虜,在進行完祭祀之後,會被眾人分而食之。
也是「祭祀」一詞的本義。以上皆可證明,地理條件是文明演化的先決因素。具體的可以參見《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因為他們的生產力水平沒有發展到讓他們認識到勞動力可貴的地步(說人權就強人所難了,發展階段還差幾千年呢)。
商周人為什麼要用活人祭祀,隋唐人為什麼要吃活人,中華人為什麼屠殺活人
你現在隨隨便便上上班,啥也不會賺四五千塊,一斤玉米粒成本一塊錢,你一個年能買六萬斤。
一個原始苦力,一輩子能幹多少,十二三歲干三十幾歲就死了,不如你大半年的產量還要自己消耗一大半,請問人命握在統治者手裡有什麼價值嗎?
如果新大陸不被發現,十萬年後,美洲人與我們的基因差異越來越大,文明思維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他們比你想像的任何外星人都異形@蘇沃洛夫
請問您是如何得出這樣奇葩的說法?阿茲特克人祭又不是《征服新西班牙信史》一面之詞,《Narrative of Some Things of New Spain and of the Great City of Temestitan》等其他征服者的書籍也明確提到了人祭的過程,相當詳細。
另外,《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在所有征服者時代的書籍里還就確鑿無疑是最可信的一本。所以也是現在市面上最流行的。
我個人看過的所有這個時代的書籍,以及現代人再歸納總結的新書籍都表明,人祭在中美洲是普遍存在的,阿茲特克、特拉斯卡拉、米斯特克、薩波特卡、塔巴斯科、瑪雅等等都用人祭,並且都會刻意把人養胖了吃。
倒是征服者所厭惡的另外一個中美洲習俗經過現代研究發現沒有之前認為的那麼普遍。即印第安人中廣泛的LGBT行為,目前確認中美洲鼓勵或者至少認同LGBT的文明/部落約為所有部落的2/3,而不是征服者時代認為的100%。阿茲特克的法律是極其敵對LGBT的,與它周邊的部落以及更遠的瑪雅文明迥異。
至於吃人,我沒見過中美洲有不幹這種勾當的記載。
一個是人的價值不大,一個就是可耕地少,農業極端落後,很容易因為生多了造成帝國崩潰,所以沒事就打仗,打完殺俘虜,獻祭,節約了食物又削弱了敵人,在外來者入侵之前這些叢林的原始文明沒有能力在雙方不發生天災人禍就滅了對方,所以只能不停的殺人。要是看過梅爾吉普森導演的傳奇就能明白他們的文明狀態了。
常例。滿洲人入關前尚且人殉,不要太驚奇。
進去文明的標誌之一可能就是祭祀,他們已經擁有對抽象事物或關聯的認知。文明初期異族與獸無區別,本族死人活人無區別,人獸與自然/鬼神無區別。將多餘的戰利品供奉給自然,是不得不進行的行為。否則這些人和獸無法飼養,無法儲存。放置時間久過久再食用,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疾病,這會被理解為對神的不敬。這些戰利品必需快速處理掉:奉獻給神,分享一部分後禁止再次食用。這種文化的形成有必然性。至於補充蛋白質,被獵殺的種族必然有著長期的充足的蛋白質資源以支撐其數量的穩定,在此條件下,食人獲得蛋白質並不經濟也不必要。根本原因在於祭祀文化。祭祀的神,不是假設,不是理論,不是信仰,不是文化,而是實存!某種錯誤的因果關係一旦確立,就會固化到文化中,被各種跡象反覆(錯誤地)印證,比如:存儲俘虜備食用——神憤怒(屍體腐爛)——神懲罰(吃憤怒的屍體會病死)——祭祀神以俘虜——神喜悅(推論)——屍體全權交由神處理,不再食用——神祝福(疾病減少)——祭祀更多的俘虜——其他正(誤)反饋。幸運的文明可能較早從這個怪圈突破出來,並最終有機會觀察它。我傾向認為所有文明初期都有活人祭祀,可能內涵隨著區域和結構有所差異。我們已經有幸遠離這一階段並有機會觀察它。另外同為活人祭祀,本族人作為祭品和異族人做作為祭品,祭品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反對一些將祭祀與信仰當作控制思想的手段,因為祭司和首領也並無如此覺悟:他們同大眾一樣,受神控制。
有人提到了殺人和祭祀間的聯繫,我猜想其實也是文眀狀態造成的,在亞歐大陸社會結構已經發展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所以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可以通過有限的自我調節比如發布法令和開拓新的源流實現,亞歐文明也可以比較清醒地認識到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承受人口數量的關係,大凡改朝換代與擴張,都是達到了內部調整上限而爆發的,再在美洲,阿茲台克和瑪雅還處在部落聯盟階段,而且美洲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他們在一定程度的發展後無法再通過開墾的方式來增加資源總量,所以部落間的征服就成為一個部族獲得更多資源的主要來源,在征服達到極限後,單個部落的生產力會達到極限,在尋找到下一個可征服的目標之前文明會被迫進入和平發展,人口會自然增長率。而在落後文明的世界觀中,他們的分析與總結能力較低,只是單純觀察到了表像,當一個部落擴大到一定程度,會發生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他們會把原因歸咎為是神靈的憤怒,而在受到饑荒打擊的部落減員後,生產供給會恢復正常,所以他們很有可能把死人和對神靈的敬畏聯繫到了一起,即一旦發生饑荒,殺人肯定沒錯,而事實上的人口減員也確實起到了調整資源分配的作用,而在征服以後,戰敗部落的人口如果加入到戰勝部落的人口體系中,那麼征服就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戰俘會被殺死,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實際上他們是在通過調整人口來調整資源分配,而認為是殺人取悅了神靈,神靈護佑才使資源分配回歸正常。所以殺活人祭祀成為了美洲文明在低發展狀態下調整人口與資源關係的最低成本方式。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雖然高產作物大部分產自美洲,但是這些尤坦卡到墨西哥的土著文明大部份分布在熱帶雨林與熱帶草原及邊緣熱帶沙漠氣候區。土地肥力瘠薄,降水任性,刀耕火種缺乏農業科技,缺少穩定的蓄畜,美州四大原生文明間交流弱。使人口不可能進一步擴大了,所以抓住俘虜也養不起,殺掉,人口過多了,殺掉。因為在那種科技條件下並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人口達到了一個閾值養活人口的成本超過了人口帶來的勞動力創造的產值,所以多出來的人只有去死了。不止是在美洲,古代歐亞也一樣,中國的改朝換代就是人口達到一定閾值帶來的影響,消耗一部分人口來達到平衡。所幸歐亞技術文化交流強,生產力一直在較快的成長,才沒有變成一種習慣。
因為雄鷹戰士可以用活的敵國戰鬥單位為祭品從虛空傳送門裡召喚出一個可以使用三次的嶄新的妹子
在中美洲神話中有很多關於滅世與再創世的傳說,而中美洲人對於他們為什麼要進行活人祭祀的解釋是延緩世界末日的到來。中美洲的考古發現也證明了,中美洲曾有過非常多古文明突然衰敗乃至滅亡。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大家很熟悉的馬爾薩斯陷阱。中美洲落後的生產力無法養活太多人口,人口飽和的話,大點的天災會有導致文明滅亡的可能。殺人祭祀減少了人口,從某個方面來說確實障礙了「世界末日」的到來。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牛逼人是被自己至親至信之人坑死的?
※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對未來有著明確規劃?
※為什麼海上強國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屢屢在海上被初出茅廬的羅馬擊敗?為什麼羅馬提出的求和條件如此簡單?
※如何看待中國的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遺產?
※當年的羅馬帝國那麼強大,為什麼會被蠻族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