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可以殖民北美,卻殖民不了中國?

北美和中國有什麼區別嗎?謝謝啦


以下內容節選自恩格斯《波斯與中國》一文,作於1857年:

...在波斯,歐洲式的軍事制度被移植到亞洲式的野蠻制度上;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古老國家的腐朽的半文明制度,正用自己的方法與歐洲人進行鬥爭。波斯被打得一敗塗地,而被弄到絕望地步、陷於半瓦解狀態的中國,卻找到了一種抵抗辦法,這種辦法如果能徹底實行,就能使第一次英中戰爭時英軍節節勝利的情形不再發生。

...

現在,中國人的情緒與1840—1842年戰爭時的情緒已顯然不同。當時人民靜觀事變,讓皇帝的軍隊去與侵略者作戰,而在遭受失敗以後,抱著東方宿命論的態度服從了敵人的暴力。現在至少在南方各省(直到現在軍事行動只限於這些省份之內),民眾積極地而且是狂熱地參加反對外國人的鬥爭。中國人極其鎮靜地按照預謀給香港歐洲人居住區的大量麵包里放了毒藥(有些麵包已送交李比希化驗。他發現大量的砒霜毒液浸透了麵包,這證明在和面時就已摻入砒霜。但是藥量過大,竟使麵包成了嘔吐劑,因而失去了毒藥的效力)。中國人暗帶武器搭乘商船,而在中途殺死船員和歐洲乘客,奪取船隻。中國人綁架和殺死他們所能遇到的每一個外國人。連乘輪船到外國去的苦力都好像事先約定好了,在每個放洋的輪船上起來騷動毆鬥,奪取輪船,他們寧願與船同沉海底或者在船上燒死,也不願投降。甚至旅居國外的華僑——他們向來是最聽命和最馴順的國民——現在也密謀起事,突然在夜間起義,如在沙撈越就發生過這種情形;又如在新加坡,當局只有使用武力和嚴加戒備,才能壓制他們。英國政府的海盜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國人反對一切外國人的普遍起義,並使這一起義帶有絕滅戰的性質。

軍隊對於採取這種作戰方法的人民有什麼辦法呢?軍隊應當在什麼地方侵入敵國,侵入到什麼地方為止和怎樣在那裡堅守下去呢?這些向毫無防禦的城市開火、殺人之外又強姦婦女的文明販子們,自然會把中國人的這種抵抗方法叫做怯懦的、野蠻的、殘酷的方法;可是既然只有這種方法能生效,那末中國人管得著這些嗎?既然英國人把中國人當做野蠻人看待,那末英國人就不能反對中國人利用他們的野蠻所具有的全部長處。如果中國人的綁架、偷襲和夜間殺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卑怯行為,那末這些文明販子們就不應當忘記:他們自己也承認過,中國人採取他們一般的作戰方法,是不能抵禦歐洲式的破壞手段的。

  簡單地說,我們不要像騎士般的英國報紙那樣去斥責中國人可怕的殘暴行為,最好承認這是pro aris et focis〔為了保衛社稷和家園〕的戰爭,這是為了保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爭,雖然你可以說,這個戰爭帶有這個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見、蠢笨的行動、飽學的愚昧和迂腐的蠻氣,可是它終究是人民戰爭。而對於起義民族在人民戰爭中所採取的手段,不應當根據公認的正規作戰方法或者任何別的抽象標準來衡量,而應當根據這個起義民族所已達到的文明程度來衡量。

  這一次,英國人陷入了窘境。直到現在,中國的民族狂熱情緒似乎還只限於未參加大起義[191]的南方几省。戰爭是否將以這幾個省為限呢?這樣,它就不會得到任何結果,因為中國的一切要害地方都不會受到危險。同時,如果這種狂熱情緒遍及內地各省的人民,那末這個戰爭對於英國人就將非常危險。英國人能把廣州城完全毀滅,能攻佔沿海的一切據點,可是他們所能調集的全部兵力都不足以奪取和扼守廣東和廣西兩省。在這種情形下,他們有什麼辦法呢?廣州以北到上海、南京一帶的地區都掌握在中國起義者手裡,觸犯他們將是極大的錯誤;然而南京以北唯一能在襲擊後收到決定性效果的地點是北京。可是從什麼地方調集軍隊,來在海岸上建立既有防禦工事又有守備隊的作戰基地,來克服途中的每個障礙,來用部隊保證和海岸一帶的交通以及用比較雄厚的兵力逼近這個與倫敦一樣大並離登陸地點100英里遠的城市呢?

...

中國的南方人在反對外國人的鬥爭中所表現的那種狂熱態度本身,顯然表明他們已覺悟到古老的中國遇到極大的危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中國人民強大而不屈不撓的抵抗,讓任何試圖奴役中國的企圖都失敗了


根據《瓦德西拳亂筆記》中的分析,列強不把中國瓜分為殖民地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列強間關於勢力範圍劃分相互矛盾。其中美國由於後來沒有勢力範圍,故反對一切瓜分舉動。

2、通過開礦、建鐵路等資本技術輸出方式,跨入帝國主義時代的列強已經可以間接獲得巨大利益。

3、雖然上層腐敗衰弱,但四萬萬勤勞聰明民眾屬於一個擁有共同意識的群體。重要的是這個群體在幾百年前甚至擁有比西方更高的文明。

4、義和團運動已經使得列強看到了中國人的勇敢好戰的不屈精神,失敗只是輸在武器科技上。

5、在殖民地的經濟、政治、軍事建設,必然使得中國走上近現代化的道路。但這又是殖民者在經濟利益與市場規律驅動下下必須要做的。

6、一旦中國依靠科技力量進入現代化,那麼必然會在領袖人物的帶領下與殖民者發生衝突,而這種強大力量的蘇醒將會讓殖民者以及本土政府在軍事、財政上難以招架。

俄羅斯、日本、奧斯曼土耳其這些本就具有高度文明的封建國家在19世紀末期的現代化給歐洲人帶來的挑戰與麻煩都是典型的例子。

瓦德西筆記中把徹底殖民中國對於德國的利弊分析的很清楚,並且在各國列強中也逐漸形成了共識:

完全殖民化中國並沒有好處,不僅各國矛盾無法緩和,未來還有捲入戰爭的潛在的風險。可以說殖民瓜分中國既不現實也不經濟。

認識到這一點不代表列強因此而放棄了在中國的利益。他們只是在現實的條件下尋找更合適的方式。

這一點就跟年代有關。

在19世紀末,歐洲人的在東南亞、印度、非洲的殖民地起義頻繁發生,給殖民地以及本國政府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這讓列強在思考更有效率、更經濟的發財方式。這也跟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經濟形態逐漸由商業走向工業化、資本化有關係。

所以自豪於中國在不斷反抗下沒有被完全殖民地化的同時,也要看到:

從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袁世凱、北洋軍閥到蔣介石政權,在帝國主義的扶持與制約下,他們都充當了列強代理人的角色。各國並且憑藉著金融業、政府貸款、軍事援助、投資、商品傾銷等方式在中國獲得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避免了陷入殖民地戰爭的漩渦。(二戰中的日本終於還是抵不住誘惑犯了西方人成功避開的錯誤。)

另一方面,儘管在中國投入巨額資本、扶持代理人,但列強國家默契地在軍事裝備、科學技術上對華進行封鎖,目的就是為了一方面儘可能在中國身上榨取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又最大程度的維持中國的分裂與落後,以防遠東一個更強大的日本出現。

(比較一下1949年從殖民地獨立的印度與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就知道列強們的共同默契是成功的。)

到這裡,與美洲的對比就不用贅言了。

回答完了。

有耐心的話,以下是《瓦德西拳亂筆記》部分摘錄:

(1901年)2月3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之奏議

關於近年以來,時常討論之「瓜分中國」一事,若以該國現刻武備之虛弱,財源之衰竭,政象之紛亂而論,實為一個千載難得之實行瓜分時機。現在所欲問者,只是各國對此問題,究取何種態度。俄國方面,因佔領滿洲之故,在最近期間,當可心滿意足。假如現在法國進據云南,日本佔領福建,英國取得長江流城一部份,德國佔據山東,則中國方面實無力加以阻止。因此,我們對此問題,必須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強對於瓜分之事,果有妥協之望。

但余對於此事,卻認為絕對不能實現。

英國極不願意法國進據云南,日本佔領福建。日本方面對於德國之據有山東,則認為危險萬分。各國方面對於英人之壟斷長江,認為勢難坐視。至於美國方面,更早已決定,反對一切瓜分之舉。俄國方面苦能聽其獨佔滿洲,毫不加以阻擾,則該國對於他國之實行瓜分中國,當可袖手旁觀,蓋彼固深信,各國對於此事,彼此之間必將發生無限糾葛故也。因此之故,急欲促現瓜分一事,實系毫無益處之舉。

據余在此所能推斷者,則幾乎所有列強,皆欲藉建設鐵路、開採礦山之事,在華直接生利以自肥。其結果則各種間接利益,亦將漸漸隨之而生。譬如中國重大未辟之財源,勢將由此日益發現,中國人民之幸福,亦將由此益增,對於各國商業工業,更將從此辟一廣大活動區域。因此之故,預料各國前此參預經營之鐵路事業,不久即將從新著手。此項鐵路事業,在亂事以前,即已一部份實行開工建築,一部份業經計劃妥貼。

最近余所新悉者,只有俄國對華策略一事。俄國最初用盡方法,謀得山海關北京間之鐵路,彼會先將彼之天津租界大為擴充,直與車站地址相接,妥為之備。假如爭有山海關天津北京間鐵路之舉,系英國方面獲得最後勝利,則俄國勢將另自新築一條山海關至北京之鐵路。此外俄國尚欲再築一條北京至張家口之鐵路,並擬將來再為引長,直穿過蒙古,以達Kiachta。至於北京保定正定[?]間之鐵路,其延長路線系擬直達漢口,該路直到現在,系由法比公司所建築;惟俄國方面,現刻竭力設法收買該路股票,以便由此獲得監督該路之權,並得循此軌線,以達各國商業利益燒點之長江。其在他方面,則英國擬由緬甸出發,法國擬由[安南]東京出發,各建鐵路,以達該處。據余觀察,俄國之意系欲使中國永在衰弱狀態之中,常受俄國羈絆支配。因此之故,若謂俄國之使中國經濟發達,其意系在助強中國,實為最不合理之談。——但在他方面,余實未敢遽信,中國現在已到甘受俄國保護而不辭之衰弱地步。所以余料,假如俄國永遠據有滿洲,其勢將使中國皇室取消北京首都資格,另建國都於他處,實屬極為可能之事。

中國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較歐洲為優。但自彼時以後,遂成停頓不進之象,尤其是對於火車輪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變遷,未能加以理會。而且數世紀以來,未有外敵嚴重壓迫,以致養成一種不能戰爭之民族。所有上流階級,對於世界情形毫無所知,只是驕傲自大,盲目反對白人。至於官吏人員,則為腐敗之氣所充塞,毫無精神之可言。其在皇室方面,則又似乎不能再行產出振作有為之人物。但吾人在此卻有一事不應忘去者,即中國領土之內,……共有人口四萬萬,均系屬於一個種族,並且不以宗教信仰相異而分裂,更有「神明華胄」之自尊思想充滿腦中。此外更有一事,亦復不應忘去者,即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更加以備具出人意外之勤儉巧慧諸性,以及守法易治。余認為中國下層階絞,在生理上,實遠較吾國多數工廠區域之下層階級為健全。倘若中國方面將來產生一位聰明而有魄力之人物為其領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國貢獻與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則余相信中國前途,尚有無窮希望。吾人若一觀察日本維新之迅速與成功,則此處實值得吾人加以特別注意。——至於中國所有好戰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於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在山東直隸兩省之內,至少當有十萬人數,加入此項運動,彼等之敗,只是由於武裝不良之故,其中大部份,甚至於併火器而無之。

倘若中國一旦強盛,則受其影響者,實以俄國為最。俄國將於距其中央政府甚遠之數千基羅米突遙長界上,行見一個含有危險甚或勢均力敵之對手產生。

若此種觀察不錯,則無論為德國或英國利益計,皆宜以此之故,扶助中國,使其經濟發展,國力增強,而吾人商業關係,當然亦將隨之而進步。至於吞併土地一事,與其謂為促進商業,則毋寧謂為阻礙商業。蓋余之意,以為德國若以膠州為根據,實能享用山東利源,而且由此更將獲得一個較大活動區域,假如鐵路建築,不僅天津Funan[譯者按:此字似為濟南府之誤]一段,而以直達南京為其終點。

假如現在俄國果真努力,以助中國發達,則該國之政策,可謂完全錯誤。近來有一中國老人,會宣言曰:「我們自四百年以來,皆在睡夢之中,但其間我們深覺安適無已。你們白人,必欲促使我們醒覺,則將來終有一日,你們對於此舉深為扼腕之時」云云。

關於德國在山東方面并吞較大土地一事,尚有一種困難,即華人置諸德國官吏治理之下是也。就該地大抵貧乏之居民中,欲得多數稅收,可謂希望甚少;其中尤為重要者,則該地距德太為遙遠。假如中國一旦復欲奪回山東,則德國方面——除開列強特為德國而設之各種困難不計外——對於此種戰事,非至財政破產不可。


「中國群眾……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瓦德西給德皇威廉二世德報告


英國可以統治印度,卻無法統治中國?

一個原因就是,某清雖然是個行政效率低的封建政權,但還是一個大一統的政權,而且是一個很大的大一統政權,而不是鬆散的邦聯。

所以說偏安一隅不如大一統。

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排外性,中國從上到下,對西洋人都存在一種蔑視。西洋人可能強大,但歷史上能入寇中國的蠻族多了去了,朝野對於洋人都有一種警戒心理和蔑視。

這種蔑視的來源一部分是無知,另一部分是文明自身的排異反應。

而寄託於從宗教上「演化」中國人這種可能,在義和團運動以後讓人不敢去瞎想。(雖然義和團運動的誘因不光是宗教)

還有原因,例如中國太遠(所以沙俄可以迫使某清割讓土地,而其他國家比較困難),以及中國人太多。

但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是西方從未「殖民」中國,事實上列強還是以「租界」這種方式殖民了中國,這種方式是中國統治者(某清)可以接受的方式,即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使列強往中國土地上獲取利益和投射影響變為可能。

當然統治者可以接受的這種方式,對於人民未必是好事。

口胡一把,還希望大佬指正。


我大清雖然弱雞,但也不算什麼歐洲國家都能打的好吧。

1.面對歐洲時,中國中央集權制使我們作為一個整體應對未知的歐洲人。

2.中國戰略縱深讓我們不會被一下擊垮。

3.中國人口基數和農耕文明使我們不會被疾病過度減員。

4.中國人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文化運動等一系列自救行為。


有點感嘆我國的歷史教育真的差到什麼地步了,接受歷史教育後居然對文明發展的大致脈絡都沒有概念。把中國和北美土著比較,算是我中華文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了……

以下的回答單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回答。

簡單來說,文明發展都是從一個個群居的部落開始的,他們多選擇大江大河邊聚居,或游牧漁獵或刀耕火種,互相之間或融合或戰爭,最後形成一個大的部族,放在中國這個部族叫華夏族。然後隨著生產力發展他們會征服其他部族讓戰敗者做奴隸,而私有制的形成也會慢慢早就奴隸主和奴隸階級,此時需要有暴力機構來維持奴隸主的統治,於是就會形成國家政府。

歐洲踏足北美的時候北美是無數的印第安部落,大概連奴隸制國家都還沒形成。單就北美的狀態而言,放在中國就是比三皇五帝還要早之前的狀態,連一個統一的比較大的有影響力的部族都沒形成,更別說什麼文明了。而同時期中國都已經是接近明朝末年了。

中南美洲那些王國稍好一點,像阿茲特克瑪雅印加,形成了部族了進入奴隸制王國了而且有文明的出現,有文字有建築有藝術甚至有不錯的科技造詣,可是他們還處於神權統治的奴隸制時代,動輒活祭,決定大事不問蒼生問鬼神,放在中國,最多也就是夏商周時期,那怕他們觀測星象多麼準確,他們文明依然落後,連帝國時代都未踏入,就直接面對近代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了,那怕人數力量對比再懸殊,文明的差距令人絕望。要知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不用幾百號人就滅了這些文明了。

反觀中國,兩千年來大一統的觀念深入人心,中央集權政府和配套設施甚至統治思想已經成熟的不得了,在和西方的衝突和交流中,不再執著於「滿清」或「漢族」,「中華民族」這一概念正在形成。

當時歐洲國家要殖民中國,面對的是四萬萬中國人,雖然他們依然還沒能像現代民族國家那樣形成合力,但用殖民北美式的武裝侵略代價實在巨大,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雖然失敗,但洋人看到了武裝侵略殖民整個中國的難以實現。加上歐洲諸國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甚至互為仇敵,一個四萬萬人口大國誰也沒能力和胃口一下子吞下,搞不好還要被別國背後捅刀。

滿清政府雖腐朽但這台無比巨大的機器依然尚可運作,於是他們採取了另一種殖民方式,轉變中國政府為洋人的朝廷。這在辛丑條約後基本達成,可是中國人民不同北美的土著啊,我們古有光輝燦爛文明歷史,今有有民族意識民族覺醒的,也不能忍受這樣的統治啊。所以有那一百多年的救亡圖存近代史。

殖民,不是你想殖就能殖的,要看對象。


主要是中國太大了,英國征服的極限除了北美連鐵都沒有的印第安人。也就印度 但當時中國比印度大好幾倍。再說,中國文化也比印度有一定先進性,有一定文化先進性的文明不可能被完全滅絕,元朝恢復了科舉還只存在了幾十年,清朝全盤接納了明朝的官僚體制並進行了大規模漢化。

北美的文明是原始社會,根本談不上文明。中國文明一直是亞洲的旗手。比較先進的文明總是能證明你自認為的先進文明還有很大的問題。這是文化自信,這就是日本在侵略中國時就是無法證明文化自信。老百姓不服,內心也看不起。

所以,英國只能征服香港而無法征服中國,美國只能改造日本而無法完全滅絕日本文化。

說白了,中國當時的文明不一定是最先進的,但文化依然是在世界上比較優秀的幾個文化之一,以至於侵略者無法完全否定。中國人雖然愚昧,但是還有龐大到無法消滅的知識分子階層,這些知識分子階層保證了中國的脊樑不會被打塌。


從洋人的角度來說,殖民與否,取決於經濟利益。說白了,那個年代,交通沒有那麼發達,隔了小半個地球,歐洲的資產階級國家最大的需求是利潤,是做生意,而不是占你的領土。

最好的結果就是痛痛快快的邁入全球市場,大家互通有無,所謂的共贏。

次一級就是壓倒對方的中央政府,迫使其與自己合作,這是清朝的命運。

再次一級就是打倒對方的政府,扶植一個親歐洲的政府,來合作。這是印度某段時間的命運。

再次一級是建立殖民政府。這是印度及部分小國家的命運。

最差是直接佔了,直接派人過來深耕,實行直接統治。

越往下越麻煩,成本越高。

但是,如果一個地方正好盛產利潤極高的作物,比如香料,而當地文明發展又實在太落後,就會被殖民,不殖民當地人是不會去種植這些作物的,只能派人來教導和管制,引導改變當地的經濟結構。

至於直接搶奪財富,這是一代霸權西班牙這種喜歡乾的,毀滅性的搶奪,一時暴富卻沒有遠水,這也是西班牙興起快倒台快的根源。

北美就是一個文明發展太初級,根本不具備直接的經濟互動的可能性,成本收益對比一下,殖民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清朝是一個完備和發展程度很高的國家,你看所謂的侵華戰爭,都是打服你就走了,皇帝什麼的跑了也沒有推翻你啊。要的還是你乖乖合作。


根據產緣歷史理論,北美當時還處在血緣民主到血緣專制的階段。社會組織力差得很。組織進化角度說落後於殖民者兩個維度。越落後越容易被消滅。

印度則處於血緣專制到地緣專制階段。這個階段,地緣專制最顯著的特點——中央集權都尚未形成。落後於殖民者一個維度。它成了殖民地。

而中國呢?中國早已進入地緣專制階段,顯著特點就是高度中央集權。西歐進入地緣專制的中央集權,此時不過兩個世紀。而殖民者已經進入地緣民主的過渡階段,產緣勢力已經崛起。中國僅落後半個身位。這不足以令殖民者在中國建立殖民地。

介紹下,產緣歷史理論,是將人類歷史視為組織進化過程,從分散到統一,從低級到高級依次演進。這有血緣,地緣,產緣,趣緣四個維度依次演進。依次是——

血緣自由(原始群),血緣民主(部落),血緣專制(鬆散國家),地緣專制(中央集權),地緣民主(聯邦化或代議制民主),產緣專制(全球金融壟斷),產緣民主(全球金融民主)以及趣緣自由(自由人聯合體)。

對號入座即可。

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平地蓋房比拆遷便宜,中國是知名釘子戶


有人來殖民過,後來他們變成少數民族了

而歐洲人他們來晚了,到他們來的時候,發現不用殖民中國,只需要把中國的統治者教訓得服服帖帖即可,付出的代價少,而且得到的利益比殖民還多


歐洲殖民海外的時期大約是16世紀~20世紀這300多年。北美,南美,澳洲,非洲等地,在歐洲人涉足之前,還都處在原始社會狀態,他們當時的文明程度甚至遠遠不如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歐洲文明勢必會完勝原始文明。

西歐開始殖民海外的時期,中國明朝和西歐同屬世界文明第一梯隊,當時的西歐很多國家都接觸過中國,歐洲人並不傻,若是他們那個時候有能力侵略中國,就不會派什麼傳教士進行文明交流了,當然是直接開戰。

而後滿清入關,雖然導致中國文明進入了大倒退時期,但是再怎麼倒退,幾千年的文明底蘊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社會那種狀態,在19世紀歐洲列強侵略的時候,歐美日列強屬於文明第一梯隊,滿清仍屬於第二梯隊,北美等原始部落的文明程度遠遠不及滿清,所以歐洲人只能租借中國土地,無法做到完全殖民,而面對美洲澳洲則是直接進行種族滅絕,野人有什麼可談判的。

文明是經過交流才能進步的,美洲澳洲非洲為什麼無法產生高等文明,因為他們缺乏交流,而且自然資源過於充足或者過於缺乏,以及社會競爭力不足,外界的刺激過小,所以一直過著隨遇而安的原始生活。為什麼歐亞大陸誕生那麼多強勢文明,因為這個大陸板塊足夠大,人足夠多,原始部落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競爭壓力會遠大於其他大洲,所以在競爭中以及交流中促進了文明的進步,使得歐亞文明勝於其他大洲文明,為什麼中國在清朝以前幾乎一直處在世界文明前列,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積極和其他文明交流,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明末引進西學,學習西方火器技術並為己用。中國幾乎從未停止過對外來文明的學習。為什麼中國在滿清一朝突然跟不上世界步伐,那是因為滿清統治者禁止了和外界的思想交流,大開歷史倒車。為什麼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維新能瞬間進行文明的蛻變,同樣也是因為他們和外界進行了交流。文明在交流中才能進步,如果說把中國大陸分離出去變成一個和澳洲北美南美一樣相對獨立的板塊,那麼中華文明也無法發展成歷史上那個樣子。那麼歐洲也許會成功殖民中國

最後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為什麼同屬歐亞大陸,但基本只有中國和歐洲創造出了最高等的文明,雖有強盛和衰敗,但基本保持在文明前列。也許人種基因真的是有區別的。


關鍵在於中國文明的歷史悠久和民眾的高認同度,還有地域和人口的規模。不要把歐美的殖民體系想像的多麼可怕,縱觀歐美的殖民史,必然有幾個特點:1、殖民地選擇為沒有建立中央集權和統一文明認同的地區。

2、殖民地的征服形式採取建立軍事據點和通過不平等條約尋找代理人統治的形式。

3、宗主國缺乏對殖民地建立集權管理的能力。

4、殖民地的主要功能是經濟掠奪和產品傾銷。

根據以上幾個特點,中國並不具備被歐美列強選擇為適宜的殖民地優勢,通俗地講,就是中國幾千年的集權統治讓老百姓對本土文明的認同高於歐美文明,統治龐大的人口規模需要在內陸建立眾多的軍事據點,在落後的中國進行有價值經濟掠奪需要進行近現代工業的建設,對中國人的同化征服需要本土移民和奴化教育等等。就是說要想對中國進行殖民化,前期需要的投資太高和事宜太複雜,駐軍少了無法鎮壓長期性,反覆性的反抗力量,駐軍多了軍費開支巨大又沒有辦法從零工業的中國進行有價值的掠奪,漂洋過海放棄海軍優勢深入內陸殖民又不符合歐美列強的國家利益,想要摧毀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就要建學校,教堂,近現代工業和做好長期化的準備,光是這些難題就得讓列強頭大。所以不是列強心慈手軟,而是與其下重本投資,不如佔據幾個沿海城市駐軍威懾中國政府簽約,然後傾銷工業品來的省事。漂洋過海的歐美列強沒有像日本那樣佔了台灣東北打算曆時幾十年當成自己本土建設的決心。即便是日本近水樓台,侵華戰爭中的巨大開支也讓本土經濟崩盤,畢竟停滯本土發展來致力於將中國徹底殖民化,這種勇氣和決心不知道日本人是天真還是狂妄。列強沒有試圖把中國殖民化的原因就是日本失敗的原因,人家是來當強盜的,不是來當長工的。


太深奧的都有回答,說一些簡單的。

1.殖民一個地方首先距離本宗主國不能太遠,否則運輸成本太高,管理不方便。北美只隔大西洋,遠東則需要走地中海,馬六甲。路程遙遠。

2.殖民一個地方要看有沒有資源可用。當時的中國普遍還沒有進行地址勘測,具體有哪些資源對於西方還比較陌生。對於英來說,印度已經讓他吃飽了,不需要也拿不出更多資源來殖民遠東。作為市場就滿足基本要求。

3.大清朝雖落後,但是維持著一個統一的朝廷,清末局部的戰亂都能被打壓,說明大清仍然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想殖民大清,要先摧毀大清的整個朝廷管理團隊,包括皇帝到基層的知縣。對於任何一個列強都沒有這個能力。印度和非洲都是鬆散的邦聯自治模式,比較好摧毀。這點要感謝秦始皇,建立的這個管理模式,讓列強從軍事上摧毀一個國家在中國無法實現。

4.列強之間的矛盾。清末1900年代左右。英國實際上的權威正受到新秀德國的挑戰,德國屬於英國幹啥就和英國對著干。你提議殖民我就反對,就是不想讓英國強大。在遠東,日本和俄國也警惕英國勢力的擴大。也不同意瓜分大清朝。

5.最後,事實證明,東北是被日本殖民了,偽滿洲國嘛。


多虧有李中堂。


謝邀,首先,大西洋比太平洋小得多,家門口就有一個大市場在等著自己,何苦還要萬里迢迢跑到這一畝三分地上來搶食吃。其次,工業革命之前,西方國家與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各有優劣,但遠遠沒到可以把中國吊起來打的程度,晚清時期中國輸了甲午戰爭,新組建的海軍依然可以把義大利的炮艦外交政策給攪黃。最後一個,中國幾千年來都是東亞老大,天朝上國的思想根深蒂固,你可以說也是因為這種思想導致我們不思進取,落後挨打,但不得不承認,骨子裡生來就有的傲氣,絕不甘心屈於任何人的殖民統治


四萬萬人不惜一死的勇氣,前赴後繼英勇犧牲的先烈。

中國沒有亡國這個事實,是我們的先祖用自己的命拼出來的。

每一個國家都有懦夫,但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英雄。

——

已匿名。


西方人儘管在槍炮上遠遠強於當時的中國人,但是在民族內心的思想上我們有很多地方反倒強於西方人。

也就是說,西方人在科技上可以做中國人的老師。但是在思想意識層面,中國人卻反倒可以做西方人的老師。

殖民者可以殖民那些思想層面不如自己的民族,可以依靠槍炮暫時擊敗沒有先進武器的民族。但卻無法真正駕馭擁有深刻思想和完善自我意識的民族。


分兩個角度看吧。首先,北美是處女地啊,還是被歐洲人發現的,而且時間已經晚到17世紀了,這之前生活北美大陸上的主要居民可是一群住在深山老林什麼世面都沒見過印第安原住民啊,試想一下,當一群散發著滿身銅臭氣的歐洲人帶著餓狼撲食的眼神來到這片大陸,看到這幫在他們眼裡又丑又蠢又弱雞的原住民時會有什麼舉動?不趕緊宣誓主權等著過年嗎?

但在中國呢,不好意思了,再怎麼樣我們也是家大業大的老牌封建國家,沒有洋人的槍炮輪船又怎麼樣?我們有的是人,有的是資源,還有老祖宗留下的一套承襲千年的完美製度,皇帝不幹活都不怕還怕你個夷人?←_←(沒錯,在天朝觀念里,大中原就是天下中心,其他都是生活在邊角旮旯沒見過世面的外夷),而且皇帝在怎麼無能也知道國家主權不可侵犯(當然,不包括領土觀念和商業主權,國人維護意識太差),再者人多力量大真的不是吹的,但凡有人帶頭領導集眾分分鐘把你打回老家,所以想在中國殖民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多說一點:

不過,這種長期依賴於制度體系於資源而政府卻不作為甚至官員聯合起來搞貪腐、壓榨百姓的現象真的是在把中國往死路上推,再加上我們一直都在戳西方重視平等觀這個g點,不被排擠才怪。總歸而言,近代的中國是真的太落後了,這種落後是當時遠遠低於世界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發展平均水平的差距,為了彌補這個差距我們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拼了命的追趕,雖然現在我們依舊在追趕,但是真的沒這麼累了,所以,真的很慶幸了,中華民族靠著自己的力量,撐過來了。


大清再差,好歹也是有組織能力的封建大一統政權...從文明的角度上不知道比印第安土著高到哪裡去了...

「古代」是一個鬆散的概念,商湯魏晉唐宋都是古代...差了好幾千年 北美和大清的文明程度現在無論怎麼看都落後太多,但它們不是一個可以拿來一起比較的量級...


推薦閱讀:

外國人不能下蹲是真的嗎?
漢族不是同化能力很強嗎,為什麼一碰上西方文明就崩潰了呢?
為什麼滿清可以很大程度的接受漢文化卻對西方文明極度排斥?
文永之戰和抗日戰爭的區別是什麼?同樣是侵略為什麼我們只記住了抗戰?

TAG: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