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奥地利成为了音乐之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是什么造就了奥地利的音乐? 地理 历史方面都可以谈
这个问题有意思,为什么奥地利被看作是音乐之国而不是别的国家,这个问题本身意味着为什么奥地利的音乐显得比别的国家发达,而在这个回答里有一位答主说的很对,那就是奥地利音乐实际上不是奥地利一国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它是德意志音乐的一部分。所以这个问题就有了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为什么德意志的音乐在近代表现的比其他国家发达,第二是为什么奥地利的音乐在德意志里又显得发达。
首先近代音乐的发展实际上不是单纯的诞生大批音乐家这么简单的问题,音乐的发展其实和社会是有关系的。宫廷是音乐的重要土壤,巴赫是克腾侯爵的宫廷乐队长,这个时期他的生活就不算宽裕,但是去了莱比锡之后就完全陷入困境了。相比之下亨德尔的老主顾汉诺威选侯的地位比克腾侯爵要高多了,但亨德尔还是想去外国赚钱,去了英国之后老主人又当上了英国国王,这个尴尬的事实说明了音乐家对宫廷和君主的依赖。德意志在十八世纪跟法国这样的大君主国比显得有点发育不良,所以巴黎有欧洲最宏伟辉煌的宫廷,有吕利、库普兰、好几个库普兰、拉莫等等等等,甚至德意志人泰勒曼也跑去巴黎淘金。而德意志虽然小邦林立但是真正的大宫廷却并不多。维也纳是德意志最大最辉煌的宫廷,但是维也纳以外柏林在腓特烈二世以前都是非常简朴的,德意志小邦林立的局面,在巴洛克时代固然可以给很多天才提供发芽的土壤,但是很多情况下也就仅限于发芽了因为这些小邦的舞台实在太小,所以这些音乐家往往都要往外跑。莫扎特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的臣民,但还是跑到了维也纳。
但是经过革命和战争,这种局面就逆转了,在复辟时期德意志维持了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宫廷,而法国只有一个,固然大部分小邦的宫廷依然微不足道,但是大邦已经拥有了不亚于受到宪章约束的法国宫廷的排场了。而且复辟时期的各国宫廷都把歌剧院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管道,首先歌剧这个东西不是只有君王才喜欢,贵族、市民都喜欢。其次歌剧院的池座、包厢,尤其是辉煌的王室包厢是最能体现王家排场唤起大家的忠君之心的东西了。所以复辟时期各国宫廷都喜欢修建或者资助歌剧院,一个辉煌的歌剧院被看作是新时期君主制的丰碑。司汤达就盛赞两西西里波旁王朝修建的那不勒斯歌剧院。而德意志在这个时期维也纳、柏林之外,萨克森王国的德累斯顿、莱比锡、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都有辉煌的歌剧院。
来一张适合当桌面的歌剧院图
法国经过1830年和1848年两次革命以后,君主的权利更受影响,比全欧洲都早的进入了近代化的生活方式,在音乐和戏剧方面已经是市民主导了,而在德意志宫廷和贵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威望和影响。所以法国音乐家比如柏辽兹这样的人就喜欢往德意志跑。所以德意志在社会上比法国慢一拍半的结果就是古典音乐更晚的受到市民社会的影响。而这个时期的德意志君主里很有几个人是有艺术鉴赏力的,比如巴伐利亚的疯国王路德维西二世。瓦格纳虽然1849年造国王的反,但等到天鹅国王召他去慕尼黑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去了。路德维西二世几乎是瓦格纳的无脑粉,瓦格纳干什么他都能原谅也能容忍,这就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
那么奥地利为什么能在德意志一枝独秀呢?我觉得这是奥地利的特殊身份造成的,奥地利不单单是德意志的奥地利公国,它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一部分,而且是君主国首都所在地。维也纳既是德意志各邦最大的首都,还是哈布斯堡大君主国的首都。维也纳的歌剧院和艺术是大君主国首都的标准建设的,而不是作为奥地利公国的首府建设的。而且从1848年以来哈布斯堡王朝和他的首都人民的关系一直不好,维也纳人始终没有忘记1848年围攻和巷战的旧恨,所以皇室就更愿意通过歌剧院这种充满皇家气派但又为市民提供娱乐的东西来修复他们和首都人民之间的关系。维也纳大歌剧院是环城大道上最重要的皇家建筑,虽然外观遭到恶评,但辉煌宏伟是毋庸置疑的。而维也纳人喜爱的“城堡剧院”,也由皇家出钱重建,由瓦格纳的好哥们1849年修街垒的舞台布景师森佩尔设计,位置就在市政府出钱修建的哥特式风格的市政厅马路对面,在自由派用哥特式风格标榜维也纳人的自由的市政厅对面,皇家风格的城堡剧院炫耀皇室和人民的血脉相连。
而且这个大君主国有十几个民族讲十几种语言,即使是非常有语言天赋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也不能讲他所有臣民的语言,但音乐是超越在语言之上的。所以帝国乐于花钱支持音乐的发展,而且到1870年代,自由主义者执政以后,在文化上皇帝就不愿意插手了,所以帝国这一时期的文化政策是掌握在自由主义者手中的,各种先锋派艺术都受到帝国的支持,而皇帝本人虽然欣赏不了,但还是按照他一贯的尽职尽责的态度,经常出席包括分离派美术展开幕式这样的活动。
所以19世纪德意志音乐领先欧洲,而奥地利的音乐因为皇室的推崇,帝国政府的开明和皇帝本人的开通态度而在德意志一枝独秀。
去给高中代课时候记得教材上有一种说法。
巴洛克时期音乐多集中德国
古典时期是奥地利维也纳浪漫时期集中在法国巴黎
但是德意志和法国都有太多的东西能吹...奥地利除了音乐能拿出啥...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因为奥地利的画家混不下去
因为哈布斯堡家戴着的神罗皇冠和匈牙利、波西米亚王冠让这个中欧帝国在几百年里有了这些统治之外的积淀。王权虽然没有永恒,帝国也解体了,但艺术却可以永远流传下去。可以这么理解,本来哈布斯堡治下的奥地利有一大堆特点,包括音乐艺术以及统治能力等等,但是当他们的统治结束之后,除了音乐艺术外的一切特点也都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于是维也纳就从一个帝国首都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艺术城市
“奥地利为什么是音乐之国”,“维也纳为啥是音乐之城”,当我们思考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试想:假如你穿越到1773年《不忠的欺骗》上演时的维也纳问问海顿,那他可能会搔搔头说“应该是米兰或者威尼斯吧?”
我们现在的人无疑都受到了德奥音乐以非常重的影响,尤其是国人因为马克斯所以还有很沉重的德意志哲学背景笼罩。比如我发现有一位答主提到:给高中代课时教材有写“巴洛克音乐多集中德国”,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痕迹(如果硬要拉出一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地域性代表那明明也应该是意呆利啊!)。
比如从歌剧举例法国和英国几乎是意大利一个爹生出来的,德奥那就更是了……撑起德奥音乐多半边天的一大票德奥裔大师,随便报报菜名胡梅尔、许思迈尔、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梅耶贝尔这些其实都可算是一个意大利音乐教育家调教的,那个人就是安东尼奥.萨列里。非常讽刺……无数天才们都是被这个被一本书加一部电影糟践成庸才的人带出来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已经有了皇帝想给德语剧抬轿子(注意是德语,和后来的什么“德意志精神”完全两码子事)的苗头,但是妄图摆脱意大利语和意大利音乐笼罩本身就说明意大利音乐是权威,萨列里当然也是权威。在这一点上法国也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所以咱们其实可以换一个说法:“为什么后来的人认为奥地利是音乐之国”,前面高林老师关于德奥音乐的一体性,以及德国音乐戏剧的市民主导晚于巴黎等等论述说的非常详尽,可供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18917,不再赘述。
而这里想补充的则是本问题的后半句,“为什么别国不是”,或者说“为什么后来的人认为别国不是”。其实个人认为这里有一个音乐艺术的“诠释危机”问题,音乐怎么诠释,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用文学语言诠释音乐是根本不可能的许多尝试都不能满意,而绘画和音乐间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再一个可能的诠释方式是诗,比如瓦格纳就属于这类,不过音乐与诗的联结其实是在强化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带有韵律性与音乐性的,但这只能将语言的一个附属属性更加美妙的展现出来,歌剧就是这样,艺术歌曲同样是这样,这并不意味着和音乐处于“合作”关系的语言有力的诠释了音乐。许多歌剧改良者们正是时刻处于这种痛苦之中:音乐在为诗添砖加瓦,那谁来诠释音乐呢?其实,也许莫扎特所谓“诗歌是音乐的女儿”未必像瓦格纳所认为的那样是对格鲁克的反动,反而是身为音乐家的不甘……
诠释危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任何艺术脱离“高度”的结果就是娱乐化,于是乎伟大的意大利音乐和法兰西音乐一边辉煌一边却可能会失落。法兰西大歌剧成了靠外在吸人买票的烧钱东西了。可是你让音乐家怎么办呢?总不能掏出一张谱然后喷出一嘴的形式分析语言,然后别人最可能的反应是收拾收拾拔腿就跑,人家会觉得你不是搞艺术的,是搞科学的。柏辽兹给雨果写信阐述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时对方的第一件事是脑袋到处转:“咦我的音乐顾问哪去了?”然后把信递给他。但是在德奥地区挽救诠释危机的是哲学家,他们和音乐家成了一卦的,人们发现音乐有时候像数学,有时候像哲学(请允许我摇头叹息一会儿)。这可好,十九世纪的哲学家翻翻德奥的传统保留曲目,正是古典主义维也纳乐派开始,三杰的作品一方面能摆脱分散的组曲色彩,多乐章统合为整体,同时又彻底打破了情感统一性充满内部的冲突,其解决过程又曲折无比,这简直存在着无数的抽象性和哲学诠释空间,一下子高度就有了……
最终德奥几乎完全掌握了音乐美学诠释的主导权,而维也纳三杰当然就是德奥最核心的代表。
但是最后我想说的是:哲学绝不是诠释音乐的完美好方法,否则至少在音乐学界内部不会经历了短短的十九世纪后期几十年后再次回归形式分析怀抱,而且这次的返流那叫一个干净彻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再次尝试摆脱形式主义分析。
其实音乐的诠释就是这样:一会儿维纳斯山,一会儿瓦尔特堡,再过几天我又想念维纳斯了……最终能够依仗的仍然是演绎和聆听。
因为德国除了音乐之外成就还很多。。。所以不怎么把德国称为音乐之国,就剩奥地利了lol
就像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李斯特等人都去巴黎一样,古典时期奥地利是音乐中心
谢邀。并不算是专门研究音乐史的专业,班门弄斧来说一下,我觉得站在西方音乐史的角度,奥地利并不是一个十分独立的存在,一般提起奥地利音乐总离不开德奥音乐这四个字,所以在我看来德国奥地利的音乐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当然不是没有区别,只是联系大于区别。纵观音乐史会发现,音乐流派和歌剧流派基本围绕着意大利、德奥以及法国展开的。所以在我看來,奧地利有十分精彩的和独特的音乐,但是并不是高高在上把其他音乐踩到脚下的那种。答完才发现,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打了这么多字,还是发出来吧,但是请无视我 捂脸
突然想到那个陈年老梗奥地利最厉害的地方: 让全世界以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国人
奥地利最伟大的成就是让全世界都相信贝多芬是奥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国人。【实际上正好相反
奥地利音乐家的范围太大了…
比如莫扎特,他生活的时代,萨尔茨堡并不属于奥地利。
当然了,你可以说他的主要成就是在维也纳取得的,所以他算奥地利音乐家。那么同样出生在萨尔茨堡的柏林爱乐指挥卡拉扬为啥还是算奥地利的?哈 上面这个场景其实也挺有名 只是很多人不记得了…既然评论里提到了李斯特,那么发一张在魏玛拍的李斯特故居…
其他几位老师和学友答的恐怕都很有道理,补充一条吧。因为音乐,尤其是歌剧,就是奥匈帝国的一张名片,相当于中国的高铁或者熊猫或者北京烤鸭的作用。奥地利人是要用歌剧,在奥匈帝国境内推行德意志文化的。有中央滋瓷哇,当然人才辈出。
在许多奥匈帝国统治过的城市,歌剧院直到现在还是城市名片,或者整个城市里最漂亮的建筑物。
这个上面是乌克兰利沃夫(德语名叫Lemberg)的大歌剧院。
布达佩斯国立歌剧院,我们接下来看一下里面的装修:
我们接下来来看布拉格的:
其实歌剧并非是奥匈帝国的首创。歌剧其实起源于16世纪的佛罗伦萨。当然更早的,可以追溯到西班牙人的教堂表演乃至古代希腊人的剧场艺术。但是歌剧(歌剧其实更多的是要用法语或者意大利语,而不是德语去演唱的,虽然德语演唱也有),却被奥地利人成功的应用,并且作为传播德意志文化的利器。
我本人也是歌剧,乃至德意志文化的铁杆爱好者。我爱上德意志的文化并非最初就是因为歌剧,而是一个颇为传奇的经历。我的爷爷当年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一位德国教授在40年前给他赠送过一本德国南部Baden-Wittenberg地区的风景画册(在这里表扬一下德国书籍的质量,我感觉印刷于40年前的书籍质量绝不亚于当下的中国书)。我小的时候无意之间在祖父的书房发现了这本书。我发现那本书上是用一种我从来没见过的语言所写(我当时还是认识一些英文的)。照片上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后来知道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德意志。当然了,奥地利不算德意志,但洋溢着德意志式的文化。我在了解了歌剧以后才知道貌似阳刚的德意志文化也可以如此美丽而高雅。
当然后来我也喜欢听,喜欢看。比如一边打P社四萌,一边开着瓦格纳的女武神骑行或者尼伯龙根的指环。我也曾经遇到过热爱京剧的意大利人。或许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互补吧。
音乐专业硕士出身、曾当过音乐老师的费迪南说,他担任音乐教育巡视员已有 3 年。可以说
奥地利的音乐教育是“三条腿走路”:一是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二是音乐学校;三是音乐社团。这三者既有分工,各司其职;又有协作,相互支持。其中,他负责的是义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这是奥地利全民音乐教育的基础。
奥地利人有热爱音乐的传统,不少家长在孩子 3-4 岁时就送孩子去学音乐。幼儿园老师也会对孩子进行一些音乐启蒙教育,如让孩子分辨狗叫、鸟鸣、汽车轰鸣等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声音;教他们儿歌并随着节拍做动作;让他们听一段音乐,来区别欢乐和悲伤。不过这些还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奥地利的义务音乐教育为 9 年,针对 6 岁至 15 岁的孩子,任务是帮助学生开启进入音乐世界的大门,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向其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学生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后,拿起乐谱能唱、能奏、能舞;听完音乐会、看一场歌剧,能说出点道道,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标。这个目标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奥法律规定,6 岁以上的孩子必须接受音乐教育,教学大纲对目标也有详细规定,如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在歌唱方面要学会正确的姿势、呼吸、发音、起唱、松弛;要练习同步和分步合唱;
接触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地域的歌曲,学会清唱、伴唱、伴舞唱。在演奏方面,要掌握基本节拍,能跟着节拍击打乐器。在伴舞方面,学会基本动作和自由动作,能随曲起舞。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一方面继续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加同步和分步演唱;加大即兴表演;结合流行经典介绍不同文化圈的经典舞蹈动作;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进行评述;结合旋律、主题、现有设备,开展词、典和舞的自创活动;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分析、欣赏 20 世纪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等。费迪南说,一至四年级,是对孩子进行系统音乐教育的重要时期,每周不少于两个课时。奥地利小学一般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也没有专门的语文教师、算术老师,而是一个老师要讲所有课。其好处是老师可以在讲语文课、地理课等其他课时,插入音乐教育的内容。其弱势是,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同样的音乐背景,老师上岗前虽都受过培训,但有差异很正常。这就使音乐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水平。
对五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其有一定的音乐生产和较高的音乐欣赏与理解能力。五六年级的学生要懂得音域的区分、学会使用音乐软件和麦克风、了解音乐生产的基础知识;掌握音级和音色的排列原则,学会用图表来表现音乐;具有通过听作品或看总谱,把握作品主题及其表现形式的能力;能以代表作为基础,了解音乐史,熟悉音乐剧、电视剧、舞剧、歌剧、爵士、流行、歌曲、器乐曲等各种音乐风格的保留曲目,能分析音乐消费的特点。七八年级的学生要有将音乐转变成舞蹈、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的技能,能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能比较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重点和特点;能理解音乐表达的信息和内容,区分音乐对受众的影响;能从音乐中解读出作曲者与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哲学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结合自身的音乐实践和认识,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费迪南介绍说,五年级后,每周只有1节音乐课。音乐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从实践到理论”。老师经常会带学生去听音乐会、看歌剧、音乐剧等等。八年级后,学生有一次分流,一部分进技校或职业学校,基本上不再上音乐课。另有部分进入文理中学,他们可以在音乐课和艺术课之间选择。
总体来看,奥地利音乐教育的宗旨是把对音乐的爱播撒到孩子们心中。通过普及音乐知识,提高青少年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为数不胜数的音乐厅、歌剧院和音乐节培养有欣赏能力的热情观众,形成“曲高也和众”的社会氛围——也惟有如此,才能为传统和现代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造就这一方热土。(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因为奥地利早就不是列强了。如果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怎么可能被称为音乐之国。
能让一战沙俄差点一波带走的渣渣,也就和波兰一块玩玩音乐了(滑稽)
有个笑话说,奥地利的宣传总是非常到位的,它成功地做到了让很多人以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国人。
当然,在奥地利大公兼任神罗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强盛时代打下的基础是很重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奥皇有钱,有地位,才能把一批批的音乐家捧到全欧洲知名的地步。那时候的音乐家要是想出名,首先需要位高权重的赞助人,相比穷的一批的勃兰登堡和,默默无稳定的各个神罗小邦国,奥地利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谢邀 (一个小白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邀请但是邀请了还是得说吧。。。)
应该总得有点特点吧 当别的黯淡下来后 总会有个东西凸显出来吧
对历史和音乐不了解 个人见解 轻点喷这也包含人主观的因素,提起奥地利就会想到音乐。奥地利最骄傲的是让别人以为希特勒是德国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
因为大下巴哈布斯堡王室,而且奥地利可不只是音乐方面有的吹,维也纳作为桥头堡抵抗奥斯曼非常成功,对付拿破仑也是很出了一把力的,欧根亲王什么的就不在这里吹了很感兴趣的自己百度。 而且二战之前维也纳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大都市之一,是的,在同一年里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同志在这里为组织筹措经费,立志成为艺术家的希特勒在这里学习美术,铁托同志在这里卖汽车还是制造汽车来着?,弗洛伊德先生在这里搞学术。同一年,这些人竟同时生活在一个城市,维也纳。所以从神罗时期到二战前都如此辉煌的一个大城市,出几个音乐家太正常啦。
多民族多元化,有限融合没有一族独大,开明的态度,常年战争一线活力不减。
推薦閱讀:
※請問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的生活是怎樣的?
※唐朝崇尚道教, 武則天為了去李家王朝化才崇的佛教。 為何唐太宗時期要派三藏去西天取經? 有何政治背景?
※如何看待戰雷論壇上的偽滿洲國塗裝(更新:塗裝已經被刪除)?
※為什麼歐洲可以殖民北美,卻殖民不了中國?
※外國人不能下蹲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