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和聲?和聲的意義在創作中如何體現?
當我明白了和聲的一些規則,但用到實際創作中總是會卡殼,還是無從下手。我總結了一下我出現的問題,第一,和弦選配的問題。第二織體與和弦的問題,第三,重複音的問題。比如說我在第一小節5316513使用了一個主和弦,我總會按照四部和聲的規則把他邏列出來!但在別人的作品中,我見其重複音也沒有什麼規矩可言?痛苦和糾結無法用確切的文字描述!
題主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好了,這簡直是我每次都要跟人吐槽的問題。
我見過的國內教材,最多只是教人數清縱向上的和弦級數,以及某個和弦前面可以連哪級,後面可以連哪級。這個教法,對實際音樂作品的和聲分析和音樂創作沒有一點幫助。縱向上的級數,是個人學兩次都會數。你把一個音樂作品每個和弦級數都標出來,有啥用?不知道和聲的前後邏輯,對實際運用一點幫助都沒有。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每一個和弦作為三大和聲功能圈內的和弦時的用法和規則,以及三大功能圈之間的排列和鏈接思維。換句話說,要把縱向看和聲的思維,擴展到橫向去看和聲。這樣的話,才能從更宏觀一級的層面,看到音樂作品更大的框架上(樂句、樂段以及整個樂章)的和聲結構。
但是我不能再往下細說了,因為第一,一兩句說不清,第二,這是我私人和聲課的核心內容,怎麼會免費寫出來。哼。
不過題主提到的第三個關於重複音的問題,其實是這樣:你要知道,四部和聲只是實際音樂作品最抽象化的概括。它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你看清前後和聲的進行,而不是告訴你真正的音樂作品都是這樣寫的。實際音樂作品,其實是將死板的四部和聲音樂化、形象化、具體化、豐富化、織體化、色彩化的一個過程。或者說,反之,四部和聲,是將具體的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抽象化,將作品中的每一個和弦變化中的和弦內音抽離出來形成的一種展現形式。所以,當你分析實際音樂作品的時候,顯然是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重複音或者是平行五八度這些細枝末節上的,而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和聲結構的分析和構建上。於是又回到了我上面說的那一點。謝邀!學好和聲相對是音樂學習中最簡單的了。途徑一般就是理論,大師作品,練習,有經驗有創造力的老師改題。我教的高中生,一個月學習就達到轉調水平,聲部流暢協調,和弦關係邏輯清晰,發展脈絡張馳有致,表現力非常豐富……
和聲學習是多聲部音樂創作的重要環節,創作者必須站在一定高度上掌握它。從和聲到自由作曲如果不會過渡,可以看看柏紹頓,桑桐等人的教材。和聲習題是個大綱、摘要,要變成音樂作品還要有很多的變化,織體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多學習點音型樣式,織體類型,為同一片段做多種織體變奏都是很有效的學習方式。
和聲的意義對於音樂還是非常重要的,簡單的說,影響音樂結構,影響音樂色彩,也影響音樂形象。即使單聲部音樂也有和聲邏輯與內涵的。現在有極好的途徑啦,加入live活動吧https://www.zhihu.com/lives/908302459242450944推薦閱讀:
※頻譜音樂體系和傳統和聲學有什麼異同之處?
※有哪些國內外的優秀嚴肅電子音樂作品推薦??
※現代派音樂不被聽眾接受,但作曲家還在創作是為什麼?
※拉赫瑪尼諾夫的作曲水準如何?可以算是柴可夫斯基的繼承者嗎?他的第二和第三鋼琴協奏曲,哪部藝術水準更高?
※困擾我很久的問題,作曲一直都沒有很明顯的進步,我應該怎麼找尋自我?
TAG:作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