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體的供應鏈包括哪些環節?


我簡單介紹一下吧。我理解你所提到的供應鏈是指從採購端開始到生產製造、倉儲管理、物流網路、銷售網路、售後服務等一系列的端到端完整的價值鏈。

很多人沒有搞過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所以一提到供應鏈,互聯網的朋友會認為基本只是指生產製造加快遞,我也見過很多朋友以為就是物流。

比較完整的供應鏈是從研發設計端開始的。當你拿著一個創意點子去找工業設計團隊和研發團隊的時候,他們會分工設計產品電路板、結構、外觀,其中免不了要對核心部件進行選擇,這個選擇環節就涉及到採購管理的供應商尋源(Vendor Sourcing),當然尋源管理也是一個專屬領域,比如對於高通這樣的大廠商(尤其是你打算用它的尚未發布的戰略級晶元的話)你就需要提前做功課、維護商業合作關係、甚至共同進行晶元適配開發測試等,對於一般的廠商,你也最好提前簽個框架協議來保障突如其來的採購合作並選三四家作為BACKUP,對於一些螺絲耗材的廠商可以現找反正遍地都是。尋源之後,基本確定這個部件能買到並且交期符合你的產品的預計試產、生產計劃,那麼還要看工廠那邊或者OEM是否能生產得出來,不要設計得太離譜結果地球上找不到一間工廠有那麼高超的製造工藝。然後就是把BOM設計、外觀、結構等參數提交給工廠做手板、測試、調整,基本確定原型之後小批量試產,確定工藝路線等生產參數,產品包裝設計也需要在這個環節驗證是否滿足運輸配送和客戶審美需求。既然進入了試產,就意味著原材料都要到貨了。這時你和所有用到的供應商都初步確立了採購合作關係,各家原材料、半成品的品控要求、供貨周期、商務條款、階梯價格等都基本確定了,這個是大規模量產的採購執行(Procurement Order Execution)前提。

當然,如果實現精細化管理,就要看每個工單的成本,測算產品的銷售成本,然後就是進入量產。

量產是考驗供應鏈能力的正式階段!

那些被吐槽搞飢餓營銷的品牌多麼可憐啊,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事情的本質是產能不足供不應求而臨時抱佛腳提高產能瞬間爬坡是根本做不到的龐大系統工程。還有那些被吐槽跳票的品牌也是多麼可憐啊,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事情的本質是產品(甚至是上游部件)良品率低生產工藝遠不成熟而往往其實在試產階段就卡殼了。還有其他各種情況不一一列舉畢竟不幸的硬體各有各的不幸。

生產製造的供量節奏、產能規劃、資源投入等都是一個和前後端環節深度耦合的系統工程,遠不是一些大傻子(尤其是搞純互聯網比如百度硬體團隊或者純搞投資的)認為的過家家臨時包頓餃子那麼簡單。市場營銷、銷售渠道和生產計劃團隊一起協商核對,確定預計供應的產量,結合可用的產線、人員作出一個分周期時段的成品交付計劃,滯後將成品按照BOM進行分解(如果只是一款產品、並且是非常規律地產出節奏比如每天出產一千台就容易了,但是往往是多款產品、計劃節奏都不一樣!這時就需要IT系統來協助了,看看富士康、Lenovo、華為那些偉大的工廠吧——關於企業級信息系統,我以後有空可以另外寫一些簡要介紹的文章,否則就手工EXCEL算吧,反正大多數智能硬體團隊的產品能買幾萬個就已經不錯了),分解後的原材料、半成品合併後按預計開工的時間倒算採購收貨的時間然後發送給供應商(注意供應商是有最小起訂量的),零件多了供應商也會多,這時有的供應商也會叫我的產能要優先供應蘋果大拿了至於你的就只好再等等了延遲半個月吧!然後你就蒙了要麼去找其他家備用供應商找不到的話就去蘋果專賣店搗亂吧。後來你運氣很好原材料都按時收貨了你的質檢員也都抽檢了供貨認為良品率符合要求,量產也沒有出大問題成品接二連三地跳下產線並順利通過成品質檢員的檢查,之後收貨入庫進行倉儲管理。

(BTW,如果產品賣了兩天發現營銷部門的推廣做得太有水平或者產品設計團隊做的產品太受歡迎以至於出乎你和二把手意料突然升級成了爆款,那麼能做的除了一邊約談富士康或嘗試擴充產線之外一邊要做好準備被罵飢餓營銷或者接受排山倒海的向你致敬版的山寨品的搶灘吧)

閑麻煩的朋友們把採購、原材料倉儲管理、生產製造進行外包,但是成品的倉儲管理呢,也要外包嗎,也可以但是會影響出貨配送質量和效率啊。或者你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倉儲網店,就讓工廠或代工商直接把貨物交付給物流團隊運到總倉然後發貨到分倉,這裡涉及到又一個供應鏈管理的經典領域物流分配(Goods Allocation),用來應對總倉和各級分倉、各級分倉之間的貨物調撥、劃轉等一系列博弈,量多了還是用個IT系統吧,否則指望東莞的小弟幫你算EXCEL?物流網路規劃又是個頭疼的事,和已有的渠道商合作吧還要給他們分成,自己建立吧還要慢慢做線下拓展又得管理倉儲人員和物流車隊。互聯網營銷讓訂單管理部門爽得很,但是物流管理的部門工作和傳統行業相比沒什麼變化。

假設你的貨物也順利配送到了一線分倉,下面就讓快遞公司來配送吧,這塊如果不是京東的話還是不要自營那麼多配送員朋友了,畢竟建立個快遞體系還是成本巨大的。

產品銷售環節(Sales Order Fulfillment)其實隨著產品眾籌(在中國也可以叫做預售,或者本質就是為了達到營銷目的的預售)、在線下單模式的普及,變得前端稍微簡化了些,但是後台管理還是複雜的。比如,你接受到了各種類型的訂單,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數量,有的是搶購的,有的是普通的在線銷售的,有的是眾籌的,有的是大客戶下單的,有的是特殊客戶定製的,有的是戰略合作夥伴通過後台渠道直接下單的……這時先滿足誰的訂單呢?庫存量足的時候先給誰發貨呢?量不足的時候先給誰排產呢?被客戶吐槽投訴的話是否要提高他的訂單優先順序呢……慢慢琢磨吧。

產品終於跋山涉水送到了用戶的手中,當他撕開紙殼箱子扒開你精心設計的前衛時尚科技感十足的包裝後看到那和電腦/手機屏幕上還算湊合一樣的智能XX時,由於過於激動他居然故意鬆手了!然後智能XX的外殼摔碎了,或者外殼沒碎但裡面的部件由於顫抖過度脫落了以至於壞掉了。這時用戶應該給你的客服打電話。這個環節用到客服管理(Customer Service),或者廣義上叫客戶關係管理(CRM),包括常用的400(Call Center)、客戶信息管理、客戶投訴、客戶回訪、售後維修服務等。

最後提一下售後維修,這個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難點之一。為什麼呢因為你把東西賣給用戶之後你怎麼知道他在未來的漫長時間裡哪天哪個部件壞掉?比如他突然拿著你三年前賣的一款智能XX通過快遞的方式或者去你的維修點(你已經有了全國各地的鄉鎮維修點了創業成功了)報修。應對這種情況最簡單就是進行無情的拒絕當然也是最不可取的方式;一般你都需要對每一款產品採購並預留其中的部件作為佔用你資金的資產存放在庫房中讓它度過漫長的時光,也許永遠沒人會再需要它,直到它報廢,一旦有人需要那麼通過各個維修點提報需求由庫房調撥的方式進行部件配送。所以,硬體的維修配件都是很貴的,並不是說你要敲詐那些倒霉的用戶。當然,如果你的部件是個非常通用的標準配件並且常年有一堆廠商生產供應,那麼臨時採購也是個辦法。

我暫時就介紹這麼多吧,想到哪些就寫了哪些,也許有遺漏。如果你懂了供應鏈的那些陷阱,以後再看到某某互聯網巨頭的智能硬體項目又消失了或者黃了,就基本能猜出個十有八九的原因;或者真的想做出個爆品又不願寄人籬下的話,就潛心學習一下博大精深的供應鏈管理吧(不是課本上的,而是歷經磨練實戰過的)


北角,寫的很好啊,值得學習!


學習深刻


推薦閱讀:

作為供應商,如何理解採購方的決策過程並有效應對?
如果立志做供應鏈管理,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技能?
採購控制的職業發展前景和路線是什麼?
供應鏈管理經理的主要工作是什麼?他們的一天工作是怎樣的?
C919的核心供應商都是國外的,如果哪個突然不供應,我們有其他選擇嗎?有負責C919採購戰略的談一談?

TAG:供應鏈 | 智能硬體 | 硬體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