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魔鏡怎麼樣?

具體鏈接暴風影音推出99元看片「神器」——暴風魔鏡

有沒有已經體驗過的呀?


暴風這個公司,不會有任何希望了。

我買了一個,等了將近一個月發貨。拿到後,操縱桿不能用,壞的。網路片源打不開。其實一款嘗試性的產品,這些我都能忍。本來就是為了支持創新,用眾籌方式投個票,投的就是一種態度。

但是暴風是什麼態度呢?

1 客服電話幾乎永遠打不通(我連打了整整50個,持續5分鐘),甚至是直接掉線(順便問一下:固定電話能直接掉線是什麼技術,這個技術哪家強?)

2 好不容易打通了,就沒人接了。

3 給前台打電話,回答居然是「我不管」!

4 我很生氣,要求反映問題,找他們相關部門投訴,答案是:我們沒這個部門!!!

我的直觀感覺是,這家公司已經完蛋,基本處於沒有管理的狀態,就等關門了。

大家點贊如果超過100個,我就再打個電話給他們,錄下來,以饗各位。

* 匿名是不想follow我的知友看到我這麼無聊去測試暴風這樣一家公司,丟不起這個人。超過100個贊,我會解匿的。

------------

中國最噁心的就是像這樣的公司居然成了市場奇蹟。這個市場不懲罰作惡,就必然被懲罰。謝謝,我不投A股,只投美股。


前兩日看了一篇名字叫做「簡單就是真理:為什麼虛擬現實眼鏡都要用非球面透鏡呢?!」的文章。乍一看這名字,以為作者定是要詳細剖析一下非球面眼鏡在大視場情況下矯正像差的優勢,作為光學出身的我,立馬戳進去,欲一睹大神的風采。當看完作者簡介後,不好,「大神」畫風(話鋒)突變,一語點出「VR頭顯應該用球面透鏡」,因為「大神」已經直指人眼進化之究極奧秘—人眼的晶狀體,本身就是一個球面透鏡啊!!

撲街!!!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我告訴自己要鎮定!!陳述一個事實,本人曾在天津某985高校某光學研究所從事了三年與人眼結構和像差矯正相關的研究工作,從數十篇國際論文和著作里了解到「晶狀體是由多層膜組成的類似雙凸球面的結構」。曾幾何時,我花費了數月時間,構建了一個人眼模型,「僥倖」在Applied Optics期刊(光學領域比較權威的國際期刊,被SCI 收錄)發表一篇相關論文。哎呀,當初我怎麼就沒有想到人眼的晶狀體就是球面這麼「真實」的奧秘啊!

Okay!大山,到此為止吧。我相信你不是來這裡炒作的,看看那瀟洒不羈的「作圖」,還有那句「難在認知,難在認真」,發人深省啊!

特別說明,本文所涉及的頭戴顯示產品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

開始正題

借大山所言「VR的發展不希望人云亦云,而是要發現內中的奧秘」,多麼拉風的句子,我想我一輩子也說不出這種別具格調的話來。本人不才,剛剛接觸VR不久,對市面上盛行的VR產品(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頭戴式顯示設備),除了體驗過一部分外,更多是通過官網、論壇和測評的文章了解一些。下面列出一些產品的光學參數。沒辦法,本人才疏學淺,只能「劃拉」一點和光學相關的東西在這裡和大家探討一下。

(一)不以高清巨幕為目標的觀影設備都是紙老虎

先列出幾款以觀影為主的產品,索尼HMZ-T3W,柔宇Royole-X,嗨鏡,巨蟹。

哇,巨幕啊!哇!大視場角啊!大就好嗎?就幸福嗎?

視場角是一個被VR界神話了的參數。

為什麼每款產品都要重點提及視場角這個參數呢?因為人對外界世界的感知80%來自於人眼。所以,當我們強調沉浸式的VR產品時,首先,必須,創造一個能夠容納人眼視場角的虛擬世界。關於人眼的視場角到底有多大,眾說紛紜,這裡姑且引用教課書上的說法,人眼的有效視野約30°,30°以外的部分叫做誘導視野(通俗點說就是餘光啦),人眼在水平方向的視場角約160°,但是兩眼的重合視域約125°,也就是說只有在125°範圍內的物體,才存在立體感。Okay,VR世界對人眼的視場角最多125°足夠了,超出的部分,你已經感覺不到立體感了。當我不小心說出這個「奧秘」之後,不知道VR界的設計者們會不會拋棄110°或者96°的視角,紛紛打出125°的牌子。

很多人說自己的VR眼鏡有110°或者96的視角,不知道它們怎麼給出這個數據的。每當我坐在電腦面前,盯著zemax和lightools冥思苦想的時候,都深知自己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有一天,我拿著3glass 和暴風魔鏡3plus的眼鏡玩遊戲,突然發現兩款眼鏡的視野邊緣都是被自己的鏡筒限制了。換句話說,鏡頭的最大口徑限制了視野大小。於是,我拿來遊標卡尺好奇的測量了一下它們的最大口徑,前者是39.96mm,後者是36.97mm。兩家的產品出瞳距都是18mm,或者更大。這裡講到的是最大口徑,而非有效口徑,鏡片加工安裝過程中會有很多工藝,有效口徑一般比最大口徑小1mm,我們暫且用較小的出瞳距18mm,結合偉大的反正切公式,就可以分別算出兩個鏡片的視場角了,前者是94°,後者是90°,和標稱的視場角還是有些差別的呢。

談到了玩VR遊戲,我就不得不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感受了,3glass給我的感覺是自己好像被限制在了一個密閉的邊長1m左右的狹長立方體裡面,感覺遊戲畫面就像貼著臉似的,自閉症患者或者有自閉傾向的小朋友們慎入啊!另外說一下清晰度,沒見過比這廝更糟的清晰度了。。。暴風魔鏡3plus玩了四款遊戲,各五分鐘,然後接著三天的時間頭暈,沒有食慾。對了,魔鏡的清晰度能夠跟3glass媲美,甚至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以後VR眼鏡只能做成這個樣子,我想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在家看電視或者玩ps吧。

這一趴里過多的討論 了VR眼鏡的視場角,而沒有怎麼說主打觀影的頭戴顯示設備。首先,自己在前面的內容里已經說過,其次,觀影和VR遊戲沒有可比性,觀影需要佩戴者老老實實的窩在一個角落,獃獃的盯著「巨幕」看就行了,清晰度最重要,VR遊戲強調創造一個虛擬的3D世界,讓佩戴者「陷」進去,所以視場角更重要一些。但是,在視場角做到一個極限之後,廣大的VR設計者們是不是該考慮提高清晰度呢?

眩暈,眼睛好累

很多VR玩家都會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感覺頭暈噁心,或者眼鏡很累很乾。VR世界裡的專家們紛紛有自己的解釋,有人說是畫面刷新率太低,導致畫面拖尾重影,有人說是成像距離玩家太近,龐大的動態畫面讓人眼「應接不暇」。本人覺得,以上兩點都是產生眩暈和導致視覺疲勞的的重要原因,但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是人眼接受外界信息的習慣。

這個習慣是什麼樣的,本文暫且不談。當你強迫自己的眼睛去欺騙大腦時,你肯定會頭暈目眩的,即使有一天畫面刷新率足夠高了,成像距離足夠遠了。該暈的,還是會暈。

Okay,先拋開其他參數,大家一定好奇20m處可以看到750」的巨幕是個什麼樣的效果吧!

首先解釋一下,750」通常說的是巨幕的對角線尺寸,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來算一個非常實用的角度—視場角。

Okay,用大山的話說,我們只需要用一個中學時期學過的反正切函數就可以準確地算出半視場角а啦,是不是很簡單!計算器給出的答案是25.5°(如果想要精確到小數點後面6位或者更多的話,有興趣的童鞋們可以自己算哦),那麼全視場角就是51°。等等。。巨蟹童鞋怎麼說自己的視場角有57°呢?What』s happened?難道我們算錯了么?求巨蟹小朋友給我等小白普及數學知識啊!

柔宇小朋友您怎麼只做了個不到30°的視場角啊,我躺在家裡的沙發上,看個24」的彩電也比您這過癮啊!難道您沒去過影院嗎?看來我還是比你幸福啊,雖然單身,但還是去過幾次影院的哦!

索尼小朋友的視場角勉強算達到了巨幕影院的規格吧,但您的價格和佩戴舒適度不敢恭維,我想自己如果有需要的話,還是買台嗨鏡體驗一下吧!

兩個屏參數相加就叫2K?你怎麼不去搶?

現在的頭戴式顯示產品,動輒就說自己用了2k/4k的顯示屏,你欺負我等小白不懂夜的黑嗎?即使不懂,我們也可以問度娘,下面來了解一下度娘心裡的屏幕解析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我們通常所說的1280*720(720p),,1920*1080(1080p),其實是屏幕(二維的平面哦)總共有多少像素,括弧里的720p或者1080p指的是單個維度的像素數。這個東東能說明什麼問題嗎?一般來說,對於同樣尺寸的屏幕,這個參數越大,屏幕里包含的像素數目就越多,播放同一部電影的話,也就越清晰。等等,這裡是有個前提的,即屏幕必須有相同的顯示尺寸,以上結論才成立。

如果,我是說如果,現在我手裡有一塊0.7」的顯示屏,像素數是1920*1080(等入手嗨鏡,我就真有了,哈哈),兜里還揣著一部華為暢玩X5的手機,5.5」的屏幕1920*1080個像素,是不是播放電影時,清晰度一個樣紙啊!你看,它們的像素數是一樣一樣的呢?度娘告訴你,NO!0.7」的屏更清晰,因為它有更高的PPI。PPI是嘛玩意兒呢?度娘一臉嫌棄的說,PPI(Pixel Per Inch)翻譯過來就是單位英寸里的像素數。這個數值越大,屏幕對圖像和視屏的解析能力越高。何謂解析能力?不深入,簡單點說就是清晰度!

哇,原來PPI 才是觀影清晰度的關鍵所在啊,又漲姿勢了!

嗯,的確,只有具備了高PPI 的顯示屏,才有可能看到高清的電影哦!

這裡需要簡單提及一下,另一個決定電影清晰度的器件是光學鏡頭。描述一個鏡頭的光學性能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涉及到焦距、視場、景深、出瞳直徑、出瞳距離、漸暈、色差、畸變。。Shut Up,that』s enough!我還想多活幾年呢!所以,你們懂的,很多頭戴式顯示產品都是不怎麼提及自己的鏡頭參數了。不過,我還是想在這裡普及一下,如果您去蔡司、施耐德、理光、騰龍等官網去download一些鏡頭說明手冊,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手冊里都會有一條曲線,名曰「調製度傳遞函數曲線」。在光學界這是一條神奇的曲線,它基本表徵了鏡頭的成像質量。簡單點說,這條曲線與坐標軸所包圍的面積越大,鏡頭越貴啊(成像越清晰)!哦,我的小心臟,曾幾何時,我也被那句話深深的傷害了,攝影毀三代,單反毀一生!

有點扯遠了

巨蟹顯示屏的PPI是580,柔宇、索尼和嗨鏡的PPI都在3000左右徘徊著呢~一個站在地上,三個飄在天上,孰low孰high,一眼就看出來了。

再說一下顯示屏數量的問題,主打觀影的這四家產品都用了兩塊顯示屏,且都有很高的PPI,視頻圖像清晰度遠高於VR顯示設備(不對比不知道,那清晰度簡直了就是個渣啊)。兩塊顯示屏,好貴哦,為什麼不用一塊顯示屏呢?咱一塊屏幕,用軟體做個分屏處理不就okay了嗎?

比如我們手裡有一部1080p的大片(圖像縱向像素1080個,如果是16:9的格式,那橫向像素就是1920個),為了達到3D效果,我們可以選擇用兩塊1080p的顯示屏分別播放相同的視頻或者圖像,然後每隻眼睛看一個顯示屏。我們也可以選擇一塊1080p的顯示屏,然後用分屏處理軟體,將1080p的屏一分為二,左右分別顯示相同的視頻或者圖像。下圖中,藍色的矩形假設就是1080p的顯示屏啦,分屏軟體將其一分為二,左右兩邊分別顯示相同的視頻或者內容。但我們的高清視頻通常是16:9的格式,為了讓視頻或者圖像看起來不是個「胖子」,我們得把視頻或者圖像壓縮一下。也就是說,我們在用分屏軟體看1080p的視屏時,實際上已經對其進行了壓縮,原本16:9的格式,變成了8:9,然後再對視頻或者圖像旋轉90°在兩個黑色矩形框里播放。圖象解析度降低了一倍,清晰度至少降低一倍。

這裡需要說說另外一件事情,比如兩塊顯示屏的像素數都是1280*720,對於人的兩隻眼睛來說,咱能認為我們看到的是2k(2560*1440)的屏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因為兩塊顯示屏分別對應兩隻眼睛顯示相同的視頻或者圖像(當然略有一點區別啦,不如實現不了3D效果),這些圖像在大腦里合成的時候,並沒有提高圖像解析度。所以兩塊顯示屏並不能讓圖像解析度提高一倍。但是,一塊顯示屏,經過分屏軟體處理後,卻能讓圖像解析度降低一倍。

巨蟹童鞋說自己的屏是2K的,可實際是你的圖像清晰度依然停留在720p屏的階段,羞不羞啊~

眼鏡黨不適用,那叫種族歧視!

這兩個參數對於頭戴式顯示設備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不同的人眼有不同屈光度(近視、遠視、散光),並且兩隻眼睛的水平距離是不同的。如果一款頭戴式顯示設備沒有屈光調節能力,那就必須留出足夠的出瞳距離(通常25mm或者以上)供玩家佩戴自己的屈光眼鏡,如果設備具有屈光調節能力,那麼可以適當縮小出瞳距離(15~20mm)。為什麼有些設備不具備屈光調節能力呢?因為要達到同樣的光學性能時,小的出瞳距離會對光學系統提出更高的設計加工難度。

臨床醫學調查顯示男女的瞳距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個體之間的瞳距也有很大差異。男性的瞳距範圍一般在60~73mm之間,女性的瞳距範圍一般在55mm~68mm之間。頭戴顯示設備的瞳距可調範圍越大越好,最好為55mm~73mm,這樣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調整目鏡,讓目鏡的光軸與人眼的視軸完美重合,獲得最清晰的視頻、遊戲畫面。

等等,何謂光軸,何謂視軸?光軸,對於旋轉軸對稱光學鏡頭或者系統來說,沿著光線傳播方向,總有那麼一條獨一無二的軸,讓光學鏡頭或者系統不僅在本身結構同時在光線路徑上都處於完美對稱的軸。呃呃。。有點啰嗦了是不~小汽車的軲轆見過沒,軲轆中間那根軸,相當於光學鏡頭或者系統的光軸啦!視軸,是不是人眼這套光學系統的光軸呢?老實說,其實不是,但在這裡,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就算是吧!各位不要深究,能讀到這裡的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了各位的耐心,我不好說太多啦!

多數VR產品都有自己的屈光調節能力,除了個別奇葩(這裡懶得題名道姓了)例外。對於那些經常去影院看3D大片想要擺脫屈光眼鏡的童靴們來說,這個設計是不是很討喜呢。反正我身邊的「四隻眼」朋友們在佩戴嗨鏡時整體感受要比索尼HMZ-T3、3glass、大朋V2過癮很多。誰讓嗨鏡是目前唯一一個做到1000度屈光調節的眼鏡。這個實力是你想來爭一下都必輸無疑的。

(二)用VR看電影?開玩笑吧!

聽說最近市面上又出現了一款名字叫「九又」的兼具觀影和VR遊戲的頭戴顯示設備,其實類似的產品市面上已經有了,比如3glass。本人體驗過3glass,所以前面內容或多或少提及了一下。目前形勢下,VR可能還會火上三五年,尤其是國外的幾家「大佬」給我們展示了VR未來輝煌的前景。不多說,下面僅看看這兩款產品的主要光學參數。

嗯,兩款產品的視場角很大,110°,奔著VR主流的視場角去的。會不會看到晶格呢?老實說,不明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屏幕解析度確實提高了不少,二是鏡頭成像質量一般,晶格的輪廓是模糊的。因為是一塊顯示屏,所以在播放3D大片時,需進行分屏處理。1080p的大片在此顯示屏上播放時清晰度會壓縮至原來的2/3,在考慮到單片鏡成像的眾多局限性,這兩款產品的成像清晰度自然無法和主流的觀影設備相提並論。

你可能會說,雖然清晰度弱了些,但我們有110°的大視場角啊,這可是媲美VR的沉浸感啊。Okay,下次您再去巨幕影院觀看美國大片時,可以試著坐在前五排,這時您就知道110°的視場角看電影是什麼感覺了。(強烈推薦看動作片哦)

現在是不是想明白了,為什麼巨幕影院的前五排一直都是空著的啊~~

魔鏡魔鏡告訴我,VR到底是什麼?

然而並沒有!

110°視場角,96°視場角,多麼神奇的兩個數字啊,為什麼國內眾多的VR開發者都對這兩個數字情有獨鍾呢?建議大家有時間去看看Oculus、Hololens、Project Marpheus等國外VR產品的參數就知道了。

糾集之前所分析的所有數據參數。再加上,目前連三星家的GEAR VR都只能看50部電影預告片+小短片。說嗨鏡是目前市場上最優秀的頭戴設備,我們的確都應該笑。為什麼?因為作為目前很火的智能眼鏡來說,嗨鏡是現在唯一一個因橫跨2D/3D觀影、遊戲,而最實用、最能夠滿足普羅大眾的廣泛需求的智能眼鏡。並且是唯一將高清巨幕貫徹到底的真老虎。紙老虎們只能苦笑了。

不過當然啦。寫這篇文,並非為了打擊VR或標榜專業知識而寫。嗨鏡也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希望所有的VR和智能眼鏡廠商們共同進步。而非一味標榜自己。移動顯示代替傳統顯示,是必然的事情。但在這通往必然的路上,我們應該少一些標榜、少一些炒作,多一些踏實和努力。


產品來說,是個玩具,

行業來說,好的一面是讓更多人知道VR,同時引起了資本對VR更大熱情,壞的一面是讓一部分人不相信VR

公司來說,他們就資本角度來說,可是大成功的公司啊,現在有錢了,只要不犯傻,成功概率還是大很多的。

最後還是要加一句,暴風魔鏡,在我看來真的是呵呵呵


更新:

一句話總結:硬體不止99,體驗不值99

我是在暴風魔鏡系統測試期間不小心闖入並以1分錢的價格成功下單的用戶之一,以為是付了1分錢訂金,後來沒想到暴風按這個價格發貨了,比較厚道,雖然發貨時感覺有點扭扭捏捏的。

設備:

整套設備由魔鏡(含支架、透鏡、固定帶等)和藍牙遙控器組成,送優惠碼可以讓後面買的人優惠一些金額。

官網上說是5.7寸設備才可用,實際上小米2S也是可以用的。

原理實際上很簡單,把手機放在支架上,手機上顯示左右兩個畫面,被設備分隔開來,再透過透鏡,分別由左右眼看到,因此形成3D效果。

使用方式:

先下載暴風魔鏡APP,APP中內含幾個可以體驗魔鏡效果的場景,例如3D動畫、遊戲等,需要下載後才能使用。

完成上面的步驟,可以進入到魔鏡的主界面,可以看在線視頻,玩遊戲。內置的遊戲中,有以第一人的視角觀察一個魔幻小村莊,可以跟隨身體角度變化,但流暢度不好,手機發熱比較嚴重,玩了一兩分鐘,新鮮勁過了。

藍牙遙控器:

非常不好用。先用手機與其配對,配對成功後,居然一直不能使用,後來發現,是要進入到魔鏡APP的主界面後,才「有一定的機率」可以使用。使用過程中也會經常斷線,總體感覺時靈時不靈。

所以經常會需要把手機從魔鏡里拿出來,用手去按鈕。之後確認藍牙遙控器可用了,再放回去,但過一陣子又得把手機拿出來……傻死了

畫面:

說iMax的效果肯定達不到了,不過第一次看還是比較新奇的。手機屏幕被分割成左右兩邊看,(以16:9的手機屏為例)兩眼看到的都是一個近似正方形的畫面(16:9 -&> 8:9)。因為透鏡的緣故,中間的畫面有凹下去的感覺。如果手機解析度不是足夠高,有明顯的顆粒感。想用這個看高清電影的同學還是放棄吧,至少我自己用獨立顯示器看電影的感覺要好過魔鏡很多。

官方也提到,使用時可能會對視力有影響。作為對視力極為關注的IT從業人員,在使用五分鐘後出現不適感,因此從來沒有用魔鏡看完過任何一部電影。

目前的狀況:

拿到公司,周圍的同事都比較感興趣,紛紛過來體驗。之後就一直放在抽屜里吃灰。暴風希望通過這個設備提供優秀的觀影體驗,進一步通過其中的內容帶來收益,現在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從現在的圖片來看,像是一個能把手機固定在眼睛前面的支架 + 鏡片 + 用於將手機屏幕分隔成左右兩半的APP(從而達到3D效果)。不知道它是如何解決手機屏幕過近導致眼睛不適問題的,另外說比iMax效果好肯定是呵呵了,不過仍比較期待這種設備帶來的全新體驗,9月5號開放預約後馬上訂一個。


挺萌的 哈哈(不是本人!本人是帥B!)


建議可以先去某寶搜vr,買個3塊錢的虛擬眼鏡紙盒子體驗一下,效果跟魔鏡差不多。

這個東西的正式名字叫cardboard,是google搞出來的一個低成本體驗vr的方案。

買到了之後可以下載一些vr軟體(比如cardboard,暴風魔鏡,3d播播)在手機上就可以用了。


插手機的除了三星的Gear VR都是玩具,鑒定完畢。

我覺得唯一的用處是可以看看IMax電影,正真要頭部運動的全景VR體驗,除非你很抗暈。


省去了地鐵上用手托著手機的煩惱;也增加了挨打時候不知道誰打的風險。


前不久買了一個,用起來性價比很高。不要以為性價比高就是本體質量不怎麼樣,我用的是sony C3手機,屏幕解析度720p,5.5英寸。沒有陀螺儀(可以看電影,據說是玩遊戲需要陀螺儀)。原以為也就是個玩具,體驗一下新鮮就扔到一邊去了,實際上是每天晚上都要戴著用1~2小時。戴上之後幾秒鐘內眼睛就適應了,有一種電影院看電影的大銀幕效果。手機解析度不是很高(建議至少1080p)的話,畫面更像是在會議室很近的距離看投影幕布,顆粒感較嚴重,聲音效果就是取決於你的手機外放了(沒有耳機的相關走線位置)。

片源:我的飛屏總是連不上,不能直接看電腦裡面下載好的電影,但是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解決:手機直接換張大的存儲卡,拷進去就行了。手機版暴風影音apk在線的視頻可以直接轉化為魔鏡觀看,數量還是不少的!

實體:不是很重,自己感覺。有一部分是自己手機的重量。鼻子部位空隙較大,看的時候可以忽略,有時看看遙控手柄的狀態也還不錯。人性化的地方是600度以下近視可以摘掉眼鏡看,字幕畫面很清晰,左上角右上角相對較為模糊;瞳孔之間的距離可調。遙控手柄握起來很合手,按鍵的體驗改善空間較大,總是要想一想才能不按錯,稱不上得心應手。

推薦:觀看紀錄片是最好的,尤其bbc的,鏡頭移動較慢,看久了頭也不暈,畫面寬廣氣勢磅礴!


讓我們從物流速度說起:一個字,快!3月12日15點發貨,3月13日 12點多就到了。(深圳到佛山)

然後說到快遞包裝,你以為是這樣子的

然而是這樣子的

╭(°A°`)╮(生怕別人布吉島)

當時買魔鏡的時候不想讓別人知道我買了個「大人玩具」(宿舍里的好基友除外,因為我們這裡刀子嘴的人多著呢)

=================================接下來是體驗,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吧,有什麼要問的評論就可以了。

體驗雖然差到爆,但還是有驚喜!!!!

我買的是暴風魔鏡小d黃色版(誤)

打開包裝的時候那味道真難聞,不過過一會就好了。╮(╯▽╰)╭

而且在看電影的時候 有顆粒感 畫面模糊得一逼(小米4 1080p屏幕)

下方那個叫瞳孔調節器什麼的 調來調去也是沒什麼卵用

就是那兩條橫線!

對於我這種超清電影狂魔來說,體驗不是很舒服。但是買這個魔鏡讓習慣了拿著手機來看電影的我有一種驚喜交加的感覺(????ω????)

總結一句話來說:有閑錢的可以買個來體驗下,還可以,要是真想把它當成IMAX電影院的話,我覺得


100元的產品,成本估計也得在80-90之間,想走小米模式,但是內容估計還得等一段時間,畢竟國內的開發團隊需要時間和金錢去投入。不過各位倒是可以先拿來看看島國片子,效果不錯,畢竟電影院不會放這類內容,女生可以等演唱會類的全景視頻,沉浸感還是不錯的。


我定了一個,但是發現跟之前發布會上說的完全不對,你現在訂到的根本不會是正式版的,是體驗版的,不帶瞳距還有焦距的調整,而之前發布會上說發布的是包含以上功能的,所以有種被騙的感覺。---------------------

昨天拿到貨了,試玩兒了一晚,客觀的說,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好,但是也不至於差到極點,畢竟99元的價位,不可能給你帶來離開地球半秒鐘的體驗。樓上說操縱桿之類的壞掉了,可能是個別現象吧,我的就能用,當然,不排除因為暴風公司的不嚴謹導致損壞。片源之類的少一些,不過只是體驗的話,也是夠用的。我不是托,也很生氣訂購一個月才拿到。這個產品總體說只是讓你嘗嘗鮮,如果有錢不妨去買sony的那款頭戴式設備,現在大概也要5K+,如果你不在乎這99塊錢,真的不妨去體驗一下,閑著也是閑著,玩兒壞了大不了當個眼罩。-----------------

對了,它真的不帶散熱,我的MX2隻適合二十分鐘體驗,拿出來可以當暖寶,還不清楚別的手機如何,魅族的機熱是出了名的。


睡不著,沒人邀,來回答一下。這是我的實驗室的一個小夥伴戴暴風魔鏡4測試我的app。

我是一個普通學生,純屬興趣愛好開發手機vrapp,暴風魔鏡的技術人員們都非常給力,sdk很好,更新也很快,技術人員還會親自解答我開發中間幼稚的問題。我認為,暴風魔鏡關鍵問題在於,我總覺得,公司不重視。。。可能公司也是拋出來試試,沒當主業吧,宣傳也不夠,也沒有很吸引開發者的東西。其實多吸引一些開發者,提升應用商店app的質量(暴風魔鏡app商店質量不夠高),開發者多開發一些技術含量可以不高但是很好玩的東西,我想消費者都願意花幾十塊一百兩百買個玩具玩。


沒用過不知道產品怎麼樣,我只能說他們公司是臘雞。本人雜誌編輯,想寫一篇關於VR的選題。聯繫暴風魔鏡公司,從前台到各種客服電話,沒有一個人能說清楚話的,或者說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給市場部、推广部發郵件,也被系統退回。後來找到另外一家做VR的公司,每個幫忙聯繫採訪的工作人員,態度、素質簡直好了幾百倍。我認為,這種公司做出的產品,也好不到哪去。


快進很不方便的!


使用了一下,做工之粗糙,無力吐槽........


實名反對以上所有答案。

首先搜索到這個問題我是來找老司機的。誰知道自己變成了老司機,上車請打卡,謝謝!

暴風魔鏡199就是個玩具,199想在這個vr技術這麼低配的時代玩到999999怎麼可能?有些困難還是要克服的,總比這個好吧?作為第一批受邀使用的人,還花了1288呢!

我跟幾個投資人聊vr風口的問題,成人,遊戲,不能再多了!

199絕對值,你覺得不值因為,你們處理知識的能力,找資源的能力弱爆了。

老司機正式開車:

1.這個遊戲我玩了快一個月了

真的太爽了,不管是音樂還是體驗,就跟我去年看到的視頻一樣,殺喪屍,殺到爆。

2.這個遊戲我每天都會玩一次

過山車帶射擊。我老婆也上癮。

3.老司機狂奔了

別私信,也別說我是托,我有自己的工作,可看我以前回答過得問題。


表示打開手機暴風app的魔鏡模式,畫面被分成兩塊,一塊明一塊暗,我用交叉視方式將兩塊畫面合成一塊(書店裡常有賣三維立體圖的圖集,用看三維圖的方式看。就是左眼看右邊的圖,右眼看左邊的圖,慢慢讓兩塊畫面重疊。)效果是比較浸入。不過戴眼鏡的話距離問題什麼的不好控制吧!

……

說了半天其實我根本沒用過這個產品嘛……

我好坑哦……


本來是抱著解決我的手柄不能被手機檢測到的問題來找答案的,翻了翻答案忽然有答的興緻了。

我入手的魔鏡也是刷眾籌時看到的,119的價格並不貴,當時也是圖個新奇。過了一個多月眾籌結束,三天前到的貨。 拆開後我驚呆了,這鬼玩意居然這麼大。自拍了一張發給妹子,妹子感慨我的智商大概欠費了…不甘心地發了一張朋友圈,覺得我腦抽的人和覺得好牛逼的人對半開。

聯接手柄,怎麼都連不上。如果不是藍牙耳機還在放著歌,我真要懷疑是我的藍牙有問題。聯繫售後,說手柄不適配我的手機。看了看知友們的答案,好像就算適配了,能不能聯上還要看心情…

但是app還有一個貼心的頭控功能,即通過陀螺儀來控制方向,從而實現對機子的控制。本來是想著又交了一次智商稅了,進去一看,簡直太贊了。

看著大家大多持貶意,我不太苟同。畢竟這個小眼鏡實現了我童年時對未來的嚮往:我想像未來能有這麼一種眼鏡,戴上之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3D電影雖然有立體感,但置身其間的體驗還是差了一點。這款眼鏡雖然不完全符合我的想像(比如界面控制,比較高大上的方式應該是通過對眼動的捕捉來完成,而不是靠陀螺儀來代替),但還是差強人意。我去過束河古鎮和天涯海角,所以點開這兩個地方的全息景像進行對比,總體是比較滿意的;全息電影中的大白鯊和過山車,體驗感也非常棒。至於遊戲,因為沒有手柄,那幾個槍戰的我就沒下;玩了幾個可以頭控的,總體感覺是我的頸椎病有救了…

對這個產品,滿分10分的話,我可以給8分。畢竟就那麼高的價格,我也沒期待多牛逼的效果,現在這個樣子我已經挺滿意了。如果展望未來的話,若APP中可以通過GPS定位,來實現場景位移;通過手柄的陀螺儀,進行遊戲中的揮砍等動作,那就真的是一款非常棒的良心產品了。

但暴風科技是把這款科普玩具當成一項科技項目來對待,還是把它當作自己的一個周邊產品,拭目以待吧。


我很好奇你們為什麼還關注暴風這家公司的產品?

暴風是始於暴風影音的,自從這傢伙開始彈廣告捆綁軟體,我就果斷棄用,改用另外兩家(不打廣告了,免得說我是黑)界面簡潔,不佔內存的播放器。後來目睹了一些暴風影音依賴症患者的車禍現場。就更加堅定暴風這家公司完蛋了。

以下場景你是否熟悉?

1.某某在會場做演講,大屏幕突然出現小彈窗:死鬼,你好久沒上我了呢。XX網遊。

2.某某在給客戶演示一則視頻,視頻播放完後自動跳轉播放記錄下一條,不可描述的聲音響徹全場。

3.某某給客戶演示一則本地視頻,視頻進行到一半,突然開始緩衝,會場鴉雀無聲,蜜汁尷尬。


推薦閱讀:

利用3D建模讓用戶能便捷在線設計定製,然後連接生產廠家及設計師團體的方式做服裝定製,靠譜么?
AR技術與VR技術哪個更能代表未來?
VR遊戲《raw data》好玩在哪?
與虛擬現實有關的動畫和電影有哪些?

TAG:虛擬現實VR | 智能可穿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