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最好的復仇是怎樣的?


我就是試下ios app貼圖功能,鑒定完畢,挺好用。


一位美國網友看到他家的貓跳到浴缸里喝水,想逗逗它,於是把水龍頭調成蓮蓬頭,噴得它一身濕。就在他哈哈大笑的時候,喵星人淡淡轉過頭看一眼,在自己幼小的心靈中悄悄埋下復仇的種子。接著,就有了以下


若無其事地過得比他好。


不是血債血還,要摧毀他最在意的東西,讓他感受痛苦。


浪漫的復仇:《基督山伯爵》

痛快淋漓的復仇:《殺死比爾》

恐怖的復仇:《我唾棄你的墳墓》

無腦的復仇:《守法公民》


我就是來逗的……


你告訴我,

怎麼復仇。

是冰冷的刀

是沉默的耳光

或是溫柔帶來的愧疚

是捆綁著你,撕扯著告白

是剝奪你所有的愛,只剩孤獨

還是忍辱負重,讓你沉溺在勝利的狂歡中忘乎所以


『』我還是蠻討厭這個人的『』

你說完這句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嗯」旁邊的人若有所思,像是聽進去了,又像是沒聽進去,然後又講起那些浮艷的聲色犬馬了,然後的然後就只記得酒味了。

濃濃的酒味,滲透在夢裡,揮散不去。

宿醉醒來,你滑開手機,點開一條推送新聞,「一家三口錯遭強拆,半夜房塌無一倖免」,你揉揉眼睛看了一下大概,彷彿一下子忘記了什麼事。


讓那個人看到你的時候就自慚形穢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朴贊郁的「復仇三步曲」,《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個人覺得親切的金子是復仇的最高境界,因為真正的復仇對象並不存在,而整個復仇過程只是為了消除內心的陰影,達到心靈的自我救贖。我從豆瓣上找了幾段三部曲的影評,題主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下。

《我要復仇》:原態復仇與人生的荒謬

  
無論從故事還是從影像本體上看,《我要復仇》都顯得過於直接(這種比較是基於其後的兩部作品而言),其中展現甚至放大了一種原態的復仇——復仇行為本身被
戲劇化地、無所顧及地渲染和誇大。影片結構採取了線性敘事方式,戲劇矛盾因果清晰可辨,人物關係簡單,因此整部電影所營造的關注焦點順理成章地放在了仇恨
的產生和解決之上。在人物瘋狂的復仇行為下,影片呈現出極端暴力與血腥的風格。

  
如果我們僅僅在電影中感受到暴力所帶來的快感,這部電影無疑不會有太大的價值。朴贊郁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在《我要復仇》中創造出一對矛盾——激烈的復仇行
為與仇恨產生時的荒誕離奇,這如同蝴蝶效應與多米諾骨牌,在一連串的巧合中,主人公們無可避免地踏上了一條血腥的復仇之路。仇恨所引發的力量如同火山爆
發,然而在仇恨的產生之初,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當復仇者們踏上不歸路時,他們所要找尋的是一種對於失落的人生的補償,而這種補償所產生的人生價值卻往往只能存在於復仇行為結束時的一瞬。這種短暫的滿足
形成了戲劇的震撼,正如悲劇的力量。在《我要復仇》中,我們看到了仇恨能夠引發多麼強烈的人性暴虐,而朴贊郁似乎留給了觀眾一個難以回答的疑問:是荒謬的
人生催生了復仇,還是復仇書寫了人生的荒謬?

  《老男孩》:自虐式復仇與宿命輪迴

  
個人認為,《老男孩》是「復仇三步曲」中最好的一部。在這部電影中,形式和內容相得益彰。影片結構一改《我要復仇》的線性敘事,改用正敘加插敘的敘事方
式,運用了一定數量的閃回鏡頭,揭示了影片的因果關係,同時又保持了主線的敘事張力。攝影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略帶慵懶的鏡頭讓影片質感明顯。

  
與《我要復仇》的層層推進不同,《老男孩》從一開始就對兩段復仇進行了接駁——一個復仇的開始為另一個復仇埋下種子。這個近乎完美的圈套在影片最終合攏為
一個俄底甫斯式的悲劇之圓。從表面上看吳大秀的復仇是簡單而直接的,而李佑真的復仇則包含了較為複雜的心理因素。而從整個故事來看,吳大秀的復仇只是李佑
真復仇計劃中的一環,因此《老男孩》所著力描繪的復仇是李佑真的行為。這個行為背後隱含了濃重的自虐傾向,在看到吳大秀因亂倫而痛不欲生的時候,李佑真體
會的是當年與姐姐那段難以告人的隱情,承受的是心靈的自我鞭撻。李佑真真正的復仇對象其實是自己。而在影片中,吳大秀活吞章魚和引刀自殘的行為,也暗示了
復仇的自虐主題。

  
自虐式的復仇最終是為了達到心靈的解脫。然而這只是一個殘酷而美好的願望,仇恨會像病毒一樣不斷蔓延,永遠無法消除,直至肉體或思想消亡。《老男孩》並不
具有勸世的意義,但是卻企圖說明一個道理:一旦仇恨的種子深深紮根,復仇就可能成為人生的全部意義,而復仇者將再也無法擺脫悲慘的宿命輪迴。

  《親切的金子》:虛幻的復仇與自我救贖

  
從表面上看,《親切的金子》與《老男孩》十分相近,主人公都是在長達十數年的時間裡設計一個完美的復仇計劃。但是對故事進行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金子的
復仇對象比之李佑真更加虛無縹緲,起碼李佑真所要報復的人是自己——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金子的復仇對象白老師則只是一個心靈陰影的代用品,是一個概念化
的指認。

  
從故事本身來看,白老師是使金子蒙怨入獄的直接仇人,也是使金子失去對女兒撫養的間接罪人,但是在長達十三年的等待與計劃中,金子真正要復仇的對象只是一
個幻影。金子將所有罪孽歸結為白老師,而潛意識裡又始終懷有對死去的男孩和失去的女兒的罪責。經歷了內心的掙扎取捨後,金子堅定地將復仇的矛頭指向了白,
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自欺。當金子利用他人之手殺掉白老師之後,她才意識到真正的復仇對象並不存在,而整個復仇過程只是為了消除內心的陰影,達到心靈的自我
救贖。十三年的時間,與其說是復仇的慾望,不如說是救贖的渴望,在金子天使般的外表下,幻化為內心的魔障,而這也註定了救贖將隨著仇恨的消失而最終失落。

  
《親切的金子》寄寓了朴贊郁關於闡釋復仇的更大野心,遺憾的時由於影片過於注重形式,而削弱了主題的表達。太多的閃回、拼貼式剪輯以及用多用濫的旁白,不
但使影片凌亂,而且造成了主題的不突出。精巧的結構無法負載沉重而複雜的影片內涵。影片後半部分在拋卻敘事的冗贅枝節之後,方才顯得凝練而富于思考。影片
結尾當金子痛苦地將臉埋在潔白的蛋糕里的時候,女兒在背後輕輕抱住了她,這讓我們在關於救贖失落後的巨大絕望中,看到了一絲微渺的光亮。

   朴贊郁將一個個不同原因、不同形態的復仇變幻成影像。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對復仇中的是是非非做出肯定的價值判斷,更無權對哪一個復仇的意義橫加否定,不過在影像中,我們卻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這些復仇背後的人生充滿的痛苦與凄涼。


請閱讀小說基督山伯爵


題主看過《告白》么?

最深的報復就是讓對方生而不如人,死而不足惜。讓對方自取滅亡簡直是復仇的最高境界。


Quora裡面有一個蠻狠的死後復仇方案,粗略翻譯一下(括弧中為發揮部分):

如果你是個有錢的金主兒,而且對有繼承權的某些人心懷不滿(因為他們就是為了你的錢),你可以寫上幾份完全不同的遺囑,每一份遺囑都由一個專職律師公證,然後將不同的遺囑給予特定的繼承人,由之惠存並要求他們在你去世前保持沉默(當然他們也會依從你的意願,因為根據他們的判斷,這個遺囑對自己是最有利的,早一日泄露則早一日引起不必要的爭端,從而造成遺產分配的改變。於是如你所願,他們保持緘默,而這個階段都不聽從你的人,當然可以早日踢他們出局,但請放心,他們還會在你死後出場,發揮他們意想得到或意料不到的作用)。

If you are truly wealthy and you are unhappy about those who stand to inherit from you: Draw up five completely different will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ave them notarized by five different attorneys and give each person a different copy which favors them and swear them to secrecy about the matter.

等你死了,每個人都會跳出來宣稱自己的遺囑唯一真實有效,並且沒有另外的證據證明別人手裡的遺囑是贗品。律師(或者可以說訟棍們),以及每個人內心的貪婪,都足以保證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有足夠多的悲劇發生。

After you die, leave no indication of which will represents your true wishes. Attorneys and greed will take care of making the entire group exceptionally miserable for decades to come.

(至於另一些有繼承權但你喜歡或欣賞的人,大可以早日撥一些實業、股權或現金給他們,不必等到事情發生。)



堪稱復仇教科書


寫code不加comment (開個玩笑,雖然是復仇的一種)。

如果一件事情真的值得惦念著去復仇,想必這也是法律手段所解決不了的事情。

最好的方式是:當他/她/它(們)給你造成莫大的傷害的時候,從他/她/它(們)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理解。風輕雲淡地帶過這事情,讓時間為自己療傷,在歲月中讓自己過得更好。人生這麼長,總有一天,當他/她/它(們)或者其摯愛,也會經歷一次當年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的時候,並開始理解你當時的諸多無奈。這個時候,你去做他們當年沒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幫他/她/它(們)一把,這就是最好的復仇。

很多時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是自我墮落的開始;以德報怨反而是對對方最大的羞辱和報復。


《聽見你的聲音》里,女主的媽媽在被壞蛋殺死之前允許和女兒通電話,她對女兒說:彗星啊,你知道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要是按那句話來生活,世上的人都會成為瞎子……折磨你的人,都是因為嫉妒你才那麼做。因為你很了不起,羨慕你才會那麼做,不要討厭那些人,要愛惜他們,可憐他們,知道了嗎?我們約定,不要把人生花費在討厭人的事情上,這一生,光疼愛別人都不夠。

她對壞蛋說:「我只是覺得你沒出息,很可憐。這輩子都在憎恨別人,一生就是在地獄中。」

壞蛋:「是地獄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的女兒也要像我一樣,活在地獄裡。殺死媽媽,一生都會憎恨我,為了復仇磨牙是嗎?」

為了復仇讓自己也生在地獄,簡直是最愚蠢的做法。這一生太短了,要過得好好的,像活得你最愛的人最希望你過的樣子,像你恨的人最不希望看到你過的樣子,就是最大的復仇。

所以媽媽回答他說:「她不會那樣活著,不會像你一樣活得那麼沒出息。」


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提升自己,讓自己開心,臉上每天都要有幸福的笑容,讓討厭的人嫉妒去吧~


貌似哪位說的記不起了,大概是這樣的:最佳的仇恨,是發至心底的無視。從此毫不相干!


最高尚的報復方式是不要變成你的敵人那樣的人 —— 馬可·奧勒留


推薦閱讀:

為什麼《虛無的十字架》不該動搖我們對「死刑」的堅持,而應讓其更加堅定?
現實中真的有像哈姆雷特或者琅琊榜那樣的復仇故事嗎?
中國有職業殺手嗎?他們是怎麼不被人發現的?
如何在不破壞自己名聲的前提下報復搶走男友的閨蜜?
看完復仇三部曲,覺得《老男孩》《我要復仇》都很好,《親切的金子》太一般了,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金子好呢?

TAG: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