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關係美學?
可以用日常語言解釋一下嗎?我需要一個屬於關係美學範疇的實例,和一個非關係美學的實例。
海德格爾,尼采和本雅明的關於藝術家體驗的強調,他們認為藝術品是用來衡量自己在地球上的生存尺度的問題,強調真理在作品內的發生。但關係美學強調以上這種對藝術品的態度是偽貴族的。關係美學強調交互主體性,強調在一起偶發,共享,普遍的連接,不強調解放,強調湊趣和交際。認藝術為一種社會織體,這種說法來自馬克思,藝術就是不通過商品生產和交換來實現的鮮活的人類交往關係。關係美學將藝術看作是人擺脫商品交換來達到人類交往的手段的總稱。
而展覽場地形成當即的一個共同體,近而形成特定的交換領域。藝術上一種更大意義上的商業行為,將人暴露在其中。藝術就是打油井,對歷史和政治的非正式鑽探。藝術家作為這個世界的軟體供應商向社會兜售APP。藝術展覽即下載,編目和淘選這樣的行為。策展人成為教練,製作人,組織者,呈現者,啦啦隊,舵手。藝術家成為社會活動家,演員,哺育者和檔案員。在大眾文化日趨富饒的環境下,新的關係模型從藝術家,策展人和受眾之間的關係去思考,似乎在召喚一種後理論藝術,一個克服理論壓抑的藝術。藝術不再聽從解放和批判理論的指引,而是走入大眾生活中。
例子也很好找啊,過去的作品都是以「物」(Thing)的角度去被動接受欣賞一件作品(黑格爾),20世紀流行批判,將作品的定義升級為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創作,同時還是強調藝術家的創作由「物」(Thing)上升到了「作品」(Work),20世紀90年代後,當代藝術的多元化和發展將這個概念帶到了「事件」(Event)的層面。所以說藝術家從擁有原創性光暈的造物主轉換成了創造作品和受眾之間關係的催化劑。
歡迎一起討論作為對MENG QU回答的補充
關係美學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藝術從之前封閉的、穩定、自足的狀態開放,與場域、互動、社會關係(我認為「人際關係」並不足夠準確,並且在中國人情社會語境下容易產生誤解)、社會現實一起構成作品。藝術家主體性撤離的可能、或曰第二主體性的建立,以及建設性主體間交互依存的關係,也說明對現代主義(在一定時期)所操控的藝術、政治、文化進行徹底顛覆是可能的。藝術是藝術家的「無器官身體」,它充盈、有力、自由、放任。藝術作品可能只是其中一種表面,或者是在這個表面上的行動結果或總和,所以藝術品的價值被高估了,並且進入資本交換領域、並被資本進行領域化編碼,這時藝術作為慾望-機器的生產性活動(「關係」),提供了解域化可能。藝術和資本主義幾乎就是互不相讓的孿生兄弟,永遠不能達到和解,卻又互相依存、相互在對方身上印證自身的邏輯。所以說,關係美學作為90年代的美學理論,並不是盡頭。
剛好在看,老師提到一藝術家——提拉瓦尼。
一個簡單的例子,粥與油條——它們的美學關係,海德格爾曾經探討過油畫「農夫的鞋」,與現實中的一雙鞋有何區別(《林中路》),這個問題便是一個典型的關係美學問題。在「粥和油條的關係美學」把握中,我未說明這組概念是現實的或是符號或是藝術品,那麼如果我把它置於美學關係中去看(想像一幅油畫中畫著粥與油條),那麼「粥和油條」脫離了日常的符號體系或概念體系成為一種獨立於日常事物的存在,然而,要非常注意的是,粥和油條即便成為了美學關係中的客體(我們暫時採用傳統的二元模式去分析,美學關係中的主體當然就是美本身),那麼它所具有的日常指向性仍是存在的,它仍是粥與油條的普遍本質,這種普遍本質在這幅畫中敞明了它自己,也就是,不論從哪個角度說,藝術品種的粥與油條都代表了粥與油條的普遍性,這種普遍性在美學關係範疇中理解,又成為了一種抽象的唯一性——當然這麼說顯然過於簡單,日常的「粥和油條」與美學關係中的「粥與油條」(那幅畫)有何區別呢?不同緯度的解讀有著不同的理解性關係,但「關係」始終不是本質,而只是所謂對本質的一種理解性的範疇把握維度。(看20世紀美學的跨領域變革,就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推薦閱讀:
※能否根據音樂或歌曲調製香水?
※世界上有哪些非常唯美漂亮的橋樑?
※怎樣學習蠟筆畫?
※如何吐槽電影《九層妖塔》?
※創作者如何看待他人對自己作品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