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壯族人口那麼多還默默無聞?
最初的印象是,滿蒙回藏維在歷史書里都提到過。第一次知道壯族是在字典的附錄,感覺很驚訝,因為之前都沒聽過這個名,卻有那麼多人。
壯族與漢族的特殊關係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基本特徵。壯族有自己的語言,但壯語受漢語的影響程度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廣西電視台有壯語《廣西新聞》,外省漢族人聽了說:「你們的壯語我都聽懂一大半了!」為什麼?因為在官方新聞中,專用名稱出現頻率高。比如「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全國文明單位」、「東盟高峰論壇」等等,這些名詞在壯語中不用翻譯,全都是「借漢」,也就是直接說漢語。因此漢族人聽壯語,往往會聽懂很多辭彙,但是又不能完全聽懂,因為其中還有壯語辭彙。這種「借漢」的語言現象在壯族地區通俗來說叫做「夾漢」。
以前,壯族人「借漢」取決於周邊漢語方言。桂東南的壯族,是在壯語里夾帶粵語。桂西北的壯族,在壯語里夾帶西南官話。而今隨著普通話的普及,基本上就是借普通話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漢語所佔的成分越來越多。有時在一些句子中,甚至漢語辭彙的比例大於壯語,讓人感覺不是「夾漢」,而是「夾壯」了。不過,即使漢語的成分很大,壯語的一些關鍵辭彙、語序、語調還是保留了下來,一個人是在說漢語還是壯語,壯族人還是很容易分辨的。
壯語不僅僅是大規模地借漢,其實漢語本身在壯族地區也是一種通用語言。由於壯族方言分支很多,口音各有差異,不同地方的壯族人走到一起,往往是無法用壯語交流的。這時他們就會使用漢語溝通。這種現象在廣西壯族人看來,完全不是什麼難堪的、難以啟齒的事情,而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在廣西壯族地區,就算是早去幾百年,完全不懂漢語的男人也很少。當時因為女性與外界交流的機會不如男性多,還有很多壯族女性完全不懂漢語。如今,通訊和媒體發達,社會交往頻繁,人員大量流動,在廣西壯族地區,不論男女完全不懂漢語的壯族人可謂鳳毛麟角了。就說前面提到的廣西電視台的壯語《廣西新聞》,由於使用的是武鳴縣的壯語,於是除了武鳴及鄰近的一些縣份,其他地方的壯族人就很難聽懂甚至是完全聽不懂,於是大部分壯族人其實一直都在看漢語的《廣西新聞》。
而漢字的在壯族地區的地位更特殊。歷來在壯族地區都是通用文字。雖然壯族有過方塊字的古壯文,那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借用漢字的形、音、義結構創造的方塊字,可以說只是漢字的一種補充。類似的情況現在依然在粵語文字中存在,表示粵語特殊發音的漢字,比如:乜、冇、佢、叻、甴曱等等。然而古壯文並不普及,只用於一些特殊的場合,如記錄山歌、咒語等,是一種相當「專業的」文字。在普通的壯族人的生活中,通用的就是漢字。如寫春聯、寫墓碑,寫家譜等等,都使用漢字。在壯族人與壯族人之間,簽訂合約、書寫訴狀、出示公告、來往信函等,也是通用漢字的。壯族人把這個現象叫做「講壯寫漢」。由於受漢字的影響太深,對於用拉丁字母創造出來的新壯文,壯族人反而覺得那玩意是一種外國文字。
壯族人借漢、懂漢、寫漢,這說明壯漢兩個民族有著緊密的聯繫。而更重要的,是壯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對中華民族共同歷史的認同。
《後漢書·南蠻傳》記載:「凡交趾所統,雖置郡縣,而言語各異,重譯乃通。人如禽獸,長幼無別。項髻徒跣,以布貫頭而著之。」上述文字或有偏見或誇大的成分,但當時壯民族文化習俗比中原漢族落後,是不能否認的。漢王朝任命錫光為交趾太守,任延為九真太守,「於是教其耕稼,製為冠履,初設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義。」壯族人民開始大量接受了漢民族帶來的中原文明。
壯族人自「開化」以來,也和漢族人一樣,進學堂,混官場,求功名。雖然由於地域經濟條件和教學水平的制約,求得功名的人,成為文化大家的人,比不上中原漢族地區。但是也出了不少人物的。早在兩漢三國時期,壯族地區就已經有不少在學問上有成就的名人出現。科舉制度在壯族地區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廣西進士達二百七十餘人,其中有不少壯族士子。明清以後就更多了,有一個縣的縣誌記載,光是曾殿試出進士20名,其中壯族8名。
這一方面說明,壯族人民很早就認同漢族的文化,認同漢族的社會體系。他們把自己等同於漢族人,到漢族社會中謀生、當官是很正常的事。另一方面也說明,漢族人也認同壯族人,在學堂和官場,並沒有把壯族人另眼看待,沒有因為民族身份而設立任何人為的障礙。當然也沒有特殊的「民族政策」,比如沒有像今天一樣給壯族考生加分。
這講起來,似乎歷史上漢族統治階級給了壯族很高的待遇。其實不然。這僅僅是因為古代中國對於民族的劃分根本沒有今天這樣明晰,國家也沒有建立個人檔案制度,一個讀書的壯族人不會被打上一個跟隨一輩子的民族標籤。只要他會寫漢字會說漢語,就不會有人阻攔他去求得功名。另一方面,由於漢語本身的方言太多,操中央政府所在地語言的人們,把其他聽不懂的地方語言通通叫做土語。直到今天,很多中原地區的人也完全分不清壯語和粵語。在古代,壯族人被看成和南方其他本土人(包括本土漢族人)一樣,沒有區別,並非統治階級有什麼優待壯族的特殊「民族政策」。
史書記載,唐太宗在大宴百官時,曾令南方高涼郡壯族土官馮智戴賦詩,可見當時一些壯族首領的漢語及文學水平已相當高。廣西上林縣有兩塊唐代石刻碑文《大宅頌》和《智城碑》。作者韋敬辦、韋敬一系當地壯族首領。碑文誇飾自身文治武功的成就,讚頌大宅得天時地利人和之美。碑文用駢體文和詩寫成,詞藻華麗,對仗工整。反映了當時壯族的漢文學修養已經達到一定高度。
兩千多年過去,在壯族地區,不管社會上還是家庭里,道德倫理標準都和漢族一樣,遵循中華文明的傳統標準。不管是儒家道德規範,還是道家的自然法術,或是佛家的輪迴因果,都早早深深地紮根在壯族地區。特別是中國人特有的宗室文化、風水文化,壯族人早已已經完全接受。我們走進一個廣西山區的壯族農民人家,見到的中堂擺設,祖宗牌位、神仙牌位,與中原地區一個漢族農民家庭是沒有多大區別的。打開壯族人的族譜,都是漢字書寫,與漢族族譜看不出有何差別。在壯族地區,講起自己家族的源頭,往往都聲稱本族是華族名門之後。大多數壯族人說到自己的祖籍,都肯定地說是山東、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區。雖然真實性尚待考證,但不管是真是假,至少說明壯族人民祖祖輩輩對中華文化深厚的認同感。
雖然大多數人眼裡的少數民族就是穿古代衣服、愛跳舞唱歌、愛喝酒打架。其實55個少數民族之間的差異很大。由於人口較多,壯族與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回族等五個民族,「有幸」成立了民族自治區。但是壯族和西北這幾個宗教民族、游牧民族相比,情況大不一樣,與漢族的關係是大大的不同。
中國歷史上發生「民族問題」最多的,都是西北少數民族。但是,北邊一出事,南方壯族也往往同樣跟著受牽連。用一句壯族諺語來說,肚痛吃藥嘴巴苦。比如因為有了藏獨、疆獨,有些人就會聯想到會有「壯獨」。這種把其他少數民族的問題生硬套在壯族頭上,把壯族等同於其他少數民族,特別是等同於北方游牧、宗教民族的思維,是很不對的。
壯族就是壯族,是一個與漢族融合程度很高,認同中華文化並且對中華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南方農耕原住民。這就是壯族與漢族的特殊關係。
我覺得你的問題不應該是「為什麼壯族人口那麼多」,而是「為什麼壯族人口那麼多還默默無聞」。
你之前沒有在歷史書里見過「壯族」,因為「壯族」這個名稱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壯族是個新近才被「創造」出來的民族,只是這個族群在歷史上曾以其他面目出現。
壯族的祖先於數萬年前就定居於嶺南,秦漢時被稱為西甌、駱越,後來以濮、僚、俚、溪峒蠻、烏滸等名稱見於史籍,宋代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稱為僮人、良人、土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進行民族識別時,有「布僮」、「布土」、「布僚」、「布儂」、「布依」等二十多種自稱和他稱,乃統稱為「僮族」,後因「僮」字容易讀錯,才改為同音的「壯族」。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經千萬年繁衍生息,若不是因為更為強勢的漢族文化侵入而部分被同化,其人口恐怕遠不止當今之數。只因長期散布在大大小小的土司治下,甚少參與中央王國的政局紛爭與朝代更迭,故而其名不彰。另,貴州境內的布依族、越南境內的岱族、儂族,實際上都與壯族為同一民族。中國歷史上較為知名的壯族人有起兵反宋被狄青打敗的儂智高、太平天國將領中的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壯族與客家混血)等。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在民國八十四年(即1995年)出版有,朱浤源先生的專刊著作《廣西初期的現代化——從變亂到軍省》。朱先生為國民黨黨籍,台灣大學法學博士,劍橋大學博士後研究。為什麼強調作者的這一身份?因為部分不學無術壯族否定小混混們曾信誓旦旦的說:壯族是49年以後製造的民族,是漢族改籍而成的,國民政府從來沒承認過有這個民族吧啦吧啦~ (關於這個討論,我特別寫有一個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54610/answer/103303592 專門打這類人的臉 ),所以有必要強調這不是大陸出版物,「王師」也沒有被TG策反。
以下摘錄朱先生著作的摘錄,算是從台灣方面的角度介紹壯族的發展史,題主的問題,也可以直接跳到文末查看:
不是默默無聞,而是常伴左右不分你我了。廣西恐怕是少數民族和漢族關係最好的自治區了。
我廣西人,身份證上是壯族,但我打骨子裡認為我就是漢族。我們除了會說壯語以外(我們的下一代機幾乎都已經不會了),跟漢族沒有任何區別。沒有獨特的宗教、文化。絕大多數壯族人都是這情況吧。但也有例外,比如最近幾年出的一個叫梁大嶺的sb。
因為我們沒有宗教信仰,也幾乎沒有忌口(回族不吃豬肉);沒有神秘的傳說(類似苗族的蠱毒的傳說);
名字沒有鮮明特徵讓人們一下記住("布衣族"好記吧?"么佬族"特別吧?"哈薩族"異域吧?,"壯族",厄..你們...是不是都很壯呀?)
壯族,或者說許多廣西人不愛往外跑,待在廣西大概當遊人旅遊的時候才會聽導遊說起我們吧。自己的想法。題主,我不知道你提這個問題是在黑,還是在釣魚,抑或是在黑某綠,我姑且你只是想了解這個問題吧。其實原因很簡單,壯族人數雖然最多,但壯族的漢化程度是比較高的,甚至有相當一部分本來就是南下漢族與本地少數民族融合形成的族群,他們雖然現在還叫壯族,但與漢族的文化、語言、生活習慣都基本無差別,他不說自己是壯族,你基本發現不了他和你有啥不一樣。全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漢化最高的是滿族,基本已經完全漢化,他們有經常搞個大新聞出來嗎?還不是默默無聞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至於回族,本來也是漢化比較深的,但近些年返綠現象明顯,甚至出現了返阿趨勢,這是尤為需要我們警惕的。再說少數民族裡人口排第一的壯族,現在是排第一,但不出十年,頭把交椅將過渡到維吾爾族,希望到時候題主還能提出相同的問題。
壯族人(其實不太純,奶奶是仫佬族)來回答一個。
原因:
第一,過早融入漢族體系。如果沒記錯,秦始皇時廣西一帶就納入中央政權。在漢族先進文化影響下,壯族(指的是壯族前身,解放後才稱為壯族)很難保持文化完全獨立。
第二,地理環境使然。廣西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另外又是農耕群體,自給自足,很少與中原發生資源上的競爭。因此,歷史上壯族基本沒有參與中原政權爭奪,或侵擾中原文化。所以,我們很少在史書上看到壯族的登場(也許有過,但那時也不叫做壯族)。
第三,沒有宗教信仰。大多是自然崇拜或祖先崇拜,這方面與漢族無異。我們並不信「壯拉」,也並不忌諱某種肉或蔬菜。飲食服飾文化跟漢人都一致,如果不表明身份,沒有人能看出我們「非漢」的身份。
看法:
第一,默默無聞其實是好事兒。意味著我們跟主體民族很相似,不會出現生活(或文化政治)上的困擾。真的並不想做「壯斯林」,搞得那麼特立獨行舉世皆知真的好嗎。和主體民族共榮辱,有什麼不好的。第二,強調民族概念真的好嗎。如果能淡化一點,也許能少點衝突,少點戰爭,少點難民和無辜的小孩。而且,趙家人維穩成功應該也指日可待吧。廣西某小縣城的壯族人說一下。
1,壯族人與漢族人的臉型差異極小,如果不問,別人都看不出我是壯族的。
2,方言種類眾多,這裡可以說是十里一方言。離我們小村十公里外的另外一個村的話我就完全聽不懂,是真的聽不懂。而更遠處的十五公里處的方言我卻能聽懂,只是不會說而已。而我表弟那邊的話,我們這個村裡的人就沒人聽懂。事實上我們這一片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與南版白話(與粵語很相似)。我們這一代這裡幾乎會個二到六種方言。另外,我看到下一代不少孩子平時講普通話了,方言流失有點嚴重。本人由於較少回村,很多辭彙已經不會了。村裡人去世時老婦女唱的喪歌本人就聽不懂。
3,漢化的問題,高票答案說的很清楚,壯族確實被漢化。這是正常的,廣西比較落後,樂意接受漢族的優秀文化。而且希望下一代能夠更有作為,學習普通話則是更快速融入先進地區的捷徑。 基本上與漢族服飾一樣少數民族服飾只有個別地方還保留,我能告訴你我現實中還沒見過真正的壯族服飾嗎。
所以,正因為壯族人已融入漢族人民中,很難分清壯漢的區別,因此即使有壯族名人出現,你也未必知道ta是壯族的。比如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
壯族名人可以看下面的鏈接:
廣西的歷史名人有哪些?_百度知道
照搬西方民族概念的產物
唐德剛 袁氏當國
回憶五○年代之末,我正襄贊李宗仁先生撰寫其回憶錄時,告訴他說,廣西今日已不是個省,而是『壯族自治區』了。李公竟不知『壯族』為何族。我書人旁加童的正體僮字以示之,李宗仁先生,這位廣西王,竟不知『童族』,住在廣西什麼地方。而當時北京公布,壯族為中國第一大少數民族,有人口六百萬,云云,而李宗仁不知也,豈非滑稽哉?吶友仔,你這樣搞事我是不同意的喔!廣西人坐在一起喝酒管你什麼民族,碼聲響起我和你就必須有人要喝咩。
因為壯族漢族傻傻分不清楚。
因為我們不搞事啊,好好發展經濟把日子過好不挺好么。如果非要找出點區別,三月三放假三天算是么。除了身份證上的標識,跟漢人沒什麼兩樣吧
默默無聞當然最好了。我這邊天天,動不動就搞個國內國外滿網路瘋傳的大新聞,我們都快哭了好嗎。所以希望壯族同胞繼續默默無聞下去吧。利益相關:西北某邊疆省人。
因為友善聽話(相對於其他族)。和漢人和和氣氣一家人。結果真的變一家人了。
利益相關:女朋友是壯族
女朋友經常跟我一起罵綠教。
過年的時候去了她家(桂林柳州交界處),發現真的跟其他省份沒兩樣,廣西大概是由於地理位置所以工業發展不太好,只能靠旅遊帶動經濟。
難道非得要所有少數民族都成天像西北那群白眼狼天天搞大新聞才好?
到底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呢,還是悶聲大發財是墜吼的?利益相關:廣西東部漢族人
征貳國 籍 漢朝出生地交趾郡麊泠縣主要成就女英雄時 期兩漢性 別女出 自《後漢書》當時統治南方的問題在於,中國南方沒有開發,大多數地方都是茫茫的原始叢林,根本沒有人煙。而且中國南方完全是少數民族地區,和中原的風俗不同。很多部落還處於母系社會後期,過著刀耕火種的日子。對於皇帝,賦稅,法律這一類東西根本沒有概念。漢朝的官吏來到當地之後,也把當地人看成野蠻人。在漢朝官吏看來完全正常的勞役和納稅,對當地人來說就是不可理解的壓迫。而有些官吏更仗著漢朝的聲威對當地百姓進行殘酷的壓榨。這樣往往就激起土著的反抗。 征側,征貳是漢朝交趾郡麊泠縣人。交趾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北部。麊泠縣大致在現在的河內一帶。她們的父親是雒將,也就是部落首領。據《後漢書》的記載,征側,征貳甚雄勇。也就是說她們的武功很好,勇敢善戰。當時這類地區屬於漢朝領土控制區,這次暴動毫無疑問屬於中國政府內部問題,離開漢朝領土只能是原始社會,沒有任何文明可言,征側,征貳無疑是中國壯族的武士土司家族雛形,不是越南的祖先,其暴動實際控制到合浦,廣東,只能是秦始皇南遷殖民30萬大軍的文化輻射產物,不可能是占婆文化的產物,趙佗南越國30萬秦國軍一直牢牢控制著這些地區
我相信在各個行業,壯族同胞肯定有大批傑出人士,他們不因為自己的民族而得到照顧,也沒有人關注他們的民族,說明壯族是自己人,越強調不同越強調「民族團結大於天」,你們知道我說誰。
你說的應該是壯族人沒有出過名人?或者沒有出過商界的梟雄?
這個問題問的很朦朧,我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來回答吧,我是土生土長的壯族人,出來工作很多年了,快忘記自己是壯族人了,看到這個問題,才猛然想來這個壯族身份,大部分的壯族人在埋頭苦幹的賺錢,或者踏實的生活,哪有那個閑功夫記得自己是壯族人 晚上依然看新聞聯播,關注國家大事。 其實很多壯族人都聽不懂其他壯族人說的壯話,真的五花八門的壯話,鎮上說的壯話,上去或者下去另外一個鎮的壯話都不一樣 村裡的壯話,和其他村的壯話又不一樣, 你們信嗎? 還有這裡回答的看壯話的廣西新聞,我們真心聽不懂.
至於為什麼沒有出過名人,或者商界梟雄,有很多原因,也許是那裡的地緣格局就出不了名人,也許是那裡的生活太安穩,也許因為其他原因,沒有出過名人我也想不明白,原本以為萬科懂事王石出生廣西柳州還以為他是壯族人,想著終於有大佬是壯族人了,在往下看,原籍安徽,漢族人,,,哎....
廣西人不喜歡呆在離家遠的地方去奮鬥或者定居,也許戀家?不知道,他們喜歡在自己家鄉奮鬥。我只能從我身邊的人來這麼理解,我哥,早些年出去過一段時間,幾乎經常就打電話回家和我媽說,他想回家,後來真回了,就再也不出去過。鎮上的朋友,兄弟,都在鎮上混,做的都是些黑生意,賭錢,放高利貸,收保護費,開遊戲廳,或者家裡的甘蔗多,收成大,能夠生活就一直在家著。有些就靠著那幾年運氣好,靠著幾千塊錢放高利貸發家了,那會跟著他們混,知道一點行情,一千塊錢一天的利息是五十塊,專門在賭場裡面守著,賭場里有飯吃,有粥,有礦泉水提供,一天收不了本錢,就有五十塊的利息錢,那幾千塊就又幾百塊,如果放高利貸的不賭,那會很賺錢。那幫混的朋友兄弟,年輕時候都在外面工作過,他們真心的受不了別人的管制,就回家混了。
廣西人生活真的特別安穩,或者知足。家裡冬天的時候大傢伙就一起聚在烤火,順便烤番薯,玉米,糯米糍粑或者烤其他東西,在喝幾瓶酒,今晚就這麼過了
這糍粑純手工製作,家裡至今每年都還在做,把糯米蒸熟,把糯米放進石缸,母親和幾個街坊鄰居一起用木頭打,打到軟為止,然後捏成一團,在把它捏成餅狀,塗抹上花生油,香!!可以放兩三個月,可以水煎,可以油炸,可以烤..番薯窯也是我們喜歡做的事,一堆人到田地里找泥土,把泥土堆積起來,但是裡面要空的,用於燒火,和放番薯,堆起來後,找柴火生火,把泥土燒紅了就把番薯放進去,然後把泥土搞塌,把紅薯埋起來,過個十分鐘用木棍挖出來吃到了夏天,河裡電魚,釣魚,在弄條土鴨配酸粥,酸木瓜,在搞個魚生,炒幾個小菜,兄弟幾個,來了,開喝。不得不說最美味的莫過於土鴨配酸粥,家裡吃鴨肉不配酸粥,幾乎沒人吃
這顆樹是木瓜樹
還有兄弟養的幾十隻鴨子都不夠自己吃,魚塘養的魚也不夠自己吃
有點偏外話了,說出來以解思想之情,以便讓大家都了解個別地區壯族人的生活。家裡的西瓜,黑皮甘蔗,很甜,產量也很大,每年一到季節,都會有大批大批的東北貨車來我們那裡拿貨,都是黑龍江那邊過來多
還有許多許多的美食,好玩的事情,想不起來了,暫且寫到這
家鄉的名字:廣西扶綏縣東門
歡迎大夥來家鄉做客,一定帶去品嘗土生土長的壯族美食 最後放幾張家裡的風景照片推薦閱讀:
※如果將來人口持續走低,中國有沒有可能是第一個開放克隆人的國家?
※衡陽作為一個非省會城市,人口為何如此之多?
※世界人口會越來越多嗎?
※「租庸調法」和「兩稅法」是否造成了唐朝戶數的大量減少?
※窮人基因差的該不該結婚生窮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