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提出過質量與重量的區別嗎?
牛頓怎麼知道重量這個概念有缺陷,而要用質量的概念呢?質量概念是牛頓提出來的嗎?
在失重的環境下,怎麼知道質量的差異呢?在空間站,我們可以隨意撥動不同質量的漂浮物,而感受不到其質量差異。月球之於地球,也是漂浮,為什麼人造衛星撞擊月球,月球卻紋絲不動,是因為月亮質量大,還是地球對月亮的引力大?牛頓是怎麼認為質量在不同的地方是不變的,他那時還沒有物質是分子組成的這樣觀念,他是怎麼想出質量在地球與在月亮是不變的這個判斷的呢? 一方面能區別質量與重量,一方面又能通過重量大小來判斷質量大小。那為什麼當時的人又要提出一個質量的概念。 而咱們稱重量向來用「稱」,根據原理,「稱」稱出來的是質量,而不是重量。
在空間站,我們可以隨意撥動不同質量的漂浮物,而感受不到其質量差異。
你所有的錯誤都來自於這個不靠譜的思想實驗。
F=ma好好想想吧,怎麼可能感受不到質量差異,你推個彈珠,嗖,,,,你推下空間站看看。
慣性根本就用不著用引力來推出。
題主的這個話題無疑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先來看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如下:,式1我們因為G、M和r都是已知的,例如地球的質量M和半徑r,代入到上式中,得到:,式2這裡的g就是向心加速度,並且繼而,牛頓還推出了普適性的公式:,式3這裡的a是加速度。
注意看式1和式3。式1中的質量m是引力質量,式3的質量m是慣性質量,它們引用的來源不同,作用力也不盡相同。為什麼它們卻相等呢?
牛頓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愛因斯坦卻提出了解決方法,並由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等效而推導出廣義相對論,繼而讓經典物理學跨入了現代物理學。牛頓當然看出了質量和重量的區別,否則就不會給出式1和式3了。其實何止牛頓看出來了,連伽利略也看出來了。伽利略讓小球在斜坡上運動加速,看它能在平路上沖多遠,繼而加大斜坡的傾斜角度,最後得出類似慣性定律的結論。至於空間站中的物體在漂浮,其本質是因為空間站和站內的物體同時以加速度g往下墜落,它們之間當然就不存在承載的關係了,看起來就是漂浮的。愛因斯坦最喜歡用電梯來說明。他說,一個密閉的電梯中如果鋼絲繩斷了,裡面的乘客會有什麼感覺?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就是類似空間站中的物體,漂浮在空中。至於物體撞擊月球,為何月球紋絲不動,這和質量的比值有關,與動量守恆有關。也即:,式4
月球質量大,物體的質量小,撞擊後月球幾乎紋絲不動,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知道,月球的質量是,假定有一個質量為的物體以的速度撞擊月球,那麼月球會產生多大的位移速度呢?由式4,我們推得:我們知道,原子直徑的數量級大約是10?1?m。原子核直徑在10^-15m~10^-14m之間。可見,月球受到撞擊後,它的移動速度甚至比原子核直徑的1000分之一每秒還小。可見月球受到的衝擊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題主的問題在我讀高中時,也十分詫異。後來看了一本科普書,書名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其中有一個章節,題目是「從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等效到廣義相對論」,寫得特別好,作者是中國著名的已故天體物理學家。我看完後就全明白了。如果有可能,請題主去看看類似的科普書,也許能悟出些道道出來。
要說質量與重量的區別,應該在牛頓之前很早就發現了。經常用來舉例的故事是有人從荷蘭買了5000噸魚, 運往索馬利亞的摩加迪沙,結果發現少了19噸,也有說是30噸的。原因是荷蘭靠北,重力加速度較大,摩加迪沙在南邊,重力加速度小一些,如果用同一套彈簧秤來稱,就會得出不同的重量。沒找到這個故事的出處,不知道是否比牛頓早。題主說稱出來的是質量而不是重量,那得看是用什麼秤了。彈簧秤稱出來的是重量,而天平稱出來的是質量。桿秤、地磅之類和天平是一樣的。
用動量守衡,量度兩個物體碰撞前後的速度,就能求兩者質量之比。這和力、重量無關,只是和慣性有關。
我感覺你的論述有點語無倫次。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根據衝量定理,在一個零重力的空間站你用同樣的動作(相同大小的力量和時間)推動一個10kg和一個1kg的物體,推出去的東西的速度肯定不一樣,你後退的速度也不一樣。怎麼會感覺不出來。
為什麼人造衛星撞擊月球,月球卻紋絲不動,是因為月亮質量大,還是地球對月亮的引力大?
這和地球的引力有啥關係?撞擊月球看起來紋絲不動,是因為月球的質量相對於人造衛星實在過於龐大,假想一個0.1g的剛體小球和一個1000T的剛體小球正碰,估計效果也是1000T的剛體小球幾乎紋絲不動。主要原因也是質量差別巨大。像一些宇宙飛行器利用行星的彈弓效應,這種事情初看起來似乎覺得瑪德動量守恆和能量守恆都違背了,實際上就是因為行星質量相對飛行器巨大,所以飛行器借走的動量和能量對行星而言微乎其微。
建議重新學習高中物理...
這一團亂麻的問題,好歹自己梳理清楚了再來問啊!牛頓沒有明確區分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
慣性質量用f=ma定義,引力質量用f=GMm/r^2定義,他說這是「物質的量」,受力會產生加速度,自己也會產生引力。沒有任何理由說明這兩個不同來源的m一定要任何時候都相等;愛因斯坦仔細考慮了這兩個「質量」的來源和物理含義,然後提出慣性質量精確等於引力質量,這是他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我覺得問主比答主理解得深刻,很多答主的理解還不如問主。
質量是什麼我認為還是沒有定義,因為除了「比」沒有其他測量方法。
個人感覺,還是動量能量這類定義更加本質,質量是一個中間量,早晚會被踢掉。在空間站,我們可以隨意撥動不同質量的漂浮物,而感受不到其質量差異。------這句很成問題啊
質量是物質的自然屬性啊,就是本身包含各種原子的多少,然後人為的規定了一克的質量,就算出其它東西的質量了。重量是指在重力場下對某個平台的壓力(可以是地面)
1.在空間站里你用手推一個水瓶它能飛快飛走. 你在空間里用手推一個貨車,你感覺在推一面牆,在你吃奶的力氣都用上後,它只以蝸牛的速度慢慢移動..........
2.好了現在讓你去推月球了.月球的質量是你的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倍.
現在.開始你的表演吧
誰告訴你的無重力情況下撥動不同質量的物體沒區別..... 你擺渡一下慣性的定義
第一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但是第二個很明顯是動量守恆的原來,月球質量大,撞擊後產生位移速度較小。
失重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知道質量的,比如上次天宮一號里的全國公開課里有測體重的環節。就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通過測量力與加速度間接測質量
已經有人說了,無重力的條件下撥動不同質量的物體絕對是有區別的,題主知道牛頓不知道他老人家第二定律?人造衛星撞月球,題主學習了動量守恆就明白了。太空中測質量,據我所知一般就是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吧。
其實這個吧!就感覺和顏色是一樣的。顏色和重量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人類自己給予的定義,只是為了約定俗成有個統一的叫法而已。人類說是紅色,其實在狗狗眼裡那始終是黑白的。在地球上重量是10克,但在月球上就不是。物理學得不好,不能用那麼多科學的道理來解釋。就像上面有位答主說的,質量這個東西總一天會在物理研究中給拋去的。
推薦閱讀:
※如果千禧年數學問題中的NS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被證否,會對數學和物理以及我們的世界觀產生何種影響?
※假設我們把我們所知的所有物理定律放到一個程序中(譬如遊戲中),提供給計算機無窮強大的計算能力。那麼這個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什麼區別呢?
※如何計算磁力的大小?
※不藉助任何工具,人是否有可能用拳頭打爆從天花板上用線垂吊下的氣球?
※關於自己錄音時的Au頻譜圖圖像的問題?
TAG: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