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辦法有哪些?有哪些實際的經驗策略?
1. 為什麼會產生交通擁堵?
因為道路供不應求,供給大於需求。在現有的社會框架內,城市的功能短期內無法被替代,所以取消交通並不是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
2. 為什麼人們更喜歡開車?
因為開車有更高的舒適度,更好的私密性,更快的速度(相對於公交車),減少了從出發地到公交車站點的距離,形成點對點移動。在這個情況下,如果開車和公共交通的成本(金錢、時間)一樣,沒有一個人會選擇公共交通。
3. 如果通過增加供給道路(修路,增加車道,拓寬路面)來希望減少交通擁堵,實際上會發生什麼?
因為我在問題2中的解釋,有車的人們更傾向於開車。由於道路增加了,在短期內(short-term)交通擁堵會被緩解,導致乘坐公共交通的人、開車走其他線路避免擁堵的人、不開車上班以逃避交通擁堵的人,全部湧向這條剛剛修好的、短期內無擁堵問題的路段,在一段時間後(long-term),會造成區域內再次擁堵,以及更多的車流(traffic flow)和尾氣排放(emission)。這個過程叫做triple convergence (A. Downs. Still Stuck in Traffic. 1992.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4. 有哪些城市採取了一些策略來試圖遏止交通擁堵?
可以說所有有交通擁堵問題的城市都在嘗試遏止交通擁堵。除了增加道路供應和修建公共交通,還有以下幾個方法被一些城市採用:
限制車輛駛入(北京、馬尼拉、聖保羅、墨西哥城)
主要措施:單雙號或尾號限制,卡車/柴油車限制。
效果:不佳,甚至有反作用。除去北京有搖號政策,其他城市的開車的居民均通過買第二輛車解決問題。有號牌黑市出現(墨西哥城),套牌問題嚴重,尾氣污染在周末更甚。車輛總保有量增加,造成政策永久無法廢除。
限制車輛註冊(北京、上海、新加坡)
主要措施:搖號(北京),號牌購買/競價(上海、新加坡)。
效果:有效果。北京、上海、新加坡的車輛保有量增幅大幅降低至政府可控範圍。大量潛在買車者湧入公共交通。但搖號保護已買車人的利益而嚴重損害未購車群體的權益,而購買號牌/擁車證的費用極高。
高額市內停車費(紐約、舊金山、香港)
主要措施:採取槓桿且高額的市內街道停車收費制度。
效果:有效果。街道上停車數量減少,市內道路通行率大為提高。出於對停車成本的考慮一些民眾放棄開車進城。
道路擁擠費(倫敦、新加坡、斯德哥爾摩)
主要措施:採取高額路費,每一輛駛入市區的機動車必須繳費(公共交通除外)。
效果:有效果。市內車流量顯著降低,車輛保有量保持平衡,選擇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數大量增加,來自尾氣的污染大幅下降。
其他收費措施(提高車輛消費稅,提高燃油稅等)
一些知友提到的在家工作、靈活通勤時間等
5. 總結:如何解決交通擁堵?
上面提到一些已實行的經驗策略。可以看出,誘因(incentive)分析是解決交通擁堵的關鍵。讓開車變得更昂貴是解決交通擁堵最為有效的方式。道路在千百年來已經成為公共物品(public goods)的代名詞。但在近年來,免費的道路卻成為阻礙城市發展和效率的罪人。的確,對道路收費會帶來一些社會公平的擔憂,但開車其實並不是剛需,而是一種選擇。如果過多的車輛已經造成了社會問題,降低開車的需求不失為一種合理途徑。
同時,公共交通的發展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也是解決交通擁堵的關鍵。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北京的交通擁堵問題並不在交通和車輛的政策上,而是畸形的城市規劃。土地公有製造成的過低的道路密度已經造成了北京這個城市的患了非常嚴重的疾病。對於其他中國城市來說,不盲目拓寬道路,而要將視線轉移到提高道路密度和保障道路功能上,這些才是中國城市更加需要關注的問題。
主幹道道路快速化,減少等燈時間。市內高速公路免費
- 改進路口紅綠燈各燈時長以提高通過率
- 改進等燈交規避免四個方向車輛同時湧入路口造成堵死
- 改進直行道路連續性以減少變道
- 改進環線和高速的出入口設置以減少局部擁堵
... ...
更多關注和改善產品"小細節"以獲得累積的提升,把工作做細,而不只是專註利弊交雜的"大改版"。另外,為了更好的呈現多方內容,把提問者問題描述中的內容挪到下面,請不要介意,或者另外提交一個答案:
- 放開計程車牌照管制,降低計程車價格
- 增加公交車數量
- 市區內取消免費停車位,大幅提高停車價格
什麼是交通?
我把交通定義為:從A點到B點的位移。
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根本方法是取消交通,取消交通的根本在於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合一。
取消交通的方式1:在家工作。SOHO概念提了很久,可能在信息時代實現。農業時代你需要走路去耕田,工業時代你需要坐車去上班,信息時代你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上班。這說的好似移動互聯網,這說的好似正在發生。
取消交通的方式2:在小區工作。馮侖抱守理想主義建立體城市,在這棟樓中,有家,有超市,有購物中心,有醫院,有學校,有酒吧,有寫字樓。 一句話說,可以一站式滿足你的任何需求。現在的城市是平鋪,往上生長不啻為另一種思路。
取消交通,這是最為根本的解決方案,是為上策。
在默認存在交通的思路框架下,增加通行能力、減少通行人口是為中策。
增加通行能力即修路,修各種路:地上公路、地下公路、地上鐵路、地下鐵路、水路、飛機航線;
減少通行人口(包含限車):錯時上下班、單雙號限行等。
改進紅綠燈、提高市區停車費等為下策。
結論:一般人的思路是用交通方式解決交通問題,而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需要跳出交通思考框架。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在於實現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合一,怎麼實現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合一,這可以從物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思考。【純屬YY,輕點拍磚】昨天下班坐班車堵在路上,通過觀察發現一個驚人的情況,大部分的五座私家車裡只坐了一個人!所以馬上就得到一個膚淺的YY措施:大力鼓勵順風車。通過建立順風車共享平台,將出行路線掛網,實現一車多人共享。該政策的配套是免責與獎勵條款,免責好理解,獎勵不能以現金形式否則不就是非法營運?所以只能是獎勵公里數,即駕駛與乘坐共享路線公里數以某種比例兌換。接下來是YY的重點了:之前解決擁堵的辦法無非就是限車與擴路。但是都有破解的招數呀,限號可以多買幾部車,輪著開;擴路就更扯淡了,這就給了司機們一個明確的信號:我這裡寬,來我這兒吧,所以剛擴的路沒幾天就又堵上了。解決以上問題的終極武器就是:路權申請制。這個很好理解吧,飛機飛行需要申請航路,批准後只能按這個路線飛行。公路的路權申請,前半部分其實早就實現了,就是手機地圖的導航功能啦,後半部分就是將此路線發送到交通指揮中心的大數據中心進行分析研判,你的申請路線是否有超過路段通量閾值的情況存在,如沒有則放行,如有是,嘿嘿,停車場等著吧。將來開車去接妹子吃飯時,她就會經常地收到這樣一條信息:尊敬的*女士,交通指揮中心報歉地通知您,因流量控制原因,您BF的車輛將晚點到達,預計晚點時間1小時,給你們的私會帶來不便盡請諒解!
依據我這一年來開車的看法,擁堵更多是城市管理者不力所致。
以廣州和東莞為理。
東莞:東莞長安汽車北站,靠近高速入口,經常塞車。塞車原因是什麼? 公交、貨車、私家車搶道嚴重,互不相讓。想不塞車都難!!!而政府對於這方面的疏導呢?反正我是沒看到的。 其次是長安某些路段周邊都停滿了車輛,本來4車道的,被硬生生變成2車道。然後向右走的要等直行的車輛都走了,才可以走。這不無形中降低了同行率?而東莞政府又不管該路段的停車難問題。想著就覺得可笑。廣州:我是鄉下人很少去廣州城區,但以番禺為例。 以前新光快速 從北往南方向,到達欖塘村的紅綠燈口是百分百塞車的!而在下半年,政府對道路進行拓寬以及調整,現在每天下班都不塞車(除非有事故,修路)。
其次是市廣路的祈福十字路口:這裡已經是塞車黑點,由於廣明高速開通和政府修路,這裡塞車更加嚴重(特別是下雨天)。而在廣明高速開通後,在金山大道西 開往 此處 十字口,更加嚴重加塞,因為市光路向南以及向金山大道西走向的匝道已經變窄。後來我發現在金山大道西 開往 此處 十字口是沒有 交通燈控制的(車輛理應靠右駕駛,然後在前方掉頭),於是那些車輛就和其他三處出口的車輛搶道行駛。 以前走該路段,經常莫名的塞死。 後來我致電給政府,讓他們把該方向的車輛統一限制為 只能靠右駕駛,該路段的塞車點已經被解決了!!但更重要是市廣路駛向金山大道西的匝道仍舊沒有恢復,這才是真正的塞車原因!!!————————————————除了這點之外,還有更多塞車黑點,無非就是:沒有交通燈,修路。其次是交通燈的布局不合理。如: 向左掉頭的得車道。綠燈調頭,可對面的直行車道也是綠燈。 這不就是衝突嗎???當然,我也看到廣州番禺政府在調整這些不合理的情況,而且取得不錯的成效。所以呢,歸根到底不是車多,而是布局問題和 政府對問題的重視程度。
這種問題就像:如何防止程序員猝死? 答:轉行。那麼你猝死也是別的職業稱呼。-----------------------------真正的治堵,不是靠限牌,限行就可以解決的,也不是說車多就是堵車的理由。1.交通燈都是獨立的。這樣就造就一個擁堵情況了。 前方紅綠燈A 塞車了。然後當前紅綠燈一旦綠燈後,塞車的車龍來到當前紅綠燈的位置,那麼就會導致 左右和對向車道 也跟著擁堵。因此,交通燈應該加上一個 通信功能。其次,實現自動調整交通燈的時間。 依據車流量,動態延長或減少的交通燈時間。2.管理員應該聯合導航公司,整合一套高效的消息發布系統。讓使用者知道那些路段塞車,提前做好路線規劃問題。3.導航公司應該互相合作,為提高社會同行率而作出貢獻,可惜這是永遠不做得。4.所有司機出行都應該開啟導航。這裡就要求車商 提高車輛的智能化了。當然這也是目前不太可能的。5.管理者應該多花時間去探究道路擁堵的原因。很多擁堵其實都是 小小的擁堵引起嚴重的擁堵。如何減少小擁堵的發生,這才是治堵得關鍵所在。交通工具不夠發達,限制了城市面積,導致單位面積內人口密度過高。應該是需要新的交通規則或者交通工具。
個人覺得,在交通的供需關係上,很大程度上是供小於求的,在大中城市出現擁堵某種程度是必然的。要緩解這個問題,要從根本的交通需求上著眼。
目前來看主要的擁堵,都發生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時間段(節假日除外,長假的特殊狀況這裡不討論)。以上幾位朋友的措施都挺好,但是只要需求大於供給,時間長了,擁堵又會出現,譬如大家知道走這條路會快些,大家都走這條路,漸漸的,這條路也就不再快了……用經濟手段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只要公共交通的服務質量沒有好到一定程度(人擠人,班次不夠多),大部分開車的人依然不會放棄私人小汽車的。
個人覺得比較現實,而且民怨不沸騰的方法是,各個工作單位的每個人的上下班時間靈活機動(當然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單位除外),不用設立死板的上下班時間,譬如只要11點到15點在單位就可以了,其他的時間根據員工自己的狀況自己靈活掌握,和同事協調,保證每周固定的工作時間就可以了。我不能起早的,就11點到20點工作了,他下午要去接孩子,看醫生等,就可以6點開始工作,15點就下班了。大家也明白一些公立部門辦公的時候,普通人也上班……這樣大家都方便,有靈活的時間忙自己的事情。更重的是,交通高峰時間段不再那麼高峰了,其他時間段閑置的交通設施可以被利用起來了。或者倒過來說,回到交通擁堵的正面,為了躲開擁堵,你可以很早上班,很早下班,也可以很晚上班,很晚下班,前提是你的工作單位允許靈活的上下班時間……
當然所謂的「去中心化」,或者給城市設立多個中心,也可以消解不少交通量,有不少可以被自行車和步行代替。但是在現有的局面下對城市進行大刀闊斧得改造其實更難。
【當然了,往更高層面看,只要一個城市的吸引力夠大,不斷有外來人口加入,居民數量不斷增加,假設交通設施沒有大的變動調整,那麼交通設施的負擔也在增加中,擁堵也是遲早的事情,那種居民數量不斷萎縮的地方絕不會越來越擁堵的。】為什麼要解決交通擁堵呢?交通擁堵真的是一個問題,一個城市病嗎?交通擁堵,本質上就是道路供應不能滿足汽車行駛需求的矛盾。如果從這個供需關係來看的話,交通擁堵不僅不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反而是解決上述供需矛盾的一個方法。比如說,當一個路段平均時速降到了15km/h時,人們就會選擇另外一條道路繞行。當一個地區的高峰平均車速都降到了15km/h時,人們就會選擇不去這個區域,或者是平峰期再去,又或者是選用公共交通比如說地鐵。這樣該地區的交通供需矛盾也就被解決了,交通擁堵就沒有那麼嚴重。在交通規劃的層面上,緩解交通擁堵的關鍵是提供多樣化的,多途徑的交通方式和網路。這也是最近十多年新城市主義重新倡導格網式路網的原因。另外,地鐵要盡量地多提供中轉站。一個極端的反例就是美國的亞特蘭大,大都市圈500萬人,只有兩條地鐵,市區與外圍郊區只能通過4條州級高速來連接。結果就是14年春天時2英寸的薄雪就讓整個城市癱瘓了。
城市中的交通擁堵主要是小型車包括非機動車導致的道路堵塞。道路的堵塞點基本上是交叉路口或路口導致的。將平面交叉的路口該為立體交叉路口會化解堵塞點。
互通式立交橋是一種非常好的交通設施,在當前的道路交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的道路交通中卻沒有得到從分利用,糾其原因是因為體型龐大。
如果將互通式立交橋體型縮小,在保證大型車能通行的前提條件下,小型車能快速通過,將各個路口的平面交叉通行改為立體交叉通行,會減少道路的堵塞點。
在每一個路口設計適合這個路口的小車優先型互通式立交橋,取消燈光管制,提高現有的道路使用率,無形中拓寬了百分之四十的道路,擁堵會得到緩解。
@吳卓浩給出的答案很具體,但卻也是很籠統,因為他提出的這些舉措,要完全實施是不現實的。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交通系統很滯後,滿足不了增長快速的車流量,我是設計交通的,一條公路的設計年限通常在15-20年,也就是說從公路通車開始,到這條公路可能出現擁堵,只有短短的15-20年。但是這20年之後呢,這條路就不要了嗎?顯然不會,這條路還會繼續服務下去,直到完全無法繼續使用。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個規劃的路網,利用路網之間各道路的銜接,來分擔其他道路的壓力,而這就更造成了交叉口增多,車輛在紅綠燈前需要停車,一停車,就更擁堵了。從城市道路規劃的層面上考慮,通過改進交通組織來緩解擁堵的措施,例如改進環線和高速的出入口,只能治標而不治本。太長遠的規劃我也說不上來,就目前存在的擁堵問題,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解決:
- 通過建立地鐵、高架使車流量分開在不同平面上行駛和停留
- 通過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分隔,優先保證機動車的流暢
- 限制電動車的售賣,並給電動車上牌照,大家也知道有多少事故是因為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
就寫到這,歡迎指正和補充
以上觀點都沒用,我的觀點跟上面都不一樣:都在說如何解決,卻沒人說不解決,放任它,讓它堵!由社會和市場自己消化。政府只提供公共交通,並使用專用公交線和軌道,社會車輛敢闖入則嚴懲。結果供你選擇:A線堵走B線,都堵選公交,公交擁擠騎單車走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單車太累太慢換工作地或住處,整個城市堵換城市!什麼限號限牌都沒用,取消交通是扯淡,去中心化不靠譜,收費更無恥,擴建道路也是死循環!一句話:自己看著辦!不給你希望,不慣臭毛病!
為什麼香港不堵車?城市的通達度高
推薦閱讀:
※太多人不守交規,感覺都是在送死。為什麼啊?
※為啥在南昌呆過的人都沒啥好印象?
※「專車加劇城市擁堵」,這一結論有道理嗎?
※倫敦的交通狀況是怎樣的?防治交通擁堵上有什麼措施?
※如何歸納愛車的後備箱,以創造更大的儲物空間? 如何讓後備箱的歸納更合理、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