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說「用研將死」?


這個「聳人聽聞」的說法,不知道是從哪開始的,我這裡第一次聽到是在三年前我兄弟老徐 @徐毅斐 的講座。他講的理論,我通常會先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然後,越想越覺得還有些道理。

老徐是個老(用研)人,03年就在做相關的工作,後來做交互設計師,做產品經理,做企業... 正因為角色不斷的轉換,他在用戶研究方面的思考和觀察一直非常深刻。大概的觀點就是,傳統的用研面臨很多挑戰,特別在互聯網快速迭代的生態當中,從時間到成本都存在尖銳矛盾,必須要改變來應對。當他講完後,我注意到現場很多做用研的朋友,都感同身受的開始和他交流心得經歷,大家都有危機感。

說說我的觀點。我也做過一兩年的用戶研究,熟練掌握各種傳統的研究方法,但是,在公司內部,我一次次的告訴我們的用研團隊,必須要改變,必須要革命,不然,一定會落伍。在傳統產品和桌面軟體領域,由於研發周期很長,迭代速度很慢,同用戶的交流與反饋渠道匱乏,所以用戶研究一直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這些年來沉澱了非常多的用戶研究方法。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整個世界都變了。前幾年到處講用戶體驗,現在天天說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在用戶體驗領域意味著什麼?我們還能像許多年前一樣,一成不變的死守著那些方法論么?

這是個到處都需要嫦娥(Change)的時代。用戶研究也不例外。

做產品一定要了解用戶,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但卻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或者說,沒有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研究。(移動)互聯網既是挑戰,因為要求越來越快,更是機會,因為有大量定量和定性的數據可以被我們接觸到,而這在傳統的 IT 產業是很難想像的。會做訪談、會做問卷、會做測試,這些只是技術,是途徑,而用研的目標是挖掘用戶需求和行為,這裡需要的本領更多。

每天我到辦公室坐下來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打開幾個數據分析工具,看看最新的數據情況,分析一下前一天的數據有什麼問題,而甚至在這之前,每天早晨醒來睜開眼睛拿起手機,我就會先把收到的用戶反饋看一遍。而我的夥伴們,會定期的結合定量的、定性的(例如通過在線問卷等)方式,分析用戶的行為,確定我們的用戶的特徵是什麼樣的,並且做出假設。有時他們的發現會讓我眼前一亮,把幾種數據結合起來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我同樣會在微博上搜索關鍵字,看看大家對產品是怎麼評價的。這些難道不是典型的用戶研究工作么?只不過有些公司是產品經理在做,有些是專業的用戶研究人員在做。

在互聯網產品中,每一個職能團隊都應該是產品的參與者,都應該能夠隨著產品突擊、跟著產品快速滾動,而這往往需要長期的積累,需要隨時衝到產品一線去。如果用戶研究認為自己是獨立的一塊,喜歡單槍匹馬的找找產品問題,提交個厚厚的報告,而不融入到快速的產品進程中,那隻能是紙上談兵。問題往往就在這裡,在國內很多企業里,用戶研究仍然在沿襲這種習慣,將自己作為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至今仍然在自己玩的用研,的確會非常危險。

我認為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用戶研究設計師(我喜歡這麼稱呼)的技能都應該是複合的,每種角色都有自己最突出的部分,同時在其他技能方面也有覆蓋。用研團隊需要具體一定的設計能力,或者說就應該是以產品思維在思考,而不是心理學家。

真正有效的用研不僅僅是探索那些表面的東西,而更深層面的應該是洞察。以產品思維、設計思維去研究用戶,去擁抱數據、擁抱快速的研發進程。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死的不會是用研,而是僵化的、過時的、來不及反應的方法和流程。

用研死不死,無所謂;變不變,才是關鍵。

---

現在我發起了一個聚焦在產品、設計(UI/UX)、運營學習的組織「互聯網學習圈」,未來希望能夠推動類似「信息時代的包豪斯」這樣的事情。

開放的社群:產品經理、設計師、運營相關專業學習和交流的微信群,加微信號 TellZoe ,會幫忙拉到相應的專業群里。

封閉的社群:內部講座、內推、和資深人士建立聯繫,http://t.xiaomiquan.com/vrn6AIm (可以複製到微信中發送給自己,再打開鏈接)

馬力的知乎文章索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493627


-

恰恰相反,我認為用研永生!!

拿我前段時間寫的一篇文章來回答。

《所有的交互設計師都應該從用戶研究做起》

用戶研究員有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可用性測試、A/B測試、專家走查、用戶體驗評估、小組訪談等工作,他門善於發現用戶痛點,發現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甚至從研究結果中提取需求。

而且當擁有大量的用研經驗後,量變就會發生質變,這時若想成為一名時刻從用戶的角度思考的交互設計師簡直輕而易舉。我們公司沒有用戶研究員,我回憶了一下我所「設計」過的產品的需求來源,一部分是用戶主動的反饋,一部份是產品經理的直覺,還有一部份是公司高層。

我從友人那裡得知 IDEO 的產品設計方法,他門的需求是研究用戶、觀察用戶得出的,沒有靠直覺得來,沒有公司高層干預。

舉個她公司的例子,來自於她們對運營商網上營業廳和手機營業廳的對比研究。同一個產品,在 PC 和手機上,用戶需求的差異。

用戶從 PC 登錄營業廳,常用的功能是查看歷史賬單,查看和退訂業務,換積分等。手機營業廳,用 戶常用的是查看套餐餘量,歷史賬單,而已訂和退訂業務需求則偏低些。而且用戶會使用一些特定功能,比如通過 LBS 服務搜索附近的營業廳。

研究發現,用戶實際上更傾向使用手機客戶端,1 隨時隨地可以使用,2 功能列表更為直觀。而且手 機客戶端具備一些提醒功能,如流量提醒、優惠信息提醒,時效性更高。如果將來手機支付如同網銀一樣普及,那麼充值等功能都非常容易實現。從這種角度來說,營業廳的手機用戶數超過 PC 用戶指日可待。

同時我回想了一下2011年我在蘇州 UPA 大會上對 frog design 設計總監問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 frog 總能設計出優秀的產品?」,我得到了幾點回答,一是他們的用研人員和設計師會仔細的觀察、記錄、分析用戶的行為,甚至是和用戶生活在一起,二是每個產品告一段落後會讓設計師外出旅遊好好放鬆一下,我覺得這一點其實還可以幫助設計師尋找靈感,收集素材。

以上這兩個案例都證明了用戶研究對需求的重要性, 用研更是保證了產品設計的源頭(需求)靠譜。

在交互設計過程中,有相當多的公司是不會在這個階段找用戶來調研的,頂多找幾個非設計/產品的同事聊聊,而這是遠遠不夠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用研人員參與,可以更客觀更準確的做用戶調研,同時也可以針對性的調研某部分功能,這保證了能準確的發現設計稿的問題,同時用研同事也可以提出專業的意見,相當於是交互設計的過程又多了一名設計師,用研永生!

------------------06/24 補充------------------

上周和好朋友@韓軼聞 聊天,她聊到目前企業中用研人員的狀況,我覺得有必要補充一下這個答案。

關於目前用研人員的工作流程:有一小部分互聯網公司是有專門的用研人員的,但他們的工作流程是說產品經理或交互設計師提用研需求,接下來用研人員就單獨開始工作,包括但不限於:選擇合適的調研方法、編寫/調整問卷或邀請用戶過來做訪談、整理報告等,通常情況下,可能一周/兩周就過去了,等用研報告出來後,產品可能都已經快上線了,在產品快速迭代的情況下,顯然這種情況是不合適的,甚至是不能被接受的。

更合適的做法應該是讓用研人員也參與到設計過程,同時讓交互設計師也參與到調研過程(就像交互設計師參與到需求階段一樣),而不要把設計和調研當成標準的前後階段,像我上文中提到的那們,設計師和用研人員也起來做設計,也一起來做用戶研究,為目標用戶提供更好的設計。

帥傑的博客 ? 所有的交互設計師都應該從用戶研究做起

-


這顯然是個標題黨,不過這個標題黨的警醒作用很有積極意義。

用研已經一隻腳踏進渾水裡,行業定位不清晰,產出價值不可衡量,崗位人才良莠不齊,知識積累過於淺白,理論基礎薄弱公信力不高,缺乏有效的可復用設計模式,大部分用研經驗源自於其他崗位的交叉傳遞而非本崗位迭代傳承。以上短板是相對於開發和測試等傳統環節來說的。

但這些不影響用研的存在,實際上我的觀點是不應該存在一個專門研究用戶的行業,而只應該存在一個培訓其他崗位如何正確研究用戶的行業。現在的用研崗位很多時候與實際產品脫節、與實際工程脫節,成為一個天馬行空的領域,標題黨抨擊的是這類不落地的現象。

用研的要義,我保持這樣一個觀點:知行合一。心有源自並高於現實的理想,腳踩踏踏實實的土地。也就是「我知道這樣是最好的最完美的,但我也知道先把眼前的生存問題解決好才是基本」,而且這個崗位應該是存在於每一個環節內的實權派內,不應是獨立的部門,否則沒有動手能力而空談用戶體驗,就像沒有武器而空談戰爭一樣。

從以上的觀點看,「用研將死」之說實際上並不空洞,它可以理解為領域內的一次觀念洗牌。


我沒系統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權拋些零碎想法吧。另,只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只代表這個領域的經驗,對號入座者要謹慎。

1、目前用研的50%工作其實是在彌補當前產品設計、產品運營市場、產品經理團隊中的能力不足和意識不足,這些工作包括:用戶意見反饋的收集;細節用戶問題的推進扯皮;設計過程中的快速用戶測試;設計和產品層面的競品分析;產品市場的快速定位和容量驗證。

這些事情我認為是上述三大專業人士稱職所必須的意識和能力,目前卻沒有,導致做出的決策嚴重不靠譜,在粗曠層面的不靠譜。

只能做這部分工作的用研,到一定階段,該消失,或過渡到上述三個崗位,或自己深入專業能力。當然,在這部分做得很好的用研,能力上肯定也是很有整體意識的,否則只能做點的工作,而不是鋪面搭流程。

2、用研的核心能力在於深度研究和前沿研究,但目前互聯網的深度不足,前沿決策有管理層代理,短期內具備這類能力或想如此發展的用研,需要在夾縫中生存,並且要求具備商業能力,通常這類人要上升到一定程度才真正有做用研影響業務發展的感覺。就目前用研在國內互聯網沉澱的程度,我想人數很少,對了,我要這種人,有多少要多少,私心我。

3、特別想說一下深度研究,或所謂的基礎研究,我個人非常推崇這類研究,因為互聯網產品通性很多,而且是速食文化,有紮實的基礎研究提煉出來的產品原則,絕對是對公司和對團隊都極度有利的東西。但對研究能力要求很高,在選題都毒和持續投入上。我目前只在摸索,沒有成功經驗,或許騰訊CDC有一些,可惜鮮有分享,估計是速食年代就只能分享速食麵了。


用研將死? 當提問者將這一個句子拎出來,觀點本身就很模糊,充滿歧義。比如,用研具體指代什麼?是用研的方法還是用研的職業?是用研的需求或者理念? 如此等等。針對這個問題,我簡單闡述如下觀點。

1.任何一種方法都存在著局限性。固守傳統的方法當然是不行的。用研需要提供的是對用戶的洞察,方法本身是為目的服務的。只要能滿足用戶研究目的,任何方法都值得嘗試和運用。

2.用研這個崗位的部分職能可能由設計師或者產品經理承擔。但是,用研需要做一些基礎一些的研究 具有一定普適性的研究工作,為產品設計提供支持。 能有效避免產品設計重複他人反覆出現的錯誤。這些研究帶來的可能是設計規範,設計指南。 筆者曾經在公司內部介紹過NNP所做的一些研究,如面向貓的遊戲設計,信息無障礙網頁的可用性設計規範等。 這些都能很好地幫助我們設計,這就是用戶研究的價值之一。

3.用戶研究的價值體現。我們知道,了解用戶是產品設計的前提。一些傳統企業開始注重效率忽略這些基礎工作。設計過程中發現很難去完成設計溝通,產品反覆折騰,耗費資源和時間,設計師也很無成就感。

敏捷設計、快速迭代本身就可以看著用戶研究的方法。用戶研究本身就是貫穿設計全流程的,而不僅僅是在某一個階段。

4.行業存在浮躁和自大之氣。網上流傳的用戶體驗行業內的鄙視鏈就可見一斑。作為用戶研究從業人員,我們需要跳出成見,從易到難,從外及里地實現和證明用戶研究的價值。

當然這個前提是,我們產出的確實是有價值的。 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產品,為什麼不先做一下用研呢?

注,無障礙網頁設計指南,我正在翻譯中。


只談互聯網公司用研。

互聯網行業用研死還是不死,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之所以被提出來,就是因為一直面臨被質疑價值的窘境。而這種尷尬,或多或少是由架構、流程所造成的。

第一種,採用專業組織的架構,只在需求出現的時候介入,結果往往淪為內部第三方的角色。而事實上,我們之所以不請諮詢公司過來,是因為內部用研比諮詢公司更了解產品、研究能夠落地。但點狀的溝通模式,往往讓用研同學的研究成果無法應用,成為別人眼中的「報告部門」(類似情況在互聯網公司的市場研究部門中同樣出現)。

相對而言,第二種專註於某條產品線或者某個行業的用研更接地氣,研究成果也更容易轉化。用研如果有環境深入介入立項、策劃、交互、視覺、運營這些基礎環節,就有機會運用專業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當然,這種顧問式的定位,也要求用研掌握足夠多的產品、設計、運營以及品牌知識。專註於其中的一兩個方向,都可以為你贏得在產品團隊內部足夠多的話語權。

如果在大公司,建議用研要加強行業分析以及基礎研究的比重,只有當你站在行業的高度去看待產品趨勢,才會將基礎研究的普適價值推廣到一票產品當中去。


這個問題提問後,7年過去了,用研死了嗎?


用戶對不同的網站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視頻網站網站,用戶更在乎內容是否更新,視頻是否清晰;對於微博網站,更在乎朋友關係和媒體信息;這種內省偏向性網站,用研看起來就沒那麼重要。在用戶選擇網站考慮因素排名最後;但是對於電商類網站或者其他功能性網站,用戶體驗研究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所以,標題的屁話是不成立的


在討論一個職業前,起碼是對這個職業有相當了解的基礎上,從以上的答案,你很難相信他們討論的是同一個職業。用戶研究按我理解就是研究用戶在特定環境下的各種行為,並解釋(或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有些公司沒有專門的用研人員,而是由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或領導充當了該角色,但是不管是誰擔當了這個角色,這已經表明這個角色不可或缺,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工作分類越來越精細是必然趨勢


交互設計最早的鼓吹者之一 Alan Cooper,這兩年一直在鼓吹「交互設計將死」

「用研將死」大概是這套說辭的一個變體吧


相比較迭代速度和執行力,用研確實可以去死了


最近在看創業的書籍,發現好的用研和好的創業者有相似之處,首先要有自己的「生命主體」,說白一點,有對產品的ownership,才可能去主動探索、洞察,發現別人不輕易發現的東西,並且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去驗證、結構化呈現,同時面對質疑,也有勇氣去繼續polish自己的結論。。否則,只是「被安排」的打工者心態,人云亦云,體現在調查上,就是用戶voice的傳聲筒,或者工作夥伴之間的傳聲筒,無法協調和處理不同聲音的意見,怎麼談得上研究的樂趣。怎麼能用勇氣去推動結論的落地。所以,題主的標題可以修改為:打工者心態的用研必死。


如果只是做一些支持性的調查和研究工作,作為一種崗位職責,必然死,因為沒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用戶研究應該努力在整個流程中去把控產品體驗,去為公司的產品指引產品的體驗方向,去監督執行,最後體驗的評審和跟蹤解決。


我想說,不是用研的作用將死,而是...如果用錯誤的方法、定位錯誤,脫離實際產品本身,或把用研當做對現有結論的證明,用研真的會死...


因為他們覺得大數據是萬能的?


我就是個蝦,請允許我扯個蛋,我的理解是,作為任何設計工作的前提,研究對象肯定是必須的。在進二十年*,一些設計理念被提出並被廣泛接受,從而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方法,這些方法被單獨拿出來討論、實踐,用戶研究就是其中一種。但是隨著產品迭代的加快,生產工具的更新,很多方式方法不再需要刻意提出,(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的)一個程序員也知道要面對對象,面對用戶,一個寫新聞的小報記者也要知道他報紙覆蓋區域人們的閱讀習慣、詣趣,從而去拼湊讀者喜愛的新聞。對從業者要求不斷地提高,讓許多團隊出現了很多複合型人才,單一某種技能的忽視就導致了它的「死亡」,這種死亡不是說它不存在,而是說他的形態發生改變、他的內涵增加、量變質變的關係。不可否認的是,當人們不在提起,存在和死亡又有什麼區別呢?我是一個學習交互媒體的學生、從原型設計、程序開發、迭代、訪談、深訪、問卷、presentation各個環節都做過一遍,我覺得什麼都很重要,單獨拿一個出來說他不可或缺或將要死亡,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11年看到並記住這篇言論,頗有感觸但並未回復。現在近8個月過去了,作為細分深化職業的用研不但沒死反而更趨向於劃分為更細分的用戶研究、用戶體驗研究。

用研的產出價值不可衡量一直是死穴,我在新的公司極力推動前沿研究,希望讓決策者和內部團隊更接近用戶,心裡的用戶模型更加清晰,並試圖把用研升級為最終的驗收測試一部分,不是可用性測試,而是體驗測試,不是用戶試用,而是我們用研做出的用戶模型來試用,從而超越用戶。

用研不死,只會「變」,這也是萬物發展進化的鐵律!


每個觀點都有它提出的依據,當然不管真假與否。


用研,對於小企業,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大企業可能更多的去引導客戶,培養環境。


個人理解,基於一些發展超前的公司,他們的思維可能真正的領先市場和用戶太多,所以這個企業的用研,更多的方向已經模糊,而偏向自己的數據研究和趨勢判斷。


出發點不同,如果把一段話,斷章取義出來看,沒有談論的價值,也很可能曲解文者的意思。


互聯網各種這樣的觀點,現在出現一批人,不喜歡、看不慣就去抨擊。這個是最不可取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我覺得是國內的大部分小公司沒有精力來發展用研,但是對於真正要做好產品,用研是至關重要的。


我看到這個問題我有點想問:為什麼我周圍沒人說「用研將死」?這些人的論點有了,論據是什麼?

數字產品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總是先面向開發者,開發者怎麼開心怎麼順手怎麼來。然後是用戶遷就開發者,所以一開始總會有厚厚的一沓用戶手冊。

而很多出產品的行業,最終都會面向用戶,用戶怎麼開心怎麼順手怎麼來,這算是一個歷史發展規律。就像經濟發展推動社會結構轉型一樣,這都是歷史必然存在的。

用戶研究只是其中一個過渡時的探索過程而已,什麼時候數字產品開發能成為一個普通操作工訓練兩天就能上崗就業流水線操作了,什麼時候就是數字產品開始全面拼用戶體驗了。

現在的數字產品先拼的是開發實力,再是用戶體驗。當然也有可能不分先後。

所以我還是不理解"用研將死"是基於什麼情況的?


推薦閱讀:

如何對一個產品編寫完整的用戶故事?
怎樣寫深度訪談的調查報告?
你遇到過哪些反人類用戶體驗?
如何正確對待用戶需求,才能在用戶需求和產品運營上取得平衡?
如何把有效的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TAG:用戶體驗 | 用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