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很多音樂從業者和聽眾口中的「音樂是一種感覺」?

常人探討和爭論 經常看見周圍的人說出這種唯感覺論 甚至用這種所謂的感覺去否定理論和技術的重要性 實在讓人不太舒服 說起來我也對這種言論推崇過 在走了很多路 後還是覺得在演奏和創作能力不夠的時候還是更應該把精力放在技術上 不過學問潛難以下一個定論 所以想問問知乎上的老師們 聽聽更有知識的人的意見 謝謝各位 @竇唯 @Maggie Ma


當人對一件事缺乏基本的信息量和知識而無法判斷時,總是喜歡談感覺,因為除了感覺,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支持他的邏輯思維。所謂外行看熱鬧......

中國又是恰恰喜歡把知識玄學化的國家。常常把直覺和經驗放到理論分析之上的位置,這可能也是很多我國文化中被西方人不能理解的部分。例如中醫和氣功,直到今天很多內容仍然缺乏數據和理論支持,也是矛盾和爭議的焦點。對於生老病死這麼要命的事都看感覺,源於對文化的繼承。

例如做菜,中餐的大廚都是一把抓,具體什麼料放多少還真是看感覺。據傳某些來自科學氣氛濃厚國家的人對中餐的配料嚴謹和精確到克以後反而沒那麼好吃.....當然這可能是謠言。

中國的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師傅帶徒弟那種,這種教育講究感覺和悟性,但缺乏嚴謹的總結歸納以至於無法在大人口基數上普及。而西方那一套更善於把知識量化,拋棄大部分的感性成分。也能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通過載體把知識傳播出去。

這種思維方式當然也反映在彼此的文化藝術上,在世界藝術史中,早在文藝復興之前,西方已經開始研究透視和解剖學以更加精確的還原我們所看到的影像,這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數據和知識量基礎上。而東方的繪畫更加註重寫意成分,並不十分熱衷於忠實的還原生活,以至基於透視的繪畫方法在清末才開始傳入我國,對於繪畫解剖學的研究更是民國以後才開始的。

歐洲的音樂教育也是一樣,有大量的理論分析和實踐基礎。在音樂學院里沒有老師會跟你談感覺,因為他們認為感覺是每個人最獨特而寶貴的天賦,也是無法教育和複製的。所有的技術和理論最終只是用於支持你去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因此在他們的音樂教育中,理論與分析的學習層面往往是比較嚴格苛刻的,在實踐與創造時又的確沒有太多的禁忌。在畢業前,學校要確認你學到了所有他們認為所有有必要的技術和知識,至於你學會了以後怎麼用,他們並不十分在意。在那裡,談技術和理論之外的內容似乎是教師素質低下的表現。而大量的技術與理論學習的確會影響一個人對於音樂的感覺和自我的表達。他們在招生時對於樂感出色的學生會有一定的額外照顧,也是因為他們認為一切技術都是可以通過教育來解決的,而感覺有時並不能。

中國.......真的很難講,目前來看,即便是專業院校,每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差距實在太大了,這種差距不僅僅體現在軟硬體結構上,更多時候也會體現在教學理念上。好一些的學校例如央音和上音還是非常重視技術化和理論化的教學的。但中國音樂教育中教師習慣把自己的審美情趣帶入到教學中這個普遍存在,而有時恰恰是教師的審美抹殺了學生的音樂天賦中最有創造力的一面。

總之,當你和人聊音樂時,如果發現對方除了感覺什麼也說不出時,請果斷停止。接下來必定進入互相傷害的環節。因為感覺各有不同,而技術和知識才是共性,這不是說我們在聊音樂時不可以聊感覺,感覺恰恰是音樂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如果缺乏共性的知識基礎而單純聊感覺無異於雞同鴨講。所以,請選擇有一定知識量的對象交流。不然不僅在交流中你一無所獲,還讓你覺得秀才遇上兵....啥也說不清。

最後加一句

我覺得很多人把音樂理想化了,認為它可以是不需要任何付出和學習就能理解的。我覺得它和搞對象差不多,有些人在意你的靈魂,他們可能有點性格,對你也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些人對你百依百順,你想聽什麼他就說什麼,但他也許真的只是在乎你的那點錢。


音樂人所說的「感覺」和普通人的感覺區別可大了。

比如說古典音樂作品。首當其衝的歌唱性,這是要進行大量的聽模仿寫作訓練才能慢慢感覺到哪些旋律走向相對不太好哪些旋律走向非常好的,這是一種感覺;然後你對大型結構曲式的把握需要很好的音樂記憶力,音樂到哪兒你心裡要有數,放一首曲子放到後面你還不能忘了前面,這又是一種感覺;縱向上古典音樂還有多個層次的旋律,這多個層次要同時進入你的大腦,這又是一種感覺;這之上還包括每個層次的歌唱性;再到演奏上,前面說的這些作品的無數細節是否在演奏中一一有充分的表現,這需要感覺;演奏者音色上的選擇和細微的變化是否能夠表達作品最需要最飽滿的音樂形象,這需要感覺。

流行音樂也有。如何調出適當好聽的電吉他的音色,什麼樣的音色適合什麼樣的風格中的什麼片段,這需要感覺;樂器在聲場中的哪個位置,它的EQ如何,和其他樂器以及人聲(如果是歌曲的話)是否搭配協調,需要感覺;不同風格下,什麼樣的旋律走向、和聲和節奏等等才是這種風格真正最地道的音樂語言,你掌握了一點點風格特徵跟你真正能寫出這種地道風格的作品差了十萬八千里,這也需要感覺;針對商業音樂,流行歌曲、電影配樂、廣告配樂、遊戲音樂、動畫音樂和電視劇音樂等等都有根據不同配合藝術形式特點所對應的寫作習慣,包括根據需要的情緒、情境去精準地定位使用什麼樣的音樂風格,又要在這其中思考大量的技術細節來判斷是否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也需要感覺;演奏上,就光爵士樂的那種shuffle的節奏都夠得你練,你在手做到之前還要讓你的耳朵甄別出真正恰當合適而非做作惡心的彈法。

你說這些感覺需要理論茲瓷嗎?那當然咯!當然茲瓷咯!它是訓練音樂感覺的基礎,怎麼能不茲瓷?

樂理就不說了,最基礎的理論,沒有這個你後面都沒法進行。視唱練耳也是基礎,和弦你都聽不出來,你還怎麼去判斷音樂立體的層次結構?視唱也是,真的只有唱出來了,才算是掌握了一段旋律準確的音準和節奏,以及它的歌唱性。不學和聲,你怎麼知道一段音樂中完滿終止和不完滿終止分別的意義?你怎麼判斷一段音樂裡這多個旋律層次孰輕孰重?分別又該如何表現?你在寫的時候又該如何同時把握好橫縱向上的發展?除此之外,你知道作曲家怎麼用不同和聲色彩去變化發展原始動機?各種發展音樂材料的手法又是如何使用的?不學配器法,該怎麼樣使用各種樂器,如何組合他們?沒有和聲,就算你光看了配器法上的各種樂器性能,也不會知道作曲家配器的思路是什麼,因為這些全都是根據和聲上的學問延伸而來的;曲式結構也需要和聲基礎,否則無法分析曲子,也不會知道作曲家發展大型曲式結構的思路是什麼。

流行音樂上,不會和聲就沒辦法掌握各種風格所需要的和聲色彩;不會樂器就沒辦法知悉如何使用樂器,如何演奏能表達出其所具有的音色跟節奏特點;不會效果器和各種混音理論你也沒辦法調整各樂器的音色和相互之間的各種比例。

所以說理論能夠解釋一部分感覺,但也不是全部,它的主要目的是支撐你去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多維度的感覺;最終要把你所學到的一切都變為你的感覺。

有的人為什麼不用學?因為老天爺賞飯,這種感覺他天生就具備了。

什麼唯感覺論、唯技術論以及這兩個哪個更重要blabla的都是學的東西不夠而又時間太多瞎思考的結果。用東北話將叫「沒屁咯隔叻嗓子」。


雖然音樂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最起點的地方還是依託感覺,在此之上建立的體系。我們談協和音程,不協和音程的「協和」是靠感覺,我們談終止式,向主音收斂的聽感,還是感覺。為什麼Swing節奏型聽起來很搖擺?為什麼金屬樂會讓人感覺有攻擊性?說到底,音樂能夠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在音樂里談「感覺」是具有這個層面的合理性的。但是,「感覺」這個東西,在不同層次的人看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對沒受過音樂訓練的普通人而言,「感覺」就只是感覺,且難以定義,不具有同一性,會受情緒,情境,閱歷的影響。而對受過音樂訓練的人而言,「感覺」是理論的延伸。

這一點,我在看了Jacob Collier的一些訪談後,更深以為然。他自己在創作的時候更傾向於談音符背後的色彩和情緒。記得他說過一個例子,他媽媽小時候訓練他的絕對音感,在街上聽到一個音就問他這是啥。一次街上聽到一個A,他答了個D,他媽媽反而很高興,因為從五度圈來講,二者很近,而五度圈相鄰兩個音又是主音屬音的關係,二者在「感覺」上是相近的。Jacob Collier認為能理解到D比降A更接近A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你在尋找一種音符的「感受」了,而不是機械地去辨音而已。

更能說明「感受」重要性的例子是,Jacob Collier創作時喜歡尋找和運用一些鋼琴縫裡的音,他覺得那樣更能表達他的感覺和情緒,這些東西是站在理論上,又超脫理論的。畢竟,主流理論都是在玩十二平均律,你想尋求之外的東西,怎麼辦?

所以,我想說的是,真正的音樂人談「感覺」並不真的就純粹是感覺,是站在理論上對表達對一種延伸,理解這個很重要。在吸收了所有理論的基礎上,把「感覺」的考量融入音樂,絕對不是件壞事。

說到底,站在堅實理論基礎上的「感覺」才是有意義的,因為它是能夠在音樂體系里邏輯自洽的,而路人說的感覺,就隨他說去吧。

最後給大家推薦這兩個訪談,我看完受益良多。

https://youtu.be/b78NoobJNEo


音樂到頭來是理性的。

好多人老以靈感為借口和說辭,其實「如何「信達雅」地詮釋我的思想」和「如何讓音樂變得好聽」都是要用極強的邏輯性、洞察力以及完整的知識體系去解決的具體問題。而引起感性反應的那部分到頭來也是在邏輯上make sense的,是理性賦予的饋贈。

由此,「理科生思維」對於很多藝術工作都是有壓倒性優勢的——這是從我對幾個行業的觀察中得出的。


音樂是一種用於操作或影響情緒的藝術

但它是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的

so

懂技術的人會分析旋律走向、和聲安排、配器技巧、頻段平衡

不懂技術的人就看看熱鬧唄

你也可以說『美食是一種感覺』,大廚聽了未必生氣

作為音樂人,我會去解釋,但不會很介意

要是人人都懂行,我該拿什麼糊口啊


對於音樂,有價值的是你知道它是什麼,而不是它讓你感覺到了什麼。每個人的感覺都是不同的,也是無法相通的。自己的感覺對於他人來說大多毫無意義。

所以對於音樂的學習,其意義就在於在感覺到的時候知道它是什麼,知道每個感覺意味著什麼。將這兩點合一,才是真正的入門了。

接下來的提高,可能會是感覺超越了理解,那麼就需要更多的學習理論。若是相反,就需要更多融入生活去感受。

當年郎朗十二歲,參加比賽。朗父想讓他演奏肖邦,老師說他這麼大可能無法表達準確肖邦的感情。朗父說,我們離家,他思念母親,讓他想著媽媽演奏就好。結果一舉奪魁。這便是進入生活,讓感受跟上自己的技術。但是我們發現重點了嗎?若不是郎朗,就算怎麼思念母親,就算真有那份感情,連表達的方式都沒有。

沒有什麼是玄學。一切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感覺固然重要,只是憑感覺卻也太過膚淺。很多人說有些偉大的演奏家,作曲家是因為感覺好,這些人卻忽略了他們本身基礎比你們也高的特別多。你們的差距,可能有天賦上的問題,也可能根本沒有。借用一句話,中國絕大部分學生,甚至都沒努力到有談天賦的資格。

所以,我一貫的想法是,有感覺的你,首先取得了學音樂的資格。但是你還需要等待霧散,眼見樓閣,腳踏實地,更上一層。只有這樣,才會更多的達到一個你希望的境界。甚至於不只是音樂,其他的一切都相同。

畢竟,什麼事情有終點?想做到什麼時候算是滿意?

藝術的人生不過就是終生探索罷了。


誒?這不就是馬大大哲學認識論里的"認識過程中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咩?

很可惜,我國大量的吃瓜群眾對於音樂還停留在"感性認識"層面,把自己對於音樂的感覺、知覺當做一種客觀依據,

比如有人經常說:"唱歌好聽就行了,要什麼唱功啊!"

最典型例子是微博上某著名音樂博主*帝,不止一次說到"唱的靈魂",將擁有"唱的靈魂"作為一個好歌手的評判標準。

這種玄之又玄、虛無縹緲的建立在主觀感受之上的審美標準真是的難以服眾。然而可怕的是,底下評論一群歡呼,以為自己找到了某項權威的客觀標準的支持,熟不知,這只不過是一群具有相同感受的人聚集在一起自嗨罷了。

這不就是音樂審美上的"唯心主義"咩?

感性認識的下個階段就是"理性認識"了。

"概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礎之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繫和事物自身規律性認識。"

說白了,感性認識多了,自己善於思考總結就能得出自己對於音樂的理性認識。

一道菜做的好不好,我們可以從"色、香、味、意、形、養"六個方面去評判。

音樂也是如此,判斷一個歌手是否優秀,可以從音色、音質、音域、咬字等很多方面來評判。

同樣對於一首歌來講,詞、曲、詞與曲的匹配度、編曲等多個方面來評判。

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的感性認識之上的理性總結。

所以呢,那些吃瓜群眾們唯感覺論的原因有二:1.聽歌聽的太少 2.還不善於總結思考。

好押韻的有木有2333

總的來說,如果你遇到一個人,那個人能明確說出一首歌好在哪裡,差在哪裡,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並且能做到邏輯自洽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有自己審美體系的人。

更可惜的是,我沒有遇到這樣的人。

如果你遇到了,請一定與他認真交談。

以上。


當然在創作難以突破的時候就該著手於技術,音樂確實是由感覺產生的,但沒有足夠的理論和技術用來表達它,他就是只是個感覺,別人聽不懂。

但是理論和技術永遠也代替不了創作,因為從根本上說,你只是在鑽研別人的東西。

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先琢磨技術吧,等時候到了技術自然會給你回饋靈感。


非常贊同最高票@彭飛的回答。

以前在國內學聲樂,一開始遇到過兩三個這樣的老師,喜歡夸夸其談並且自我感覺良好,在學技術的初學階段「感覺」似乎是某種老師慣用的一種手法,但在當時每次一說「感覺」都讓我覺得在學一門玄學,又奇妙又嚮往彷彿學會了就能得到升天一樣。不過學一段時間也會和題主有一樣的疑惑,而且使用這種「感覺型技術」似乎很不穩定。感覺心裡超級沒底。

後來也是出國念大學後才慢慢改變這種想法,她們嘴裡提的更多的是tecnic,而不是感覺。不知道題主是學什麼的,但我現在的認為是音樂是一門科學,得有技術和理論的支持,不然你有感覺也抒發不出來啊。(我認為的感覺有兩種,一方面來自於技術,一方面來自於作品,單說作品方面的其實也沒那麼玄,當你和作品的情緒產生共鳴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感覺)


除非對大腦分析音樂的模塊完全弄明白了,否則就得靠感覺,因為基本樂理就是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學過樂理的人只不過把感覺模式化,碎片化了而已,可能更敏感,也許有了質變。至於說完全技術化地看音樂,那就是數學了,那數學家顯然比音樂家強的多,音樂家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所謂「xxx是一種感覺」就是「我不懂,我自己的思維中沒有這東西,但是我那個自然界演化出來的大腦似乎能抓住它,我能做的就是給它命個名」

xxx是什麼區別不大

「感覺」作為專門術語取其他含義的情況另說


我把這種邏輯套在其他行業里,你就會發現這種邏輯是有多荒謬了:做菜其實就是一種感覺,好吃就行,油鹽醬醋的調製技術一點也不重要,只要好吃。我覺得五毛錢的辣條最好吃,所以,北京大飯店的高級廚師簡直就是裝逼,還不如一包辣條有價值(滑稽)


如果你想要擁有逼格的話,你可以對所有的藝術都說是一種感覺,因為感覺這種東西是非常玄幻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至於對方感覺到什麼那就是對方的感覺了,更具格調的說法則可以說是一種……不說了,留著泡妞。


對於理性派的學者,感覺就像是錦上添花。

對於感性派的學者,感覺就像是雪中送炭。

對於民謠派的學者,感覺就像是海洛因。


寫音樂的不知道,不過聽音樂靠感覺難道不對嗎?

對一首歌喜歡與否跟個人經歷關係更大,因為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喜歡一首歌再正常不過,而脫離了背景直接聽這首歌完全不喜歡也很正常。

至於說音樂評論,不能從單一角度,創作者可以從創作技巧方面說某歌寫的不好,但歌曲這種藝術形式,流行就是硬道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2015年大陸首屆雷亞音樂嘉年華?
如何評價音樂人燕池?
唱Last Christmas 的George Michael喬治·邁克爾昨天逝世,他的歌你聽過哪些?
扒歌時能扒出旋律音階但是怎樣扒和聲啊?

TAG:音樂 | 作曲 | 音樂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