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把自己和其他國家隔離開來,其狀況會變得更好嗎?

為什麼一個國不把自己和其他國家隔離開來?

為什麼我們會有市場?

根據經濟學家的觀點,政府應當在市場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本文作者:

於松民,知乎賬號@由之,國科大在讀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學、氣候變化政策設計與評估、基於agent-based model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模擬。萬門大學《微觀經濟學入門》,《中級微觀經濟學精講》授課教師。知乎專欄微觀經濟學:從「入門」到「入廳」。

本文經過了小編的修改潤色。

本文是小萬的第【3】篇科普約稿。

對於國家來說,「把自己隔離開來」可以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鑒於問題標籤都是經濟學相關,且本文作為一篇經濟學科普文,所以只關注經濟學這一方面。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不隔離的時候國家的狀況會變得更好。

因為至少有「比較優勢」的存在。

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交易很簡單:在不考慮交易成本時,只要「買方對商品的評價」大於「賣房提供商品的成本」,交易就可以發生了。比如我的這件衣服成本為100元,而你認為這件衣服值150元,這個交易便最終可以達成。

但是,如果情況上升為兩個國家之間的交易——對同一件商品,兩個國家都同時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時,「買方評價」和「賣方成本」的含義就不一樣了。這時它們合二為一,用這個商品在兩國的「均衡價格」來表示。

簡單但地說,如果某件商品在A國供求均衡時的價格低於B國,那麼A國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向B國提供這種商品。此時A國居於賣方地位,B國則處於買方地位——這時,我們也稱A國對B國有「優勢」。

但是,這種「優勢」卻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假設有A國和B國兩個國家,它們都生產啤酒和花生米,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會由誰主要生產啤酒,誰主要生產花生米,雙方的貿易會是怎樣的?這裡,我們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情況一:

在A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10元/升與15元/斤;

在B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20元/升與10元/斤;

這時,顯然A國提供啤酒的成本更低,B國提供花生米的成本更低,雙方各有優勢。於是兩國之間存在貿易機會——A國向B國出口啤酒,B國向A國出口花生米,結果是兩個國家都賺了。

情況二:

在A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10元/升與25元/斤;

在B國啤酒和花生米的價格分別為20元/升與60元/斤;

在這種情況下,A國無論是在啤酒還是花生米的成本都更低,都對B國有優勢。

但是這時A國和B國就不存在貿易機會了嗎?不是的。一個聰明的商人就會發現,從A國帶著10斤花生米來到B國,可以換得30升啤酒,帶回A國,就變成了12斤花生米——相當於用10斤花生米換回了12斤花生米;

同樣從B國帶著10升啤酒來到A國,可以換得4斤花生米,帶回A國便又可以換成12升啤酒——相當於用10升啤酒換回了12升啤酒。

可以看到,雖然A國在提供啤酒和花生米上都相對B國有優勢,但是在這位聰明的商人倒買倒賣的過程中,便實現了A國向B國輸出花生米,B國向A國輸出啤酒的貿易。如何理解兩種情況中兩國的貿易呢?這就要把「優勢」這個概念拆成「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兩個。

在情況一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絕對優勢」的基礎上——A國因為提供啤酒的「絕對成本」低,向B國出口啤酒;B國因為提供花生米的「絕對成本」低,向A國出口花生米。

在情況二中,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建立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A國因為提供花生米的「相對成本」低,向B國出口花生米;B國因為提供啤酒的「相對成本」低,向A國出口啤酒。

仔細考慮我們會發現:這裡的「比較優勢」和「相對成本」,恰恰因為考慮的是機會成本——把提供

?種商品的成本,理解為提供等價值的另?種商品的數量。因此,真正決定兩國貿易關係的並

非「絕對成本」,而是「相對成本」——兩種商品在各國內的價格比。

再往遠一點兒想,對於個人而言,比較優勢的原理還可以作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理論基礎——就算某人幹啥都比我強,我也可以從相對的角度去找到自己相對於他能夠發揮特長的領域,去做一些他相對不值得乾的事情,這就相當於通過分工與交換,實現了雙贏。


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理論就是貿易會讓雙方都收益,並且促進生產力的優化和提升。。。。


中心外圍論的確說了一個這樣問題,全球化下,窮的國家越窮,富的國家越富,想要跳出低收入陷阱,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

經濟學十大原理又提到了,貿易使雙方狀況得以改善。只是這種正和博弈中,有的參與者是賺得更多,有的改善的就不是很理想,也有的是負效應。

實際上,孤立出來的想法並不可取,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想法,你在全球化獲益同時也要承受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及潛在的經濟衰退的風險。

而脫離大集體孤立自己,雖然避免了風險但也不能享受全球交換帶來效率的提升。

實際上,以前很多經濟危機發生時候,各國喜歡提高關稅或者製造貿易壁壘來躲避危機,但卻帶來了更嚴重的後果。(上世紀三十年代

又比如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各國主張貨幣貶值躲避危機,這無疑又加重金融體系負擔。

每個人(國家)都是想著以自身利益為主,卻往往忽視整體利益。

至於為什麼有市場,當然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啦。

政府扮演一個"看得見手",比如經濟發展導致環境的負外部性,需要政府干預治理;財政支出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失靈等等不一一說了。


閉關鎖國的清朝,亡了。這個問題很像之前「一滴水從幾千米高空砸到人頭上會有傷害嗎」的問題喲



不就是制裁了嗎?


單純從經濟方面來看,主流觀點是貿易利大於弊;

但更具體來說,貿易一方面可以提高總效率,一方面也有收入再分配效應。開放貿易的效果對不同的個體來說是不同的;考慮到執政者的「效率~公平」無差異曲線不太一樣,最終貿易與否其實很難說。

至於經濟以外的方面那就更難說了,有些產業,比如重工乃至軍工,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靠比較優勢分析的,有時候(在某些行業)閉關鎖國是需要的,不然單靠市場導向,一個國家可能永遠無法進入某一行業,即使這個行業是立國之本。

總之,經濟學的主流意見一直都是小政府的呼聲更高,但經濟畢竟只是一個國家的一部分,不好說的。


去看看鴉片戰爭


那你覺得當初的閉關鎖國怎麼樣?


你看看朝鮮就知道了


大約就是朝鮮那樣吧!

當然,朝鮮不是主動隔離,也沒有完全隔離


真想去了解這類問題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買本大一或者大二上的國貿課本,不用去看那些模型怎麼構建的,把字的部分讀個半懂不懂就足夠了。


忘了怎麼挨打的嗎。。。


因為有比較優勢的存在,所以把自己隔離出來沒什麼好的。

這是經濟學十大基本原理之一,提問者是在釣魚嗎?


只要好好管理,會變好的。但只是相對自己而已。相對其他全球化的國家來說,你這「閉關鎖國」的進步不值得一提。

全球化的結果就是動用全世界的資源和技術,盡人類最大的能力進行科技,文化等等的不斷進步,而你「閉關鎖國」最後得到只是脫離世界潮流,變得「落後」而已。


推薦閱讀:

什麼是投票悖論 (Voting paradox)?能否舉例說明?
張五常是不是經濟學大師?
怎麼給15歲的孩子解釋邊際效益?
如何看待摩拜單車月卡的定價?
如何看待「經濟學不以預測為目的」的說法?

TAG:生活 | 經濟 | 經濟學 | 社會 | 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