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子或者莊子活在漢朝,會出來當官嗎?

如果老子或者莊子活在漢朝,會出來當官嗎


瀉藥

老子可是大周朝國立圖書館館長,正兒八經的公務員。我們看看孔子怎麼評價老子。

《史記·老子韓非例傳》:「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與人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請教禮的學問。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孔子離去以後,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捕獲它,會游的可製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就不知道它能駕著風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龍一樣吧!」

老子做不做官我沒法猜測,孔子識人之術甚是厲害,都被老子嚇麻爪了,我不認為我比孔子厲害,所以不知道。

補充孔子識人九法:《莊子·列禦寇》

孔子曰:「凡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願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釺。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

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現代領導都這麼玩,就是從這來的。

/(ㄒoㄒ)/~~

再說莊子

莊周是宋國的公室後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宋戴公為庄姓始祖。

人家是皇親國戚,是貴族!

我們看看莊子對於做官什麼看法:

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於是鴟(chī)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yé)?」

惠施在梁國做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鶵,你知道它嗎?那鵷鶵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鶵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喝!』的怒斥聲。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相位)來威脅我嗎?」

莊子一定不會做官的,我們看在春秋時期,我國的先人對官場的理解: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莊子的學問淵博,遊歷過很多國家,對當時的各學派都有研究,進行過分析批判。楚威王聽說他的才學很高,派使者帶著厚禮,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笑著對楚國的使者說:「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沒有看見祭祀用的牛嗎?餵養它好幾年,然後給它披上有花紋的錦繡,牽到祭祀祖先的太廟去充當祭品。到了這個時候,它就想當個小豬,免受宰割,也辦不到了。你趕快給我走開,不要侮辱我。我寧願象烏龜一樣在泥塘自尋快樂,也不受一國君的約束,我一輩子不做官,讓我永遠自由快樂。」

粗淺一讀,感覺莊子很清高,仔細一看不對!

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

想到什麼了?

宇文泰者北周開國奠基人也。當他做北魏的丞相模仿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之時,遇到了與諸葛亮齊名的名士蘇綽。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密談了三日三夜,留下了如下極具現實意義的答問。

  宇文泰問曰:國何以立?

  蘇綽曰:具官。

  問:何為具官?

  曰:用貪官,反貪官。

  問:既是貪官,如何能用?

  曰:為臣者,以忠為大。臣忠則君安。然,臣無利則臣不忠。但官多財寡,奈何?

  問:奈何?

  曰:君授權與之官,使官以權謀利,官必喜。

  問:善。雖官得其利,然寡人所得何在?

  曰:官之利,乃君權所授,權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官忠則江山萬世可期。

  嘆曰:善!然則,既用貪官,又罷貪官,何故?

  曰:貪官必用,又必棄之,此乃權術之密奧也。

  宇文泰移席,謙恭求教曰:先生教我!

  蘇綽大笑:天下無不貪之官。貪,何所懼?所懼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必為異己,以罷貪官之名,排除異己,則內可安枕,外得民心,何樂而不為?此其一。其二,官若貪,君必知之,君既知,則官必恐,官愈恐則愈忠,是以罷棄貪官,乃馭官之術也。若不用貪官,何以棄貪官?是以必用又必棄之也。倘若國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則君必危矣。

  問:何故?

  曰:清官以清廉為恃,直言強項,犯上非忠,君以何名罷棄之?罷棄清官,則民不喜,不喜則生怨,生怨則國危,是以清官不可用也。

  宇文泰大喜。

  蘇綽厲聲曰:君尚有問乎?

  宇文泰大驚,曰:尚……尚有乎?

  蘇綽復厲色問曰:所用者皆為貪官,民怨沸騰,何如?

  宇文泰汗下,再移席,匍匐問計。

  蘇綽笑曰:下旨斥之可也。一而再,再而三,斥其貪婪,恨其無狀,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壞法度者,貪官也,國之不國,非君之過,乃貪官之過也,如此則民怨可消。

  又問:果有大貪,且民怨憤極者,何如?

  曰:殺之可也。抄其家,沒其財,如是則民怨息,頌聲起,收賄財,又何樂而不為?要而言之:

  用貪官,以結其忠,

  罷貪官,以排異己,

  殺大貪,以平民憤,

  沒其財,以充宮用。

  此乃千古帝王之術也。

  宇文泰擊掌再三,連呼曰:妙!妙!妙!

  而不覺東方之既白。

莊子認為,做官就像養牲口祭祀。給你房,給你車,給你小蜜,給你貪腐的機會,養肥了,民怨大了殺掉吃肉。得了名聲與民心,不剝削百姓又得了錢,又能維穩,加上剷除異己,好處多多。古時候聖上大人當位時,在奉天市就這麼做過(手動滑稽)

莊子看明白了政治的本質,所以莊子是一定不會做官的。


莊子不太了解,就說說老子吧。

老子曾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正經八百的公務員編製。在館內自己看看書,沒事想想事情,畢竟思想思想,又要思考又要冥想。久而久之,變有了對道的感悟。曾經孔子也找過他兩個人有了促膝長談,那時候老子算上孔子的長輩了吧,對孔子的建議和啟迪也對以後孔子的成就有了不小的幫助。

後來老子出關(為什麼出去是個迷),到嘉峪關的時候碰到了首位尹喜,非要老子講講圍觀之道,否則還不讓走,老子被逼無奈變寫下了道德經。老子崇尚無為之治無言之教,道法自然不仁之仁。說白了不爭不搶順其自然。這就與孔子的儒學有了衝突。孔子遊走各國講學就想著往上爬,而老子留下道德經之後便騎著青牛出關而去,最後到了哪裡幹什麼去了都不知道,所以我想老子對官位並沒什麼追求,最起碼對權利沒什麼追求,頂多也就再當個與世無爭的館長而已


漢初採用黃老之治,老子思想就是當時的「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中國夢」。1975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帛書有《老子》陪葬,可見黃老思想的普及程度很廣。

老子這個人做過「周守藏室」的管理員,但司馬遷最後也說,楚國還有一個「老萊子」,可能就是老子。這說明司馬遷也不清楚老子到底是誰了。

《莊子》這本書是莊子以及他的學生們寫的文章編起來的,一般認為《內篇》出自莊子之手,《外篇》和《雜篇》出自其弟子門徒,甚至信眾之手。而先秦諸子的書一般都是集體創作的,《莊子》的作者很多,最後署名署一個,這跟《論語》一樣,學生編的。《莊子》這本書真正的成型是在漢朝,以前是單篇流傳,漢朝時候被編成一本書了。所以莊子這個人真正的經歷,其實相當部分是根據《莊子》的內容重構出來的。港中文的劉笑敢做過語言學的統計,認為《莊子》中有幾篇出自漢代人之手。

所以說,莊子這個人,和《莊子》這本書一樣,很可能是漢初在黃老之學的影響下,被知識界自己製造出來的。

概言之,老子和莊子對漢朝人影響很大,但這是漢朝人自己的事,如果老子和莊子回到漢朝,估計會嚇一跳,和漢朝人想像的差距太大,偶像破碎,更別說做官了。


不會,而且他們生活在什麼時候,都不會出來做官。


老子會的,老子最喜歡當官了


莊子 以無為求無為 老子 以無為求大有為

莊子看不上官位 老子也看不上官位 可這兩個看不上不一樣


推薦閱讀:

殺人無數的魔王有資格知道「絕對真理」嗎?認識真理是否和個人道德無關?
《道德情操論》哪個譯本好?
中國有無哲學家庭教師?
如何區分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偶性和十個範疇里的性質?

TAG:哲學 | 莊子人物 | 漢朝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