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豆瓣FM?

如題,從個人情感角度,豆瓣fm已經陪伴了多年,界面也清爽好用,沒有網易雲音樂的大批評論。

從生意的角度,豆瓣fm的演算法基於網站里專輯的評分、豆瓣的足跡加上多年的收聽收據沉澱,推薦準度要優於網易雲音樂。

問題來了,如何拯救紅心歌曲已經下架大部分的豆瓣fm?內部有在準備買版權嗎?還是,已經根本沒有人在意這款好產品的死活了。


看到這個問題臨時起意想答一發。

利益相關,2013年在網易雲音樂剛開始做那陣,做過一段時間豆瓣FM的用戶增長。

當時和豆瓣FM的資深工程師,數字音樂行業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老兵 @趙凌 老師聊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市場上的流媒體音樂服務真的已經做到了只能拼曲庫版權和資本了嗎?

當時我YY的商業模式是,找到一家財大氣粗的產業資本,把全行業的存量曲庫和新增曲庫都收了,然後開放給下游的流媒體音樂服務應用開發商,讓下游展開充分競爭。

這樣的好處是,由於曲庫層面上的博弈對用戶而言,某種程度上是個零和遊戲,乃至負和遊戲,一方面是把市場投入到這個行業本就有限的資源優先燒到了不直接產生增量價值的曲庫競價購買環節,積壓了其他環節創新所能投入的資源,另一方面是用戶在消費內容時還天然的產生了以不同應用品牌為邊界的曲庫分割,聽兩個人的歌不得不通過兩款不同的應用,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如果能夠先推動行業把有限資源投入到應用創新環節,通過做出相對完善和更多創新的應用服務,來做大整個音樂市場,然後再反向對曲庫進行市場化定價,整個行業的總體產值可能會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當然,這裡面也有問題:一是依賴曲庫內容的差異化競爭總會像毒藥一樣誘導流媒體服務商去走捷徑;二是曲庫對流媒體音樂服務如此關鍵以至於上游內容方可能會在下游服務商獲得一定的商業模式之後通過hold up將其利潤全部抽干。

四年過去了,音樂也從變成了巨頭的生意,又進一步變成了巨頭退出的生意:阿里收購了蝦米和天天,升級為阿里星球後停服,關閉阿里音樂,保留了蝦米音樂人的火種;老牌霸主百度音樂賣給了太合,主營業務利潤堪憂的情況下,燒錢的音樂服務首當其衝被拋棄;海洋音樂攜產業資本收購了酷狗和酷我,然後被金主騰訊合併,構成了數字音樂市場的重要一級;後起的網易雲音樂反倒是打著共享版權的旗號,背靠遊戲現金牛強大的親爹網易,在市場中逐步站穩了腳跟,聲勢越來越大。

理想的商業模式還看不到。

四年過去,豆瓣FM的曲庫在阿北拒絕盜版的理念和日漸乾癟的錢包下變得越來越貧乏,只有一群死忠的老FM fans還在堅持。可能這才是為了拯救豆瓣FM而做的別無選擇的精衛填海吧!


我覺得,喜歡豆瓣fm的用戶,不再是為了標榜自己是小眾的,而是因為,它真的懂我喜歡哪些音樂,它的推薦,90%我都會聽完,60%會被我加紅心,幾萬首的收聽記錄相伴了多少年的情緒,才是用戶還在愛它的原因。它面臨很多市場挑戰,但講真,不是所有音樂都只為追逐潮流,為了享受音樂給予的滿足感者,是豆瓣需要的,也是這個時代需要的。作為一個用戶,我能做的,只能是聽著fm,直至它向我們關閉一切聲音。


手機快沒電,簡單講個故事。

10年前後,具體哪年我記不清了。

我負責的品牌想投豆瓣fm,做個深度合作,預算在內部估計在三百萬。

我聯繫豆瓣那邊,那邊沒銷售,只有商務,電話聊了下,加了qq。

沒有後來了,對方的表現在我看來很技術宅,在銷售上也不專業。

那時候幾百萬的網路投放可不是小數字,qq tips好像才12萬一天。

也許和豆瓣fm沒落無關,也許有關,誰知道呢。


個人感覺豆瓣在朝「把數量做成質量」的方向發展。 以前的豆瓣fm,豆瓣電影,豆瓣小組,以及豆瓣的其他相關的產品,可能在未來會融合在一起。現在的豆瓣太散了,尤其是現在人們不再去玩電腦,而是去玩手機。當移動設備成為主流的時候,多個app顯然不如一個app來的輕鬆方便。至於豆瓣fm,希望能夠走心吧。 希望豆瓣可以越來越好。


正在聽豆瓣FM的路過...


怎麼拯救?

對不起,沒法拯救。

騰訊會掄起版權大棒把所有競爭對手一一打趴下。


推薦閱讀:

为什么感觉豆瓣在走下坡?
為什麼很多豆瓣用戶都看不起人人用戶?
如何評價豆瓣首頁 2012 年 9 月 25 日的改版?
2013 年 06 月 08 日豆瓣首頁匿名改版的邏輯是什麼?
福根兒是誰?

TAG:投資 | 豆瓣FM | 豆瓣 | 網易雲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