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書福:自主品牌汽車品質超過韓系車已綽綽有餘」?
最近韓國正在加緊推進部署薩德系統,而在這個節骨眼上,李書福先生在剛召開的兩會期間發表了這個觀點。各位怎麼看待?是否已經趕超上了?是否自主品牌的春天即將到來?
補充新聞:李書福:自主品牌汽車品質超過韓系車已綽綽有餘-搜狐汽車
既然綽綽有餘 那可以不用局限於國內,去歐美市場把韓系車吊打一番嘛,毛主席說的好,宜將剩勇追窮寇,是騾是馬出來溜。太祖:後半句不是我說的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不敢苟同。
品質是哪方面的品質呢?如果是內飾做工、鈑金烤漆、功能配置、外觀設計(除了BYD)上,或許是超過了。但是在發動機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性能上。說白了發動機仍是自主品牌的軟肋。
現代/起亞最近用的比較多的1.6T發動機,181馬力、265NM扭矩,高功率版204馬力、265NM扭矩,雖然和日系發動機性能相比仍有差距(主要是本田1.5T機子),但已經步入世界主流水平,可以驅動1.5噸重的車子百公里加速8.7S。
而自主品牌發動機要達到同樣的性能只能用1.8T以上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去懟。比如吉利博瑞的1.8T性能不及現代/起亞1.6T,但耗油量卻和現代/起亞的2.0T發動機相當。
韓系車的尷尬之處在於品牌文化薄弱,不像歐洲、美國品牌有悠久的歷史,不像日本品牌有著各方面的文化和信仰。韓系車往往只是作為一個跳板,當車主有更好的條件時往往會選擇其他更好的品牌,註定不會有死忠粉。自主品牌在這方面很類似,因此以超越韓系車作為自身的目標也是最為實際的。
自主品牌汽車確實在進步,但吹牛逼是要靠實力的。如果自主品牌能銷售到美國並且隨處可見的話,那才是真的強。而不是現在只有俄羅斯、巴西、伊朗、朝鮮這類第二、三世界國家才能賣的動。
出口美國市場賣賣不就知道了...
這話如果是王傳福說,我上來就劈頭蓋臉的罵
李書福說的話,我暫且保留意見
贊同票數第一的說法。我參加過幾次吉利的試駕活動,平心而論,吉利在內飾做工、外形設計上與同尺寸級別合資品牌差距很小了,甚至在做工上還要優於部分二線合資品牌車型。但在核心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上,動態表現稍有遜色,此外,還有一個可靠性指標,是否趕得上合資。總結說來,樣子上面子上不輸合資(15萬以內產品),骨骼上心臟上還有差距。
我要替李書福鳴不平了。
十多年前他做客CCTV,說汽車就是兩排沙發+四個輪子。那個時候你們當做個笑話聽也就罷了。但牛逼的你們,既沒有把一個破車廠做大的能力,也沒有收購沃爾沃這樣的大盤子的魄力吧?他李書福吹牛逼?那也比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強幾千倍好吧?
回到到最近他的這句話。怎麼著,難不成非得等到全世界都賣吉利賣長城賣比亞迪賣奇瑞的時候,自主品牌才有資格說自己比人家強大?難道這個時候做出點成績了就不許顯擺一下的?
聽著某些人的論調,怎麼感覺是一屋子的醋罈子被打翻了呢?
就好比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馬上就要下水了,總有人說,看吶人家老美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福特號都下水了,中國沒資格炫耀!
呵呵呵,跪久了真不知道怎麼站起來了啊……
再說了,在20萬以下的家用車市場里,這兩年自主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最新的幾款產品確實從品質上超過韓系車了,這有問題嗎?你們這些或明或暗嘲諷的人,說說看,起亞K5、K4、K3、KX5、KX3這些,現代索納塔、名圖、領動、途勝、勝達這些,優勢在哪?就那種做工那種用料,真的好過自主品牌的?
有本事,主被動安全做過博瑞博越啊,有本事,精工程度好過RX5啊,有本事,20萬也給我們造出一台GS8啊,有本事,10萬塊錢的車別造得那麼單薄廉價啊。
切!
想多了,現代起亞的份額在全球都已經有相當數量了,質控完全不太輸豐田,吉利雖然比起以往大有進步,但是連三線國際品牌的水準都還做不到,而哈弗更是還在拉皮藍標紅標H6的路上堅定的走著
我覺得他是在樹新風(吹牛逼),先不說發動機和變速箱這些複雜的核心部件。你要知道,韓國車的主要零部件(車燈,保險杠等)供應商都是本國企業,非金屬部件從材料,設計到產品製造,都是韓國本國企業完成的,而我們國內自主品牌還基本處於依賴國外企業(車燈等),全LED車燈及AFS控制及控制邏輯,還都掌握在國外供應商手裡,我們自主品牌基本也就是個管理好點的KD工廠而已,核心技術是啥?再說車身鈑金,激光焊機玩不了,高強度鋼玩不了。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是基礎工業水平的體現,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我們要走的路還遠著呢。至少韓國車能在美國市場佔有一席之地,自主品牌要通過美國法規認證,進入美國市場都困難,而且一旦出問題就會被罰的傾家蕩產,所以啊,先踏實做好自己的產品,少吹牛逼,產品現在賣得好,不代表真的就是好。
還記得當年奇瑞是國產汽車行業老大。經濟危機後,國外好多汽車公司倒閉,吉利乘機收購沃爾沃,媒體一片嘩然,基本上集體唱衰,沒有一個說好話,有人將吉利和沃爾沃戲稱為「吉娃娃」,並列舉了好多收購失敗的案例,並嘲諷吉利是農村的暴發富迎娶了歐洲的貴婦人。當時一個財經節目採訪吉利的一個副總,滿是調侃之意,大概意思就是國外收購水這麼深,外國工會這麼複雜(外國工會有選票,所以影響很大,不像咱們工會就是組織組織活動),核心技術人家也不會讓你學走,明顯吃力不討好的事,你們為什麼要做呢。那個副總說,他相信李書福,他是個有激情有理想有遠見的人。對方輕蔑的一笑,生意場上講這些東西豈不是笑話。所以當年我也不看好吉利。然而,吉利現在做成國產第一了,相信技術還是跟沃爾沃學了一些,現在回頭再看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收購,為什麼當時那麼多好汽車企業倒閉,沒人收購呢,就吉利出手了呢。所以,我雖然不了解李書福,但是通過這個事,我還是覺得他是個做實事的人。
這..正好曾入職過吉利汽車研究院,給院長馮擎峰做翻譯,工作上也常會接觸李書福。他本身就是個善用媒體的人,這也是他的一個營銷口號而已。從我的角度看,如果限定在8-13萬,未來5-10年內估計這個命題可以達到吧..
1、吉利汽車研究院里有許多韓國的工程師/技術人員,核心崗位依然是韓國人占坑,尤其是內外飾。目前幾年根本還離不開韓國的支持,當下立馬開口要趕超韓國還是夠嗆。雖然外形上正在一步步跟進韓國現代/起亞,畢竟格柵、鈑金弧度、車身線條等都由韓國職員來主導設計。但是定位和定價有限,加上品牌效益能帶動的銷量,材質上能拉開物料帶來的附加值差距依然比較小。
2、一個設計團隊的建立不光要砸很多錢,還要有一定時間積累, 要有一個靠譜、有經驗、無溝通障礙的老大,其次得讓老大自己去組建/完善自己的團隊。可是研究院內 從junior designer到design director,Studio engineer,模型師、數模師等大多是韓國和中國設計師分兩路操作,再碰頭修改。大多的設計部分還是外包,韓國團隊主導。這幾年應該還處於團隊磨合期,還打不到一種渾然天成的團隊默契和高效率。
3、雖然是民族企業,可是薪酬離其他汽車合資企業差距不是一點點,有一陣甚至吉利不得不找同行簽署合約來限定接收從吉利出去的員工。有年薪制工程師跳槽前告訴我,別家電話里就直接開了double.儘管入職前期都會灌輸為民族企業而奮鬥的觀念。
沒多久就離職回UK讀書了,了解到的也比較片面。
先不說是不是吹牛逼,凌克反正不會只在中國市場賣的。
七分實話三分吹牛逼
不要嘲諷,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董事長的眼光比知乎的各位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國內銷量爆炸了吹牛逼底氣也足了。什麼時候凌客歐洲開始賣了,吉利能進如美國市場了,也不說跟現代起亞銷量差不多了,再來說這些話也不遲。進步大家都能看得到,但是一口吃成大胖子不是做夢嘛。國內兩福一軍這嘴炮能力真是強的一匹。
ps舉個橫向例子對比一下。就國內很多人看不起的觀致。38測評里給出的直接評價是觀致5的產品力比上代途觀差一些。好吧,觀致現在唯一的乾貨是拿過歐碰的五星和歷史第二高分。你吉利天天說自己什麼跟窩窩吸收技術,也沒見你拿著車去哪裡碰一下,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能耳熟能詳的都是什麼最美xx車,而且這最美xx車不是你自己封的拿來做營銷手段的嘛?你要想吹牛逼超越xx,你不能只得到自己的認可,你不能自吹自擂,你要拿出去得到世界人民的認可啊。
pps反對最高贊答案。明明就是在偷換概念,壓根就沒說現在實力究竟如何而是不停地推測認為可以舒服哥是靠譜的,這不是變相洗嘛?pps掛一個愛國噴子的代表1、看看長城的WEY和吉利的LYNKCO,自主品牌的技術能力趕上韓國品牌,其實是沒有疑問的,李書福並沒有吹牛B。
2、以李書福的視角看,在汽車安全領域,包括汽車主被動安全科技系統,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吉利得益於沃爾沃的技術支持,要完勝於韓系;在外形與內飾設計,以及做工方面,吉利與韓系沒有差距;在平台研發與底盤調教方面,同樣得益於沃爾沃的技術支持,吉利的CMA平台跟韓系基本沒有差距;在耐久性上,包括帝豪系列等展示出的耐久性,跟韓系車也基本沒有差距;惟一有差距的在於動力總成,但隨著LYNKCO的1.5T與2.0T機頭上市,這一差距也將會被抹平。
3、吉利成敗的關鍵,在於對於沃爾沃技術的吸收程度。在沃爾沃日益謀求獨立上市的今天,吉利對於沃爾沃的話語權隨時會得到削弱,因此,盡量快的汲取沃爾沃在安全技術、自動駕駛、平台研發、動力總成等領域的技術和經驗,對吉利汽車的未來提升至關重要。從這種意義上來講,CMA平台可謂吉利質變的關鍵。
4、相比較長城、吉利所展示出來的決心與能力,一汽、東風、北汽這三大廠商的所有話事人都應該剖腹自盡。
國產汽車最大的敵人不是韓系,日系,德系這些外來的和尚,而是一汽,廣汽這種合資工廠,他們擁有中國最優秀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但是幾十年來一直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國內龐大的市場利潤很大一部分都貢獻給外資企業做開發了,自己這麼多年一直沒多少進步。
利益相關:汽車行業從業人員
超過部分韓系車是沒什麼問題的。
目前主流的自主品牌,做自主研發在業界比較出色的。在產品的框架,以及配置,變速箱,底盤,發動機上面,對比韓系車是有優勢的。發動機這一塊,動力,油耗,nvh,也可以說是至少持平的。說到底,絕大多數自主品牌和韓國品牌變速箱都是採用供應商產品,不存在質量差異,調教上面,自主品牌針對中國路況其實更有優勢。
普通的韓國車目前說白了只有三個賣點第一,長久以來形成的,韓國車質量更好的認知沒有改變。(過去的國產車確實是無法和韓國車比)第二,價格,大幅度優惠以後不考慮配置,甚至比主流自主品牌價格還要低的現狀!第三,彼得希瑞爾的加入,讓韓國車的審美更加討人歡心。我是大部分認同李書福的觀點。他只說了韓系,又沒有說哪個品牌。雖然距離現代起亞還有一大截距離,但是如果指雙龍,那確實沒有問題。
自主品牌除了性價比(一部分車型)超過了韓系車以外,其他方面依然有差距。三大件(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的差距就不用說了,這是自主品牌最大的軟肋。外形內飾設計上,韓系車水平也是世界公認的。全球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里,Hyundai Mobis排名前十。中國拿得出手的供應商貌似只有福耀。最後,去找些同級別自主品牌韓系車開一開,看看有沒有差距。
推薦閱讀:
※國產純電動汽車哪個品牌的性價比更高?
※總結2017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你有什麼想說的,對中國自主品牌的未來你怎樣看?
※國產 SUV 怎麼選?
※如何評價長城新發布的直噴 1.5T 發動機?
※自主品牌的雙離合變速箱技術水平如何?和大眾 DSG 等相比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