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管好市場秩序,很少有賣假貨,為何管不好社會治安?

美國能管好市場秩序,很少有賣假貨,為何管不好社會治安?

是因為 社會治安 比 市場秩序 難管么?

同樣,也可以反過來問:為何中國能管好 社會治安,卻管不好 市場秩序,假冒偽劣泛濫成災?

是因為 市場秩序 比 社會治安 難管么?

此外,我看美國乃至西方國家治理賣假貨,貌似也沒什麼訣竅,無非就是「巨額賠償標準,罰得你守規矩」,為何中國卻很難效仿?

p.s. 嚴格滴說,標題里的「西方」應該改成「美國」,畢竟西方的範圍太大了,不好比較……

附:2016年全球犯罪指數地圖(越紅越不安全)


謝邀(簡直受寵若驚Σ(っ °Д °;)っ)

雖然不情願但還是的說那句爛俗的話——先看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不知姑且將西方國家理解為歐美可否,這裡有張圖,顏色深淺代表謀殺指數(應該可以部分反映治安狀況),真的沒有辣么差啦,新聞媒體報壞不報好才能吸引眼球(當然也有政治因素,歐美媒體也會故意強調的報道中國人如何的在缺少自由和人權的環境中水深火熱,但講道理嘛,我們過的哪有辣么糟( ̄⊿ ̄))

除此之外,治安和政府的控制力也有一定程度,這個就涉及體制和意識形態的問題了,原則上社會主義國家是要有優勢一些。另外,說實話美國自帶的種族問題+槍械合法能做到那種治已經安差不多啦。

回過頭來談「中國製造」成為山寨和假貨代名詞

原因有很多,法制不完善(立法的詳細,問責的規範,執法的力度),文化的差異…但我以為最關鍵的一點是「假貨期」是中國發展的必然。先看「德國製造」——嚴謹,質量過硬,高端——差不多是這個印象吧,但是把時間回到1887年,嘖嘖

當年的德國作為英國的追趕者,模仿和山寨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低廉的勞動力和缺乏的資本是便宜貨的溫床,當然100年後德國人改變了口碑,因為他們發現山寨和假貨的模式不可能長久,沒有技術,沒有質量,就沒有競爭力和市場(當然法制的跟進是必需的)。其實這樣的故事在改革開放後的溫州同樣上演過。中國的製造業在很多領域(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也處於一個追趕者角色,無論是在法制規範上還是工業基礎(畢竟是造不出真的才造假嘛)上與發達國家不可相提並論。值得慶幸的是,政府已經在主導「中國質造」了。


謝邀!

因為:

  1. 人心不是商品,沒有國際標準規格參數,生活也不是生產加工流程,不可能通過質量管理體系來控制規範。
  2. 巨額罰款可以奏效是因為大部分西方國家司法獨立,政府也不經營產業,所以但凡有造假牟利之事,司法部門可以不用擔心受到干擾,獨立處置。


首先你這個問題有個潛在的前提是:西方的治安不如中國。請問如何定義治安的好壞?請問你能用數據證明嗎?


謝邀。

首先我存在個疑問,這個犯罪率的數據是如何得出的?因為我們國家的GDP數據貌似都不是太能信得過啊。。。

如果硬要說什麼的話,我想這和是否嚴控gun有關。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美國人火大了,他可能是拿出槍來對付對方;而一個中國人火大了,也許會拿把刀或找個板磚。顯而易見,一板磚一刀未必能致命,然而一槍呢,老美的槍還大多有空腔效應哦。那麼,我國一年得有多少起故意傷害案件?所以加上這個變數,就好理解多了。

再說說假冒偽劣,這和消保、訴訟制度、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都有關。曾有個老太,喝麥記熱飲,沒吹,給燙了,好像賠了幾千萬還是上億美刀吧,從此麥記在熱飲杯子上加了一句,小心燙口!這還不是假冒偽劣哦,就已經這麼厲害了。我國消保,這兩年進步也不小,但嚴厲程度和"小心燙口"比,不言自明。假設提高到一罰十,而且強制要求生產者或銷售者召回,且向所有消費者都統一按照一罰十賠償,那估計生產者和銷售者都要嚴格自律了,情況也許會好些。


推薦閱讀:

市場、營銷、運營各有哪些區別?市場和營銷是不是一回事?
三鹿奶粉垮台後受益者是誰?
市面上平民男裝基本全是中低腰褲,穿著難受漏風。設計師腦子怎麼想的?
做市場真的靠天賦嗎?business sense可以培養的嘛?
投機市場如果是趨勢為王,那麼如何提前發現趨勢?

TAG:法律 | 經濟 | 市場 | 假貨 | 治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