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排量稅的存在,賬面數據同等動力條件下選擇大排量自然吸氣還是小排量渦輪增壓?
汽車
堵車堵成北上廣深這德行,直噴顆粒物爆了大排量堵起來喝死你…
不堵車的話沒理由不上大排量NA…搭配一個好點的變速箱(尾牙低降檔積極的),隨踩隨有,高速巡航還省油壽命還久
還有我特納悶兒,怎麼一個個精英還沒我這一鄉下來的見過世面…2.0就叫大排量那tm6 7升的V8你們見了不得嚇跪地上?自然吸氣發動機製造成本更低,大多數車企都會放棄當前銷售成本低的小排量渦輪增壓,阿斯頓馬丁,法拉利的V12自然吸氣車會賣的更好,美系性能車也能到中國來
沒有排量稅,一樣的數據當然自吸,毫不猶豫。理由如下1 自吸引擎結構簡單,保養方便,維修方便2 自吸引擎動力輸出線性好,油門反饋好3 自吸引擎排量大缸數多聲音好聽4 自吸引擎一般比渦輪機更輕,因為渦輪機雖然引擎本身小,但是要加渦輪和中冷器,算下來重量並不輕
對於我這種MT用戶來說
自然是大排量Na了....更好開一些.
建議題主在大排量自然吸氣和同等動力水平的渦輪,各舉一例,畢竟知乎多數車神信奉38號車評,覺得2.0/2.4就是大排量咯。
--------------------------對於發動機,我不信排量,不信「高壓縮比」,不信直噴,我只信工況圖。不光排量稅,每年車船稅也要3000呢
這沒有正確答案的,看個人喜好啦。增壓和自吸的駕駛感是不同的,後續維護成本也不同。
3.0以下就別爭了。
果斷上直六V8,管它增壓不增壓
V12 W12的你們房貸還清了么技術路線的本質是各國的考試工況,沒有什麼高尚不高尚只說。大排量自系是基於日標更有利,小排量增壓是歐標更有利,中國的策略就是抄歐標。最搞笑的是,明明乘用車推廣的是汽油車,各類汽車排放和油耗標準卻硬著頭皮要抄柴油車為主的歐洲,蛇精病啊。
幾個日企先喊了好幾年渦輪無用,今天TM上了多少個增壓了?要臉不?
所以,同級別要看你的駕駛習慣。增壓發動機1600轉以上就開始可按照峰值扭矩輸出,自吸達到峰值扭矩所需的轉速則遠遠高於這個數值,一般以90%峰值扭矩轉速範圍,大概在3000rpm附近。現在增壓發動機的渦輪介入策略優化,提速後扭矩上升快,動力輸出充沛。自吸習慣用詞就是直線性輸出,扭矩輸出隨著轉速上升慢慢起來。這倆其實是兩種性能輸出風格,但是日系官方就特喜歡曬概念,說什麼直線輸出才是王道,才是客戶真正需要的。首先你搞那麼大一坨東西升功率搞那麼低,就為了自己考試省油和峰值熱效率把性能輸出做低然後把1.8/2.0自然吸氣發動機那麼一大坨東西的車子百公里加速10-12.5秒,這個,也沒問題。但是你非說這是客戶的真正需求,這種把「我做不到」說的那麼清新脫俗的也是沒誰了。那也活該讓人教做人啊。
目前日歐的考試工況結合美國的綜合考試工況大家都在相互借鑒,在2018年應該會越來越趨同。因此事實上的小增和大自吸之爭已經不存在了,目前的方向是 合適排量的增壓發動機。到了現在,連雙增壓,超級增壓都已經派上量產日程的時候,就不要糾結增壓器的壽命問題了,這個真的沒有這麼嚴重。
低轉家用取向的大排量自然吸氣,帶閉缸,怠速用4缸,跑起來用8缸。搭配6速手動和1.5噸左右的車重,輕快的飛起油耗也低
當然是電動車(?????)
……
為什麼大排就得自吸,大排就不能加渦輪?加渦輪又不會吃掉排量,必須二選一這不是耍流氓么……順便RB26和2JZ算啥??看你的愛好啊,這兩個發動機的表現截然不同的。看你喜歡哪一種
得看使用場景~老在擁堵路段開當然選小排量渦輪~一路通暢的肯定大排量自吸爽~
我的選擇是小鋼炮,那麼沉重的大排量發動機又是小鋼炮的噩夢,所以排量相對較小的渦輪增壓會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所有客戶都選大排量自吸,良好線性輸出,故障相對少以及廉價的維修費,尤其是工時越來越貴的今天。而且車輛自身價格自吸相對渦輪便宜很多。
沒有排量稅估計除了某超跑的祖傳3.8T還是渦輪其他的可能都還是自然吸氣...畢竟重新研發一套發動機還是挺浪費錢的
當然用7升直六啊。。。14升直六/V8也行。。。
買車就跟買手機似地,很多人死摳一堆技術指標,以為很了解自己的需求很了解車子,實際上廠商動點腦子換個花式照樣把丫坑了。有人說他們謎之自信,我不覺得這樣。真正自信的人更相信自己的審美和需求,而不是技術指標。
低於5.0的機器我根本看不上。
推薦閱讀:
※想買Smart,目前網上看的惡評大都是沒有開過的人帶著偏見說的。請Smart車主說一下開車的真實感受?
※怎么感觉雷凌的动力比凯美瑞还要好?
※如何分辨豐田的不同SUV?
※日系車被砸時為了自保踩油門撞死人,會如何判罪?
※擁有一部薩博93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