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的美國和普魯士對打誰能贏?

把普魯士挪到美國南邊吧,工業和人口還有軍隊都按照史實,雙方都可以拉外援拉贊助。誰能夠獲勝?

感覺普魯士方面可能在軍隊經驗上更豐富,但是美國經過美墨戰爭和南北戰爭之後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也很快,工業實力和人口方面優勢更大,武器上雙方基本都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例如鐵路電報後裝槍還有軍隊素質


謝邀。

我個人的看法是,挪到南邊毫無希望,挪到北邊(多倫多和魁北克地區)有很大希望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個基礎事實,在1870年這個時間點上,美國的國力和潛力是強過普魯士的,但是並不是碾壓態勢,反而具有一定的劣勢。

普魯士本國人口為2700萬人左右,加上自己能夠控制的北德意志邦聯,總計人口在3300萬左右,而美國總人口為4000萬人左右,並沒有超出太多。

同時,美國的工業力量也並沒有遠遠強過普國,美國當時的煤產量是3.6億噸,鋼鐵產量為7萬噸(鋼產量在後面幾十年經過了爆髮式的增長,但是在此時才剛剛開始工業化),而普國的煤產量和鋼產量分別為3300萬噸和13萬噸。在鐵路里程方面,美國當時為10萬公里,普國為2萬公里(考慮到兩國幅員差距,普國的鐵路網是比美國要密集得多的。)

同時,兩國軍事都十分發達,在武器裝備上並無代差。

由此可見,如果進入總體戰階段,拼消耗的話普國是難以戰勝當時的美國的(當然也可以給美國造成重大損失)。普國只能尋求速戰速決,在開戰伊始就決勝負,或者至少搶佔優勢地位,而普魯士如果是出生點在美國南方(比如墨西哥)的話,因為德克薩斯的荒漠的阻絕,普國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只能和美國人打消耗戰

但是如果普國的出生點是在美國北方的多倫多-魁北克一帶,情況就不同了,因為美國並非沒有弱點,普國也並非沒有優勢。

美國的弱點就是常備軍太少,而且工業區過於集中。

美國在打完南北戰爭之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常備軍一度僅僅只有幾萬人,更加沒有預備軍可言。而普國的常備軍有30多萬人,因為實行多年的普遍義務兵役制,預備軍更加幾倍於這個數量,並且普國多年打仗, 所以早已經有了成熟的參謀體制和動員體制。

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當中,普國在3個月內將軍隊數目提升到了超過百萬,這個輝煌業績在當時的世界,其他國家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所以法蘭西帝國只能慘敗。)

而美國當時的工業區主要集中在芝加哥-匹茲堡一線的五大湖區,以及波士頓-紐約-費城一線的東北地區,這兩個地區都身處平原無處可設防。

如果按照這個架空的話,普國第一時間對美國開戰,短時間內就可以調動數十萬大軍南下,並且因為兩邊都有十分高效的鐵路網,所以預計可以在短期內可以取得重大戰果,而美國倉促之間是難以招架的。

如果普國是北方開局,而且立刻開戰,那麼美國很有可能面臨短時間內失去大部分工業區的窘境,只能依託南方來進行反擊(而那時候南方的反聯邦敵意仍舊十分高漲),能夠打成什麼樣實在堪憂。

如果是按照這個來架空的話,我認為美國多半會輸,純靠美國人的英勇氣概和游擊戰,我覺得是難以翻盤的,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

完畢。


謝邀,但作為一個普粉,表示不摻和這種撕逼大戰。


謝邀

這種東西毫無意義,當然真要說,我就說一點

普魯士在開戰的時候有近百萬軍隊

美國1870年的常備軍大概三萬七

當然有的人會說,美國是徵召制

跟前面比

南北戰爭的時候

1860年1萬6

1861年18萬6

1862年63萬7

1863年91萬8

1864年97萬

1865年100萬

當然南北戰爭是在打仗,越打越少嘛

那就和後面比

美西戰爭的時候

1897年2萬7

1898年20萬9

那有的人又不服了,說美西戰爭規模太小,用不著那麼多人

那接著往後比,一戰的時候

1916年10萬8

1917年42萬1

1918年239萬5

那有人說了,你看美軍1918年一年就擴張了接近200萬

首先1918年美國人口接近1億,1870年3800萬

再說了,美國是什麼時候參戰的啊

哦對了,把美國挪到普魯士西邊,放到法國那個位置

他能不能頂住一個月都是問題


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講的不對歡迎指正。這種斗獸棋問題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素太多,比如普魯士進攻美國還是美國進攻普魯士,普魯士被架空到底在美國南部的哪裡,有考慮當時的世界霸主約翰牛們的感受嘛,還有1870年普魯士都把北德意志邦聯整合的差不多了,只算普魯士不算北德是不是耍流氓?

還有為啥說我在某個評論里講1876年卡斯特小巨角戰役的話違反了貴乎的規定2333333

綜合國力:

人口上,根據Hughes和Cain的《美國經濟史》,美國1860年的人口是3140萬,然後1860-1870年間年均移民人口是30萬-40萬,所以上面有位朋友說美國人口3800萬的數據是可接受的;wiki上寫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的時候全國有4000萬人口,考慮巴伐利亞有六百萬人口,那普魯士及北德也有3000萬出頭的人口,略少於美國。

工業上舉個鋼產量的例子。1870年美國是7.7萬噸,同樣來自《美國經濟史》;普魯士鋼產量一說25萬噸,來自《世界主要國家鋼產量》,另一說居然有96萬噸,來自1982年版的《德意志聯盟統計資料》,我覺得後者不太可信,畢竟當年英國也才33萬噸的產量。但需要指出的是,1870-1880這十年是美國鋼鐵產業大躍進的十年,1880年產量是1870年的近十八倍,而同期德國(普魯士)只有3倍。美國對世界工業發展最大的貢獻是生產的標準化,雖然這個概念在美國19世紀初就提出了,但美國史學家們(比如Uselding在「Measuring Techniques and Manufacturing Practice」,1981,引用自《美國經濟史》)認為「商品層面」的可互換性在1860-19世紀末才逐漸被廣泛使用。

軍事上:

德意志是不到三十年時間裡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並且都戰敗的民族,美利堅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站隊成世界第一強國的民族,高下立判。但這對具體到1870年的情況都沒啥卵用,設定不清啊,是普魯士要把美利堅變成德意志的一部分(那是昭和瘋子們都不敢想的事),還是美利堅要把普魯士變成第XX州(這可能招致約翰牛們的干涉)。「普魯士軍隊有一個國家」和「我們要把軍隊最高軍銜限制在上校」可以體現出兩國決策層對軍隊的不同看法。普魯士的動員體制和總參是世界軍事史的巨大進步,這個沒啥好不承認的,普法戰爭充分說明了普魯士動員體制相對於一次性職業軍隊的巨大優越性。美國的巨大的槍械持有量和遍地的民兵組織也許能夠為軍隊提供優秀的後備兵源,但1848年法國革命、1871年巴黎公社和美國曆次工人罷工都可以證明,在軍隊磨洋工的時候武裝平民也許能發揮些許左右,但軍隊一旦開始認真,正規軍對武裝平民的優勢是巨大的。火器時代個人的勇武並不是正規軍戰鬥力的保證,黑手黨文化和戰鬥民族特性並未對義大利軍隊和沙俄/蘇俄步兵(注意是步兵!)戰鬥力有什麼提升。

19世紀美國軍隊的對外戰爭分別是第二次英美戰爭打平英軍,美墨戰爭暴揍墨西哥人,美西戰爭贏了西班牙人。普魯士被拿皇暴揍過,然後在他侄子這裡找回了場子,還贏過奧地利和丹麥。相對來說普魯士人的勝利成色高些。

最後海軍。好吧,兩國海軍在1870年都是笑話。南北戰爭時期北方造了不少鐵甲艦,但戰爭一結束立刻放馬南山,1870年初鐵甲艦都在港口趴窩,慘狀堪比蘇聯解體時的俄羅斯海軍,如果不是更慘的話。以至於到1873年Virginius事件發生的時候,西班牙一艘鐵甲艦在紐約港下錨,美國海軍居然發現自己沒有船能抵禦一艘鐵甲艦的進攻,才迫使國會同意撥款修復老鐵甲艦並新建5艘炮艦,美國人再次建造二級戰列艦那是到1880年代末的事情了(大名鼎鼎的緬因號)。現在強大的美國海軍在內戰後到美西戰爭前的苦逼日子裡甚至被秘魯海軍和日本海軍羞辱過。普魯士海軍,那是啥?第二帝國的海軍要到1874年才開建自己的第一艘鐵甲艦。


樓上說的很對,你適合去玩維多利亞2。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問這種問題的都是腦殘


請一定介紹我認識那個負責挪普魯士的大神


如果你能保證普魯士的生產力和民族性格不變的話,那麼我覺得普魯士會勝,因為戰爭開局在南方,而北方軍已經把南方毀了,所以美軍不會有什麼優勢而且軍隊質量我是真心不看好美軍……生產水平……我也覺得至少沒普魯士那麼……有水平……(我就是瞎說說,畢竟理論上這也是屬於張飛打岳飛的問題……)


開一局維多利亞2就知道了,玩1861年劇本模擬得更好。


美國剛打完南北戰爭 應該不虛吧


從南北戰爭開始到拖拉機出現前戰壕戰是無解的

南北 巴拉圭 日俄充分證明了再勇敢的士兵也不能突破嚴密的壕溝體系

如果普魯士對上打完南北的美國 頭一個半年美國就能靠壕溝戰給普魯士造成巨大傷亡 再多再精銳的近代陸軍在機槍壕溝面前都是送死

最後雙方的陣線推移都將以米來計算 直到拖拉機也就是最早可以改造成坦克的載具出現

當然海戰絕對會異彩紛呈 麗薩海戰的錯誤教訓會被迅速推翻 也和南北戰爭一樣 最後海戰的結果將絕定戰局 失去制海權是一方將面臨歷史上邦聯一樣的補給困難問題 美國還好 普魯士一旦被這樣就很要命了


普魯士會贏,根本不需要考慮。

普魯士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美國是一群烏合之眾。

追溯普魯士的軍國傳統,要一直上溯到十字軍東征。


推薦閱讀:

美軍軍官願意在基層還是機關?
發明機關槍的人是不是罪人?
紀錄片《地球之鹽》向我們傳達了什麼主題?
《巴霍巴利王》中的戰術在現實中可行嗎?
國家陷入戰爭狀態時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戰爭 | 世界近代歷史 | 美國南北戰爭 | 普魯士 |